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第1页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第2页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第3页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第4页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2)数量上的重要性.在西方经济中,大局部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3)独有的特性.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劳动力

2、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应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在供应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别离.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平安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时机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这样,工人的供应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应概念复杂得多.(4)收益的广泛性.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从个人角度看.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对于企业治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

3、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治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根本假设.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时间、个人收入和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经济学分析的根本前提.(2)效用最大化.由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社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研究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它们都有自己的目标,都力争实现各自的效用最大化.当然,并不是说

4、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每一种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行为都到达了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而是说主体的行为可以用效用最大化的观点加以分析和预测.(3)行为的有目的性.稀缺性这一假设所隐含的重要命题是,人们对资源的使用存在着供求问题,存在着本钱,特别是时机本钱的问题.劳动力资源也是稀缺的.对劳动者个人而言,选择一种职业必须有所放弃,其本身不仅具有直接的本钱和收益,还有因个人劳动力的有限而引起的放弃另外其它选择的本钱和收益问题.用人单位的情况也是一样,招聘张三,也面临着放弃对王五的雇用.(4)行为的适应性.认为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是理性的,并不是说他们总能到达预期的目标.信息的不完全或信息传递的不完全、无法预料事

5、件的发生和其他人的选择都会影响我们选择的结果,但即使我们后来认为是“较差的选择,也被认为是基于净收益的预期而做出的.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式主要有两个:(1)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熟悉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2)标准研究方法.标准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根底,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 .简述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本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是总论,主要分析劳动的概念、种类,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等,以便读者对本书内容有一根本的了解.第二章和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通过考察劳动需求和劳动供应,以奠定劳动经济学

6、的根底.劳动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它源自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雇主打算为劳动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由该劳动产品所能够获取的价格以及劳动生产率.因此,获取企业的劳动需求函数,必须把生产函数和产品需求函数结合起来.我们首先考察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结合各种不同市场结构进行分析.最后还要研究劳动需求弹性问题和政府的特殊就业促进政策的影响.劳动供应分析始于考察个人选择:是否参与劳动市场、工作多长时间.在长期分析中,个人决策还包括教育和练习方面的投资(这一内容在第六章作专门分析).人们对劳动供应理论的开展表达在考察家庭生产与劳动市场供应之间的关系、家庭作为一个决策单位时的情况以及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劳动供应决策.第六

7、章探讨劳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即人力资本投资.本章首先从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投资的决策模型.然后,分析教育的本钱和收益.最后,考察培训的本钱和收益.第七章讨论工资理论.主要研究工资的影响因素,重点讨论什么是鼓励性工资、什么是差异性工资理论、什么是效率工资理论.第八章讨论劳动力流动.大量的劳动流动可能发生于企业内部,而不是发生于企业之间、即内部劳动市场可能与外部劳动市场同时运行.所有劳动力流动都是有本钱的,当然也是有收益的,这需要进行本钱效益分析.第九章分析劳动力歧视问题.劳动歧视现象由来已久,短期内恐怕也难以消除.劳动歧视的原因有哪些?对歧视者和被歧视者有什么不同的影响?第十章

8、分析就业与失业问题.通过分析影响就业的因素,进一步理解失业的影响.通过失业理论的回忆,分析失业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些思路.第十一章分析收入分配问题.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各种要素奉献不一,收入不等.一方面要执行劳动分配原那么,另一方面也要预防收入分配过大,目的促进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开展.第十二章,研究劳动与宏观经济问题,包括政府与劳动市场、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二元经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等.4 .下述的两种论点中哪个更好地反映了这种经济学的视角?“在我国,即使没有退休金,大多数工人也会在60岁退休,这是由于该年龄一直是通常的退休年龄.“在我国,大多数工人在60岁退休,是由于该年龄

9、是他们合法取得个人退休金和全部社会保证金的年龄.前者反映的是实证经济总题,由于目前大多数人都是在60岁退休;后者反映的是标准经济总题,由于退休后没有收入来源,应该得到相应的社会福利.5 .为什么需要一种理论来理解现实世界的劳动问题?(1)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开展的历史,为人的幸福生活是最高的目标追求.(2)要创造财富需要利用各种资源,其中人是最重要的资源.(3)现实世界是的很多问题与劳动有关,有就业、失业、流动、工资、人力资本、歧视、收入分配等总题层出不穷.(4)企业有企业的目标,劳动力有劳动力的目标,如何协调,需要一定的理论来指导.6 .实证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有何不同?实证研究方法是熟悉客观现

10、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经济学与劳动经济学所运用的实证研究方法与哲学中的实证主义虽有渊源关系,但却是有差异的.实证研究方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揭示经济现实内在的构成因素及因素间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实证研究方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熟悉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2)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标准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根底,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标准研究方法研究客观现象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定的标准

