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1/a855d3c7-644c-4cf8-843f-7f7fec35d311/a855d3c7-644c-4cf8-843f-7f7fec35d3111.gif)
![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1/a855d3c7-644c-4cf8-843f-7f7fec35d311/a855d3c7-644c-4cf8-843f-7f7fec35d3112.gif)
![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1/a855d3c7-644c-4cf8-843f-7f7fec35d311/a855d3c7-644c-4cf8-843f-7f7fec35d3113.gif)
![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1/a855d3c7-644c-4cf8-843f-7f7fec35d311/a855d3c7-644c-4cf8-843f-7f7fec35d3114.gif)
![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1/a855d3c7-644c-4cf8-843f-7f7fec35d311/a855d3c7-644c-4cf8-843f-7f7fec35d31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答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 .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洪特规则内容泡利不相容原理内容(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第一电离能Ii(Zn)Ii(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3)ZnF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C工其化学键类型是;ZnF2不溶于有机溶剂而ZnC2、ZnBr2、Znl2能够溶于乙醇、乙醛等有机溶剂,原因是(4)金属Zn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这种堆积方式称为,配位数为六棱柱
2、底边边长为acm,高为c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Zn的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答案】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大于Zn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离子键ZnF2为离子化合物,ZnC2、ZnBr2>ZnI2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656主、极性较小六方最密堆积(A3型)12(1)Zn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分别分布在32NA6a2c41s、2s、2p、3s、3p、3d、4s能级
3、上,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内3d104s2,洪特规则是指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而泡利原理是指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Zn原子轨道中(2)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全空、半满时较稳定,失去电子需要的能量较大,电子
4、处于全满状态,Cu失去一个电子内层电子达到全充满稳定状态,所以Cu较Zn易失电子,则第一电离能Cu<Zn,故答案为:大于;Zn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3)离子晶体熔沸点较高,熔沸点较高ZnF2,为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的溶剂,ZnF2属于离子化合物而ZnC2、ZnBr2、Znl2为共价化合物,ZnC2、ZnBr2、Znl2分子极性较小,乙醇、乙醛等有机溶剂属于分子晶体极性较小,所以互溶,故答案为:离子键;ZnF2为离子化合物,ZnCb、ZnBr2、Zn原子的配位数为12,该晶胞中Zn原子个Znl2的化学键以共价键
5、为主,极性较小;(4)金属锌的这种堆积方式称为六方最密堆积,acm,高为ccm,六棱柱体积65673一r,故答案为:六方最密堆积(a3Na6ac4数=12><+2X+3=6,六棱柱底边边长为623.m=(6史3a2)x3xcCm晶胞密度=V4656型);12;【点睛】Na6Ba2c04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计算、微粒空间构型判断、原子杂化方式判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计算及空间想像能力,熟练掌握均摊分在晶胞计算中的正确运用、价层电子对个数的计算方法,注意:该晶胞中顶点上的原子被6个晶胞共用而不是8个,为易错点。2.正电子、负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
6、,它们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荷量均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一反物质。19979个和7个反氢原子。年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国的科研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1)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C.由1个不带电子的中子与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2)反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A.H-+OH+=H2OBH+OH+=H2OC.H-+OH-=H2OD,H+OH-=H2O电荷数为(
7、3)若有反a粒子(a粒子即氮核),它的质量数为【答案】BA42根据反粒子特征和定义进行解答。【详解】(1)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这是正常氢原子的构成,故A错误;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的,符合反氢原子的构成,故B正确;C.由一个不带电的中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不正确,因为反氢原子中电子带正电,故C错误;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不显电性,不能都带负电荷。故D错误。答案:B。(2)酸碱中和反应是H+OH-=H2O,根据反物质的定义特征,可知反物质酸碱中和反应为H-+OH+=H2O,所以A符合题意,答案:A;
8、已知a粒子质量数为4,带2个正电荷,因此反a粒子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答案:4;2。【点睛】根据反粒子的定义:正电子、负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反粒子的特征:它们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荷量均相等,而电性相反进行解答。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2)和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是:。(3)和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为(填“离子键”或“共价键”)。(4)和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C<共价键Ag+C=AgClJ【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元素的种类;根据元素周期律及元素性
