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考试大纲_第1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考试大纲_第2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考试大纲_第3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考试大纲_第4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考试大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6059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测试大纲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测试办公室二OO三年九月自学用书:?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I.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浙江省自学测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测试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根底与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根本知识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与应用水平.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门专业根底课程,比拟系统地介绍了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又结合当代科学技术,推出了一些新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如Q分类技术、社会测量法、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本课程强调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和综合性,注重对学生在根本理论、方法和研

2、究水平上的培养.因此,在自学测试的命题中将充分表达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开展,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根底与思路、学会运用取样技术,掌握研究设计的类型与评价以及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方法,了解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最常用的统计软件包,了解研究报告和论文的组织与撰写要求.n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要求第一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开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和原那么,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与分类,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开展历程,了解现代科学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科学研究的特点、科学研究

3、的目的与一般过程、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与分类、心理研究的主要范式.难点是现代科学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科学方法论(1) 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与原那么(2)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作用(3)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与分类第二节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开展一早期心理学研究方法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3) 定性研究方法(4) 心理学研究方法开展的新特点第三节现代科学方法与心理学研究一信息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二限制论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三系统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四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三、考核知识点一科学研究的特点二科学研究的目的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

4、要内容四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五早期心理学研究方法六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1 .大样本范式2 .小样本范式七定性研究方法1 .个案分析法2 .文献综合法八心理学研究方法开展的新特点九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根本用途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科学研究的特点2 .科学研究的目的3 .定性研究方法1个案分析法2文献综合法4 .信息论的定义5 .限制论的定义6 .系统和系统方法7 .早期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和研究方法二领会1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2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3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1大样本范式2小样本范式4 .心理学研究方法开展的新特点5 .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根本用途三应用1 .举例说明

5、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2 .举例说明大样本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3 .举例说明小样本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4 .举例说明系统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第二章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根底与思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因果关系分析的意义,了解心理学研究中因果分析的特点,了解心理学理论构建的类型和方式,理解相互作用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了解构建因果模型的条件和步骤.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有关因果关系分析的假设干理论、心理学研究中的因果分析和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思路.难点是构建因果模型的条件和步骤.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与因果关系分析(1) 因果关系分析的意义(2) 有关因果关系分析的假设干

6、理论(3) 心理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分析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构思一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思路二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思路三测量理论第三节理论模型的构建一理论模型的一般问题二理论模型的准确性三理论模型的构建三、考核知识点一因果关系分析的意义二有关因果关系分析的假设干理论三心理学研究中因果关系分析的根本原那么四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思路五现代测量理论六心理学理论构建的类型与方式七因果模型的条件八构建因果模型的根本步骤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传统心理学研究中主要采取的三种理论思路2 .工程反响理论3 .理论的两种功能4 .外源变量5 .一般递归系统6 .自抑式函数方程7 .理论边界二领会1 .有关因果关系分析

7、的5种理论2 .心理学研究中因果关系分析的根本原那么3 .相互作用心理学的根本观点4 .心理学理论构建的类型与方式1归纳理论2演绎理论3机能理论4模型5 .心理学理论评价中采用的标准6 .因果模型的条件7 .构建因果模型的根本步骤三应用1 .举例说明因果关系分析的意义.2 .举例说明理论思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3 .举例说明如何构建因果模型.第三章研究设计与评价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了解研究的步骤和方案,了解元分析的开展、特点及其应用.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心理学研究的类型、研究课题与变量的选择.难点是元分析的特点和步骤.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研究的类型一自然

8、观察二相关研究三实验和准实验四开展研究第二节研究的步骤和方案一研究课题与变量的选择二确定研究设计三研究的方法和过程第三节研究的元分析一元分析的开展与特点二元分析的步骤三元分析的应用三、考核知识点一自然观察1 .个案研究2 .抽样调查二相关研究三实验和准实验四开展研究及其类型五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变量六研究设计的目的与限制原那么七研究设计的标准八作出研究结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九元分析的特点十元分析的步骤H一元分析的应用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自然观察2 .个案研究3 .抽样调查4 .相关研究5 .实验和准实验6 .开展研究的三种类型7 .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变量1自变量2因变量3中介变量4干预变量8

9、 .变量的操作定义9 .元分析的特点二领会1 .对个案研究和抽样调查的评价2 .进行相关分析应注意的事项3 .实验的主要特点4 .开展研究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5 .研究的方法和过程6 .作出研究结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7 .元分析的步骤三应用1 .举例说明纵向研究.2 .举例说明横切面研究.3 .举例说明趋势研究.4 .举例说明元分析结果的解释和评价.第四章研究的取样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取样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了解总体和样本的特征,了解取样的一般程序和主要方法,了解取样的误差和影响因素.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总体和样本的特征、取样的程序和方法.难点是取样的误差.课程内容第一节取

10、样的理论一取样在研究中的重要性二总体和样本的特征三取样的置换性和随机化第二节取样的程序和方法一取样的一般程序二几种主要的取样方法第三节取样的误差和影响因素一取样的误差二样本的大小与影响因素三、考核知识一总体和样本的特征二取样的置换性和随机化三取样的一般程序四几种主要的取样方法五取样的误差六样本的大小与影响因素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总体2 .样本的代表性3 .置换取样和非置换取样4 .样本空间5 .随机化6 .样本均值的分布7,均值的标准差误(二)领会1 .几种主要的取样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法(2)分层随机取样法(3)系统取样法(4)聚类取样法(5)非随机取样(6)方便取样2 .取样的一

