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部分第一章绪论课时作业_第1页
必修部分第一章绪论课时作业_第2页
必修部分第一章绪论课时作业_第3页
必修部分第一章绪论课时作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 论课时作业命 题 报 告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生物的基本特征1、2、5、6、93、4、7、8、10、1113、14、15生物科学的发展12、13一、选择题1.下列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中,能够独立进行新陈代谢的是 ()A.疯牛病的病原体 B.艾滋病的病原体C.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 D.肺结核的病原体解析:疯牛病的病原体为朊病毒,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艾滋病的病原体为HIV;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为流感病毒。病毒的结构都比较简单,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只有依靠相应宿主细胞的物质和结构才能繁殖。肺结核的病原体为结核杆菌,结核杆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具有简单的细胞器,如核糖体,可以自己进行新

2、陈代谢。答案:D2.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鸟生于林,故羽似叶”,这句话反映了生物具有()A.应激性 B.生长和发育C.适应性 D.遗传和变异解析:鸟类生活在树林中,羽毛与叶子的颜色相似,反映了生物具有适应性,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C3.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和能适应周围环境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A.生殖发育和遗传变异 B.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C.生殖发育和应激性 D.新陈代谢和应激性解析:本题考查了生命基本特征及其地位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生命的六个特征中,新陈代谢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应激性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

3、产生的一定反应,它使生物体趋利避害,从而能够适应多变的周围环境。答案:D4.大肠杆菌、银杏和金丝猴共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都具有严整的结构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都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射D.都有生长和生殖现象解析:A、B、D三项均为生物普遍具有的基本特征;反射是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才具有的应激性形式。答案:C5.利用磁场处理种子或用磁化水浸泡种子,都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萌发率,并有利于种子生根,促进农作物早熟,最终使作物增产。这种现象属于植物的 ()A.应激性 B.适应性C.遗传性 D.新陈代谢解析:应激性是指生物受到外界刺激时在较短时间内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磁场或磁化水对于种子来说是

4、外界刺激,种子萌发生根是对这一刺激作出的反应。答案:A6.下列属于发育过程的是 ()A.受精作用B.精子的形成过程C.从蛙的原肠胚到蝌蚪的过程D.成年人变胖的过程解析:生物的发育是指经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使结构和功能趋于成熟的过程,如蛙的原肠胚蝌蚪,受精作用属于生殖过程,精子的形成为细胞分裂,成年人变胖为生长现象。答案:C7.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这说明()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成分被破坏B.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C.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结构特点一致D.细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解析:病

5、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但蛋白质、核酸并不是简单堆砌而成,而是形成一定的结构,否则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答案:D8.到了寒冷的冬天,柳树落叶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A.它们都适应寒冷B.柳树不适应寒冷的冬天C.松树比柳树更适应寒冷D.柳树对低温更敏感解析: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不同的。答案:A9.至 2009年10月23日,全球甲型流感患者已达40万人,甲型流感仍在全球蔓延,防控形势仍较严峻。下列哪项可以表明甲型H1N1病毒属于生物 ()A.只能侵染禽类B.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C.能在禽类体内繁殖D.主要由脂质、糖、蛋白质和R

6、NA组成解析:病毒具有感染能力,是一种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专营寄生生活的非细胞生物。禽流感病毒不仅能侵染禽类,还能够在人体内繁殖,存在种间交叉感染的特点。答案:C10.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性植物被引入中国,后来逃逸到自然环境中,结果大量繁殖,侵吞农田,使当地植物大量死亡。这一实例说明生物具有哪一特征 ()A.遗传和变异 B.生殖和发育C.生长和应激性 D.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解析:根据题意,一枝黄花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即从一个环境来到了另一个环境,并且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一枝黄花的大量繁殖,使当地植物死亡,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答案:D11

7、.(2010·信阳模拟)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的结构基础以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依次是 ()细胞增殖细胞分化新陈代谢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A. B.C. D.解析: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的结构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细胞增殖是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答案:B12.众多科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在生物科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划时代的巨大成就。对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B.施莱登、施旺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达尔文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D.艾弗里用

8、肺炎双球菌作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解析:施莱登、施旺分别是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共同提出细胞学说,其主要内容是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非所有生物都有细胞结构,如病毒则无细胞结构。答案:B二、非选择题13.回答下列生物现象问题:(1)荀子劝学中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从生物学上分析,这段话说明了 。(2)解剖镜下可观察到:向水螅身体附近加入少许墨水,水螅体表会发出刺丝,这是生物具有的实例。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当生物体的作用超过作用时,生物体就会由小变大,显示出生物的生长现象。(3)1953年美国科学家

9、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结构模型,这是20世纪生物科学最伟大的成就,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阶段。解析:(1)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分别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了不同的适应性特征。(2)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是生物的应激性。生物生长现象的实质是生物体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3)艾弗里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及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成就使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答案:(1)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2)应激性同化异化(3)DNA分子双螺旋分子生物学14.“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唐代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

10、杏出墙”现象。(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 。(2)“红杏出墙”一方面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另一方面,“红杏出墙"为墙外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反映了生物 。(3)“红杏出墙”争取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征。(4)红杏伸出墙外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性。(5)“红杏出墙”所反映的以上各种生物特征的生理基础是。解析:“红杏出墙”是红杏的生命活动反映的生物学现象。我们可以根据每小题题目的要求,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去分析。第(1)小题强调“刺激反应”问题,这是生物的应激性。第(2)小题反映了生物既能适应一

11、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的生物学特性。第(3)小题强调了“性状”相传,属于遗传性。第(4)小题说“红杏伸出墙外,开花结果”,是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问题。第(5)小题强调生命活动的本质,即新陈代谢,这说明新陈代谢是决定各种生命活动的本质基础。答案:(1)应激性(2)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3)遗传(4)生长、发育和生殖(5)新陈代谢15.“明迪莎贺”(又名挨刀树)是一种灌木。只分布生长在云南勐腊县坝落哈尼寨。哈尼族人用木锤将树皮反复敲打,树皮就会被完整地脱下,再洗去树浆并晒干,就得到一张米黄色的树皮“布”。用这种树皮“布”制成的服装质地柔软,轻盈透气,结实耐穿。挨刀树被砍伐后,次年会在

12、剩下的树桩上长出几根新枝,3年后新枝直径可超过10 cm,可再次砍伐。(1)挨刀树只生长在云南勐腊县坝落哈尼寨,说明生物,其树皮能制成服装是由其性决定的。(2)挨刀树越砍越发,其繁殖方式属于 。(3)某人以挨刀树幼苗为实验材料,探究单侧光和重力对根生长的影响。实验步骤:a.利用琼脂培养基、烧杯、纸盒制成如下装置:b.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利用该装置培养挨刀树幼苗。一段时间后,注意观察挨刀树幼苗根尖生长状况。实验可能的结果及结论:A装置B装置C装置结果a根尖垂直生长结果b根尖垂直生长根尖水平生长根尖背光生长结果c根尖垂直生长根尖向地生长根尖背光生长结论a:根尖生长的方向只受重力的影响。结论b: 。结论c: 。解析:(1)挨刀树只生长在云南勐腊县坝落哈尼寨,说明它适应那里的环境。其树皮能制成服装是由遗传性决定的。(2)挨刀树砍伐后又长出新的幼苗,其繁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3)根据题目要求研究的问题和已给的实验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