9、质分析解答。【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知,为氢,为碳,为氧,为钠,为硫,为氯;(1)碳的元素符号是C,故答案为:C;(2)和处于相同周期,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非金属性增强,则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是:,故答案为:;(3) H和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有H2O和H2O2,都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故答案为:共价键;(4) Na和Cl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Cl,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J,故答案为:Ag+Cl=AgClJ。4. A、B、CD、E、F、GH为八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
10、大。A、F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等于各自的电子层数,其中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C与B、H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这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D与F同周期。G的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请回答:(1)C和H分别与A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理由是(2)C、E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r(C)r(E)(填、或=)(3)请写出F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4)B与G形成的化合物常用于做耐高温材料,工业可用碳热还原法制取:将G的氧化物与B的单质在1400c条件下和足量的碳反应,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答案】H2OH2O分子间存在氢键H+A1O2-+H2O=
11、Al(OH)3=Al3+3OH-3SiO2+6C+2N2:二,Si3N4+6CO【解析】【分析】A、B、CD、E、F、G、H为八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F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等于各自的电子层数,其中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则A为H;G的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G为Si,结合原子序数可知F为Al;C与RH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这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17+3=52B为N、C为O、H为S,D与F同周期,位于第三周期,D为Na、E为Mg,以此来解答。【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B为N、C为O、D为Na、E为Mg、F为Al、G为Si、H为S。(1)C和H分别与A形
12、成的简单化合物分别是H2O、H2S,其中沸点较高的是H2O,原因是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2)O2-、Mg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C、E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r(C)4(E);(3)F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存在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AlO2-+H2O=Al(OH)3=Al3+3OH-;(4)将G的氧化物与B的单质在1400c条件下和足量的碳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SiC2+6C+2N2_Z_!_Si3N4+6COo【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及物质性质的方
13、程式表示。把握原子结构、元素的位置、质子数关系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5. A、B、C为电子层数小于或等于3的元素,A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1 一,B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次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差,C元素原子L层达稳定结构所21,一一需电子数为该层电子数的-。由此推断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及元素名称分别是3A;B;Co【答案】11、钠16、硫8、氧【解析】【分析】电子层从里向外依次是K、L、M、N,据此分析;A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11 ,则M层有一个电子,据此分析;B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次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2差,
14、则M层电子数为8-2=6,据此分析;C元素原子L层达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为该层电子1数的,L层稳定结构含有8个电子,据此分析解答。3【详解】A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12,则M层有1个电子,所以A元素为钠元素,其核电荷数为11;B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次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差,则M层电子数=8-2=6,所以B元素为硫元素,其核电荷数为16;C元素原子L层达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为该层电子数的13,L层的稳定结构为8电子结构,则L层电子数为6,所以C元素为氧元素,其核电荷数为8,故A的元素名称为钠,B的元素名称为硫,C的元素名称为氧,故答案为11、钠;16、硫;8、氧。【点睛】注意题目要求是元素
15、名称,不能写元素符号,学生容易写错。6.下列各题中的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组成。请按下列要求填写化学式:(1)只由2个原子核和2个电子构成的分子是一。(2) 1个最外层有5个电子和3个只有1个电子的原子结合的分子是一。(3) 1个最外层有4个电子的原子和2个最外层有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的分子是一。(4)由3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而形成的分子是。(5)由2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结合而成的分子是一。(6)由5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结合而成的分子是一。【答案】H2NH3CQ03HFCH【解析】【分析】根据前10号元素的电子排布,由成键特点和形成分子的原子数目推导常见的分子微粒;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
16、解题。【详解】1由题意可知,一个原子中含有一个电子,则原子为H,构成的分子为:H2;2由核外电子排布和形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可知,原子分别是NH3;3由由核外电子排布和形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可知,原子分别是N和H,形成的分子为C和O,形成的分子为4由核外电子排布和形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可知,原子是O,形成的分子为。3;CO2;5由核外电子排布和形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可知,该分子为HF;6由核外电子排布和形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可知,该分子为CH4。【点睛】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推断,推断元素化合物是解题的根据,了解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常见10电子、18电子物质是解题基础;常见10电子微粒:原子(Ne);离子N3-、O2.F&
