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精品_第1页
最新-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精品_第2页
最新-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精品_第3页
最新-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精品_第4页
最新-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精品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语文模拟测试试题本试卷共七道大题,测试时量150分钟,总分值150分一、语百知识及运用15分,每题3分1.卜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扉页毛侧斐然匪夷所思B惶疚理丽傀儡身材魁梧C.亢奋口俪吭声沆涩一气D.恪守贿赂脉络落落大方2 .以下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人生的抉择往往出奇不意而又变幻莫测,谁能想到,微缺乏道的事情竟使他改变初衷,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B.他那被凄风冷雨吹打得伤痕累累的心田,第一次吹进了温暖的春风,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惬意和欣慰.C.一场瑞雪使大地银妆素裹,分外妖烧,连那些指然巍峨、锋芒毕露的群山也变得低矮平缓,失去了原有的锐气.D.我久久

2、地倾听着狂躁的澜沧江水鸿亮的吼叫,这吼叫声如同滚滚烽烟狂奔怒涌,形成一种粗暴的音调.3 .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竭力宣扬.中国文化,以此来向不容异己的法国教会展示一个最具有宽容态度的大国形象.D.我们学校的科学楼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网也开通了,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教学效果大大提升,真是大快人心.C关于李白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流传的故事未必不含着闸刘口口的地方.D.五角大楼炮制的2021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报告?遭到中方的严正抗议后,白宫急忙出面打圆场,表示美国并没有将中国视为威胁.4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语

3、意简明的一项为哪一项A.开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D.读高三时,父亲病故,当生活把放弃求学与打工养家的两难选择推到他面前时,他坚强地选择了后者.C.针对社会上狗伤人事件频繁发生的情况,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猎犬、野犬的通告.D“海尔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品牌,除了其产品种类齐全,质量过硬,能满足不同消费者需要外,完善的效劳机制也是重要原因.5 .给以下这那么消息拟一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测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活,题型新.比方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

4、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须参加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A.北大自主招生出新招B.高考招生出现新亮点C北大招生测试题目活题型新D北大教授组成招生面试团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鉴赏式文艺评论现在,在增强与改善文艺评论的呼吁中,也涉及评论风格的多样化,无疑,鉴赏式评论该是其中的一种.文艺评论与文艺鉴赏本是密不可分的.文艺评论虽属于“论,但必须以艺术形象引起的具体感受为出发点,因而凡评论必先有鉴赏,同时,文艺鉴赏在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中,

5、也必然伴随着鉴赏者的观念、倾向、熟悉、态度,因而,凡鉴赏也必含有评论.但两者在对文艺作品的感受与熟悉上,又是有着侧重不同与深浅之别的.鉴赏更多地重感性,带着主观的个人喜爱;评论更多地重理性,要求客观的科学分析.文艺鉴赏只是文艺评论的根底,而文艺评论那么是文艺鉴赏的深入,评论基于鉴赏,又高于鉴赏.既然如此,有什么必要把某些评论拉回去,戴上一顶“鉴赏式的帽子呢这是因为,评论只要不停留在个人喜爱的鉴赏阶段,有着应有的客观性与科学性,那么,它在风格特征上更多地保持着鉴赏的印记,便自有它特殊的魅力.这首先是它的论述比拟具体形象.文艺鉴赏是一种由生动的艺术形象引起的精神活动.舍弃具体形象、具体感受的抽象思

6、维和逻辑判断,也就舍弃了鉴赏.因此,评论展示作者的审美判断呈现为“鉴赏式时,其行文往往是生动形象、具体感人的.杜甫的“两个黄鹉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一幅多么美妙的风景画,但它又不只是自然风光的单纯描绘.?唐诗鉴赏集?是这样“赏析的:“细柳新绿,这不是春天的色彩么黄莺唱和,这不是春天的音乐么白鹭从南方飞回,正是春天的第一批客人,冰消水涨,远方的船儿不远万里而来,正说明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活动.这一切形象地构成了一个鲜明的主题一一春天来了.这里,理性的思考没有游离生动的形象,相反,正是从生动的形象中引出内含的意蕴;这类评论的论述还比拟富有个性色彩.文艺鉴

7、赏并不是消极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感受.鉴赏者在感受作品的根底上,驰聘想象,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由于鉴赏者的主观条件不同,这个“再创造也就会呈现出它的差异性,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诚然,文艺评论需要客观的科学评价,不容主观偏见,但优秀作品本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评论,鉴赏中的偏爱,往往使评论跳动着作者特有的观察、感受与体验,为评论带来特有的光荣.当然,鉴赏式评论仅仅是评论中的一种,而且,它只能用于评论文艺作品,对文艺思潮、文艺流派、文艺运动等文艺现象,它就无能为力.同时,它还有自己的缺点,就是由于它容易溺于鉴赏者的偏爱,成为偏见,使评论失去公正的态度