11、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并以该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以及研究如何使经济现象的运行符合或实现这些标准.标准研究方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标准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根底,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标准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出发点和归宿离不开价值判断.这里的价值概念不是仅指经济学中商品的价值,而是指经济现象的社会价值标准研究方法,就是从上述价值判断出发来研究经济现象,并研究如何实现相应标准.(2)标准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效劳.实现互惠的交换当然对社会有积极意义,它有利于社会总体福

12、利水平的提升.三、案例分析:分析“体面劳动的价值和实现“体面劳动的途径.1、体面劳动的价值(1)“体面劳动的本质含义反映着一种广义的社会劳动关系,而这种劳动关系,并非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利益关系,它是一种反映了组织内部与外部,组织与员工之间所表达的劳动地位、劳动者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文化,表达的是包括社会政治、价值、法律、道德、习俗、礼仪等关系等文化范畴.(2)从“体面的角度讨论劳动和就业,将其作为劳动的重要属性专门提出,在当前局面下确实很有必要.无数经验证实,体面的劳动是更高效率、更有质量的劳动,让更多人实现体面劳动,是经济开展的活力之源.(3)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同样一个人,做同样

13、的一件事情,其完成的质量与其精神状态息息相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能够让自己感觉到体面的职业才能真正热爱,而热爱了就更容易提升劳动水平,通过同样的劳动形式和时间创造出更多的价值.(4)让更多的劳动者获得体面的感觉,从小处说可以提升一件产品、一项工程的质量,从大处说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开展.(5)当某个劳动者长期感觉不到职业的尊严,很可能修正自己的行为标准;当过多的劳动者感觉不到体面,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的社会价值取向,最终导致对自身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要求不断降低,终至模糊了法律的界限.(6)让劳动者在体面的劳动中得到尊严和自身价值的表达,进而形成进取向上的职业精神,不断提升各行各业的职业化、专业化水

14、平,社会经济的开展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2、如何实现“体面劳动.(1)劳动必须是平安的.(2)劳动必须是快乐的.(3)劳动必须获得对等的报酬.(4)帮助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5)体面劳动要彰显劳动者人格尊严.(6)体面劳动是让职工共享开展成果的劳动.第二章劳动需求二、思考题1.劳动需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有哪些?劳动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工资率条件下,企业和社会愿意而且能够雇用的劳动数量.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它是一种派生需求.(2)它是一种愿意需求.(32)它是一种有效需求.(4)它是一种共同需求.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工资、产品需求、厂商使用的技术、厂商的经济目标、

15、时间的长短以及社会制度环境等.2、如何理解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内厂商的劳动需求决策?在短期中,企业的资本存量被固定在某一水平K,变动的只有劳动量Lo由于企业假定是在产品和要素市场上的利润最大化追求者,因此,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那么是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本钱必须相等.(1)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设完全竞争企业在短期内只能变动的生产要素是劳动,那么产量为劳动的函数.劳动的边际产品MP与既定产品价格P的乘积MPP说明增加使用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收益.这就是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我们称之谓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o于是有下式成立:VMP=MP-P(2)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本

16、钱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劳动价格W是既定不变的常数,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本钱(MLC就是劳动价格:MLC=dTCL)ZdL=W,表示完全竞争企业增加使用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本钱.(3)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那么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那么是使边际本钱等于相应的边际收益,这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在劳动使用上的具体表达.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劳动要素的价格是常数,所以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本钱等于劳动的价格,而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是边际产品价值VMP因此,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那么可以表示如下:VM母MP-已W.当劳动价格一定时,如果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价值大于增加的劳动本钱,那么厂商会继续增加

17、劳动的需求;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品价值下降,当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小于增加的劳动成本时,厂商会减少劳动的投入量.因此,如果完全竞争企业在使用劳动要素时实现了上述条件,那么该企业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此时使用的劳动数量就是最优的数量.3 .在完全竞争下,为什么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要平坦一些?在长期中,企业既可以调整资本,也可以调整劳动.而在短期中,企业将维持固定资本存量,不能轻易调整其规模.因此在长期中,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工资变化所引入的经济时机,其结果是,长期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更加富有弹性.L如下图.我们用.表示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用W在产品价格和资本价格既定时,企业最优劳

18、动雇用量是DS表示短期劳动需求曲线.假定一开始工资率为L.,资本量是府.E点既是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口上的点,也是短期劳动需求曲线d上的点.当工资从W上升到W寸,短期内企业将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6上的E点调整到A点,此时企业将因调整产量规模而调整劳动使用量;长期内企业将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口2上的A点移动到d上的F点,原因是企业有充分的时间调整其资本的作用量以替代劳动.反之,当工资下降时,长期调整劳动规模到G点.两种情况下,一旦调整完毕,就再次处于新的短期劳动需求曲线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影响要大于短期影响,也就是说,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比其短期劳动需求曲线更平坦.

