桐梓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第1页
桐梓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第2页
桐梓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第3页
桐梓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第4页
桐梓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桐梓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一、规划修编的背景桐梓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巨大的潜力。加快发展桐梓旅游业,必须做到规划先行。1999年,我县组织编制了桐梓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1998-2010),并于当年经县十二届人大十三次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批准实施。2002年1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高起点做好旅游规划,切实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按照旅游设施与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相协调的要求,突出贵州旅游的特色和市场定位,制定各级旅游业发展的规划和优先开发的旅游区(点)详规。

2、逐步把旅游规划和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2006年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像抓工业经济一样重视旅游经济,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各县要按照全市总体规划,结合各自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制定重点景区(点)开发控制性和建设性详规”。随后市政府明确要求桐梓县在2007年完成桐梓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经过近十年的时间,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原有旅游规划提出的发展思路、目标和措施都与我县旅游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特别是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十一五”时期打造“特色旅游胜地”的目标后,全

3、县旅游业发展面临了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对原有规划进行修编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二、规划修编的过程     2006年12月,我县正式启动了总规修编工作,通过邀标方式确定由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中心承接桐梓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修编工作。规划面积3200平方公里,规划年限为2008-2020年共13年,为中长期旅游发展规划。其中2008-2010年为规划近期,2011-2015年为规划中期,2016-2020年为规划远期。规划依据我国发展旅游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贵州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4、黔党发200220号文件)、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遵义市旅游发展规划等进行编制,并与其它相关规划相衔接。总规修编期间,县旅游局和省旅游规划设计中心专家一起调查走访,多次召开征询会听取各方意见,县级有关部门、周边各县(市、区)旅游局积极配合,多次参与修改,数易其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总规修编工作,相关领导多次过问,听取方案,还直接与规划设计中心专家交流,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初形成总规(送审稿),今年1月30日由县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规划编制单位又根据评审意见作了全面修改。三、规划主要的内容(一)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1、规划总目标。打造以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为支撑

5、的特色旅游胜地。通过区域合作,提升桐梓在贵州红色旅游线和长江大三峡旅游圈中的地位,扩大对于桐梓县最大的客源市场重庆市的市场吸引力。提升桐梓县在贵州省和遵义市的旅游地位,力争进入重庆赤水遵义贵阳旅游线以及重庆遵义乌江画廊梵净山桐梓旅游线路。2、规划基本目标(1)产业发展目标。将旅游业作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扶植发展,使全县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旅游市场体系和旅游经营体系的建设,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到2015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产品建设目标。建立以休闲度假产品、生态旅游产品为主体,以红色旅游、历史文化和生态科考探险为补充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着力开发休闲避暑

6、精品、乡村旅游精品、观光度假旅游产品、生态与自然旅游产品、历史与文化旅游产品、商务旅游等系列产品。通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把桐梓建成以避暑休闲为特色的旅游区。(3)游客增长目标。到2010年游客人数达47万人次以上;到2015年游客人数达到83万人次以上;到2020年游客人数将到134万人次以上。(4)旅游收入目标。201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6亿元;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5亿元;202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8亿元以上。(5)促进扶贫开发。一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农户直接受益;二是围绕旅游业的发展,为本地农户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创造条件;三是在旅游新增就业中,吸纳通过专业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直接增加农民

7、收入。3、环境目标。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桐梓县建成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植被良好、旅游有序、环境优美的旅游区。4、旅游发展战略定位。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将全县旅游定位为黔北地区的特色旅游胜地、区域旅游目的地和黔北旅游的“桥头堡”。5、实施步骤。规划近期是全县旅游发展的培育阶段;中期为全县旅游发展的发展阶段;远期是全县旅游发展的腾飞阶段,力争实现规划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6、发展战略。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新兴产业;实施一体化战略,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和旅游接待能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构建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实施精品带动开发战略,打造乡村旅游,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初步

8、构建唐宋夜郎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小西湖军政历史文化旅游区、黄莲水银河生态旅游区和凉风垭森林公园等休闲品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旅游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二)旅游市场供求及形势分析1、客源市场供给。桐梓县旅游客源市场主要集中于中近程的重庆市和贵州省内区域(重点是贵阳和遵义),这是桐梓两块两大主体客源市场;旅游目的是以避暑、休闲为主,观光游览目前所占比重较小;游客年龄偏大,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文化程度中等偏上,消费水平以中低档为主。2、旅游资源供给。桐梓县旅游资源8个大类型均齐全,拥有31个亚类中的29个,拥有155个基本类型中的75个,基本类型覆盖率48%。拥有四级(国家级)资源3个;三级(

