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_第1页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_第2页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_第3页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_第4页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资料1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复习重点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要求、目标了解和掌握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数据描述的术语数据抽象的四个级别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一、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分为四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阶段和高级数据库阶段。2数据库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1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2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3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4提供四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数据库的恢复、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安全性。5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3数据库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

2、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5数据库系统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它是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二、数据描述1分为三个阶段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2概念设计中的术语1实体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2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3属性实体有很多特性每一个特性称为属性。4实体标识符关键码或键能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以上概念均有类型和值之分。3逻辑设计中的术语1字段数据项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或数据项

3、。2记录字段的有序集合。3文件同一类记录的集合。4关键码能惟一标识文件中每个记录的字段或字段集。以上概念均有类型和值之分。4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中术语的对应关系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实体记录属性字段数据项实体集文件实体标识符关键码5实体之间联系的元数与一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个数。常用二元联系。二元联系的类型有三种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6一对一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至多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2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和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7一对多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间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一个实体有联系那

4、么称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8多对多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间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称E1和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三、数据抽象的级别1数据模型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定义对现实世界的数据进行抽象。2从现实世界的信息到数据库存储的数据以及用户使用的数据是一个逐步抽象过程根据数据抽象的级别定义了四种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外部模型和内部模型。3概念模型表达用户需求观点的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4逻辑模型表达计算机实现观点的DB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5外部模型表达用户使用观点的DB局部逻辑结构的模型。6内部模型表达DB物理结构的模型

5、。7数据抽象的过程、即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具体步骤1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型2根据转换规则把概念模型转换成数据库的逻辑模型3根据用户的业务特点设计不同的外部模型给程序员使用4数据库实现时要根据逻辑模型设计其内部模型。通常分为概念设计、逻辑设计2 和 3 步和物理设计三个阶段。8常用的概念模型是实体联系ER模型ER模型主要用ER图来表示。9逻辑模型的分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10层次模型用树型层次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111969年美国旧M公司的IMS系统是典型的层次模型系统。12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131969年CODASYL织提出D

6、BTG艮告中的数据模型是网状模型的主要代表。14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关系模式即记录类型它的实例称为关系每个关系实际上是一张二维表格。151970年美国旧M公司的连续发表论文提出关系模型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关系数据库是目前的主流数据库。16外部模型中的模式称为视图。17三级模式从用户或应用程序到数据库之间DB的数据结构描述有三个层次1外模式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外模式由若干个记录类型组成。2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3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注意外模式是逻辑模式的子集。18两级映像1外模式/逻辑模式映像存在

7、于外模式和逻辑模式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逻辑模式之间的对应性。2逻辑模式/内模式映像存在于逻辑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用于定义逻辑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对应性。319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两级映像结构使数据库系统达到了高度的数据独立性。20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在修改数据结构时尽可能不修改应用程序。分为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21逻辑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逻辑模式要修改那么只要对外模式/逻辑模式映像作相应的修改可以使外模式和应用程序尽可能保持不变。这样就认为数据库达到了逻辑数据独立性。22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修改即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有所变化那么只要对逻辑模式

8、/内模式映像作相应的修改可以使逻辑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内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逻辑模式当然对外模式和应用程序的影响更小这样就认为数据库达到了物理数据独立性。四、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DBMS主要功能数据库的定义功能DBM眼供DDL定义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两级映像等、数据库的操纵功能DBMSI供DM5现对数据的操作基本的数据操作有检索和更新两类、数据库的保护功能、数据库的维护功能、数据字典。五、数据库系统DBS1DBS勺组成是数据库、硬件、软件和数据库管理员的集合体。2软件包括DBMSOS各种主语言和应用开发支撑软件等程序。其中DBMSDBS的核心软件要在OS支持下才能工作。3数据库管理员

9、DBAM控制数据整体结构的一组人员负责DBS的正常运行承担创建、监控和维护数据库结构的责任。第一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数据库系统中当数据库的内模式发生改变时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变。这是AA物理数据独立性B逻辑数据独立性C位置数据独立性D存储数据独立性2在下面列出的数据模型中哪一个是概念数据模型D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实体-联系模型3.下面列出的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中哪个些阶段数据不能保存在计算机中AI.人工管理阶段H.文件系统阶段出.数据库阶段A只有iB只有nCi和ndii和m4.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CA网状模型B层次模型C关系模型D实体-联系模型5.下面