19、4 .如何理解卖方垄断厂商的劳动需求决策?在卖方垄断条件下,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M舟口劳动的边际产品MP勺乘积.这一乘积被称为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MRP,即:MRP=MRMP在卖方垄断条件下,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产品价格会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故产品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产品价格.事实上,随着产量的增加,卖方垄断企业必须降低价格才能把所有的产品销售出去.不仅最后一单位的产品必须低价销售,之前的产品也必须以一个同样低的价格出售,所以企业的边际收益小于最后一单位产品的价格,即M也P.因此,边际U益产品(MRP曲线一定位于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的下方.如

20、下图,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且倾斜的程度大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由于垄断者的行为只能影响生产市场的产品价格,所以垄断者可以在固定的市场工资W勺水平上雇用它想雇用的任一数量的劳动力.利润最大化的垄断者会雇用Li位工作者,在此,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如果该企业雇用的工作者较少,新雇用1位工作者将产生超过其雇用本钱的收益.也就是说,如果该企业雇用的工作者超过Li,那么雇用的最后1位工作者产生的收益就小于其雇用本钱.卖方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条件是由下式给定的,即MRP=Wo需要注意的是,垄断者最终雇用的工作者(Li)少于该行业为竞争性行业时所雇用的工作者.竞争性企业的雇用

21、数量为工资等于边际产品价值的那一点,即图中的L2位工作者的就业水平.5 .如何理解买方垄断厂商的劳动需求决策?从使用劳动要素的原那么来看,买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应该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与劳动的边际产品的乘积,即MRPMP-MR由于买方垄断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故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价格,因而劳动的边际收益就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o从使用劳动的边际本钱来看,由于买方垄断企业在劳动要素市场上是不完全竞争者,故劳动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因而使用劳动的边际本钱不再等于劳动的价格.企业使用劳动的本钱等于其所使用的劳动数量与劳动价格的乘积,那么本钱函数为LW(L),故使

22、用劳动的边际本钱函数(MLC如下:MLC=LW(L)=W(L)+L?dW(L)/dL.在构成劳动的边际本钱的两个局部中,W(L)是企业所面临的劳动供应曲线.在买方垄断的条件下,由于买方垄断企业是劳动市场上的唯一购置者,因此它所面临的劳动供应曲线与市场的劳动供应曲线是一致的.由于市场的劳动供应曲线通常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劳动的市场供应量随劳动价格的上升而增加,于是,W(L)向右上方倾斜,从而其导数dW(L)/dLQO由MLC勺表达式可知MLOW.劳动供2曲线WL表示吸引特定劳动数量所必须支付的工资,劳动的边际本钱曲线MLC1示吸引最后一个劳动者的本钱.两条曲线间的即劳动的边际本钱曲线位于劳动的供

23、应曲线之上.如下列图所示,S更加陡峭.注意两条曲线是不平行的,MLC即VMP=MLC买方独家垄VMP因此在买方独家垄断中,的.劳动力的长期需求弹性可以表示垂直距离表示那些本来愿意在较低工资下工作的劳动者所多支付的工资.曲线始终比劳动供应曲线因此,非歧视买方独家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条件是由下式所给定的,断的工资W不仅低于竞争性工资W,而且还低于劳动者的边际产品价值劳动者所得到的工资低于边际产品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者是“受剥削6 .劳动需求的自身价格弹性与交叉弹性有何不同?我们使用弹性的概念来测度长期雇用数量对工资变化的反响程度.为由于劳动力的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而劳动力的需求弹性为负数,但

24、一般取正值.劳动的价格需求弹性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劳动的自身工资弹性,即劳动者本身工资每变动一个百分点所引起的对其需求水平的变化的百分比.不同劳动者对工资的变动反响程度不同,主要表现为五种类型:1无弹性.2缺乏弹性.3单位弹性.4富有弹性.5无限弹性.当然这种表示方式并不完全正确.其实除了无弹性和完全弹性外,在同一条劳动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都不一样.劳动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越高,弹性越大,位置越低,弹性越小.另一种劳动需求弹性是交叉弹性.所谓劳动的需求交叉弹性是指当一种劳动要素比方B的价格每变动一个百分点时,对另一个劳动比方A需求变动的影响率.用公式表示:其中,假设&b0,说明AB两要素之间是替代

