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化学)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9年中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1 .(2019林陟卜|)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X+O2X的化学式为()A.NaOHB.Na2OC.NaHD.Na4(OH)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2、2O2+2H2O=4X+O板应前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6、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0、2、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4个钠原子、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OH.2 .(2019黔东南州)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B. 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 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 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3、.分析:根据题意,本题可分析甲、乙、丙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增加,故乙是生成物;丙的质量减少,故丙是反应物.A、充分反应后,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等于生成甲、乙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丙,生成物是甲和乙,根据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无法确定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化学反应中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丙,生成物是甲和乙,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3
4、.(2019哈尔滨)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4%B.46%C.50%D.55%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充分反应后盐酸可能有剩余,蒸发时剩余的盐酸挥发掉,故不能用稀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进行计算;碳酸钾、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CO3+2HC=CaCl2+H2O+CO
5、2K2CO3+2HC=2KCl+H2O+CO2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钾、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由与金属离子结合的酸根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差,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碳酸钾、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CO3+2HC=CaCl2+H2O+CO2K2CO3+2HC=2KCl+H2O+CO2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钾、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两个氯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71,碳酸根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60,差是11,即完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1份质量.实际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82.7g-75g=7.7g,设原
6、混合物中含碳酸根的质量为x,则60:11=x:7.7g,x=42g;则所含金属元素质量为75g-42g=33g,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4%.4 .(2019南京)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
7、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解答:解: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5 .(2019巴中)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X+6H2O则X的化学式是()A.N2B.N2OC
8、.NOD.NO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X+6H2O,反应前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1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6 .(2019临沂)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
9、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6H2O贝UX的化学式为()A.NOB.N2C.NO2D.N2O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2X+6H2O,反应前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6个氮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7 .(201
10、9丹东)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83050反应后质量/g20待测4616A. 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 待测值为0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8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18g,故甲是生成物,反应生成的甲的质量为1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反应生成的丙的质量为16g;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减少了34g,故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是3
11、4g;由质量守恒定律,因为18g+16g=34g,所以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解答: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丁,生成物是甲和丙,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乙白质量不变,待测值为8,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生成的甲的质量为18g,反应生成的丙的质量为16g;所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8,故选项说法正确.D、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8.(2019莱芜)纯净物M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由的结论是()A.M
12、由四种元素组成B.M的化学性质很稳定C.M中有氨气D.M可能是碳酸氢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推测反应物中的元素组成B、根据题意微热就能分解,说明X不稳定;C、纯7物X是不可能含有氨气的;D、根据M的元素组成考虑.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物质X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QCO2说明X是由C、N、KO四种元素组成的;B、根据题意微热就能分解,说明X不稳定;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
13、程,生成物中有氨气,不能证明原物质中就有氨气,且原物质是纯净物,故一定不能含有氨气;D、物质X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X不是碳酸氢钠.9 .(2019河池)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名称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010100反应后质量/g6M2816A.甲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M=38D.此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
14、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待测的质量,据此回答问题即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40+10+10+0=6+M+28+16解得M=10.A、甲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甲是化合物,故正确;B、由上分析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说正确C、由以上分析,M=10,故错误;D、甲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
15、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10 .(2019雅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分数/%70156.258.75反应后质量分数/%357.548.758.75A. 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C. 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D. 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解答:解:A、丁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由锻工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机刻工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晶片加工工实操任务书
- 电线电缆金属导体挤制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矿山救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小学生课件抖音
- 镀锌工岗位实习报告
- 螺旋桨铸造造型工岗位实习报告
- 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小学生课件图片模板
- 粤语文化课件教学
- 中药药浴技术课件
- T/ZGZS 0909-2023退役光伏组件梯次利用通用规范
- 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及答案
- 英语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交投国企面试题目大全及答案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点精粹
- 2025护士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公路养护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二维ZnIn2S4及其异质结材料的水热合成以及光电性能的研究
- 2025年钻头市场分析现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