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_第1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_第2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知识扫描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 在一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xVt = vt2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和的一半:-vvtv =2在一段位移内,位移中点的速度平方等于这段位移初速度平方与末速度平方之和的一半: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LX = X| - X|二二Xn .1 - Xn二aT22.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设T为时间间隔仃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w : v2 : v3 ::vn = 1: 2: 3:n仃 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x, :x2 :

2、x3:xn =1:4:9:n2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x, : x2:x3:xn =1: 3: 5(2n-1)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t2 : t3 : tn = 1:(2-1):( . 3 i:.2) :n-:n-1)3. 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审题,弄清题意和物体的运动过程; 明确量和要求的物理量; 规定正方向(一般取初速度方向为正),确定正,负号; 选择恰当的公式求解; 判断结果是否符合题意,根据正,负号确定所求物理量的方向;4. 运动图象位移图象:纵轴表示位移速度图象:纵轴表示速度 的时间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 它们的代数

3、和表示总位移。S,横轴表示时间t;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质点的 速度。V,横轴表示时间t;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质点的 加速度;图线与之对应 位移大小;时间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向位移,下方的面积表示负向位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题讲解:?c夬旬=2伽十 S2-64H1 4s4s例1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 4s,求质点的 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图 1-3-11解析依题意画草图如图 1-3-1听示用比论公忒求牌 由 S2 s 1 = aT?得 64 24=a 42所以a = 2.5 m/s2,再代入Si =

4、v订+aT2可求得 vi= 1m/s.2点评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假设出现两个过程的时间相等,又知道它们的位移,用推论厶s = at2做比拟方便。例2 一质点从A点开始运动,沿直线运动到 B点停止,在运动过程中,物体能以;的加速度加速,也能以s -H的加速度减速,也可以作匀速运动。假设 AB间的距离为1. 6km,质 点应该怎样运动,才能使它的运动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多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解析根据题意,质点运动方式可能有:(1) 先作一段时间匀加速运动,中间经历一段时间的匀速运动,最后作减速运动至 B点速度正好为零。(2) 中间不经历匀速直线运动,先匀加速一段时间, 后作匀减速运动停在 B

5、点。分别作出两种运动的 L 图像,如图1-3-2所示,考虑到位移相等(两 驹-阪斜线局部的面积应相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从图1-3-2中容易看出第种运动方式时间最短。/ |丁十O F 2由图可看出,:::;: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为 J X贝y又因为 企心:有Ujj di +如= Vod + VdU2= £111| +口1 如氐=aia2t亠环=,代入式L6 X 6,42貞6十佻=陋乂1飞X 10耳X 1.6十6. 450話 axa2' L6 X 6. 4点评判断采用哪种运动方式,所用时间最短,也可以先建立s与t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极值的知识用代数方法求得。但这种解法较繁。

6、用图线来分析解决问题,是解运动学问题的常用手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3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颗,连续放了好几颗后,对斜面上正运动着的小球拍下局部照片,如图1-3-4所示,现测得 AB=15cm , BC=20cm,小球在斜面上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_(1) 各球的加速度的大小(2)拍片时,A球上方正运动的球有几个?解析每一个球的运动都是重复的,故对所拍的照片上的球:可认为是一个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图 1-3-4AB BC2015 10 °2 0.1=1.75m/sVB=at得 t=1.75/5=0.35s,贝U A运动了

7、 0.25s,故在 A之上有2个球随堂练习: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 a、初速度V0、末速度W、时间t、位移x之间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2ax D x= (vo+ vt) t/21 2 A x = v0tat B C x22 假设某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A.第4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 4 s内的平均速度B.4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2 s末的瞬时速度C.第4 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于第3 s内的速度变化量 D.第4 s内与前4 s内的位移之比是7 : 16v/2时,它沿斜面下3. 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I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滑的距离是A.I/22B. * 2

8、3 l1C. 4 I3D. 4 l1 : 1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nsA. 3. 9.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 面中点处所用的时间是tA.2tB.-4c.22D. .2 -1 t经过B点的速度为v,4.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某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到C点的速度为2v,那么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A 1 : 4B 1 : 3C 1 : 2D 5. 物体在直线上做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内的位移是 n m,由此可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A.物体肯定是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初速度为02C.物体的加

9、速度是 1m/s D.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是 3m/s6. 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某处时,该处恰有汽车乙正开始做初速为0的加速运动去追甲车,根据上述条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A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C.可求出乙车从起动到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的任何一个7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速度由v增大到2v,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s,那么速度由4v增大到8v,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A. 64sB.16sC.4sD.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时速度是1m/s,车尾经过站

10、台时速度为7m/s,那么车身的中部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滑到斜面底端,一共用去了时间t,那么从斜面顶端滑到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0.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初速度是1 m/s,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15 m/s,它在第6 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1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3 s内的位移是15 m,第8 s内的位移是5 m,那么物体的初速度为 加速度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2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2.4-1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

11、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 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 , CD长为11.15 cm, DE长为13.73 cm , 那么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5 s末的速度是6 m/s,求:, AB的距13 .滑块由静止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离应为cm保存三位有效数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 )第4 s末的速度;(2) 前7 s内的位移;(3) 第3 s内的位移。14.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 3s时间停下,其最后 1s内位移为10m。求其第1s内的位移。15火车

12、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他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它历时10s,全部车厢通过他历时 30s,设每节车厢长度相等,那么这列火车的总节数是多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tvt = v0 a -21 . ABD 2. ABD 3 . C 4. B 5. ABC 6. A 7. B 8. 6.5 【解析】 22=60m/s 10s6.0m/s2(10s)2 =300m 解法二:飞机着陆后做匀减速运动至停下之后保持静止,是匀减速运动,即 机做匀减速运动至停止所用时间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t=1 s),故 a=1 m/s2, * -W =aAt,At

13、=5 s) 9. 20 m/s-2 m/s2【解析】利用平均速度求解。6 m/s10. 0.9862.585.9911.【解析】(1)由v=at得a=v/t= 5s =1.2 m/s2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所以 V4=at4=1.2 <m/s=4.8 m/s1 1(2)前 7 s 内的位移 s1= 2 at2= 2 X1.2 72 m=29.4 m12 X1.2 ( 9-4) m=3 m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 1 12是匀减速运动,即a= 6.0 m/s .(3) 第 3 秒内的位移:S2= 2 at32- 2 at22= 2 a (t32-t22)12.【解析】解法一:飞机着陆后做匀减速运动至停下之后保持静止, 故有:飞机做匀减速运动至停止所用时间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00 -60 m/st°210sa 一 6.0m/s可见:飞机着陆后的 12s内前10s做匀减速运动,后 2s停止不动。所以着陆后 12s内滑行的距离即为前10s内滑行的距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X = 0切1at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