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学多道【摘要】本次实验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研究H的同位素光谱,了解H、D原子谱线的特点,学习光学多道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及基本的光谱学技术。本次实验首先利用CCD进行测量,利用氦的光谱作为标准对H光谱进行标定。之后利用光电倍增管进行扫频,观察H、D谱线分裂。利用所得谱线数据计算电子与质子质量比。关键词:H光谱、D光谱、CCD、光电倍增管1、 引言光谱学在众多物理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其他学科中也有重要应用。光谱学史乃至近代物理学史上,氢光谱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都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1885年瑞士物理学家巴耳末就发现了可见光区H光谱波长的规律,即巴耳末公式,这些谱线构成的谱线系称为巴耳末系。由于
2、H原子和D原子的核外都只有一个电子,故光谱极为相似。但由于原子核质量不同,H、D对应的谱线的波长稍有差别,这种差别被称为“同位素位移”。本实验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研究H的同位素光谱,了解H、D原子谱线的特点,学习光学多道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及基本的光谱学技术。2、 实验原理1.原子能级及巴耳末系 在量子化的原子体系中,原子能量状态为一系列分立的值,每一个能量状态称原子的一个能级。能量最低的状态称为原子的基态,高于基态的其余各能级称为原子的激发态。处于高能级的原子,总是会自发跃迁到低能级,并发射出光子。设光子能量为,频率为,高能级为,低能为 ,则 (公式1) (公式2)由于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3、所以当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发出一些特定频率的光,这些光在分光仪上表现为一条条分立的谱线,称为“线性光谱”或“原子光谱”。这些频率由巴耳末公式确定。对H原子有 (公式3)式中是H原子的里德伯常量。当时,所对应的线系为赖曼系,位于紫外光区;当时,所对应的线系为巴耳末系,大部分位于可见光区;当时,处于其他线系,都在红外光区。2、 D原子的谱线与H类似,同位素D的巴耳末谱线系的公式为 (公式4)H和D的巴耳末系对应谱线的波长差为: , (公式5)由上式可以看出,H、D的光谱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它们的里德伯常量不同。这是因为二者的原子核结构不同。H核是质子,D核则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构成的。忽略质
4、子与中子的质量的微小差别,则二者的里德伯常量可写为: (公式6)式中,R=109737.31cm-1,表示原子核质量无穷大时的里德伯常量,mp=1.6726485×10-27 kg,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me=9.1093826×10-31kg为电子质量。由二同位素原子的里德伯常量之比可得 (公式7)因而有: (公式8)得到 (公式9)电子的静止质量为,比质子质量的两倍小约4个数量级,比忽略的中字质量还要小约1个数量级,因此,公式9中右侧分母中的电子质量完全可以忽略,由此可得 (公式10)从实验测得对应谱线的波长和波长差,即可由公式10得出电子和质子的质量比。三、实验内容实验
5、仪器:光学多道分析仪 光学多道分析仪,主要由光学多色仪,电荷耦合器件或光导摄像管、及带有专用微处理器组成的数据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OMA是一种采用多通道方法检测和显示微弱光谱信号的光电子仪器,具有高灵敏度、高效率、瞬时宽光谱探测范围和时间分辨等优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CCD技术走向民用,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在光谱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本实验所用光学多道分析仪由光栅多色仪,CCD接受单元,电子信号处理单元,A/D采集单元和计算机组成。1.光栅多色仪图1 多色仪光路图 在像平面处有系列狭缝或矩形开口,可同时通过多个单色光的仪器叫做多色仪。利用光栅作为分光元件的多色仪成为光栅多色仪.
