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论文概要_第1页
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论文概要_第2页
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论文概要_第3页
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论文概要_第4页
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论文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跨国公司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看,跨国公司作为主要的国际投资主体,在国际投资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其在全球的经营战略,在各国设立了大量的子公司。在国际实践中,子公司作为母公司的一颗战略棋子,其与母公司在法律上存在关联关系,并且子公司运营中产生的法律责任与母公司是否存在法律关系一直是法律理论界和实践中需要探讨的理论课题。因此,如何界定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法律责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出发点,希望通过分析跨国公

2、司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法律责任法理基础和各国法律实践,从而提出界定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法律责任的法理依据。关键词:跨国公司母公司子公司法律责任当代各国公司法均认为,在跨国公司体系中,母公司与子公司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法人,有其独立的财产,所以对外以其财产独立承担责任,而母公司对子公司仅以其持有的股份(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但是,伴随着跨国公司的高速发展,在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一些诸如掠夺当地资源、垄断先进技术、环境污染等新理由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使得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关系趋于紧张,影响了国际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其中最突出的理由之一就是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理由。在1984年印

3、度博帕尔惨案发生以后,该理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立的子公司越来越多,但中国关于跨国公司法律责任承担的法理研究体系尚未形成,具体法律规定上也不完善,给跨国公司利用法律漏洞钻空子而又无需对损害负责留下了余地,这显然不利于维护我国经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提供,转载请保留.济健康快速发展,因而,深入开展对跨国公司母、子公司责任承担的理论研究,对跨国公司进行管制作用重大。一、理由的提出:从印度博帕尔毒气案看母公司对子公司应否承担责任据报道,2010年6月7日,印度一家地策略院对1984年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做出判决,美国联合碳

4、化物(印度)有限公司的7名印度籍高管当天被裁定因玩忽职守导致他人死亡,各自将面对最高两年有期徒刑。当天,数百名幸存者家属和环保人士聚集在法院周围,抗议法院对这起20世纪最严重工业灾难肇事者的判决太轻太晚。博帕尔(Bhopal)是印度中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最大的中部省中央邦首府,位于首都德里东南741公里处。1969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北郊建立了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滴灭威、西维因等杀虫剂。这些产品的化学原料是一种叫异氰酸甲酯(MIC)的剧毒气体。1984年12月3日凌晨,这家工厂储存液态异氰酸甲酯的钢罐发生爆炸,40吨氯化物毒气很快泄漏,引发了20世纪最著

5、名的一场灾难。当时有二千多名博帕尔贫民区居民即时丧命,后来更有两万人死于这次灾难,二十多万博帕尔居民因而永久残废,现时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然因这些灾难远比其他印度城市为高。也使它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城市之一。该事件被认为史上最严重的工业灾难之一。造成博帕尔大惨案的罪魁祸首甲基异氰酸盐是一种活动性极强的剧毒液态气体,在21摄氏度时气化,连毒物学专业工作者也不愿意在实验室里研究它。惨案发生后,印度政府向受害者及死者家属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紧急救济。美国和印度的律师代表博帕尔市的受害者向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提出850亿美元的赔款和罚款。美国法院于1986年5月作出裁决,声称事故发生

6、在印度,案子应由印度审理。1986年10月,印度博帕尔地区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此案。印度政府1986年11月22日正式向法院提出,要求该公司赔偿31.5亿美元。1989年2月14日,印度最高法院最终裁定该公司赔偿4.7亿美元,并责令其3月31日一次付清,该公司宣布接受这一裁决。印度一些律师和群众对这一裁决不满,纷纷向印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到1990年11月,辛格下台,事件仍未最后了结。至1994年,受害者才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获得4.5亿美元的赔偿。毒气泄漏带来的恶果将危害几代人。印度博帕尔毒气案发生后,由于其在印度的子公司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无力支付数额高昂的赔偿金,受害者的律师提出让

7、其母公司承担责任,但都被拒绝,这就引出了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责任理由的探讨。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Corporation),又称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Enterprise)、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Firm)、超国家公司(SupernationalEnterprise)等,是指在两国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拥有矿山、工厂、销售机构和其他资产,在母公司统一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它可以由单个国家的企业独立创办,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企业合资或合作经营,跨国公司是通过输出企业资本,在许多国家设立分公司,或制约当地的企业成为他的子公司,从事

8、生产、销售及其他经营的国际性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对于跨国公司如何界定,著名学者邓宁认为:“跨国公司就是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并在一个以上国家拥有或制约从事增值企业的机构”。即跨国公司就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70年代初,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组成了由知名人士参加的小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跨国公司的各种准则和定义后,于1974年作出决议,决定联合国统一采用“跨国公司”这一名称。此后联合国统一采用“跨国公司”这一名称。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在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1983年特别会议上拟订的跨国公司行

