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1 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u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41页例1、例2,教材的41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教材第42页练习十一第12题。u 教学提示: 主题图:着重突出了小朋友在校园内测量旗杆影长的场面。从而引出“通过测量影子的长度把旗杆的长度计算出来的策略,这里并不要求计算,为后面的比例教学创设了情景,提供了课程资源。例1是教学比例的意义。一是可以让学生实际测量提供素材;二是观察例题插图引出表格;三是重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表中数据并展开讨论;四是发现62和93的关系得出构建比例式并根据这种相等关系总结出比例的意义。例2是教学比例的根本性质。可先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发现,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比例的根本
2、性质。对于例2后面的“等号两边的分子分母分别穿插相乘的积相等。这一结论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这一发现对后续学习很有帮助。u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根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的根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讨论“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的过程,使之更好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根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根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才能,开展学生思维,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
3、到学习数学的愉悦。u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u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扑克牌10张A10,圆规一个。u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出示教材章前图谈话: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那么,你们对国旗都有哪些理解呢?生自由答复我们学校升国旗时,五星红旗冉冉升到旗杆的顶部。但是同学们有谁知道我们学校的旗杆有多高吗?你有什么方法测量出旗杆的高度呢?预设:可以通过测量旗杆的影子的长度来测量旗杆的长度。那么应该怎样操作呢?其中的根据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
4、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结合情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自然的引出比例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比例的意义出例如1:两组同学同时在操场讨论竹竿长与影子长之间的规律。列表如下: 观察上表,你能写出多少个有意义的比?并求出比值。把这些比都写出来。 学生讨论并写出比,完成后抽几个学生的作业在讲台上展示,老师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比在黑板上板书。 观察这些比,哪些能用等号连接?把能用等号连接的比用等号连接起来。 提醒比例的概念,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比例?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例的意义。并板书比例的意义 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问题
5、:29和36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考虑并答复下面的问题:1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2假如不能很快看出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怎么办?化简3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指导学生总结出“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比值是否相等。等有关知识,然后再试判断47和80140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书上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两人一组,从十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出4张,看看牌上的数A代表1能不能组成比例。【设计意图:课堂活动通过做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寓教于
6、乐,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取了知识。】 3.认识比例的各部分 引导学生考虑:在一个比例里,有四个数,这四个数分别叫什么名字?能不能根据比中的各项的名字试着给比例中的各项命名?指明学生答复。提醒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在一个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296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在比例里,靠近等号的两个数是内项,剩下的两个数是外项;假如写成分数形式,那么可以用穿插的方法找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总结,学生对于自己总结的知识记忆深化,掌握的更加结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4.教学比例的根本性质前面我们
7、已经探究发现了比例的一个机密,就是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比例还有一个机密,你们愿意去寻找吗?你们任意找一个比例,把它们的内项和外项分别乘起来,又可以发现什么? 学生初步发现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后,老师提醒学生:是不是每个比例都有这个规律,多找几个比例试一试,假如把这个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它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让学生们通过多个比例的探究,发现它们都有这个规律。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这个规律。指导学生归纳后,老师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并且告诉学生,这就是比例的根本性质。考虑:把比例写出分数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穿插相乘,积相等。为什么? 5.运
8、用比例的根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用比例的根本性质,也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请同学们用比例的根本性质判断一下,0.90.3能否和155组成比例?为什么?学生讨论后答复:因为0.9×515×0.9,所以0.90.3能否和155能组成比例。【设计意图:推导出比例的根本性质之后,紧跟着让学生利用比例的根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并且使所学的知识可以及时得到稳固。】三稳固新知教材第42页练习十一第1题,这是一道判断下面的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解题时既可以利用比例的意义去判断即判断两个比的比值是否想的,也可以利用比例的
9、根本性质去判断。 四达标反响 1.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2.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根据比例的根本性质可以写成 × × 。3.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2、3、4、6答案: 1.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有四项。2.6 25 5 30 6 25 5 30 3.答案不唯一。例如2:3=4:6 2:4=3:6 五课堂小结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老师再进展全课总结。【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
10、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稳固。】 六布置作业 1 叫做比例。 2在一个比例中, 叫做比例的外项, 叫做比例的内项。 3 这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4两个比的 相等,这两个比就相等。 5.写出一个你喜欢的比例。6.写出一个比值是0.6的比例。答案: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两端的两个项 中间的两个项3.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4.比值5.答案不唯一。6.答案不唯一,例如3:5=6:10u 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各部分名称: 比例的根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u 教学资料包 一 教学精彩片段 ?比例的意义?教学片断
11、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掌握了有关比例的知识,回忆一下,什么是比例?你能在练习本上写出几个比例来吗?学生写出比例后集体订正 我们仔细观察比例,会发现比例的各项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与联络,想理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比例的另一个知识,比例的根本性质。板书课题:比例的根本性质 老师出示教科书第41页上的例2,将4个比例中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分别相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计算,初步发现上面4个比例中,每个比例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之后老师提醒学生:是不是每个比例都有这种规律?多找几个比例来试一试。学生自己写出比例进展验证后发现,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之积始终等
12、于两个外项之积 同学们通过对多个比例的计算,发现它们都有这个规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这个规律吗? 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 老师引导学生比照例的根本性质作深化的分析,找出“比例的根本性质成立的前提和条件必须首先是一个比例,假如所组成的式子不是比例,那么不具有“比例的根本性质。 通过讨论,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比例的根本性质的内容及存在的条件。运用比例的根本性质,还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请同学们用比例的根本性质判断一下,0.425和1.275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答复:因为0.4×75=25×1.
