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古诗节奏的划分古诗的教学要想取得很好的效果,必须努力展现出古诗的美.意境的美、情感的美、形式的美,应该是古诗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其中,意境的美、情感的美,可以参考的资料非常多,比拟好把握,形式的美,对于今天不会写古诗的教师来说,当然就比拟困难了.为此,我们作了一个专题研究,现把有关节奏的这局部内容公布.出来,供大家参考,也欢送提出珍贵意见.一、古诗的自然声律节奏?诗经?的时代,主导的诗歌形式是四言.在它的影响下,古诗逐渐形成了以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表达出整洁匀称、琅琅上口的韵律美.不过,由于四言诗,节奏过于简
2、单、过于呆板凝滞,汉以后逐渐没落,与它相似的六言诗也始终无法进入古典诗歌的主流形式中.汉以后,五七言诗成为最根本的形式.五七言诗虽然也是以一节拍两音节为主,但与四言、六言不同的是,五言、七言除了儿个完整的节拍外,还有一个畸零的单音节,五言是两个节拍外加一个畸零单音节,七言是三个节拍外加一个单音节.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单音节呢有两个作用:一是更便于表达诗叶韵所带来的韵律美.我们知道,诗是要叶韵的,叶韵的常规方法就是在句末分布以同韵字,这些同韵字前后照应,就产生了声音的回环美.显然,叶韵点是音律的关键,是吟诵时应该强化的所在,而把一个畸零的单音节拖长构成一个节拍,就能很好地表达和突出诗的韵律.五言、
3、七言的节律一般是二二一和二二一一.第二个作用是使诗句更具顿挫、变化之美,由于过于规整的二二与二二二的节律是缺乏变化,因而也是呆板的,畸零的单音节的出现就改变了这种呆板性,使诗显得更灵活多变,吟诵时更能产生起伏之感、顿挫之美.从声律效果来说,读“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左思?咏史?时,显然会比读?诗经?中“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或“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觉得更美,更有表现力.二二一和二二二一因此就分别成为五言与七言诗根本的,也是经典的声律节奏.汉以后的诗人写诗,一般都遵循这样一种经典的声律节奏来
4、造句,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颍?黄鹤楼?二、古诗的意义结构五七言诗之所以成为古典诗歌主流形式,还与它有着更强的意义表达功能有很大关系.人们发现,各句中那个畸零的单音节如此显眼,以致它很自然就成为表达的中心.于是,许多诗人都把功夫放在单音节的锤炼上,从而使五七言诗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成为锻造名句的诗歌时代.当然,根据意义的需要,单音节的位置就不仅可以置于句末,也可置于句中.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
5、英/满/芳甸.这是谢跳?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的名句,单音节全部赫然居于句中,显然为诗人锤炼的焦点.也就是说,诗句的中央不是在叶韵的位置,诗人突出的不完全在是诗的韵律,而更在诗的内在意境.这样,古诗就出现了两种常见的意义结构:一,单音节在末尾.五言诗为二二一,七言诗为二二二一,这是符合自然的、经典的声律节奏.第二种,单音节在句中.五言为二一二,七言诗为二二一二,这也是比拟常见的.如: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王勃?送读少府之任蜀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在这儿个例句中,分布在句中的单音节,都是诗人要突出的意义.诵读时在这些位置上拖长,从而使诗意更显隽永.
6、不过,这样一来,诗的声律节奏与意义结构二者之间就出现了一个错位.如果说第一种是经典的声律节奏,是诗的声韵所要求的自然节奏,那么第二种就是对自然的声律节奏的一种背离.换言之,诗韵所带来的呼应回环美,有所淡化.为此,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把两种形式错综起来使用,且看一首完整的诗,如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假设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两种节奏形式交错起来,产生了更丰富、更深永的美感效应,经典的声律节奏与对它的突破并没有从根本上破坏诗应有的自然的声律美.不过,第二种节奏
7、形式中,单音节在句中的位置是值得注意的,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它都是处于最后一个节拍之前,在意义上往往与最后一节拍结合较紧,而与开头的节拍更疏离.粗粗看上去,它与第一种形式是相似的,这种节奏形式可以看作是第一种形式的一个变式.为此,前人提出了“三字尾之说,现代有学者那么把它称之为“半逗律林庚?唐诗综论?.前者认为,五七言诗句末尾三字,从意义上看是一个大的意义单元如“存知己、“丝方尽.后者那么认为诗句之内还存在一个“半逗,五言在第一节拍后如“海内存/知己,七言在第二节拍后如“春蚕/到死丝/方尽.因此,可以说,第二种节奏形式是在没有根本违背经典的声律节奏的前提下所作的一个小变通而己,仍然是声律与意义
8、的和谐统一.然而,又有些诗人为了追求诗意的奇峭,对于“三字尾或“半逗律规那么都突破了.如: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李山甫?寒食?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元稹?遣行?以上各例全部都不符合“三字尾规那么,从意义结构看,例中“半逗的点在第一音节之后,例在第五音节之后,例在第二音节后,例在第四音节后.只要稍一诵读,就能发现它们与前述两种形式的巨大差异.在这里,诗的自然声律节奏,被彻底打破,代之而生的是一种拗峭、奇拔的效果.三、中学生如何划分古诗节奏中国的语文教育向来是特别注重诗,而一直到二十世纪上半期,学诗都特别
9、注重吟诵的.而传统的吟诵,有腔有调,节奏完全依照自然的声律节奏,而不管意义结构如何,都只按前述的第一种节奏形式,即经典的节奏形式来吟诵.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虽然读的人知道“疑无无解,“又一隔断了词义,但实际吟诵时就是这样.可见,传统的吟诵方法是注重声律,而无视意义的.参阅朱光潜?诗论?这种方法,用在今天的中小学的教学中,当然是不适宜的.那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划分节奏呢关于这个问题,语文界是有争议的.这种争议在2000年人教版初中第一册?语文?课本P144练习一中即有反映,这是中学生初次学到古诗,这个练习中要求学生划分节奏,提出的原那么是“兼顾音节和意义笔者按,“音节应