17、gt;Na+、Mg2+、Al3+、NH4+、OH、H3O+;分子(CH4、NH3、H2O、HF博。7.如表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周足IAQ1IIAniAIVAVAVIAVIA1®3(1)写出和两种元素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2)用电子式表示和形成化合物的过程:。(3)、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4)已知周期表中存在对角相似规则,如与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则化学性质相似,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也有两性,写出的氢氧化物与的氢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
18、表示)。【答案H可©H股不6Kg一产HClO4>HNO3>H3PQBe(OH)2+2NaOH=Na2BeO2+2H2OC->F>Na+【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是H,是Be,是N,是O,是F,是Na,是Al,是P,是S,是Cl。(1)和两种元素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为过氧化氢;(2)和形成化合物为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3)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4)的氢氧化物与的氢氧化物反应,生成偏皱酸钠、水;(5)离子核外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
19、置,可知是H,是Be,是N,是O,是F,是Na,是Al,是P,是S,是Cl。(1)和两种元素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为过氧化氢,分子式是H2O2,在该分子中2个O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每个O原子分别与H原子形成1个共价键,因此H2O2的>电子式为H;*MX(2)和形成化合物为硫化钠,Na2s为离子化合物,Na+与S2-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用电子式表示Na2s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为:9立广;560弗;(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NO3、H3P。4、HClO4,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4>HNO3>
20、H3PO4;(4)的氢氧化物Be(OH)2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以与的氢氧化物NaOH反应,生成偏皱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Be(OH)2+2NaOH=Ns2BeO2+2H2O;(5)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所以、三种元素的离子F-、Na+、Cl-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F>Na+。【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掌握元素的位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结合的训练,侧重考查学生的
21、分析与应用能力。8.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物质;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D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1;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C与E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2)写出化合物D2C2的电子式;该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化合物A2c和A2E中,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4)化合物EQ常温下呈气态,将其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和NO气体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元素A、B、C按原子个数比2:1:1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的室内装修污
22、染物,该物质的分子空间构型为;该化合物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答案】第二周期第IVA族bla+:O:O:a-Na*离子键、共价键叱0I*3SO+3Ba2+2NO3-+2H2O=3BaSGJ+2NO+4用平面三角形sp2【解析】【分析】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物质,则A是H元素;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则B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排布是2、4,B是C元素;D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1,则D核外电子排布式是2、8、1,D是Na元素;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则E核外电子排
23、布是2、8、6,E是S元素;C与E同主族,原子序数小于Na,大于C,则C是O元素。结合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H,B是C,C是O,D是Na,E是S元素。(1) B是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IVA族;(2)化合物D2c2是N32O2,该物质中Na+与O22-通过离子键结合,在O22-中两个O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所以其电子式为:Ma+:0:6:Na+;该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4-键、共价键;化合物A2c是H2O,A2E是H2S,由于在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物质气化消耗较多的能量,因此沸点较高的是H2O;(4
24、)化合物EQ是SO2,在常温下呈气态,该物质具有还原性,将其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和NO气体放出,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C2+3Ba2+2NO3-+2H2O=3BaSQJ+2NO+4H+;元素A、B、C按原子个数比2:1:1组成的化合物CH2O是常见的室内装修污染物,该物质的分子中,C原子采用sp2杂化,与O原子形成共价双键,再与2个H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有电子转移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知识。根据题干信息正确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能很好的反映学生对饮水机化合物的性质及物
25、质结构理论的掌握和应用情况。9. X、Z、Q、R、T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Q属同族元素,X和R可形成化合物XR;电为黄绿色气体;Z与X同周期且基态原子的s轨道和p轨道的电子总数相等;T2+的3d轨道中有5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Z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Z所在周期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2)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RZT的立体构型是;RZ3-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3)水中T含量超标,容易使洁具和衣物染色.R理可以用来除去水中超标的T2+,生成黑色沉淀TZ2,当消耗0.2molRZ2时,共转移了1mol电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6、为【答案】1s22s22p4HNO3三角锥形sp3杂化2ClQ+5Mn2+6H2O=5MnO2J+2Cl+12H+【解析】【分析】X、Z、Q、R、T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2为黄绿色气体,则R为Cl;X和R可形成化合物XR,则X为+4价,处于IVA族,X和Q属同族元素,可推知X为C元素、Q为Si;Z与X同周期且基态原子的s轨道和p轨道的电子总数相等,则Z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因此Z为O元素;T2+的3d轨道中有5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则T为Mn,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C元素,Z是O元素,Q是Si元素,