9、省级)资源93个;二级(县级)资源77个;其中娄山关、黄莲柏箐自然保护区、水银河、唐宋夜郎文化、全球界线层型红花园辅助剖面、小西湖等,具有类型多样、资源丰富、品位较高、组合条件好的特征。3、桐梓县旅游发展形势分析(1)发展优势。各级高度重视;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品种齐全;良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很好的客源优势;政策支撑和产业基础较好。(2)竞争劣势。旅游资源品味和知名度不高;城镇建设缺少旅游理念,旅游服务体系极不健全;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旅游投入严重不足,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旅游供给体系不够完善、观念与机制比较落后;旅游资源持续利用和旅游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市场营销不够深入、旅

10、游人力资源缺乏。(3)发展机遇。全国和全省旅游大发展的趋势;崇遵高速公路、铁路、210国道等立体交通网络和县内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开发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增强。(4)面临挑战。多边化、同质化产品的激烈竞争会进一步加剧;旅游需求格局变化带来的挑战;旅游销售格局变化带来的挑战;周边特别是渝南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三)桐梓县旅游产品开发规划1、旅游产品开发定位。按桐梓县旅游发展战略定位的要求,立足市场需求,着眼于发展大旅游,将桐梓县打造成一个特色鲜明、重点突出、以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主体,以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为支撑的特色旅游胜地;打造“重庆卫星城市”,面向贵州,面向西南,面向全国的旅游发展格局。

11、2、旅游产品总体布局。“一个中心、一条主线、三大片区、六个生态旅游区、七个乡村旅游点”的发展格局。一个中心(桐梓县城区);一条主线(黔渝铁路、210国道、崇遵高速公路为主线);三大片区(以柏箐自然保护区为龙头,以二河一谷为重点,与重庆南川联合打造旅游经济板块;以娄山关为龙头,以小西湖风景名胜区、桐梓军政历史为重点,与汇川区联合打造娄山关红色旅游板块;以唐夜郎为龙头,以凉风垭、月亮河、黄连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与绥阳、习水联合打造自然生态旅游板块); 六个生态旅游区(柏箐自然保护区羊磴河、黄莲自然保护区水银河、月亮河生态旅游区、黄河沟风景区、凉风垭森林公园、官仓风景区);七个乡村旅游点(小坝联村的果

12、蔬发展型、官仓的农业体验型、上天池的消夏型、娄山关的文史教育型、农里的经果观光型、元田的田园风光型、天坪的宗教体验型)。3、产品开发时序。近期重点打造以红色文化和休闲度假的旅游目的地的娄山关红色旅游区、以提升桐梓县知名度和品牌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带动效应为目的的乡村旅游、以文化为主的唐宋夜郎文化和小西湖军政文化旅游区、以生态旅游为主的黄莲自然保护区水银河生态旅游区,主要突出桐梓县文化特色,开发集休闲度假、文化探秘、乡村旅游、大众观光、节庆会议活动的立体、复合型、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中远期重点开发柏箐自然保护区羊磴河生态旅游区、尧龙山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区、“古夜郎一条街”系列、“桐梓两个一”工程、“居

13、住系列”产品。4、近期重点旅游产品规划(1)娄山关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创意:走雄关漫道,品长征文化,看地质遗迹,或者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规划内容:以遵义市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结合市委、市政府对娄山关景区开发的总体部署,打好红军长征历史遗迹这张牌,不断吸引海内外游客,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努力把娄山关景区建成国家级风景区;深度开发娄山关溶洞公园;申报建立以红花园地质剖面为核心的国家地质公园;建立红色文史教育村。(2)桐梓历史文化名城。主体形象创意:黔北历史文化城,重庆避暑胜地。规划内容:把魁山公园、佛顶山降龙寺建为城市休闲娱乐生态公园;将小西湖张学良幽禁地建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4、;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和项目策划开发;小西湖张学良幽禁地、贵州省首座水力发电厂天门河水电厂、周西成专祠、民国海军学校向外进行适当拓展,扩大旅游区容量;桐梓军政集团文化陈列室;建中国海军抗战博物馆;建“桐梓人” 生态园;抓住红色文化、史前文化(桐梓人)、抗战文化、军政文化、夜郎文化等历史文化和柏箐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为主题,采用城市雕塑和其他标识物的设计和建设,从不同角度营造和树立桐梓旅游总体形象;新建35家三星级酒店,争取建设12家四星级酒店,改造现有宾馆饭店,积极发展分时度假酒店;对原有城市规划进行修编,为建成国内著名会议、休闲、度假城市做好基础;申报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编制区域