10、列出的条目中哪些是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特点aI.数据共享度高n.数据的冗余小m.较高的数据独立性IV.程序的标准化AI、II和mBI和nCI、II和IVD都是6.数据库管理系统DBM即用来定义逻辑模式、内模式和外模式的语言是C4ADMLBCCDDLDBasic7.层次模型的典型代表是A数据库管理系统。AIMSBIBMCDBTGDATM8.负责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承担创建、监控和维护数据库结构责任的是CA应用程序员B终端用户C数据库管理员D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员9.在以下各条叙述中正确的叙述有几条B1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重复2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3数据库中如果逻辑模式改变则需将与其有关的外模式做

11、相应改变否则应用程序需改写4数据库中的内模式如有改变逻辑模式可以不变A1B2C3D410.在三级模式之间引入两级映像其主要功能之一是AA使数据与程序具有较高的独立性B使系统具有较高的通道能力C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D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11.视图对应于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中的AA外模式B逻辑模式C内模式D都不对应12.对数据库中数据可以进行查询、插入、删除、修改这是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BA数据库定义功能B数据库操纵功能C数据库维护功能D数据库控制功能13.1970年美国旧M公司研究员提出了数据库的CA层次模型B网状模型C关系模型D实体联系模型14.具有数据冗余度小、数据共享、以及较高数据

12、独立性等特征的系统是BA文件系统B数据库系统C管理系统D高级程序15.在概念设计中的事物称为AA实体B记录C对象D结点16.层次模型表达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用的数据结构是DA网状B表C有向图D树型17.DB是A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处理系统D数据库系统18.DBMS是B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处理系统D数据库系统19.已知在一个工厂中有多个车间每一个车间有多名职工工厂的产品要经过多个车间的多道工序加工。具体来说一个产品要经过多个工人加工一位工人要加工多个产品。问工厂与车间之间属于A联系车间与工人之间属于A联系工人与产品之间属于D联系。A一对多B一对一C未知D多对多20.D是存储在计

13、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5A网络系统B数据库系统C操作系统D数据库2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DA编译系统B数据库C操作系统D数据库管理系统22.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臣口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DB的括DB和DBMS5DBMS2括DB和DBSCDB包括DBSf口DBMS)DB僦是DB也就是DBM2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BA一组硬件B一组软件C既有硬件也有软件24.在DBSDBMS口OS之间关系是BA相互调用BDBM调用OSCO丽用DBMS)并发运行25.数据库系统是在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文件系统B应用程序系统C数据库管理系统D编译系统26.三级模式间存在两种映射它

14、们是AA逻辑模式与外模式间逻辑模式与内模式间B外模式与内模式间外模式与逻辑模式间C内模式与外模式间内模式与逻辑模式间27.表达用户使用观点的数据库局部逻辑结构的模型是CA概念模型B逻辑模型C外部模型D内部模型二、填空题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阶段和高级数据库阶段。2用二维表结构表示的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3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有三种分别是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和多对多联系。4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至多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和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5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两级映像结构使数据库系统达

15、到了高度的数据独立性。第二章数据库设计和ER模型要求、目标了解和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全过程掌握ER莫型和关系模型的基本卞念掌握概念设计中ERJI型的设计方法掌握逻辑设计中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方法。一、数据库系统生存期1数据库系统生存期数据库应用系统从开始规划、设计、实现、维护到最后被新的系统取代而停止使用的整个期间。2数据库系统生存期分七个阶段规划、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实现、运行维护。3规划阶段三个步骤系统调查、可行性分析、确定数据库系统总目标。4需求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系统分析员和用户双方共同收集数据库系统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和用户对处理的需求并以需求说明书的形式确定下

16、来。65概念设计阶段产生反映用户单位信息需求的概念模型。与硬件和DBMSE关。6逻辑设计阶段将概念模型转换成DBM骷处理的逻辑模型。外模型也将在此阶段完成。7物理设计阶段对于给定的基本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的存储记录格式、存储记录安排和存取方法。8数据库的实现包括定义数据库结构、数据装载、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数据库试运行。二、ER模型的基本概念ER模型的基本元素是实体、联系和属性。2实体是一个数据对象指应用中可以区别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实体集是指同一类实体构成的集合。实体类型是对实体集中实体的定义。一般将实体、实体集、实体类型统称为实体。3联