27、R是Cl元素,T是Mn元素。(1)Z是O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4;Z所在周期元素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NO3;(2) RZ3-是Cl。-,ClO3-离子中中心原子Cl原子孤电子对数=7123=1,价层电子对数为23+1=4,则ClO3-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其中心原子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3)水中Mn含量超标,容易使洁具和衣物染色,ClO2可以用来除去水中超标的Mn2+,生成黑色沉淀MnO2,当消耗0.2molClO2时,共转移了1mol电子,假设Cl元素在还原产物中化合价为a,则0.2molx(4-a)=1mol解得a=-1,即C
28、lO2被还原变为C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还产生了H+,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C2+5Mn2+6H2O=5MnO2J+2c+12H+。【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核外电子排布、杂化方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等,较为全面的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物质结构理论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是对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A、B、1molE中(10) 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E和丁均为化合物,其中A常温下呈液态;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且含有10moi电子。乙和丁为黑色固体,将他们混合后加热发现固体由黑变红。(1)(2)写出化学式:
29、甲丁的摩尔质量(3)写出丙和E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4.48L,测得该气体是氢气密度(4)有同学将乙和丁混合加热后收集到的标准状态下气体的16倍,若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物g;【答案】H2co80g/moiCH4+2O2点燃CO2+2H2O5【解析】【分析】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常见的黑色固体有:碳、二氧化镒、四氧化三铁、铁粉、氧化铜等,由乙和丁为黑色固体且乙为非金属单质,所以乙为C,由丙是非金属单质,乙和丙反应产生温室效应气体B,所以丙是。2,B是CO2,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且1molE中含有10moi电子,则E为CI,再结合转化关系可知,
30、A为水,甲为H2,丁为CuO。【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甲、乙、丙分别为H2、C、02;(2)丁为CuO,相对分子质量为80,则摩尔质量为80g/mol;一一、一一.,点燃(3)丙和E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万程式为CH4+2O2CO2+2H2O;(4)测得该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6,则M为16X2g/mol=32g/mol,标准状况下气体4.48L,为C。CQ的混合物,n=-448L-=0.2mol,设C0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22.4L/mol28(0.2-x)+44x0.2=32,解得x=0.05mol,由C原子守恒可知,n(C02)=n(CaCO)=0.05mol,则白色沉淀物为
31、0.05molx100g/mol=5g11.金、银、铜、铁、铝和钛均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的金属。试回答与上述金属原子结构有关的问题:(1)上述金属元素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2)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基态钛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O(3)基态金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5d106s1,试判断金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族。周期第区。(4)已知Ag与Cu位于同一族,则Ag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tXDOOO六IBds(1)铝属于主族元素;钛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24s2;(3)电子排布式中能层数与周期数相等,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1)
32、d10ns1的原子位于第旧族;(4)IA、nA族最后填充s电子,为s区;出A零族为p区,第mBVnB族和第vni为d区;IB和nB族为ds区。【详解】(1)铝位于第三周期第mA族,属于主族元素,金、银、铜、铁和钛都不属于主族元素,故答案为:Al;3d24s2,(2)钛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则其外围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3d4«(tXDOOO©故答案为:3d®©ooo©(3)电子排布式中最大能层数与周期数相等,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1)d10ns1的原子位于第旧族,基态金原子的外围电子
33、排布式为5d106s1,该原子最大能层数是6,所以金原子位于第六周期第IB族,故答案为:六;IB;(4)IA、nA族最后填充s电子,为s区;出A零族为p区,第mBVnB族和第VID为d区;IB和nB族为ds区,Ag与Cu位于同一族,属于第IB族,所以属于ds区,故答案为:ds。【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明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解本题关键,了解元素周期表5区的划分方法。1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于表中元素,填空回答:族周期IAnAmAWAVAVIAvna0一三(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2)写出的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3)在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