8、.所以,评论而为鉴赏式,也只限于“式,戴上一顶富有特征的“帽子,而不能以鉴赏代替评论;让“帽子成为自身.选自?创新思维?6 .对“文艺鉴赏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艺鉴赏一方面强调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另一方面也强调鉴赏者自己的观念、倾向、熟悉、态度.B文艺鉴赏更多地重感性,带着鉴赏者特有的个人主观喜爱,这是一种“积极的感受.C文艺鉴赏是一种由生动的艺术形象引起的精神活动,它允许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D文艺鉴赏以艺术形象引起的具体感受为出发点,本着不失公正的态度对作品进行客观的科学评价.7 .对文中“理性的思考没有游离生动的形象,相反,正是从生动的形象中引出内含的意蕴一句,理解不正确

9、的一项为哪一项:A理性的思考与生动的形象并非是泾渭清楚的两回事,它们有着紧密的联系.B理性的思考是在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引发出来的,而不是脱离艺术形象的枯燥分析.C生动的形象本身就内含着理性的意蕴,因此理性的思考不能游离生动的形象.D理性的思考必须有生动的形象作根底,因此生动的形象是理性思考的前提.8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有必要把某些评论拉回去,戴上一顶鉴赏式的帽子的理由的一项为哪一项A.鉴赏式文艺评论在风格特征上保存鉴赏的印记,会有特殊的魅力.8 .鉴赏式文艺评论论述较具体形象,行文也往往生动形象,具体感人.C.鉴赏式文艺评论由于鉴赏者主观条件不同,论述往往带有个性色彩.D鉴赏式文艺评

10、论能使评论既不失去公正客观,又呈现个体的差异性.9 .以下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鉴赏式评论属于文艺评论的一种,仍属于“论,它侧重于理性分析,并不适用于一切文艺现象.B文艺评论和文艺鉴赏关系密切又各有侧重,后者以前者为根底,又高于前者.C文章引?唐诗鉴赏集?中对杜甫一诗的赏析,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对诗歌的欣赏可以加上鉴赏者的主观感受.D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说文艺评论会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鉴赏活动存在个体差异性.三、古文阅读共21分.选择题每题3分,译题每个句子3分,简做题3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014题.察传?吕氏春秋?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

11、白.故狗似覆,覆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那么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那么为福矣,闻而不审,不假设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晶,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日:“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日:“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日: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假设夔者一而足矣.故日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

12、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之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日:“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假设此,不假设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日:“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日:“非也,是已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那么日,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那么何以慎卷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那么得之矣.10 .对以下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假设夔者一而足矣足:足够B得失之节也节:关键C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闻:听到D是非之经,不

13、可不分经:界限11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求闻之假设此,不假设无闻也AL、一B1二一一L余方心动,而大声发于.水上、以假设所为,求假设所欲r至于晋而问之此圣人之所慎也CD北救赵而西却秦L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12 .以下各项中,属于“察传的方法的一项为哪一项A夫得言不可以不察B审之也,故国霸诸侯C其于人必验之以理D辞多类非而是,类是而非13 .从第二、三自然段中任选一种论证方法简要分析.14 .把古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此愚者之所以大过矣.(2)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3)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那么得之矣.四、古诗

14、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1分15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复以下问题.5分题君山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央.题君山方干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注:麻姑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曾三见沧海变桑田.这两首诗都是写君山的七言绝句,题材体裁相同,但内容写法各异.前一首诗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描绘君山倒映水中的美景.起笔别致,不从正面写山体,而是从君山的倒影起笔.次句绘君山之色,通过水色与山色的比拟,映衬出君山倒影的鲜明突出.后两句笔锋一转,将神话传说与景物描写融合在一起,用“二螺青黛状写君山之形,表现君山的秀美.后一首诗:16

15、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1,石破天惊逗秋雨,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2) ,莲动下渔舟.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3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走出地平线贾宝泉记得少年时代,自己刚刚懂得一些世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吗站在故土原野上向四周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向天宇望去,也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圆本是重合着的,是天和地热吻时留下的唇痕.孩童的时候,看见这个大圆就有了一种庇护感、平安感,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骥之辔了.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和憨倔

16、的气力,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的清晨,我突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及至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见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上.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也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就这样不离不弃,如影之于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越是诅恨它,就越要揣摩它.我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雨天气中就不是,孩子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在视力正常人眼里是地平线的地方,在视力不正常者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

17、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抚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诅恨一个原来没有的事物,其实是在诅恨你自己.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一一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的“环形山里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野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四壁,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随着视野的延展,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

18、向身外的广阔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采,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央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以自我为中央,即使你的身躯很魁伟,看到的也仍然是一个圈子,而当你想到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全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视物极限,你不会不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地平线;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它的诱惑,它的前导,走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收获太阳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