25、关系,反之那么说明A、B两要素之间是互补关系.7 .影响劳动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决定劳动的市场需求弹性的因素可以通过马歇尔一一希克斯引致需求原理来说明.该原理首先由马歇尔得出,后经希克斯进一步提练.该原理分析了在某一特定产业中有可能产生富有弹性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因素,尤其是:对产出的需求弹性越大,劳动力需求曲线就越富有弹性;要素替代性越大,劳动需求曲线越富有弹性;生产中投入的其他要素的供应弹性越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富有弹性;劳动力在总本钱中所占比重越大,劳动力需求曲线就越富有弹性.8 .借助图形,说明如何根据等本钱线和等产量线的分析推导出长期的劳动需求曲线.从长期来看,当工资发生变化

26、时,企业对劳动力的长期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先考虑企业生产Q单位的产出.假定:在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本钱的生产水平的意义上,这一产出是利润最大化的产出水平.利润最大化企业将在可能的最低本钱上生产这一产出水平,因此,它会使用边际产品的比率等于投入价格的比率的劳动力与资本的组合.工资起初为W该企业投入的最优组合如下列图1所示,选择10单位的资本和Li单位劳动的组合,来生产Q单位的产出.请注意,与生产这一产出水平相联系的本钱费用为C单位.KC/r10L图1工资变动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假设市场工资下降到W,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可以得出简单推断,减少工资会使等本钱线外移,以表示可雇用更多的劳动,并且企业要素

27、的最正确组合会从点E移动到点F.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一般不会在工资发生变化时还想使得本钱费用保持不变.其结果是,新的等本钱线不必与旧的等本钱线一样,从纵轴的同一点画出来.然而我们知道,利润最大化企业将会有效地生产Q个单位的产出,这一产出将会通过使用劳动力与资本的本钱最小化组合而生产出来.因此,投入的最优组合,是由更高的等产量线上的那一点所给定的,在此点上,等产量线与一条新的等本钱线相切,而这条等本钱线具有与比初始性的等本钱线更加扁平.因此,解决方案如图2中的点F所示.LiL2图2工资变动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如图2所示,当工资下降时,该企业总是会雇用更多的工作者.图2中的点F还意味着,该企业将会使用更多

28、的资本.但现实情况不一定总是如此.简而言之,工资削减不是提升就是减少了资本需求的数量.劳动力的长期需求曲线给出了企业在特定工资水平上的雇用数量,并且该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9 .劳动力派生需求定理对解决经济中的失业问题有何启示?(1)鼓励多开展产品需求弹性小的产业(2)限制资本对劳动的过分替代(3)限制生产要素价格的过快增长(4)支持鼓励我多以展劳动密集型产业9.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对就业有何影响?从短期看,开展高新产业,可能会增长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不利于劳动就业;但从长期看,开展高新产业,促进生产水平的提升,从而可以进上步促进生产规模扩大,这又可能加大对劳动的需求.三、案例分析:效劳业难以招到适

29、宜员工的原因及对策.主要原因:(1) 工作时间长(2) 工资报酬欠低(3) 劳动强度大(4) 没有地位(5) 不能提升劳动技能(6) 没有好的职业前途对策:(1) 提升根底工资,实行计件工制(2) 内部竞赛(3)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4) 适当拉开收放水平差异(5) 季或年奖金鼓励第三章劳动需求的进一步分析二、思考题1 .举例说明要素之间的替代和互补关系.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需求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需求量下降,那么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如果生产要素之间是相互替代的,也就是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增加某些生产要素的投入,就可以减少对另外的生产要素的投入.熟练工工资下降了,

30、就会减少对非熟练工的需求.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那么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如果多种生产要素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是互补的,就说明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两个要素必须同时使用,离开了任何一方,企业都不可能生产出产品.比方出租车运营证价格下降了,就会增加对出租车的需求,驾驶员需求量就要增加.2 .如何理解劳动者人数和劳动时间的使用均衡?如果雇员人数和工作时间存在边际生产率差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就不再会把二者看成是同质的,这将影响到两种要素的需求水平.为了区分开生产率差异与准固定劳动本钱的影响,我们假定每小时劳动使用者本钱不变,将生产函数中的雇员人数与

31、工作小时区分开来,生产函数可写为Y=F(K,L,H).企业利润最大的必要条件是:在上式中,MRP!示边际收益产品,下标H和L分别表示工作小时和雇员人数;W和W分别表示小时工资和单位人员工资.企业要将雇员人数和工作小时调整到这样一种水平,使它们的增量对总收益的边际奉献等于其边际本钱.如果企业发现在正常工时处工时生产超过雇员生产率,那么,它就会增加雇员的工作时间并减少雇员人数.这会降低工时生产率对雇员生产率的比率,因而实际上它是引起两方面趋向均衡点的运动.如果工资也随工作小时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单位工时本钱也会以更大比例增加,因为企业需要支付较高的加班补贴.简单地说,假定W=1,W=1.假设MRPM

