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调查报告_第1页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_第2页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空巢老人情况调查一、社会实践调查的目的1.调查城镇中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精神状况。2.调查“空巢老人”的数量。3 .了解老年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二、时间地点2010年5月23日上午公园、永兴小区三、对象范围老年人(男、女)不论是否为“空巢老人”四、方法抽样调查,以问答形式进行五、背景简介4 .什么是空巢老人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小鸟长大后,离开温暖的巢穴,远走高飞,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而鸟巢中只剩下两只老鸟。于是就有人借用“空巢”二字,比喻日常生活中子女长大成人后像离巢的小鸟一样,一个个地“飞”走了,家中只留下相依相伴的父母。一般而言,学者们认为空巢家庭是指子女不在身边,只有两位

2、老人的家庭。也有的学者将空巢家庭分为三类:一是本身就无子女的老人,二是子女不在身边的家庭,三是子女在身边却疏于联系的家庭。5 .空巢老人心理问题子女不在身边往往导致空巢老人心里孤独,从而成为各种心理问题的直接诱因,而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是造成空巢老人内心失落的根本原因。从心理学角度,各种丧失与抑郁直接相关,对空巢老人而言,这意味着子女陪伴的丧失、个人价值的丧失、健康的丧失,部分老人因为腿脚不方便,还丧失了与社会、与周围人的交流。这种老年性抑郁,导致他们情绪低落,没有活力,对前景黯然、消极,甚至出现失眠。空巢老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

3、,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6 .现状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六、调查的内容问题1.自己住还是与子女同住?2.

4、子女在外地工作还是在本市工作?3.子女常回家吗?大概多久回家一次?常打电话吗?7 .现在生活状况如何?5.没有儿女在身边感觉孤单吗?七、调查的结果抽样调查结果统计表被调查对象儿女状况儿女工作地回家频率老年人生活状况精神生活说明老奶奶1儿1女河者成南不常回3、4年回一次丧偶孤单所以常来公园散步独住老爷爷1儿外省一年2-3次常打电话老伴生活好孤单所以常来公园散步独住老奶奶2个孩子北京大津1月1-2次丧偶生活一般孤单所以常来公园散步独住。行动不便后希望住老年公寓老爷爷3个孩子廊坊周末聚会老伴生活良好常出来找一独住老爷爷1儿1女北京与儿女同住老大爷是来廊坊探亲的,但听力不好老奶奶共三位老奶奶(岁数大)

5、,均与女儿同住,生活水平好,但女儿工作忙。老奶奶2个女儿廊坊每日丧偶生活好良好独住,但与女儿同住一个社区老奶奶1女儿廊坊丧偶生活不错良好与女儿同住老奶奶1儿1女承德生活好良好与儿子同住,来廊坊探亲结果统计:共调查11位老人,其中“空巢老人”3人,其他8位老人由6位与子女同住,2位虽然自己单独生活,但子女住的很近,常常看望父母。P(空巢老人)=3+11=27.273%八、调查中发现的问题1 .社会老龄化问题凸显,由此引发众多新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提高,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国人寿命延长,老龄人口数量增加。这一现象有利有弊。利处: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子孙能更好的尽

6、孝道,老年人能更好的安享晚年,有利于社会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弊处:社会人口结构转变为衰老型,人口拥挤加重,老龄化引发的问题(如: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老人社会保障问题、两代关系不和、遗产纠纷等)增加。2 .空巢老人不断增多,引发儿女与社会的思考。在本次调查中,空巢老人的类型均属于“子女不在身边”,但从其他报道中,不乏老人“无儿无女”、“与儿女疏于联系”。这其中还有不少老人丧偶、无生活保障金、疾病缠身、子女不孝,他们更加可怜,更值得我们关注。空巢老人正遭遇着不少困难。生活来源上:尽管城镇中社会养老金已十分普及,但广大农村、小部分城镇中的老人的生活保障还是个问题,若再加上儿女不赡养老人,许多老人要维持生

7、活恐怕不易。在我记忆中有不少老人就依靠好心人的接济、捡废品为生。心理上:无论哪一类的空巢老人都遭遇着孤独、失眠、心情郁闷、沮丧、食欲减低等心理问题,我想缺少关心、缺少爱、缺少交流是根源。生活上:老人的安全问题(老人用火,用电,用煤气)、健康问题(生病无人知晓,无人照料)、饮食(常吃剩饭剩菜,甚至讨饭为生)、日常行为(老人走路不便,视力、听力不佳)等等也让我们为之担忧。引发的思考:身为子女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留父母在家不闻不问?是否履行了赡养父母的义务?是否常回家看看,问候他们?子女要明白:是父母给了自己生命,儿的生日是母的痛日,父母对儿女的爱永远是无私的、伟大的、深厚的。社会的每一名成员是

8、否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遇到邻居是空巢老人,是否主动关心,帮助过他们,与他们谈心?看到路边、公园老人孤单的身影,是否曾前去与他们打个招呼?要知道:全社会应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他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将来。3 .建议。教育:子女从小就应该接受相关方面的教诲,无论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还是从学校学到“乌鸦反哺”等知识。这是一种美德的延续,更是成长的一门必修课。政府:完善保障体系,让每一个老人都生活无忧。应该建立更多的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之家,老年医院等公益场所。以社区为单位,以居委会成员、社会志愿者、老年工作者等为主要成员组成专门的“老年服务团队”,每两个星期或一个月定时地陪老年人聊聊天,帮老年人做家务。社会舆论:舆论媒体应该尽职尽责大力宣扬爱老敬老的典型人物或事迹,使整个社会形成关注、关心老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媒体也应真实报道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共鸣。媒体任重道远。九、本次调查的不足与局限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鉴于时间、人员等原因只在城镇中进行,忽略了广大农村地区。在城镇的调查中只对进行户外运动、散步的老年人进行调查,没有真正深入住户家中调查,也许更多的空巢老人由于身体、心理等原因习惯于呆在家中。被调查的人数也过少。2 .调查内容:由于实践调查,考虑问题不完善。在调查内容方面缺少对受访老人年龄的划分,缺少对空巢老人日常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