9、动守则草案中提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跨国公司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出的有关定义的案文:“本守则所用跨国公司一词,是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而不论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范围如何;这种企业的业务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根据一定的决策体制经营的,可以具有一贯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企业的各个实体由于所有权或别的因素相联系,其中一个以上的实体能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可以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以及分担责任。”由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跨国性。组成

10、跨国公司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必须设在不同的国家,它的基本模式是母公司与子公司、总公司与分公司。一般都有一个国家实力雄厚的大型公司为主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收购当地企业的ChengShiJianSheLiLunYanJiu高教探索方式,在许多国家建立有子公司或分公司;跨国公司的跨国性主要是指其以本国为基地而从事跨越国界的经营之特征,而非要求其组成实体必须具有不同的国籍。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通过代理的概念(即把子公司视为母公司的代理人)让母公司负责。将母公司与子公司看成一个企业实体来承担责任。整体责任理论提出后,在学者中引起了争论。反对这一理论的主要理由是:其一,整体责任将使跨国

11、集团整体陷入无限责任的漩涡。其二,整体责任理论容易导致诉讼泛滥,并会产生法律冲突和管辖权冲突的现象。其三,违背了有限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如果将依附于母公司的子公司可视为母公司的代理人,被代理人理所应当需对代理人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但在实践中,存在很大的操作上的缺陷,根据代理法,代理人与被代理人应通过明示或默示的方式达成代理协议。明示很好辨认,但默示如何辨认呢?显然在目前而言难用具体的策略确认。甚至当子公司滥用代理权时,母公司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论文资料由论文网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也不得不承担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这显然违背了有限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3.揭开法人面纱。

12、又称“公司法人格否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又称刺破公司面纱或“揭开公司面纱”,是指在坚持有限责任的基础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学说。在某些普通法国家,法院有时采用揭开法人面纱原则来让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责任。即承认母公司与子公司是两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在例外情况下,如果子公司受母公司的支配和制约,已不具有独立性时,法院可以认为子公司仅仅是母公司的“化身”,从而适用揭开公司的面纱,否定公司独立人格,由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二)母公司应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法律责任的理由从母公司和子公司关系的实践和理论发展来看,对此理由目前还形成未统一的观点和立法,但是,“博帕尔毒

13、气泄漏案”后的法律发展和司法实践表明,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承担子公司的债务责任是有理由的:1. 跨国公司的母子公司关系的变化已突破了有限责任制度设计的价值,违背了有限责任公司制度设计的初衷。有限责任原则的积极价值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刺激了投资热情,推动了资本流动,繁荣了市场经济;降低了公司的监控成本,降低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减少和转移了股东的投资风险;推动了公司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这种股东因投资产生的所有权和对因管理而产生的制约权相分离成了当代公司发展的大趋势,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无可估量的经济价值,而这种益处的基础就是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因此,有限责任的建立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规模经济。但是

14、,任何制度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从博帕尔毒气泄漏案中可以看出,其实印度联合碳化物有限公司的管理权和制约权并未实际分离。这家公司对当地造成的危险都是由于缺乏在当地最基本的管理所造成的,而作为一家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它在东道国拥有独立的法律地位的同时居然没有独立管理者,或者说即使有也是空设其职,没有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这是极不平衡的。并且在案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子公司的制约权实际仍然在其母公司美国联合碳化公司的手中,母公司不但没有通过设立海外的子公司而降低监控成本,而且并没有实现公司的管理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价值追求。这在很大程度上贬损了公司有限责任制度设计的作用,而任何一项制度在适用的时候,如果只成为

15、少数成员牟利的保护伞,而忽视了此制度设计初衷的重要价值的话,这个制度在这样的成员身上就不应当得到适用。所以当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并没有将管理权实际交给子公司的情况下,应当允许冲破有限责任制度的限制来追究母公司相应的责任,即为子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2. 权利义务相适应是民商法的基本原则,任何民商事主体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母公司与子公司关系的一大特征就是制约与被制约,这种使得母公司不会放弃对子公司的管理甚至是操纵。既然母公司享有对子公司的制约权,就应该对其支配子公司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是所谓的权利义务相适应。如果子公司完全没有自主权,而是由母公司完全控制,那么,这种制约已经超越

16、了单纯的控股。因而,子公司的行为,实质上就是母公司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母公司承担子公司的责任是完全符合法理的。如在博帕尔案毒气泄漏中的剧毒气体是母公司不顾当地公司有关负责人的警告而过量贮存在其子公司的工厂内的,那么对于这种制约行为而导致的损害,母公司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包括道义责任,还包括法律责任。其中包括环保责任、产品责任和安全责任等。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性质更为突出的是法律上的性质。这是因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无论在权利属性上,还是在义务的履行上,实现的方式上都具有法律性。所以,从理论到实践,都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的优秀论文