32、RP那么厂商会延长劳动时间而减少雇用人数.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劳动时间延长,MRPF降;同时雇用人数减少,MR哙上升,最终趋向均衡.劳动时间的延长会使时间工资提升,从而也会制约厂商劳动时间的延长举措.3 .全日制劳动需求与非全日制劳动需求有何不同?非全日制劳动需求的意义何在?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比拟表序号区别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1工作时间不同一般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且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40小时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且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2合同形式要求不同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否那么劳动者可以主张双倍工资比拟灵活,可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可以订立口头劳

33、动合同3计酬方式及工资支付周期不同按月支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时计酬为主,不得彳氐于当地最低时工资标准,工资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5日4是否约定试用期不同可以约定试用期明文规定不得约定试用期5缴纳社会保险不同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办理养老、医疗等五险单位只需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其他险种由劳动者自行缴纳6劳动合同的解除不同必须依法解除,并且一般应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任何一方可随时提出终止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7合同主体要求不同劳动般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与一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8是否能适用劳务派遣可以适用劳务派遣形式不得适用劳务

34、派遣形式促进非全日制就业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适应企业灵活用工的客观需要.(2)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3)有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减少失业现象.4.加班对劳动就业会产生什么影响?当企业忽然面临大额订单、市场需求旺季等市场变化时,为了满足短期的劳动力需求,企业通常增加雇用人数或者延长工作时间.但是对于大局部企业来说,忽然性的市场需求变化毕竟不多,临时扩充人员会面临将来诸多风险和很多长期问题.因此,企业通常选择延长员工的劳动时间,哪怕是支付加倍的加班工资.从某种意义上说,加班工资成为企业做出劳动力需求决策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为了分析提升加班工资是否会增加就业的问题,我们

35、从四个角度解释加班工资的提升可能产生的影响.1 1)即使企业加班时间缩减到零,其平均劳动力本钱也会上升2 2)在提升加班工资之前经常加班的企业,如果现在转换为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其生产本钱也很有可能增加3 3)如果当前存在的失业类型是结构性失业,也就意味着目前从事加班工作的员工与失业者之间的可替代程度很低.即使加班工资提得再高,企业也不得不选择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保证产出,由于企业无法在市场上寻找到大量同质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很难将加班时间转化为失业者的新就业时机.4 4)假设法定加班工资提升,那些把加班当成常规性工作的企业做出的选择可能是降低员工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小时工资率,从而使员工获

36、得的薪酬水平限制在原有范围内.并且研究也证实,当加班工资发生调整时,确实会影响到正常工作的工资率.而这种影响将进一步削弱提升加班工资所带来的岗位创造效应.5、劳务派遣制度对企业有何价值?如何增强对劳务派遣的治理?劳务派遣又称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存在于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给付的事实那么发生于派遣劳工与用工单位之间,其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别离.针对流动性强、治理难度较大的岗位以及大量临时性人员的用工需求,派遣效劳的提供使实际用工企业在获得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效劳的同时,从烦琐的人员招聘、培训、考核等工

37、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关注在核心业务上,从而简化用工程序、减少人员治理本钱、降低用工风险,促进企业的开展.劳务派遣行业的开展对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达在以下三个方面:5 1在就业规模方面.研究发现使用派遣员工可以降低用人单位本钱、解决编制问题和满足临时性用工需要,企业有用派遣员工代替正式员工的需求,总体劳务派遣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是积极的.6 2在就业质量方面.派遣员工的薪酬福利相对较低,而且由于派遣员工的短期性,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很少考虑派遣员工的职业生涯开展.7 3在匹配本钱方面.由于派遣机构只要使劳动者进入用工单位工作,就能按月收取治理费.在利润的刺激下,派遣机构主动地获取企业用工

38、需求和求职者信息的积极性较高,作为供应和需求之间的中介组织,派遣机构能使供求信息集约化,有利于减少供求信息障碍,减少摩擦性失业,从而能提升匹配的质量.8 .特殊就业群体有哪些?对他们的就业照顾政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特殊就业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种:1残疾人群体.2大龄失业群体.3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4复员转业军人.5刑满释放人员群体.除此之外,当前还有享受最低生活保证的困难人员、失业一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都成为就业困难群体.对特殊就业群体的政策支持的经济影响分析:假定资本是固定不变的.某国政府为了提升该国某一群体如妇女或残疾人,以下简称为A类人,B类人是除此之外的劳动者的就业水平,