17、系表示一个或多个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联系集是指同一类联系构成的集合。联系类型是对联系集中联系的定义。一般将联系、联系集、联系类型统称为联系。4同一个实体集内部实体之间的联系称为一元联系两个不同实体集实体之间的联系称为二元联系以此类推。5属性实体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在一个实体中能够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实体标识符。6ER模型中方框表示实体、菱形框表示联系、椭圆形框表示属性、实体与联系、实体与其属性、联系与其属性之间用直线连接。实体标识符下画横线。联系的类型要在直线上标注。注意联系也有可能存在属性但联系本身没有标识符。例假设一个学生可选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又有多个学生选修一个教师可讲多门课程

18、一门课程至多只有一个教师讲授。ER图如下7概念设计三个步骤设计局部ER模型、设计全局ER模型和全局ER模型的优化。三、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1关系模型的定义用二维表格表示实体集用关键码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2在关系模型中字段称为属性字段值称为属性值记录类型称为关系模式。记录称为元组元组的集合称为关系或实例。有时习惯称关系为表或表格元组为行属性为列。关系中属性个数称为元数元组个数称为基数。3关键码简称键由一个或多个属性组成。4超键在关系中能惟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超键。5候选键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6主键用户选作元组标识的候选键。一般如不加说明键是指主键。7外键如果模式R中属性集K是

19、其他模式的主键那么K在模式R中称为外键。8值域关系中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取值范围称为属性的值域。每一个属性对应一个值域不同的属性可对应于同一值域。79关系的定义关系是一个属性数目相同的元组的集合。10关系的性质关系是一种规范化了的二维表格。1关系中每一个属性值都是不可分解的2关系中不允许出现重复元组3关系没有行序4元组中的属性在理论上也是无序的但使用时按习惯考虑列的顺序。11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与更新操作必须遵循三类完整性规则实体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12实体完整性规则要求关系中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13参照完整性规则如果属性集K是关系模式R1的主键K也是关

20、系模式R2的外键那么在R2关系中K的取值只允许两种可能或者为空值或者等于R1关系中某个主键值。这条规则的实质是“不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实体”。其中R1称为参照关系R2称为依赖关系。注意这条规则在具体使用时有三点变通1外键和相应的主键可以不同名只要定义在相同值域上即可2R1和R2可以是同一个关系模式此时表示了同一个关系中不同元组之间的联系3外键值是否允许空应视具体问题而定。14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用户针对具体的数据约束设置的完整性规则由系统来检验实施。四、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1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集的算法1实体类型的转换将每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即为关系模式的属性实体标识符即为关

21、系模式的键。2联系类型的转换主要掌握二元联系类型的转换。a若实体间联系是11可以在两个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中任意一个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一个关系模式的键作为外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b若实体间联系是1N则在N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中加入1端实体类型的键作为外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c若实体间联系是MN则将联系类型也转换成关系模式其属性为两端实体类型的键作为外键加上联系类型的属性而键为两端实体键的组合。例下面是教学管理的一个可能的ER图。图中有三个实体类型系、教师和课程有四个联系类型主管、聘用、开设和任教。根据转换算法把该图转换成关系模式集的步骤如下8第一步把三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三个关系模式注意

22、关系模式的表示方法系系编号系名电话教师教工号姓名性别职称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第二步对于11联系可以在“系”模式中加入教工号教工号为外键。对于1N联系“聘用”可以在“教师”模式中加入系编号和聘期两个属性系编号为外键对于1N联系“开设”可以在“课程”模式中加入系编号系编号为外键。这样第一步得到的三个模式改变成如下形式注意外键通常使用波浪线表示系系编号系名电话主管人的教工号教师教工号姓名性别职称系编号聘期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系编号第三步对于MN联系“任教”则生成一个新的关系模式任教教工号课程号教材这样转换成的四个关系模式如下系系编号系名电话主管人的教工号教师教工号姓名性别职称系编号聘期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系编号任教教工号课程号教材2采用ER莫型的逻辑设计步骤1导出初始关系模式集把概念设计的结果即全局ER模型转换成初始关系模式集。MN1111系系编号系名电话主管开设聘用教师课程任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