10、改为“声律,给出的示范有两种,分别是:故人/具/鸡黍故人/具鸡黍谁家/新燕/啄/春泥谁家新燕/啄春泥然而到了2001年版,两种划法只保存了前一种,后一种被删去了.那么,这种修订的理据是什么呢事实上,有许多教师更愿意使用后一种划分,由于它更简化,而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还可以认为简化的二分法符合“三字尾或“半逗律原那么,更便于学生操作.常规的情况只要把诗句一分为二就行,五言为二三,七言为四三.然而,这种简化的方法实际上是不妥当的.它仅仅只注意到了意义,并没有兼顾到声律,就如上举的?游山西村?而言,按二分法划分之后,简单倒是简单了,但这样划分之后,全诗就变成了单调的四三、四三,没有任何变化,这是不符
11、合该诗实际的美感效应.事实上,作为律诗,从形式上说,它特别讲究对仗.而对仗要求上下两句必须结构一致,互为对称.对仗句即骈句安排在中间四句的位置.在律诗的首尾通常使用散句,第一和二句,第七和第八句的结构形式不同.散句和骈句的交错应用,是律诗的根本特点.另外,两联对仗,在结构形式上通常也需要变化,如果颔联是二二一二,那么颈联一般就是二二二一.这样,散句和骄句交错起来,几种不同的骈句结合起来,才使律诗既有很强的表现力,又有很美的阅读效果.?游山西村?中,第一句为二二二一,第二句那么变为二二一二,颔联为二二一二,颈联那么为二二二一,末尾两句又变为二二一二.可见,给古诗划分节奏的要领是:找到各句畸零的单
12、音节,这个音节单独作为一个节拍;其他音节,只要不违背意思,每两个音节为一个节拍.这样的方法,对于常见的两种结构形式都是可行的.操作举例,下面是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首先找到各句的畸零单音节:平、混、泽、城、无、耻、情.这样很快就可以给全诗标出节奏点,如下: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标好后,可以看到,第一句为二二一,第二句为二一二,这一联是散联.中间两联对仗,一联为二二一,一联为二一二,整洁中有变化.这里,尾联第
13、七句没有按三分法划,这是由于“垂钓者三字不好拆,“垂钓当然是结合得很紧的,但“者不好独立,故笔者以为还是尊重意义,把切分后会损害意义表达的结构,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以上的例子属于两种常规意义结构.其实,打破了常规意义结构的诗句,也适用以上方法,如“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元稹?遣行?很明显,这几个例句从节奏上看,与常规节奏是相同的.不过,以下各例需要特别加以讨论:求?望岳?、?钱塘湖春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使至塞上?、?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天净沙秋思?、?酬乐天扬州
14、初逢席上见赠?、?赤壁?、?己亥杂诗?的每一句节奏划分.谢谢!满意答案11级2021-04-06岱宗I夫I如何齐鲁I青I未了.造化I钟I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I生I曾云,决眦I入归I鸟.会当I凌绝顶,一览I众山I小唐白居易孤山I寺北I贾亭西,水面I初平I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I渐欲I迷I人眼,浅草I才能I没I马蹄.最爱I湖东I行I缺乏,绿杨I阴里I白I沙堤.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我寄I愁心与明月,使至塞上单车I欲I问边,征蓬I出I汉塞,大漠I孤烟I直,闻道龙标I过五溪随风I直到I夜郎西I过居延.归雁I入I胡天.长河I落日I圆.萧关I逢I候骑(Ji),都护|在|燕(ydn)然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I聊发I少年I狂,左I牵黄,右I擎苍.锦帽貂裘,千骑I卷|平冈.为报倾城I随I太守,亲I射虎,看孙郎.酒酣I胸胆I尚I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破阵子-?宋辛弃疾?出处:?醉里I挑灯I看剑,梦回I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I炙,五十弦翻I塞外声,沙场I秋I点兵.马作II飞快,弓如I霹雳I弦惊.了却君王1天下I事,赢得I生前身后I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无息投资借款合同书示例3篇
- 2025版房地产项目土方挖填施工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个人带车库带私人泳池房产交易合同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桡动脉止血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多功能推车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液槽密封式高效送风口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流程行业无线自动化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并网型微型逆变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 2025版智慧医疗项目共同垫资合作协议书3篇
-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原则
- 重症医学科健康宣教手册
- 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培训课件
- 科技进步类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公
- 五个带头方面谈心谈话范文三篇
-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初一英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广西贵港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 外观质量评定报告
- 窒息的急救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