39、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按政府规定雇佣A类劳动者,否那么将受到处分.假定企业完全根据政府的政策行事,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性影响?先从政府没有任何雇佣限制的状态考察AB雇佣量的决定因素.设两类人的劳动效率不同,B类人的劳动效率高于A类人,B类劳动者为Lb,A类劳动者为La,工资分别为W、W,产量为Q,如图3-4所示.假设既定本钱为CD那么在等产量这条曲线上,本钱最小化的点为E,此时等产量线与等本钱线相切.B类类劳动需求量为Lbe,A类劳动需求量为Lae,B类劳动需求量大于A类劳动需求量.图1A、B类劳动需求比例变动的影响假设政府要促进A类人就业,要求AB类人的雇用比例到达一定标准比方说是1:1,如图1中的

40、OF线所示.企业必须要在OF线上找到AB劳动的组合点.现在面临两个问题:其一,假设产量是既定,比如是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的,那么现在本钱无法完成,必须要增加本钱到CD/,组合点在G点;其二,假设厂商不能在短期内增加筹资,那么产量会下降到Q,组合点在H点.无论从哪一点看,厂商都没有实现最优化的要素组合,这就是政府就业促进政策对厂商造成的代价.假设这种本钱的上升并不完全由企业来承当,一局部要通过产品需求的变化,影响到劳动者和消费者.如果相关企业全部受到这样的政策限制,那么,工资的上升对产品需求所造成的影响,将使产品的供应曲线上移,使价格上升,这一局部本钱由消费者来承当.假设本钱不变,产量下降,那么价格

41、会上升,会降低消费者的需求量.但是,如果政府仅限制某些特定企业,只要没有相应的政府补贴,与其他的企业相比,此类企业所增加的本钱局部就只能由其自己承当,从而使此类企业竞争力会下降.这样此类企业的产量会随着需求的减少.由于规模效应发挥作用,劳动力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减少.9 .工资补贴对厂商的劳动需求有何影响?政府对特定劳动者的工资补贴,一方面可使企业的劳动力本钱下降,另一方面也易引起与这些特定劳动者有竞争关系的劳动者的工资上升.其结果是,如果其它各种条件不变,其他劳动者被得到补贴的劳动者替代.首先,考虑一下企业支付的工资中的一局部由政府承当的情况.例如工资补贴达20%,企业并不是只负担原工资的80%

42、就行了.企业对受补贴劳动者的工资负担减少,那么对这类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增加,他们的市场工资率便会上升.另外,市场工资率的上升使劳动力供应扩大,这又会使工资抑制机能起作用.企业的本钱虽然没有增加,但支付的工资要比原工资的80%要多.如果工资补贴直接发放到接受者手中,情况那么有所不同.假定市场工资率依旧是以前的水平,含有补贴金的局部对劳动者来说具有与市场工资率上升相同的效果,劳动力供应量因此增加.其结果是,劳动力需求量虽然相同,但由于劳动力供应量增加而造成市场工资率下降,企业支付的工资额减少.其次,受到这种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影响,雇佣得到工资补贴的劳动者的雇主所负担的工资额降低.如果在该水平上工资固定

43、不变,劳动力需求将会怎么样?如图2所示,以享受工资补贴的劳动者A为横轴,其他劳动者B为纵轴.获得工资补贴之前的企业的产量为Q,相对应的等本钱线为CD此时,点H是企业的最低本钱组合点,企业雇用享受工资补贴的劳动者Lah和其他劳动者Lbh.图2工资补贴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假设政府对A类劳动者进行补贴,那么企业直接负担的工资下降,由此而产生的变化可以从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两个方面分析.替代效应是因等本钱线所代表的相对工资的变化,均衡点从点H向点I移动,结果是享受补贴的劳动者的雇佣量增加,其他劳动者雇佣量减少.不过变化并非仅此而已,规模效应还发挥着对全部劳动者的劳动力需求扩张的作用:人工本钱的降低使产品的供

44、应曲线向右移动.即使市场工资下降,由于享受补贴的劳动者的收入增加,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企业的产量随之增加,于是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Q移至Q.这样,规模效应使两者的雇佣量从点I增至点K.工资补贴通过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使雇佣量扩大,但是对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劳动者来说,替代效应会产生减少雇佣量的效果,而规模效应有扩大雇佣量的效用.但最终是正效果还是负效果,无法做出先验性的答复.因此,为了尽量减少对特定劳动者的工资补贴所造成的对其他劳动者需求的减少,设计与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形成规模效应的方法是制定此类政策时需要重点考虑的.10 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有何差异?公共部门的目标有两下,一个是效劳