19、粗布帆、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还知道了太阳花又叫望日莲,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谢忱了.人之所以感觉到世界环闭,人生在世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破牢笼想冲破思想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是我敢断定,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17 .指出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4分)(1)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北.、骥之辔了.答:(2)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答:18 .作者在第三段说“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第四段又说“它竟是大地对人

20、类的一种抚慰,这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19 .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走出地平线4分答;20 .第段划线局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作用.5分答;六、文章赏析14分21 .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1赏析?走出地平线主题思想及表现2赏析?走出地平线?谋篇布局的技巧七、写作60分22 .根据要求作文.60分某大学一位女同学劝阻一位男同学不要浪费粮食,男同学反唇相讥:“我自己出钱买的,浪费了,跟你有什么关系!这个同学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请针对他的错误熟悉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1、B(B.kuiguikuikuiA.fdfdf百f百C.kmgkengk

21、mghangD.keluluolu)2、B(A奇其,C妆装,D鸿洪)3、B大快人心: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A宣扬:广泛宣传,使大家知道,中性词;C添枝加叶:形容表达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D为调解纠纷、缓和僵局而从中斡旋.4、DA删去“不字;B“放弃求学和“打工养家不构成矛盾,应改为“继续求学;C“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猎犬、野犬有歧义.5、A新闻标题要概括主要新闻内容,且简洁明了;B.D均没能抓住消息的主要内容;c.“北大招生扩大了范围,不准确.6、D这是“文艺评论的特点7、B8、D使评论“失去公正客观.恰恰是“鉴赏式文艺评论的缺点,不能成

22、为理由9、AB.二者的关系弄反了;c.举此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鉴赏式评论行文往往生动形象,具体感人;D.这句话是说明“文艺鉴赏的再创造有浓厚的主观色彩.10、C“闻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听到11、AA项“于都是介词,译为“从B项第一个“假设是动词,译为“像;第二个“假设是代祠,译为“如此,这样".C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承接;第二个“而也是连词,表并列;D项第一个“所与“慎构成“所字结构;第二个“所与“为字配合使用,表被动.12、CA项是对待传言的态度,B项是“察传的作用,D项是“察传的必要性.13、答:正反比照论证.第二段以齐桓公,楚庄王审察传言的两个正例与吴王,智伯不察传言的两个反例

23、形成比照,从而证实对于传言一定要审察的观点或答举例论证,用寓言故事说理14、1这就是愚昧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2舜就让重黎从民间把夔选拔出来推荐给朝廷.3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听到的传言,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附译文:传闻的话不可以不加审察,话几次转述后,本来是白色却变成黑色,黑色变成白色.因此就能把狗说成像覆,覆像母猴,母猴像人,但人和狗相差得太远了.这就是愚昧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听到传言如果能够加以审察,就会得到好处;听到传言如果不加以审察,不如没有听到.齐桓公从鲍叔那乙听说关于管仲的事,楚庄王从沈尹筮那儿听说关于孙叔敖的事,齐桓公、楚庄王对传闻的话加以审察,因此齐、

24、楚两个国家能在诸侯中称霸.吴王夫差从太宰晶那儿听说关于越王勾践的事,智伯从张武那儿听说关于赵襄子的事,昊王、智伯对传闻的话不加以审察,因此后采国家灭亡自己也身亡了.但凡听到传言,一定要深透地考察,那些关于人的传言一定要用事理来验证它;鲁哀公向孔子询问道:“乐正夔只有一只脚,是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要用音乐在天下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把夔选拔出来推荐给朝廷,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使六律得到订正,使五声和谐,与八方之风相调和,因而天下非常顺服.重黎还想多找些像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的精华,政话得失的关键,因此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使音乐和谐;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够使音乐和谐,用和谐的音乐使天

25、下安定,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所以说:夔一人就够了,不是说他只有一只脚呀.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要出外去打水,经常派一个人居在外面专管打水,等到他家里打好了井,他告诉别人说:“我打一口井得到了一个人.有听到这话把它传播出去的人说:“丁家打井,挖得了一个人.都城里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情,使宋国国君听到了,宋国国君让人向丁氏询问这件事,丁氏.答复说:“我是说等于多得了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得一个人.像这样去寻求见闻,不如不听到.予夏到晋国去,路过卫国,遇到一个读史书的人念道:“晋国的军队有三只猪渡过黄河.子夏说:“不对,这三豕应是已亥呀.那已字与三字形体相近,豕宇与女字相像.他到了晋国便问这件事,人们就说,晋国的军队已亥这天渡过黄河.言辞有很多好似是错误的,其实是正确的,很多好似是正确的,其实是错误的.正确与错误的界线,不可以不分辨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