15、性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3)乡村旅游产品。按照“一条主线、两方突进、三大景区、四种类型”的思路来发展,面向市场,依托重庆,把桐梓建设成为特色优势明显的乡村旅游胜地。主题形象创意:田园乡村,魅力桐梓;完善4个工程:基础建设工程;产品塑造工程;宣传推介工程;人才培训工程。(4)小西湖军政历史文化旅游区。主题形象创意:游小西湖美景,访军政历史文化。编制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大力整治周边生态环境,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5)唐宋夜郎文化。主题形象创意:访夜郎文化遗产,品李白文化情韵,赏南宋宋墓石刻;建立古夜郎博物馆和李白纪念馆;重塑李白流放旧地夜郎坝的旅

16、游建设,修复李白墓、望月台、太白泉、李白碑亭等;以唐李白夜郎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为依托,以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突破口,以开发促保护,建立科学、规范的遗产管理和开发运作模式,以高消费群为主体,建成全国文化旅游的示范区。(6)黄莲自然保护区水银河生态旅游区。主题形象创意:黄莲探奥秘,水银享幽趣。联合柏箐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改善交通条件,初步开发黄莲和水银河生态科考科普、乡村原始野性体验等旅游产品;提升农家乐条件;编制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5、中远期重点旅游产品规划(1)柏箐自然保护区羊磴河生态旅游区。主题形象创意:探奇柏箐大自然,乐趣羊磴河漂流。以狮溪为依托,吸引外来投资,建立档次较高

17、的旅游度假村;完善重庆万盛旅游集团开发的坡渡漂流旅游产品;初步开发箐坝天生桥、柏枝坝小重庆石林、南牛角寨等景点;编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的总体规划,以及部分景点详细规划。(2)尧龙山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区。主题形象创意:云蒸霞蔚仙峰行,名山古刹敬佛心。规划内容:完善步道、餐饮、休憩、购物、厕所等设施,开发周边资源,扩大本区的游客容量,制作标识系统,加强周边环境整治。(四)旅游产业要素配套规划1、对外旅游交通依托崇遵高速公路、川黔铁路两大主要交通干线,打通十二条出境断头公路:芭蕉正安碧峰(20公里);黄莲绥阳太白镇(15公里);羊磴柑子重庆青年(15公里);天平重庆石壕镇(20公里);夜郎重庆石壕镇

18、(23公里);容光习水桃林(6公里);风水仁怀(20公里);官仓遵义山盆(13公里);官仓遵义板桥(20公里);狮溪南川小河(7公里);坡渡綦江岔滩(2公里);羊磴坡渡万盛青年(25公里)。2、县内旅游交通完善24个乡镇300余公里的通乡油路改造,加强管理养护,2010年完成500公里的通村公路,形成完整、舒适、便捷的网络体系。3、旅游住宿设施需求预测至2010年所需标准客房床位数为500张,需乡村旅馆床位数为300张;至2015年所需标准客房床位数为6200张;需乡村旅馆床位数为3800张。4、 旅游住宿设施发展规划(1)严格按照国家旅游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饭店星级评定的规定制订桐梓县住

19、宿设施服务规范和质量等级标准;建立旅游住宿定点或推荐制度,定期作服务质量调查。(2)提升现有宾馆饭店的档次,调整宾馆结构,适当提高高档、中档宾馆的比例。规划近期要求正华大酒店、娄山酒店和彩阳酒店改造提升为三星级宾馆,新建1家四星级饭店及桐梓县会展中心;规划中远期新建1家四星级饭店,3-4家三星级饭店;在近期重点旅游区内规划新建3-4家度假酒店。(3)近期规划中,社会旅馆规划的重点在于档次和类型的改变,规范经营和提高服务水平。规划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寨,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农家,通过对现有设施的改造,形成具有浓厚家庭氛围的住宿环境;另外,在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改建10家具有特色的家庭旅馆。5、旅游餐饮发展

20、规划旅游餐饮发展注意加强定点管理;在城区夜郎古街和近期重点区域各主要景点建设多家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定点餐馆,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旅游定点餐馆、餐饮设施除了达到接待标准团的标准外,还应在规划中期有30%以上的旅游定点餐馆设施达到接待豪华团的标准;挖掘桐梓县地方及民族特色饮食,每年定期举办特色餐饮厨艺大赛。6、旅行社管理规划必须严格执行旅行社管理条例,加强旅游企业服务质量规范管理;适当增加旅行社代理机构的数量与规模,到2010年发展为5家,其中国际社1家;2015年为20家,国际社4家;进一步强化旅行社导游和外联营销人员的业务培训、考核;鼓励与国内外旅行社建立联系,支持建立专项旅游产品经营企业。加快