45、最大化目标,另一个是财政收入最大化.在效劳目标最大化下,公共部门决策者在确定效劳水平时所要考虑的问题是,为了满足选举人的要求,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效劳,需要筹措多少资金,而为筹措这些资金,又将增加纳税人多少负担.如果提升效劳水平所能满足的群众需要小于因提升效劳而增加的群众负担,以效劳最大化为目标的决策者将决定不提升效劳水平;如果提高效劳水平所能满足的群众需要大于因提升效劳而增加的群众负担,决策者将决定提升效劳水平.由于假设技术条件一定,所以公共部门雇佣规模便同效劳水平一起确定.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下的公共部门的考虑那么不同,如果提升效劳水平的决策已定,它考虑的是如何将税收负担增加到群众所能承受的最大

46、限度;如果税收负担一定,它要将效劳水平降低到群众可忍受的最低限度.因此,如果效劳水平相同,公共局部雇用工资相等,以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共部门将比以效劳最大化的公共部门雇用更多的人员.而私人部门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它一定要根据边际收益与边际本钱相等的原那么确定雇佣人数.11 如果雇用和解雇工作者的本钱都很高,企业将如何调整其雇用水平?当雇用一单位的劳动与解雇一个单位的劳动的边际本钱相等时,且等于劳动的边际收益,此时的雇佣水平最正确.当雇用一单位的劳动大于解雇一个单位的劳动的边际本钱时,减少雇用量,此时,根据边际本钱递增规律,雇用本钱会下降;反之,那么增加雇用量.12 .目前大学生初次就业工资

47、相对于一些岗位的农民工工资是下降的,其原因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经验缺乏.2劳动效率不高.3不能学以致用.4不能吃苦5供应太多.13 .最低工资制度的利弊有哪些?对劳动就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最低工资制度的“利:保证工人薪资、维护工人的尊严、维持社会稳定、有效提升内需、带来了高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政府宏观调控水平的提升.2最低工资制度的“弊:加剧失业、深化劳资冲突、扭曲了市场机制、削弱竞争力、损害技术和低学历及年轻工人的就业时机、不能改善穷人的处境.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取决于两个条件:劳动力的市场结构和最低工资标准.在完全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市场到达均衡状态时,低于均衡水

48、平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力市场不产生影响,高于均衡水平的最低工资标准会减少覆盖部门的就业量,增加失业率,同时压低非覆盖部门的工资水平;在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在边际工资本钱等于劳动力边际产品收益点的工资以下,有助于短期增加就业,提升工资.高于该点的工资水平,将减少就业量,失业率增加.三、案例分析可参考思考题第3题和第5题.第四章劳动供应分析二、思考题1.什么是劳动供应?有哪些特点?劳动供应,也可以称为劳动力供应,是指劳动力的供应主体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劳动供应是指一个经济体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家庭)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

49、的劳动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水平的总和.要深入理解劳动供应概念,需要把握下面几个要点:(1)个体决策.劳动者是寄寓于其身上的劳动力的法定的产权所有者,劳动者有充分的自由使用权和处置权,并有凭借直接提供劳务或出租劳动力使用权获得收益(即劳动报酬)的权利.(2)个体意愿.劳动力是劳动者的私有财产,劳动者是否愿意提供自己的劳动水平,取决于许多因素.(3)时间要素.劳动供应是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提供的劳动水平的总和,这种劳动水平的总和不仅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还包括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和强度等.劳动力供应是满足社会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要求的标准供应,即把劳动力供应等同于劳动力数量.2.什么是劳动

50、供应弹性?劳动供应弹性有哪几种类型?劳动供应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映程度定义为劳动供应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供应弹性.其计算公式为劳动供应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根据劳动供应弹性的不同取值,一般将劳动供应弹性分为五类:(1)供应无弹性;(2)供应有无限弹性;(3)单位供应弹性(4)供应富有弹性;(5)供应缺乏弹性.3,劳动供应的变化与劳动供应量的变化有何不同?劳动力供应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应量的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劳动力供应曲线上的点的移动.通常情况下,当工资率提升时,劳动力供给量增加.反之亦然.劳动力供应的变动是指在工资率

51、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如企业规模、气候等)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供应量的变动.劳动力供应的变动表现为劳动力供应曲线的水平位移.工资率不变,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如失业救济增加,那么劳动供应曲线左移,即减少劳动供应.反之亦然.4 .什么是劳动力?什么是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也称为劳动水平,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资源总数是指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其平均素质的乘积.5 .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有哪些?(1)人口规模.国家规定的