13、2,所以0.425和1.275能组成比例。 【设计意图:一是注意在已有知识的根底上搭建新知学习平台,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由于比例的根本性质和比例知识有着亲密的关系,所以在复习回忆比例知识的根底上,直接将比例中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分别相乘,探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络,为总结归纳“比例的根本性质做好准备。】二 数学资源 1.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步骤是:一求、二看、三判断。“求是指 ,“看是指 。 2.用比例的根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步骤是:一算、二看、三判断。“算是指 ,“看是指 。 3写出一个比值是0.2的比例。4把6×824×2改写成四个比例。 5把7
14、a8b改写成四个比例。答案:1.求比值 看比值是相等 2.两项的乘积 看乘积是否相等3.答案不唯一:例如2:10=4:204.答案不唯一:例如6:24=2:8 24:6=8:2 8:24=2:6 6:2=24:8 5.答案不唯一:例如b:a=7:8 a:b=8:7 a:8=b:7 7:b=8:a资料链接人体比例 现实生活中的人,身高比例大概都在77.5个头.艺术上那么认为最正确的人体比例应该是8头身,而英雄的形像为9头身.1岁时的婴儿身体比例大概为4头身,身体的中心点在肚脐附近的位置.3岁时,身体比例大概为5头身,身体中心下移到了小腹上.长到5岁时,身体比例为6头身左右,
15、身体中心下移到小腹下侧.而到了10岁以后,身体中心几乎没有大的变化,身体比例从7头身长到了8头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假如要制作一个上精灵或是Q版的人物,我们可以增加头部和上身,减少下身在身体上所点的比例,而制作英雄或者模特一类的角色那么相反 . 成年人的肩膀宽度大约为头部的两倍.制作魁梧的角色时,可以适当地加宽肩膀.双手下垂时,指尖的位置一般在大腿两侧偏下.增加手臂的长度会使角色看起来像个疯子,制作古怪的角色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用比例关系表示人体美 比例关系是用数字来表示人体美,并根据一定的基准进展比较。用同一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为基准,来断定它与人体的比例关系的方法被称为同身方法见中图。分为三组:系数法,常指头高身长指数,如画人体有坐五、立七,即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章节测试卷 (含答案)
- 深入理解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的内容试题及答案
- 农产品批发市场供应合同协议书模板
- 短期用地买卖协议
- 项目管理沟通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证券市场法规概述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新视角下的项目管理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复习资源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考试材料准备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增强领导力的个人发展计划
-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无人驾驶车辆轨迹跟踪控制算法研究共3篇
- JJG 644-2003振动位移传感器
- 综合工业废水处理PACT工艺
- GA/T 16.31-2017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代码第31部分:交通违法行为类别代码
- 课程《种子经营管理学》电子课件(全)
- 《气候数值模拟》全套教学课件
- 颜色标准LAB值对照表
- 金坛区苏科版二年级上册劳动《06树叶书签》课件
- 北斗卫星导航理论与应用课件(完整版)
- 信号基础信号—联锁系统
- 2020最新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