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_第1页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_第2页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_第3页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_第4页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含教学设计)课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课型新课授课教师苏小莉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章节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第1课时)教 材 分 析本次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实验教科书必修 1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 物。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部分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相关知识,对元素 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有了f的了解,且掌握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技能,为本 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坚固的基石。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章节氨硝酸 硫酸知识学习的基础,硫酸的工业制取方法为硝酸的工业制取提供理论支撑,故本

2、节内容有承前启后的 作用。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以 SO对环境的污染作为切入点,主要介绍了 SO的化学 性质,引出SO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继而通过性质来引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和酸雨 的防治方法,从而体现了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八个教学理念。学 情 分 析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转变, 对一些比较直观、形象的化学实验感兴趣。特别是学生对酸雨尤为好奇,以此作为切入点, 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学习。知识储备: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等知识 的学习,并掌握了化学实验

3、的基本操作方法,这些内容对SO知识的学习起到铺垫和支撑的作用。欠缺能力:高一学生抽象思维和学习迁移能力相对薄弱,可以利用实验探究和比较教 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将学到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掌握 SO具有魔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还原性和 氧化性四种化学性质。通过与氯水漂白性作比较,了解二氧化硫漂白性的原理。设计本节课首先通过播放投影:通过美丽的山水图片及诗句和受酸雨侵蚀后的对比,引入本节课的主角一一SO。利用实验,推测SO具肩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并运用实验 的手段验证猜想的止确性。最后联系SO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SO形成酸雨后的 危害,引导学生学习化

4、学知识,学会如何防治酸雨及其危害。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式思的讨论教学,抓住“结构一性质一用途”这条主线,以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氧化还原路反应等知识为基础,通过实验探究、比较、归纳法等手段,学生自主建构SO的相关知识,步迁移,拓展,应用。教 学 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2)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及酸雨的防治方法。(3) 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4)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和社会调查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学生学会通过生活,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根据物质的分类和通过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5、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3)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和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了解SO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2)学生了解SO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 学科价值。(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4)帮助学生了解SO污染环境的原因、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引起学生对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难点(1)可逆反应的理解(2)在/、同环境卜SO

6、的性质的分析教 学 方 法实验探究式教学通过SO的化学性质实验分析物质比较教学法以SO与氯水漂白性作比较,了解 SO的漂白性原理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层层设问,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图片展示:被酸雨腐蚀的大理 石雕像、森林枯死、湖泊里的鱼虾死亡 等。【提问】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恶果?【追问】酸雨是怎样形成的?二氧化硫 又是从何而来?回答:是酸雨造成的。 二氧化硫的来源:煤炭 等燃料的燃烧;含硫金 属矿物的冶炼;硫酸生 产等过程中的二氧化硫 的排放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 欲。【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主要来学习二氧 化硫的化学性质。【回顾

7、】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请 列举几个能反映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化 学方程式,并试着写出能反映二氧化硫 化学性质的方程式。思考讨论,上黑板书写二氧化碳:1 .酸性氧化物:CO + H2O=H2CO2 .与碱反应:CO +Ca(OH) = CaCO J + H2O3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让学生对比熟悉的知识进行 新知识的学习,启发学生的 思维,实现知识的迁移,达 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并进 一学习对比学习法。CO+NaO=NQO二氧化硫:,【实验11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 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三组实验: 1.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 液,观察现象。2.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5mL二氧化硫 水溶

8、液和5mL氯水,再分别滴加几滴品 红溶液,振荡,然后加热试管,观察加 热前后两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分组实验:1、2、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 验现象。实验后描述实验现象:1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色。2 .加二氧化硫水溶液的 品红试液先褪色,加热 后具颜色又恢复;加氯 水的品红试液褪色,加 热后具颜色不恢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观察分析能力及交流讨论能 力。【讲述总结】SO的化学性质:1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后部分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 硫酸:SO+H2O -二H2SO (板书)因此, 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SO 启酸性氧化物的通性SG+Ca(OH)=CaSO; +HO 2SG

9、+Ca(OH)=Ca(HSO 2(SO2 过量)SG+NaO=NO【教师】CO + H2O-H2CQ, SG+HO二H2SO碳酸和亚硫酸很不稳 定,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又会分解,把这 样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板书】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 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 应力向进行的反应。【练习】PPT播放练习2 . SO的漂白性【实验2】SO的漂白性实验探究(往实 验1所得的亚硫酸溶液滴加品红溶液, 观察现象);加热滴有品红的亚硫酸溶 液。【讲解】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具有 漂白性。但其漂白作用/、稳定,加热后 颜色又恢复。其本质是由于它能与某些听讲、记录、思考、对 练习做出止确解答。Xt

10、 SO的漂白性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 化学性质。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 原来的颜色。【讲解】二氧化硫不能使酸性指示剂褪 色,通常只显示出酸性。这是它的特性, 希望同学们谨记!【板书】暂时性一一化合漂白(加热后又恢复红 色)选择性一一不能使紫色石蕊褪色【讲述】二氧化硫可以用来漂白纸浆和 草帽等编织品。但有些不法商贩为了迎 合人们越白越美丽的心理,将 SO2过度 使用在食品加工行业。例如:这是天然 银耳,这是漂白后的银耳,又白又亮, 色相诱人;这是天然的劣质辣椒。这是 优质辣椒这是通过二氧化硫燎过得劣质 的辣椒,长期食用对人身体伤害很大, 在

11、选用这些食品时要注意辨别【思考与交流】活性炭、NaQ或者氯水、 SO的漂白原理是否相同?3 .氧化性【思考】从SO中S元素的化合价看:推 断它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讲解】硫从+4价到+6价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 时需要加入氧化剂,如氯水。硫元素从 +4价到0价或者-2价,化合价降低,被 还原,做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需 要加入还原剂,如硫化氢。【板书】氧化性:SQ+C12+2HO = H2SO+2HC14 .还原性【板书】还原性:SO+2Hs = 3S ; +2H2O【思考】1、二氧化硫与氯水都具有漂白性,若将 二者1:1混合,漂白效果是否更好?聆听,做笔记,思考思考对比,总结归纳【探究】试分析化合价 并实验验证结论【总结】二氧化硫既有 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现象】氯水褪色。同 样能使澳水、高钮酸钾 褪色。【现象】有黄色沉淀产 生【思考并回答】当二者等物质的量混合 时,会发生反应,从而 丧失了它们各自的漂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精 神,学以致用。表格展示几种物质的漂白原 理,对比学习复习前面氧化还原的相关知 识,得出二氧化硫的性质通过方程式预测实验现象。2、二氧化硫使氯水、高钮酸钾溶液褪色 是表现出漂白性吗?【练习】PPT播放习题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