17、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跨国公司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能够对该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的相关表现,以及其在本国的运作计划等做以足够的审查的话,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责任淡漠、唯利是图的公司的进入。而对于已经成立的子公司运营环节的适时监督,也可以检验其是否符合一个独立的法人的实质标准,也为在必要的时候/揭开公司面纱提供及时而充分的应该强调社会责任的法律性质,也只有将其纳入到法律调整的范畴,才能真正保障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公司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自由化、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承担其对公众的社会责任;它强调在市场体制下,公司的责任除了为股东

18、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跨国公司为实现战略目标,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维护股东利益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相关群体的利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实质上看就是美国联合碳化公司怠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结果。如果该公司不对其子公司给博帕尔的居民造成的损失负责的话,各东道国出于保护自己公民等各方面社会因素的考虑,必定会使该公司失去在越来越多国家的发展机会。所以出于现实考虑,跨国公司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承担的方式又在大多数情况下落在了对子公司债务责任的承担上。4. 母公司在特殊情况下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法律责任可以防止母公司滥用有限责任原则没有制

19、约的权力总有扩张的趋势,跨国公司的有限责任原则也一样,若在任何情况下有限责任都有其适用的余地,那么由于利益的驱使将必定导致跨国公司对这一原则的滥用。而当母公司凭借有限责任原则而利用子公司从事有高度风险性的经营活动,使子公司成为其牟利和逃避责任的工具时,必将给债权人甚至是社会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当跨国公司能够预见到它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由自己承担后果的时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其对有限责任原则的滥用。另外,东道国对境内子公司在入境和经营等各环节的监管对于这一点的实现来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在跨国公司申请在该国设立子公司之初,东道国的相关部门就能够对该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的相关表现,以及其

20、在本国的运作计划等做以足够的审查的话,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责任淡漠、唯利是图的公司的进入。而对于已经成立的子公司运营环节的适时监督,也可以检验其是否符合一个独立的法人的实质标准,也为在必要的时候/揭开公司面纱提供及时而充分的理由。在东道国有这样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必定会增强跨国公司的自律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母公司对有限责任原则的滥用。三、理由的解决: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与中国的策略通过印度博帕尔(Bhopal)毒气泄露案的分析,我们可以直观地认识到,有些责任的主体貌似只有子公司,但是,仅凭子公司的实力是根本无法赔偿其所造成的损失的,并且如果深究造成该损失的内幕,则跨母公

21、司往往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说,有必要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责任作用重大。(一)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责任的依据对于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债务法律责任原则的理论,各国普遍采取有限责任作为一般原则,以“公司法人格否定”作为例外原则,使母公司在特定情况下对子公司承担责任。该项原则主张以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为一般性原则,仅强调在特殊情况下要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直接负责。直接责任论,比较注重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制约程度、制约手段、制约意图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两种做法:一种是英美法系所谓的“公司人格否认原则”,又称“揭开法人的面纱”理论,即在某一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否认公司

22、具有法人资格,而由公司的股东直接对公司的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在大陆法系,类似的制度被称作“直索责任制度”。另一种是通过专门的公司集团法直接规定母公司在特定情况下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在英美法系国家,利用“揭开法人的面纱”理论使母公司在特定情况下对子公司债务负责的做法,以美国的司法实践最为典型。关于揭开公司面纱的理论依据与适用条件,根据美国法院的司法实践,逐渐总结出以下几种学说:一是工具说。该学说认为,如果一个子公司受其母公司的制约与支配,根据特定的标准可以认定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完全是以母公司的利益为出发点,以至于其法人实体在本质上已经不复存在,法院可以将它视为母公司的“工具”,从而适用揭开法人

23、面纱规则。法律实务中是否使用“法人人格否认”的理论往往由法官在审理具体案件时来决定。在司法判决实践中一些理论应用而生。二是代理说。该学说认为,如果某一家公司从设立、存续到经营都完全依附于另一居于制约地位公司的指令,那么这一从属公司实际上已经成为制约公司的工具,从而丧失了独立的法律人格。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类似于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的关系,从属公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债务当然应由居于被代理人地位的制约公司承担。三是企业整体说,则以企业主体取代公司主体,认为一个公司是否为法律主体应视公司事实是否符合企业事实而定。若股东成立了数个公司,但经营的是同一共同业务,尽管各企业在法律上是不同的主体,但从企业整体来看

24、,其实仍为同一法律实体,所以各子公司所引起的责任应当由企业整体承担。该说着眼于企业的经济实体而非法律实体。如果能证明各公司间存在利益关系和所有的一致性,以至于各自的独立性在事实上已停止或从未开始,附加一虚构的独立身份是为了使企业逃避产生于为了整体的利益从事经营的某一公司的债务,法院可无视各公司的法律上的独立性而将其作为一个“企业实体”,追究企业的整体责任。根据美国司法判例实践,该理论的使用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完全制约,使子公司丧失其独立性(2)这种制约被用来进行欺诈和不当行为(3)这种制约造成了损害。在英国,为防止司法审判权的滥用,以成文法的形式对该原则的适用作出规定。

