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绪论1.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 种群: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3. 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4. 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5. 生物圈: 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6. 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生态学问题所产生的新的分支学科。7. 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1、生物与环境1. 环境: 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
2、存的各种因素。2. 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3. 大气候: 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 米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决定的,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据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4. 小环境: 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5. 小气候: 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 米以内的气候。受局部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的调节。6.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温度、水、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7. 生境: 指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8. 主导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
3、,其中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为主导因子。9. 作用:环境的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一般称为作用。10. 反作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般称为反作用。11.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也称短板理论。12. 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13. 限制因子定律:因子处于最小量时,可以成为生物的限制因子;但当因子过量时,同样可以成为限制因子。14.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
4、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15. 生态幅或生态价: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16. 内稳态机制: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 ,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即内稳态),减少对环境的依赖,从而扩大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能量环境1. 太阳高度角:以平行光束射向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与地面的交角,称为太阳高度角。2. 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依赖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将辐射能转换成具有丰富能量的糖类
5、,然而光 合作用 系 统只能 够 利用太阳光谱的 一个有限带,即380-710mm波长的辐射能,称为光和有效辐射。3. 黄化现象:指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的现象。4. 光合能力: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的、温度适宜、相对温度高、大气中CO2和 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称为光合能力。5. 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羽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6. 长日照植物(短夜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萝卜、 小麦、 凤仙花及牛蒡。7. 短日照植物(长夜植物):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
6、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玉米、高粱、水稻、棉花、牵牛等。8. 中日照植物:昼夜长度接近相等时才开花的植物,如甘蔗9. 日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如蒲公英,四季豆、黄瓜、番茄及番薯等10. 上湖层:夏季湖泊上层的水受风的搅动,水温较一致,称为上湖层。11. 斜温层或温梯层:在上湖层以下,水温变化剧烈,每加深1m。水温至少下降1 度,这层水称为斜温层或温梯层。12. 下湖层: 斜温层以下的部分称为下湖层。13. 常温动物:维持大致恒定的体温的动物。14. 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物。15. 外温动物:依赖外部的热源,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动物。16. 内温动物
7、:是通过自己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的动物,如鸟兽。17. 冻害:当温度低于-1 度时,很多物种被冻死,这是由于细胞内冰晶形成的损伤效应,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蛋白质失活或变性,这种损伤称为冻害。18. 冷害:指喜温生物在0 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这可能是通过降低了生物的生理活动及破坏生理平衡造成的,它是喜温生物向北方引种和扩张分布区的主要障碍。19. 发育温度阀: 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阀温度,或称为生物学零度。20. 总积温或有效积温:发育的速率是随着发育阀温度以上的温度呈线性增加,它表明外温动物与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
8、,还需要时间和温度的结合(称生理时间),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21. 春化:一些物种的种子只有经历了预寒冷后才能发育和开花,这种由低温诱导的开花称为春化。22. 驯化及气候驯化:内温动物经过低温的锻炼后,其代谢产热水平会比在温暖环境中高,这些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如果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则称为气候驯化。23. 贝格曼规律: 来自寒冷气候的内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个体更大。24. 阿伦规律: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变小的趋势。25. 异温动物:产生冬眠的内温动物又称异温动物。26. 适应性低体温:内温动物的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称为适应性低
9、体温。27. 风:空气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运动称为风。3. 物质环境1. 相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e)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 E)之比。2. 田间水持量:对于陆地植物,水主要来自土壤,土壤孔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称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是土壤储水能力的上限,为植物提供可利用的水。3、 土壤质地:组成土壤的各种大小颗粒按直径可分为粗砂、细砂、 粉砂和黏砂。这些不同大小颗粒组合的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根据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4、土壤结构:土壤颗粒排列形孔隙度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称为土壤结构。土壤结构可以分为微团粒结构、团粒结构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5、土壤的生物特性:是
10、土壤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活动所产生的一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特性。6、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的总称。4、种群及其基本特性1、种群:是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系统更高组织层次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2、实验种群:指实验室内饲养或培养的一群生物。3、无性系分株:构件生物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可能会死亡和腐烂,这样就形成了许多分离的个体,这些个体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并且基因型相同,这样的个体被称为无性系分株。4、种群生态学:是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他其他生物种群(如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