6、0; 图1所示是光栅多色仪的光路图。通过入射狭缝通过入射狭缝S1的光经平面镜M反射后,被凹面准光镜M反射为平行光投射到光栅G上。由于光栅的衍射作用,不同波长的光被反射到不同的方向上,再经凹面物镜M反射,成像在CCD感光平面所在的焦面S2上,或由可旋入的平面镜M反射到观察窗S3上。2.CCD光电探测器图2 CCD工作原理 CCD(电荷耦合器件)可以将光学图像转换为电学“图像”,即电荷量与该处照度大致成正比的电荷包空间分布,因此,它可以“同时”探测到空间分布的光信号。 我们实验所用的是具有2048个像元的线阵列CCD器件。感光像元将信号光子转变为信号电荷,并实现电荷的存储、转移和读出。其
7、工作原理图2。 CCD灵敏度受光二极管电荷最小可测变化的限制,并受热暗电流所造成的靶表面漏电的影响,还受放大器噪声的影响。OMA的分辨率主要决定于多色仪,如分光元件光栅的刻线条数,以及多色仪光程的长度,但也受CCD的限制,故其分辨率一般在0.010.1nm范围内。一次摄谱范围为22nm。 (1) 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与超快响应时间的光探测元件,一般光电倍增管在其响应范围最佳的近红外光区到紫外光区,可以将只有数百个光子的光讯号转换为有用的脉冲电流,进而利用此脉冲电流来做讯号的分析。 光电倍增管是依据光电子发
8、射、二次电子发射和电子光学的原理制成的.光阴极在光子作用下发射电子,这些电子被外电场(或磁场)加速,聚焦于第一次极.这些冲击次极的电子能使次极释放更多的电子,它们再被聚焦在第二次极.这样,一般经十次以上倍增,放大倍数可达到 1081010。最后,在高电位的阳极收集到放大了的光电流;输出电流和入射光子数成正比,而整个过程时间约10-8秒。实验步骤: 1. 计算巴耳末线系对应谱线的波长2. 打开计算机,调试仪器3. 用CCD测量氢光谱4. 用光电倍增管计算氢氘光谱5. 关机4、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1. 根据公式估算氢的巴耳末线系对应谱线的波长表1:估算氢的巴耳末线系对应谱线的波长能级n3
9、456氢(nm)656.11486.01433.94410.072. 用CCD测量H谱线,并计算波数和里德伯常量表2:利用CCD测量H谱线及定标时辅助使用的氦谱线波长并计算波数和里德伯常量能级n3456H谱线测量值(nm)656.25486.18434.10410.13利用氦谱线(nm)653.29、659.90492.19、502.57438.79、443.74402.62、412.08波数()1523809.522056952.372303616.682438251.29里德伯常量()10971428.5410970412.6410969603.2410972130.81里德伯常量平均值:
10、3. 计算光谱项表3:光谱项计算能级n234562742723.451218988.20685680.86438835.75304747.054. 巴耳末线系中各谱线有关的氢原子能级图以光谱项的负值为纵坐标,以时的光谱项的值0为原点,用横线表示氢原子的能级,用n=3,4,5,到n=2的能级线间的箭号表示巴耳末线系中的光谱线对应的能级跃迁。并依次标做及相应的谱线在真空中的波长值。图3 能级跃迁图5. 分析影响分裂的因素氢氘谱线分裂间距的影响因素:由公式可以看出分裂间距与氘谱线波长成正比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谱线分裂间距还与狭缝的宽度有关:狭缝宽度越窄,通过的波长宽度越窄,谱线分裂越明显,体现出其分裂间距越大。6. 质子与电子质量比表4:计算能级n3456(nm)656.25486.18434.10410.13修正(nm)656.05486.05433.99410.0(nm)0.200.130.110.130.000609710.000534920.000506920.00063415平均值0.0057143理论值0.000545误差4.6%5、 实验结论与建议结论:本次实验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对H、D光谱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利用CCD进行测量时,利用氦标准光谱进行定标,得到能级n=3,4,5,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委托出租合同范本
- 2025家用电器维修服务合同
- 矿山合股经营合同范本
- 2025私人汽车买卖合同范本版
- 2025电影制片方服装设计组承包合同
- 2025冷冻货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4年新沂农村商业银行招聘真题
- 影视栏目拍摄合同范本
-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 2024年安徽新华高级技工学校有限公司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特种工作作业人员体格检查表
- 清远市城市树木修剪技术指引(试行)
- 广州国际文化中心详细勘察报告正文-171229end
- 警察礼仪(PPT53页)
-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见》解读
- 《尚艺发型标准剪裁》PPT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
- 110kV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及方案培训资料(共107页)
- 年产万吨碳酸饮料厂的工艺设计
- 流砂过滤器设计说明书
- T∕CISA 065-2020 高炉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