21、旅行社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网络化,开展电子商务和网上营销工作,促进旅行社之间的代理制、集团化的发展。加强旅行社与其他行业的合作,特别是与旅游区、宾馆、交通客运业、旅游商品经销业等的合作,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应适时开展组织本地居民的出游业务。7、旅游商品与购物设施发展规划(1)突出地方特色和绿色理念,形成完善的旅游商品开发与销售体系;重点开发彩阳电热毯、方竹笋系列产品、矿泉水,旅游工艺品有盆景、字画、蛋画、土陶、奇石、竹雕、石雕、根雕、木雕壁饰,土特产、野菜和野生果类、果珍饮品、绿色食品罐头系列为代表的绿色食品系列,竹编工艺、小花苗绣、刺绣挑花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2)近中期鼓励创办示范性的

22、旅游商品定点工厂,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开发中应注重旅游绿色商品的开发与设计,鼓励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旅游商品,创名牌旅游商品;规划中远期设立桐梓县旅游商品发展基金,带动全市旅游商品的发展;大力开发方竹笋生态系列产品。(3)旅游购物网点布局优先考虑夜郎古街商业游憩区、小西湖旅游商贸走廊等旅游线,并依托城市已形成的综合商业街区,同时考虑在旅游区(点)、旅游宾馆饭店以及距景区、景点较近的车站等,通过参加各种旅游商品展览会,开展旅游商品的推销活动。8、旅游信息系统发展规划     近期在桐梓县火车站、桐梓县汽车站、桐梓县夜郎古街建立3个面积为150200平方米

23、的旅游信息中心;在桐梓县各旅游景区入口处建立独立的游客中心,设立视频点播设施及提供咨询、购物、摄影、救助服务等;规划期内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实现旅游管理部门、企业旅游办公自动化。9、给水排水及电力、电信设施规划城区的给水排水及电力、电信设施建设必须执行桐梓县城市总体规划。各景区(点)给水就近取用地下水或地表水,应建立小型一体化净水设施,形成独立供水系统;电力供应方面,景观道路特别是锦江沿岸路灯设置应考虑同环境与道路景观的协凋;近期内实现重点旅游区域的用电专线工程,重点保证小西湖、黄连-水银河旅游区、娄山关、凉风垭等区域,以及县城内各景点用电需求。重点村寨输电线路布局时,应采取管线下埋措施,避免高

24、压电缆和架空电线穿过等;电信设施方面,大力增加电信服务点,积极建设IC卡公用电话业务;城区外景区应完善乡政府所在地的邮电所,在景区重要服务点开设邮电业务、开通国际国内长途;使桐梓县的通信水平达到现代化标准,为用户提供多种用途的服务。(五)旅游形象策划及市场营销规划1、桐梓县旅游形象定位。旅游总体形象定位:凉爽大娄山,神秘“桐梓人”,诗仙流放处,神秘唐夜郎。2、旅游市场客源结构。目标客源市场:重庆市、遵义市、贵州省内市场。潜在客源市场:国内三大客源输出地,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旅游内容构成:乡村度假旅游、避暑旅游、特种旅游。3、规划建议近期市场开发计划。主要目标市场以三年为一个促销阶段,每

25、阶段重点启动两个国内市场宣传桐梓县旅游。市场营销内容:一是树立桐梓县旅游形象,二是推广桐梓县旅游产品;主要形式包括报刊宣传、面向行业邀请旅行社考察并进行产品推介促销、面向公众促销、出版宣传品、参加展销会、网络促销直销。(六)环境保护规划1、自然环境保护中重点强化对柏箐、黄莲、娄山关、小西湖等核心景区完整的生态环境,小西湖、水银河、月亮河等水体水质,魁山城郊休闲公园、马鞍山城郊休闲公园的生态环境和红渡河峡谷的生态环境进行严格保护。采取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措施、推行重点旅游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并要求2010年所有通往景区公路沿线及对景区环境有污染的企业外排的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重点景区内和

26、通往重点旅游区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采石、采砂等露天作业场全部关闭并采取措施整治作业场地环境;2010年小西湖和城市河段水体达类。2、人文环境保护中重点强化以红色文化、军政文化为核心的桐梓县文物古迹的保护,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建立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旅游的社会环境;加强政策和规划的协调,协调不同的政府部门及参与旅游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级政府行为,建立良好的政策协调机制;鼓励当地群众和群体对文化遗产旅游进行监督,定期对文化遗产旅游的整体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将旅游收入中的一部分,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环境的改善等。(七)旅游经济社会效益分析预计到2010年桐梓县旅游总

27、收入将达到1.62.1亿元;2015年桐梓县旅游总收入将达到512.2亿元,实现旅游收入突破10亿;2020年桐梓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837亿元。2015旅游总收入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9%;2020达到4%19%,到2015年后旅游业成长为桐梓县的支柱产业。预计2010年桐梓县旅游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为8321080万元,2015年为25106110万元,2020年将达到404018650万元。通过规划实施,旅游业在为桐梓县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将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扩大就业、旅游扶贫、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八)旅游发展保障措施1、加强政府主导。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