11、相互作用的学科。5、种群大小:是一定区域内种群个体的数量,也可以是生物量或能量。6、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单位体积或单位生境中个体的数目。7、 内分布型(简称分布): 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种群的内分布型一般可分为均匀的、随机的和成群的几种。8、建筑学结构:指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它是决定植物个体与环境间相互关系和个体间相互作用的。9、 出生率: 泛指任何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不论这些个体的产生是通过分裂、出芽、卵生、胎生还是别的生产方式。10、最大出生率:是理想条件(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下种群内后代个体的出生率。11、实际出生率:就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每个
12、雌体实际的成功繁殖量。12、 特定年龄出生率:就是特定年龄组成内每个雌体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后代数量。13、 死亡率: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死亡个体的数量除以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平均大小,这是一个瞬时率。14、最低死亡率:指种群在最适环境下由于生理寿命而死亡造成的死亡率。15、生态死亡率: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实际死亡率。16、 特定年龄群的特定年龄死亡率:是死亡个体数除以在每一时间段开始时的个体数。17、 迁入: 是个体由别的种群进入领地;迁出: 是种群内个体离开种群的领地。18、种群统计学:就是种群的出生、死亡、迁移、性比、年龄结构等的统计学研究。19、 年龄锥体: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下到上配置而成的图,
13、横柱从下而上的位置表示从幼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个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各年龄组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的百分比。按锥体形状,年龄锥体一般有以下3 类: 典型的金字塔型锥体(基部宽、顶部狭,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代表增长型种群)、钟形锥体 (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平衡,年龄结构和种群大小都保持不变,代表稳定型种群) 、 壶型锥体 (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说明种群正处于衰老阶段,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代表下降型种群)。20、性比:指的是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21、 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这样的一组个体称做同生群,这样的研究叫做同生群分析。22、静态生命表:是根
14、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23、特定年龄存活率(lx ) :种群从出生到年龄成长到x 期开始时存活个体所占的比率。24、生命期望:是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年数。25、净增殖率:将存活率与生殖率相乘并累加起来,即得净增殖率。26、 K因子分析:根据观察连续几年的生命表系列,我们就能看出在哪一时期,死亡率对种群大小的影响最大,从而可判断哪一个关键因子对死亡率的影响最大,这一技术成为K因子分析。27、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28、世代时间:是指种群中子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29、种群平衡:种群较长时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称为种群
15、平衡。30、种群的衰落:指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人类过捕或栖息地被破坏),其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当一个地域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迁出大于迁入,R01, r 呈现负值后,如果这种趋势长期得不到恢复,种群就会衰落,进而消亡。31、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渐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32、 非密度制约因子:如果因子对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等参数产生的影响在各水平种群密度下都是均一的,即其所产生的影响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无关,则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33、 密度制约因子:有些因素对种群初级参数产生的影响与种群本身的密度密切相
16、关, 当种群密度达到很高时,这些因素的不足会加剧种群内各个体之间的竞争作用, 从而导致种群增长率的下降,这些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大小决定于种群密度的高低,称为密度制约因子。34、集合种群:描述的是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的集合。35、 局域种群指的是同一个种的,并且以很高的概率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36、斑块:指的是局域种群所占据的空间区域。37、集合种群动态:是指被占据生境斑块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过程。6、生活史对策 1、生物的生活史:指其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2、生态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 策。3、休眠:指生物因为当前环境苛刻,而未来预期会更好,就可能
17、进入发育暂时 延缓的状态。4、滞育:昆虫的休眠称为滞育。 5、冬眠:响应冷环境的深度蛰伏叫做冬眠。6、夏眠:一些种类的鸟和哺乳动物,可以通过类似于冬眠的夏季休眠来渡过沙 漠长期的高温和类似的生境,这种休眠叫做夏眠。7、变态:个体生活史中的形态学变化叫做变态。7、种内与种间关系1、拟寄生:是一种寄生的形式,也称作重寄生,发生在一些昆虫种类(主要是拟寄生蜂和蝇),拟寄生者在寄主体上或体内产卵,通常引起寄主死亡。2、偏利共生:种间相互作用对一方没有影响,而对另一方或有益。3、偏害共生:种间相互作用对一方没有影响,对另一方或有害。4、种内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种内关系。5、种内竞
18、争:同种个体间发生的竞争。6、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对于植物而言,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7、自疏: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同样在年龄相等的固着性动物群体中,竞争个体不能逃避,竞争结果典型的也是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这一过程叫自疏。8、雌雄同体:产生雌雄配子的动植物就是雌雄同体的,但雌雄同体的并不一定都是自体受精的。9、闭花受精:某些植物有花,但从不开,仅能通过自体受精而生殖,这叫闭花受精。10、性比:通常以种群中雄体对雌体的相对数来表示,如雌雄个体数相等,则性比为 1:1 ,
19、性比也可以用雄体占种群总数的比例来表示,如雌雄数相等,其比例为 0.5.11. Fisher 氏性比理论:大多数生物种群的性比倾向于1:1 ,这种倾向的进化原因叫做 Fisher 氏性比理论。12. 稀少型有利:如果母体偏向于生产性别较少的后代,则母体的适合度就比较高,这就是稀少型有利。13. 局域交配竞争:在同胞姐妹间存在交配竞争的情况下,母体如果产同样数量的雄仔和雌仔就会形成浪费,因而性比偏于雌,这叫做局域交配竞争。14. 婚配制度:是指种群内婚配的种种类型,包括配偶的数目,配偶持续时间,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15. 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
20、的空间。16、领域行为:指动物保卫领域的方式很多,如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其领域范围;或威胁、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称为领域行为。17、社会等级: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18. 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9. 阿利氏规律:种群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20. 种间竞争:是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21. 利用性竞争:通过损耗有限的资源发生竞争。22. 干扰性竞争: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或通过竞争个体间直接