25、例如英国公司法第24条对股东法定人数作出规定,第458条对欺诈交易做出了规定,第108条对课税作出了规定,另外判例中的适用也是有效的。值得注意的是,大陆法系在处理母、子公司债务责任方面,在立法上采取与英美法系不同的做法。其中,法国在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跨国公司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1966商事公司法中明确规定,当母公司在法律上被认为是子公司的董事时,子公司破产未弥补的损失,由母公司弥补,除非母公司能证明已履行诚信义务。具体来说,下列情况子公司破产的效力可以及于母公司:处分子公司的财产犹如处分母公司财产的

26、一样;母公司利用子公司为其服务;利用子公司的资产和贷款而导致损害子公司利益;压榨子公司使其破产;毁坏文件或不让子公司业务保存适当的记录;诈骗公司的资产等。而德国采用立法的形式对公司集团的责任关系做出直接规定,在1965年股份公司法根据公司之间的结合关系与程度公司集团分成三类:事实型公司集团、合同型公司集团和准合并公司集团。对于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责任予以区别对待:第一,对于事实公司集团,即母公司与子公司不是通过合同相互联系,但二者都是由母公司管理的情况,允许母公司干涉子公司的事务,但其必须对每个个别的和确定的损害予以补偿,承担强加给受控公司不利交易的法律后果;第二,在母公司与子公司通过制约合同

27、或利润转移合同相联系的情况下,母公司有义务弥补子公司的年度亏损,并且需要对债权人提供担保;第三,对于准合并公司,即接近于合并,但并没有成为一体,相当于母公司对子公司全部持股的情况,母公司须对子公司的全部债务负直接责任。此外德国公司法还通过限制盈余移转的最高数额,规定制约公司负责人的责任等措施,对母公司利用子公司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逃避行为予以预防。德国1965年通过的股份公司法是世界各国公司法律体制中为开放型股份公司确立法则的著名范例,被不少学者誉为有关母子关联公司的最先进的立法。总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为追求公平正义,而应运而生的理论。在普通法系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司法实践中,会采取这种学说。从

28、实质分析,该制度的适用是对有限责任的一种排除,只是针对特定个案中公司独立人格予以否认,在一般情况下坚持适用有限责任制,在股东和公司的合法活动范围内承认公司的独立人格,但在特定情况下,为保护债权人合法利益,否定股东的ChengShiJianSheLiLunYanJiu高教探索有限责任,突破有限责任的框架,直接向法人背后的恶意操控者追索。该理论在坚持有限责任的基础上,仅仅作为公司独立人格制度特别是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一种例外存在,体现了公平,确保股东在一般情况下免于就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有利于吸收投资。上述外国对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关系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中国完善跨国公司立法,明确跨国公司母公司和

29、子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是有借鉴作用的。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1)在公司法中明确对跨国母、子公司的概念作出具体规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跨国公司理论,尝试对跨国公司作出界定。母子公司概念的界定,最重要之处在于明确母子公司之间的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提供,转载请保留网址.联结方式,即母子公司之间依凭何种方式建立联系。关于母子公司之间的联结方式,世界各国有两种立法例。其一,为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达到了控股程度,即以一公司对另一公司的资产制约达到一定程度为判断标准。在这种联结方式中,母公司掌握了子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从而对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产生实质上的决定

30、作用。其二,既承认公司之间的股份制约为母子公司的联结方式,同时也承认公司之间的制约合同为母子公司的联结方式。所谓制约合同,意指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一方对另一方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施加影响,决定其经营决策的意思形成。在我国的企业集团中,有相当一部分公司之间的关系是采用此种制约合同而加以确定。母公司对另一公司拥有多数股份的多数表决权、或具有选人管理机构和监事机构的多数人员的权利、或控制着财务、人事、合同或其他方面的联系,从而能导致母公司有完全作用的制约地位。子公司是指在我国法律上独立存在,但其自主权因被制约、被控股或影响而不同程度地有所丧失的公司,或由于持股或协议而处于另一公司决定性影响下的公司。立法上可以采用概括的方式从制约的角度对母子公司进行界定。( 2)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一般而言,英美法系国家在“揭开法人面纱”原则指导下,法院在适用揭开面纱规则时,主要考虑的是如下几种因素:即资本不足、资产混合、过度制约。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引入是我国公司法上的一个重大进步,但是由于这个原则并未有明确的标准,实践操作中还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在我国立法中,借鉴英美法系的“揭开公司面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