52、就业年龄越小,退休年龄越大,潜在劳动力比例越大.当然也要等到人口到达法定劳动年龄后,才能对劳动供应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将其称为“滞后效应,也就是说,人口规模只在长期内起作用.(2)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按其所具有的属性来看,可分为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经济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人口地域结构和人口质量结构.(3)教育体制与教育供应规模.从动态上看,劳动者受教育的年限增加,会相应减少就业的时间,从而降低劳动参与率;反之,受教育年限缩短,把可用于接受教育的时间用于就业,必然提升劳动参与率.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力工资率差异越大,劳动参与率越低,一定量总人口中潜在劳动力供应就越多.(4)宏观经济状况.当经济总体形势好

53、,就业时机越多,工资水平越高,就会有更多人有更强的就业欲望和信心,从而劳动参与率越高,社会劳动力供应越多.反之使劳动参与率降低.(5)工资政策及工资水平.宏观上来看,工资水平越高,劳动力供应就会增加,从而劳动参与率越高;反之,劳动参与率越低.当然工资水平的变化对劳动供应的影响就个人而言,到底是促进劳动供给增加,还是使劳动供应减少,这要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比拟来分析.(6)个人非劳动收入.个人非劳动收入的增加,将会降低人们谋生对劳动的依赖程度,从而降低劳动参与率.(7)家庭生产率的变化.居民家庭生产率越高,从家庭生产的时代价值就越高,愿意向市场提供的劳动供应数量就越少,因而,在市场工资率一定

54、的条件下,劳动参与率会降低.8社会保证制度.劳动普及型社会保证制度会降低劳动参与率,就业型社会保证制度会刺激劳动参与率提升.9社会分工程度.人们的商品观念越浓,社会分工程度越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越高,人们从事家务劳动的必要时间就会越少,处于就业年龄女性的社会就业者就会越多,从而劳动参与率越高.10其他因素.包括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6 .如何理解个人劳动闲暇供应决策?如图4-1所示,预算线TH,没有非劳动收入,每小时8元的市场工资率,三条效用曲线,位置越高效用越大.图4-1劳动与闲暇的最正确组合决策闲暇h劳动H该工作者每天消费8小时的闲暇,U3上的消费束,由于它能够提供更高8小时,并且能够购

55、置价值100元的商点E为效用最大化的劳动者所选择的劳动与闲暇时数的最优组合.工作8小时,获得收入64元.该劳动者显然偏好位于无差异曲线水平的效用.例如,该工作者会偏好点G在该点,她每天工作品.然而,给定她的每小时8元的工资率,该劳动者绝不可能支付得起这一消费束.相比之下,她可以选择诸如点A这样的点,该点位于预算线上,但是她却不愿意这样选择.由于她在点A获得的效用低于点B因此,对工作者来说,收入与闲暇的最优消费是由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那一点决定的.这一类型的解决方案被称为内部解决方案,由于该劳动者并不位于时机集的两个拐角也就是说,在点H,可以把所有可获得的时数用于工作;在点T,那么根本不工作

56、.在最优点E,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这意味着MUhMRShYh=WMUy因此,在选定的消费和闲暇水平上,边际替代率MRS即一个人愿意放弃闲暇时数来交换额外消费的比率等于工资率即市场愿意让该工作者用1小时的闲暇时间替代消费的比率.这一条件背后的经济直觉比拟容易把握,如果我们把它改写为型匚=MUYw在上式中,MU为从多消费1小时的闲暇中所获得的额外效用,这额外的1小时的本钱是W元.因此,公式4.10的左边为通过在闲暇上多花费1元而获得的效用数量.MU为在劳动上多得1元所获得的效用数量.图4-10中的点,意味着花费在闲暇活动上的最后1元,能够购置与她花费在劳动上的

57、最后1元相同数量的效用.如果这一相等没有被保持,该工作者就无法到达效用最大化.她可以重新安排她的劳动闲暇方案,以购置更多的每一美元能够得到更多效用的商品.在A点,劳动者心理上的时间价值大于市场工作的时间价值(MRSW,因此增加闲暇可以增加效用.而在B点,正好相反,应该减少闲暇.7 .个人劳动供应曲线与市场劳动供应曲线的特征是否相同?为什么?(1)个人劳动供应曲线图4-2显示的是劳动力供应曲线、最优工作时数与工资率之间的关系.劳动力供应曲线的斜率会随着工作时数和工资率一起移动而呈现正值.然而,一旦工资上升到超过WH寸,收入效应就占据优势,工作时数会随着工资的上升而下降,创立出具有负斜率的劳动力供应曲线的那一线段.这种特征的劳动力供应曲线被称为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应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