34、,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能形成的二元强酸是(4)写出的气态氢化物与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HrciH-XHF案答C2H2SQNH3+HNO3=NH4NO3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元素分别为CN、O、F、Na、Al、S、Cl,然后结合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解答。【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元素分别为CN、O、F、Na、Al、&Cl。(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O,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F;(2)的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为甲烷,分子中C原子与4个H原子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HH;(3)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Cl的非金属性最强,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Cl2,S对应
35、的硫酸为二元强酸,能形成的二元强酸是H2SQ;(4)的气态氢化物为NH3,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NO3,二者反应生成NH4NO3,反应方程式为NH3+HNO3=NH4NO3。【点睛】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应用,把握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内容为解答的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13.请用符号表示下列核素或同位素。(1)质子数为a,中子数为b的X原子:。(2)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9的氟原子:。(3)中子数为2的氢原子:。(4)中子数分别为8、9、10的氧原子:。(5)质量数分别为35、37的氯原子:。【答案】abX98F3H(或T)86O、87O、;8O1
36、3;Cl、137Cl【解析】【分析】结合核素的组成结构和同位素的概念分析解题即可。【详解】质子数为a,中子数为b的X原子的质量数为a+b,其核素表示为:bX;(2)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9的氟原子的质量数为18,其核素表示为98F;3一中子数为2的氢原子,质子数为1,质量数为3,其核素表不为iH(或T);(4)中子数分别为8、9、10的氧原子,质量数分别是16、17、18,核素依次表示为86。、17188O、8O;3537质子数为17,质量数分别为35、37的氯原子核素依次表示为17cl、17cl。【点睛】A核素的最常见表不形式为zX,其中A为质量数,Z为质子数,核内中子数为A-Z,而同种元素的不
37、同核素,其子数肯定不等,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据此分析解题。I.用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2)、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3)写出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4)丫由三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丫的水溶液与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B、C、D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中的水已略去)。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若A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的一种用途;(2)若A、B、C均为化合物且含有同一种金
38、属元素,D是会造成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请写出D的电子式,A和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若D是一种常见的过渡金属单质,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又知在酸性溶液中该金属离子能被双氧水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案】离子键、共价键HClQ>H2SC4>H2CQClO+C-+2H+=C2T+H2O强氧化剂或供氧剂HCQ-+OH-=CQ2-+H2O先加KSCN无现象,后滴加氯水,溶液呈血红色2Fe2+H2O2+2H+=2Fe3+2H2O【解析】【分析】由表中元素所在的位置,可确定、分别为H、N
39、a、Al、C、N、O、S、Cl元素。【详解】I.(1)、形成的化合物为NaOH,由此可确定其中存在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2)、的最高价含氧酸分别为H2CC3、H2SQ、HCQ,非金属性Cl>S>C则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4>H2SQ>H2CC3;(3)的离子为Na+,其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达8电子稳定结构,则其离子结(4)丫为NaClO,其水溶液与洁厕灵(HCl)混合使用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Cb,由此可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2H+=C2T+H2O;n.(1)C是淡黄色固体,则其为N32O2,它的用途为强氧化剂或供氧剂;(2)D是会造成
40、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则其为CQ,电子式为C器3:,A为NaOH,C为NaHCQ,贝UNaOH和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Q-+0H-=CO2-+H2O;(3)若D是一种常见的过渡金属单质,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则其为FeoA为CI2,B为FeC3,C为FeC2。检验FeC2中Fe2+的方法是先加KSCN无现象,后滴加氯水,溶液呈血红色;在酸性溶液中Fe2+能被双氧水氧化,生成Fe3+、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o【点睛】检3叙Fe2+时,我们易出现这样的错误,先往待测溶液中滴加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其错因只是一味地考虑所需滴加的试剂,没有考虑试剂的加入顺序,没有考虑与Fe3+检验的区别到底在哪里。15.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NH4)2$。4中检出组成为N4H4(SO4)2的物质,经测定,该物质易溶于水,在水中以SO4和N4H4两种离子形式存在,植物的根系易吸收N4H4,但它遇到碱时,会生成一种形似白磷的N4分子,N4分子不能被植物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1N4和N2的关系正确的是(填序号)。A.同种单质B.同位素C.同分异构体D.同素异形体2N4H4(SO4)2(填能”或不能”)和草木灰混合施用。3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J热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董海霞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学设计新
- DB4415T 48-2025茶角胸叶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 LED广告屏幕安装与维护合同模板
- 个人消费贷款合同范例
- 二手住宅买卖合同正规范本
- 二手房分期付款合同书
- 不履行购销合同纠纷案解析
- 专利权转让及合作协议合同书
- 专项企业产(股)权托管合同文本
- 个人债务重组还款合同样本
- 2025年中国黄芪提取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期末考试(含答案)
- 教育教学质量经验交流会上校长讲话:聚焦课堂关注个体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2024人教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英语上册【第1-10单元】全册 知识点总结
- 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企业新员工培训师带徒方案
- 美容美发行业卫生管理规范
- 年终总结总经理讲话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 培训机构校区管理规划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55篇(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