21、的相互作用。23. 似然竞争:相互影响与两种捕食者以共同的食物资源为中介产生的资源利用型竞争结果相似,称为似然竞争。24. 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25. 竞争释放:在缺乏竞争时,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26. 性状替换:偶然,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会导致形态性状发生变化,叫做性状替换。27. 捕食:可定义为一种生物为摄取其他种生物个体的全部或部分为食,前者称为捕食者,后者称为猎物或被食者。28. Jazen 把协同进化定义为: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29. 捕 (觅) 食对策: 就是动物
22、为获得最大觅食效率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30. 寄生:是指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而生存。寄生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微寄生物(在寄主体内或表面繁殖)、大寄生物(在寄主体内或表面生长,但不繁殖。)拟寄生物(也称重寄生物,比如食尸动物)31. 互利共生:是不同种两个体间一种互惠关系,可增加双方的适合度。32. 专性互利共生:指永久性成对组合的生物,其中一方或双方不可能独立生活。33. 兼性互利共生:共生者可能不互相依赖着生存,仅是机会性互利共生。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1. 生物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2. 优势
23、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3. 建群种: 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4. 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5. 伴生种:它与优势种相伴生存,但对群落环境的影响不起主要作用。6. 偶见种: 可能偶然地由人们带入或随着某种条件的改变而侵入群落中,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7. 多度: 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中。8. 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上的一个实测数据。9. 相对密度:是指样地内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全部植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10. 密度比:某一物种的密
24、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11. 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又称投影盖度。12. 盖度比:某一物种的盖度占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13. 基盖度:是指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乔木的基盖度称为显著度。14. 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15.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16. 数目或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17. 均匀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18.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是基于在一个无
25、限大小的群落中,随机抽取两个个体,他们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是多少这样的假设而推导出来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种的概率=1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同种的概率。19. 香浓 - 威纳指数:是用来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高,多样性也就越高。20.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21. 层片:是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22. 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23. 同资源种团:通常将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
26、的物种集团成为同资源种团。 24. 干扰: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是指平静的中断,对正常过程的打扰或妨碍。25. 波动:生物群落的年变化是指不同年度之间,生物群落常有明显变动。但这种变动只限于群落内部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通常将这种变动成为波动。波动可分为三种:不明显波动、摆动性波动、偏途性波动。26. 演替是指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演替分为快速演替、长期演替、世纪演替 (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分); 群落发生演替(群落发生)、内因生态演替或内因动态演替、外因生态演替或外因动态演替(按照引起演替的主导
27、因素分); 自养性演替和异样性演替(按照群落代谢特征); 水生基质演替系列(黏土生演替系列、砂生演替系列、石生演替系列、水生演替系列)、旱生基质演替系列(黏土生演替系列、砂生演替系列、石生演替系列)( 按照基质划分)。27. 定居:就是植物繁殖体到达新地点后,开始发芽、生长和繁殖的过程。第四部分生态系统生态学1.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 系统: 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事物有规律地联合的集合体,是有序的整体。3. 非物质环境: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元素和化合物,联系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
28、有机物质和气候或其他物理条件。4. 生产者:是能以简单的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5. 消费者: 是针对生产者而言,即它们不能从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因此属于异样生物。6. 食草动物:是直接以植物体为营养的动物。食草动物可以统称为一级消费者。7. 食肉动物:即以食草动物为食的食者,可以统称为二级消费者。8. 大型食肉动物或顶级食肉动物:即以食肉动物为食者,它们可以统一称为三级消费者。9. 分解者: 是异样生物,它把动植物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的化合物,并释放能量,其作用正与生产者相反。10. 初级生产:一般把自养生物的生产过程称
29、为初级生产,其提供的生产力称为初级生产力。11. 次级生产:异样生物再生产过程称为次级生产,提供的生产力称为次级生产力。12. 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一般有两类食物链:捕食食物链、碎屑食物链。13. 一级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14. 二级营养级:所有以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都属于第二级营养级。15. 第三级营养级:包括所有以植食物为食的食肉动物。16. 能量锥体或金字塔:能量通过营养级逐渐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画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成为能量锥体或金字塔。17. 传递效率:能流过程中各个不同点上能量之比值,可以称为传递效率。18. 摄食量:表示一个生物所摄取的能量。对于植物来说,它代表光合作用所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工伤人员伤残评定及赔偿协议
- 2025年度集体合同协商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2025年度幼儿园保安聘用合同标准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专业护工针对心血管疾病病人护理合同
- 2025年度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借款连带担保人合同
- 2025年度单位食堂承包及员工满意度提升协议
- 2025年度知识产权股份代持许可使用协议
- 2025年度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合作诚意金协议
- 2025年度工程监理个人劳动合同(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 2025年度航空航天器复合材料维修合同
- 简单的路线图(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 成都市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教育局财务工作计划
- Unit 5 Now and Then-Lesson 3 First-Time Experiences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权威完整改进版
- 【MOOC】影视鉴赏-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安全管理措施
- 高压输电线路质量、检查、验收培训课件
- 混合型颈椎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