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教育的思想_第1页
论语中教育的思想_第2页
论语中教育的思想_第3页
论语中教育的思想_第4页
论语中教育的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内容摘要:论语以其短短两万多字集中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 孔 子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更是体现了教育方法的本质特征。 它不但 承载了孔子的教育上的精髓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方法; 本文将 结合我们现在的教育情况来探究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关键字:教育思想方法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 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 教育原则等。其中,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 体现,它广泛记载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全面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对象、目的、方 法等等。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

2、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值得我们借鉴,它不但是承载了其教育思想的不朽经典,更是一部为我们提 供了学习方法,引导我们生活做人的指南。今天,科技蒸蒸日上,社会发展一 日千里,教育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一部活生生的教育宝典就在我们面前,我们有必要去回归传统,研究下这部教育 巨作。孔子一生都主要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许 多有价值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时至今日,孔子很多教育方法教育原则都是值 得我们去借鉴思考的。一、在教学内容上,坚持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 协调人们的社会行 为之外,其重要目的

3、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培育贵族官僚为主,为当时的社会服务。孔子基于自己的教育目的提出了他的教育内容 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学以四教:文、行、忠、 信。” 也就是说从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对人忠和讲究信用四个方面来 教育学生。在智育与德育之间,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这从论语中孔子 随时教育弟子们遵“礼”守“仁”可以看到。他认为首先要学习礼,“不学 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孔子明确要求弟子:“不知礼,无以立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 人儒!”关于“君子”的标准, 论语多次谈及,总的就是遵“礼”守“仁”, 做到

4、“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为此,孔子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 子忧道不忧贫”“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正因为孔子特别重视弟子的道德修养, 所以当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时, 孔子气 愤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的教育虽然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 但是在今天其教育内容中也有值得 我们肯定和学习的地方。 孔子认为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所以抓教育首先要抓 德育;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就是要“抓根本”,也就是抓 基础。这里的“本”即做人的根本, 务就是要学会做人, 学会作一个有高尚道德、 高尚人格的人。 教会学生做人这就

5、是德育的根本目标、 根本任务。 这与我们今天 仍然强调以德育为基础,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二、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 一 ) 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孔子的学生各有特点,有以“德行”著称的有颜渊、闵子骞,以“言语” 著称的有宰我、子贡,以“政事”著称的有冉有、季路,以“文学”著称的有子 游、子夏,这是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资质而有侧重地教育的结果, 这也是他的一 个重要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 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论语中体现孔子因材施教的地方 很多。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 ,孔子有不同的

6、回答,答颜渊“克 己复礼为仁”,当颜渊问及其目时,孔子才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 ;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 慎施于人”;答 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 所以对他可答以“仁”学的纲领, 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除此以外,是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 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 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他认为:“柴也愚”, “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 征,孔子心里都有数。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 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 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

7、学方法, 对于现在 的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 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 “齐步走” 的做法,受到所谓的应试教育影响,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思想品行、 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很大程度上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 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 这些例子在我们身边已经屡见不鲜了, 例如曾经闹得沸 沸扬扬的陈丹青出走清华事件, 在招博士硕士生时, 众多投考他的学生中, 有许 多学生艺术气质、 修养和专业成绩都很不错, 但他们因为政治和英语成绩不及格 而落选,有的因为只差一分而与心爱的专业无缘; 甚至有些因为外语成绩落选的 优秀学生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了。 可想而知, 这是我们

8、教育的羞辱, 试问那一两 分的外语和政治分真的那么重要, 可以让他们出色的专业才能都在它们前面黯然 失色了,都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实际到处都是格。因此,今天我们的教育, 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从学生实际出发, 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展个性 , 尚自然,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 培养的目的。( 二) 启发式教育,促进学生善于学习孔子不但能够因材施教,还善于运用启发式教育,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善 于学习。“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则不复也”,启发 , 也 就是说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能够举一反三。 启发式的教学, 是以学生积 极思考为基础的。孔子说:“学

9、而不思则罔”。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一味死 记硬背,囫囵吞枣,不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怠于钻研,疏于思考,就会为书本所 局限,为旧说所困惑。 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 孔子要求学生畅所欲言 , 可以对 老师提出质疑 , 甚至于互相争论。记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陪孔子坐时 进行的一场讨论, 就是突出一例。 弟子们不仅毫无拘束地自述志向, 还反问了孔 子一些问题,孔子加以指点。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又发挥教师的 指导作用。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 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 从旁边加以点拨, 起指导

10、和促进作用。 在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下, 孔子突出了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启发学生思维, 鼓励学生举一反三, 大胆发表自己的 见解。以学生为主体, 鼓励学生有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善于在思考中学 习,在思考中进步。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对于我们现在很大程度上的 “填鸭式” 教学是有很大思考 空间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 像孔子那样学生的主动学 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善于学习的人而不是被 学习的人。三、在学习方法上,孔子关注学思用的辩证关系( 一 ) 重视学与思孔子十分重视学,论语中记载了许多他重视学习的言行,如“朝闻 道,夕死可矣”,“吾尝

11、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同 时,他又重视思,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四温,貌思恭,言思 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 思二者不可偏废, 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孔 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动脑子去思考,就会什 么也学不到,但如果只是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疑惑不解。孔子强调学与 思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由此可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 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学和思的关系,对于提高学习质量,是很 重要的。因此说论语

12、不但是孔子承载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还为我们的 实际学习提供了不少好方法。( 二 ) 重视学以致用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意思是诗读得很多, 很熟,让他从政,却不会办事,让他出国办外交,又不会独立地从事谈判, 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呢?这说明知识只有运用了才有生命,要不断把 学习建立在实践上,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升华。“仁而优则学 , 学而优则仕, 学而知之, 困而学之“,在孔 子看来, 掌握了本领 , 应该奉献社会,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精神。从论语 中的记载来看,孔子的弟子很多,其

13、中很多人都有专长,通过学习都能出 仕为官,并能把学过的东西,用于治理国家,而且很有能力,这都说明孔 子学以致用的教育是有成效的。( 三 ) 端正学习态度,虚心向学孔子要求弟子要端正学习的态度,踏实虚心。他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也”,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同时,在教育弟子时,孔子 要求弟子不只是接受自己的教育,还要广泛地以贤者为师、以能者为师。他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 耻下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孔子不仅要求学生这样做,而且 自己也身体力行, 做出表率, 这大概也是圣人风范的体现吧。 所以子贡说孔子: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他的弟 子评价孔子对事情的了解、知识的获得是“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谦虚 好学,不耻下问,这是一中礼的精神,更是做人的学问。当下 , 教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科技的附属品 , 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 技术活动。与其说是奉行教化 , 不如说是职业培训。在人类迈进 21 世纪门槛 , 在以人为本之下 , 我们有需要呼唤教育的回归。 孔子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论 语是一部智慧之书。 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 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