11、般程序3 .样本的大小与影响因素(三)应用1 .说明几种主要取样方法的特点和缺点.2 .如何减少均值的标准差误.3 .如何推算所需样本的大小.第五章研究的效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四种研究效度各自的定义、条件和影响因素,理解四种效度之间的关系,了解所罗门四组设计的特点.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难点是四种研究效度之间的关系和所罗门四组设计的特点.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研究的内部效度(一)研究效度的概念(二)内部效度的定义和条件三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第二节研究的外部效度一外部效度的定义二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第三节统计结论效度和理论构思一统计结论效度的定义和条件二研究的构思效

12、度三四种研究效度之间的关系三、考核知识点一研究效度的一般概念二内部效度的定义三内部效度的条件四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5) 外部效度的定义(6) 外部效度的条件七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8) 统计结论效度的定义和条件九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因素十构思效度的定义和条件十一影响研究构思效度的因素十二四种研究效度之间的关系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研究效度的概念2 .内部效度的定义和条件3 .外部效度的定义和条件4 .统计结论效度的定义和条件5 .构思效度的定义和条件二领会1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2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3 .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因素4 .影响构思效度的因素5 .四种研究效度之间的关系三应用1 .说

13、明所罗门四组设计的特点.在这一设计中的A、B、CD四个组分别起什么作用?2 .提升统计结论效度的关键是什么?3 .说明研究的构思效度和外部效度的关系.第六章实验和准实验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现场研究的特点和条件,掌握准实验设计的特点和主要类型,区分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两种设计方法,掌握因子式实验设计、小N实验设计和拉丁方设计各自的特点.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准实验设计的主要类型以及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的区别.难点是因子式实验设计、小N实验设计和拉丁方设计的特点.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现场研究的特点和条件(1) 现场背景的特点(2) 现场研究的条件和局限三现场研究和准实验第二节准实验设计

14、一准实验设计的一般问题二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三回归间断点设计四不等同对照组设计五间歇时间序列设计第三节实验室实验设计一实验室实验的一般问题二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三因子式实验设计四小N实验设计五拉丁方和希腊拉丁方设计三、考核知识点一现场背景的特点1 .边界特点2 .结构特点二现场研究的条件和局限三准实验设计的五种类型1 .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2 .回归间断点设计3 .不等同对照组设计4 .间歇时间序列设计5 .重复处理设计四实验室实验的特点五实验室实验的形式六实验室实验的程序七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八因子式实验设计九小N实验设计十拉丁方和希腊拉丁方设计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准实验的特点2 .交叉

15、滞后组相关设计需要满足的根本假设3 .实验室实验的特点4 .实验室实验的形式5 .实验室实验的程序6 .因子式实验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因子与水平的组合2随机化7.小N实验设计的三种类型1反转型设计2扩展式反转设计3多重基线设计二领会1 .现场背景的特点(1)边界特点(2)结构特点2 .现场研究的条件和局限(1)现场研究的情景效应(2)研究的代表性(3)现场研究中的因果关系3 .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4 .回归间断点设计5 .不等同对照组设计6 .间歇时间序列设计7 .被试间设计8 .被试内设计9 .因子式实验设计(1)被试间因子式实验设计(2)被试内因子式实验设计10 .小N实验设计11 .平衡式拉

16、丁方设计12 .希腊拉丁方设计(三)应用1 .设计一项因子式实验.2 .举例说明被试间设计.3 .举例说明被试内设计.第七章心理测验理论与测量方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经典测验理论及现代测验理论的形成、开展与应用,了解测量信度和效度的概念以及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了解心理测量和测验的一般问题,掌握心理测验的工程分析,了解经典心理物理法和信号检测法.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现代测验理论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难点是心理测验的工程分析和信号检测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经典和现代测验理论一经典测验理论二现代测验理论三现代测验理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第二节测量的信度和效度一测量信度和效度的概念

17、二测量信度的评定(3) 测量效度的评定(4) 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因素第三节心理测验一心理测量和测验的一般问题二心理测验的应用及其效果三心理测验的工程分析第四节心理物理法和信号检测法一经典心理物理法二心理物理法的新开展三信号检测法三、考核知识点一现代测验理论1 .潜特征测验理论2 .工程反响理论二现代测验理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1 .测验工程的分析2 .成绩评估量表的设计3 .态度问卷的设计三测量信度的评定1 .重测信度2 .等同信度3 .折半信度4 .内部一致信度四测量效度的评定1 .内容效度2 .预测效度3 .同时效度4 .构思效度5 .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五影响测量信度的因素六影响测量效度

18、的因素七心理测量的四种量表1 .称名量表2 .顺序量表3 .等距量表4 .等比量表八影响心理测量的因素九心理测量的几种主要类型十工程分析及其根本步骤十一经典心理物理法的三种方法1 .最小变化法2 .恒定刺激法3 .平均差误法十二现代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法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斯皮尔曼的分数模型2 .潜特征测验理论的三个重要概念3 .测量信度的概念4 .测量效度的概念5 .心理测验的几种主要类型(1) 一般智力测验和水平倾向测验2标准成就测验3兴趣测验4个性测验5情感和态度测验6 .工程分析的概念7 .经典心理物理法的三种方法1最小变化法的特点2恒定刺激法的特点3平均差误法的特点8 .比拟判断定律9 .备函数定律10 .接受者操作特点曲线(二)领会1 .工程反响理论的主要特征2 .评定测量信度的四种方法(1)重测信度(2)等同信度(3)折半信度(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