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震中的父与子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在这部分课文当中,有许多有关父亲的描写,请仔细看一看,从哪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可以做上批注。真好,同学们从这么多地方,从字里行间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咱们就一个一个地来交流。先来看看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有很多人劝说父亲,可他就是不离开,也就是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出示课文片段)。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生:有消防队长、警察,还有路过的人。师:路过的人、消防队长、还有警察,他们都劝了父亲,说说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读)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师:消防队长怎么劝?生:(读)太危险了,随时可能
2、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师:警察怎么劝?生:(读)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师: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父亲的三句话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师:而且最后两句话还生:一模一样。师:同学们的眼睛真厉害,父亲的回答就是简单而且有点重复的三句问话。可是,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生:第一次他说“谁愿意帮助我?”有点恳求的心情。师:从第一句话里,你读出了恳求。生:第二句是:“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我感觉这句话里有急切的感觉。师:你是怎么体会的?生:我是从他问消
3、防队长的话中体会出再晚一点,儿子可能就有生命危险。师:还有谁给他补充补充。生:他很想救出他的儿子,心情非常急切。师:你们知道消防队员在大地震之后是负责什么工作的吗?生:是负责救援工作的。师:所以,见到消防队长生:他见到消防队长,以为是来帮助他救儿子的。师:他以为儿子有希望了,所以,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那样,他的心情是非常的生:急切。师:还有谁愿意说?生:还有就是警察的话:“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可父亲的回答是:“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父亲的回答呀,有一点生气。师:有点生气?快给我们说说。生:父亲听到警察的话,肯定这样想:“我的儿子还在废墟里,你却让我
4、回家?”“你不是来帮我救儿子的吗?”(学生的发言极富情感,引发热烈的掌声。)师:父亲有点儿想不通,为什么警察和消防队长都不帮我救儿子。我能理解,你能理解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生:突如其来,伤害巨大的地震。师:所以那些人都劝父亲离开。这些人劝阻咱们都能理解,父亲的坚持你能理解吗?生:能。师:谁来说说?生:父亲的坚持表现了他对自己儿子的爱。师:同学们,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周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师:(引读)当有些人走上前来劝说父亲,父亲是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生:(读
5、)谁愿意帮助我?师:(引读)当消防队长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觉得自己的儿子有获救的希望了,于是他急切地问生:(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师:(引读)警察走上前来,要父亲马上回家。这个一心要救儿子的父亲简直要崩溃了,于是他问道生:(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师: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生:因为每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被压在废墟下面,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每个父亲都会这样做。师:你也不会离开?生:不会。师:(走到另一生旁边问)你为什么不离开?生:因为每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儿子,而且我还曾经答应过儿子,说不管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他在一起。师:那其实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
6、生:承诺。师:原来是这样。我想问这位父亲(师又问另一学生),你为什么不对大家说清楚呢?生:因为我怕他们不理解我救儿子的急切的心情。师: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他们能理解。你为什么不去跟大家说清楚生:儿子还埋在废墟下,假如我去跟他们说清楚,就会耽误几分钟,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师:因为我没有时间,我要争取分分秒秒的时间去生:救儿子。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父亲的这三句话。当有人劝他时,他是恳求地问生:谁愿意帮助我?师:消防队长劝他时,他急切地问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师:警察来劝他时,他是崩溃地问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师:就是透过父亲这三句简单重复的问话,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生:了不起的父亲。师:刚
7、才同学们交流时还谈到第12自然段里,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也让他读到了父亲的了不起。那我们就按照他说的,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课件出示句子)请全班男同学来读读这句。男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有哪些同学都画下了这个句子。生:因为这句话最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父亲完全是用手来挖的,而且这“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让人感到他挖的时间很长,很漫长。师:你读懂了这个“挖”字,请你读。生读句子。师:还有谁对“挖”字特别有感受?生:父亲当时没有任何工具,而且当时也没有任何人来帮助他,这段描写,一是写出时间很漫长,二是写出父亲的辛苦劳累和坚持不懈。师:
8、体会很深刻,请你读。生读句子。师: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在父亲挖掘儿子的时候,可能会有哪些动作?生:他可能会掏,会搬。生:他可能还会挖,会刨。生:我认为他可能还会扔。师:可是,这么多动作,作者只写了一个“挖”字,你能读懂作者的心吗?为什么就只写一个“挖”字?生:这个“挖”字更能体现出父亲的辛苦劳累。师:一个“挖”字坚持了36个小时,你看出了他的劳累。生:透过“挖”字,我还看出了父亲是多么真心地想救出他自己的孩子。生:透过这个“挖”字,我看到这位父亲是用双手来挖的,两个白天,一个晚上,他一直在挖,他一边挖一边想,儿子不会有事,他永远跟儿子在一起。师:透过“挖”字,你看到了父亲的形象,也体会
9、到了他的内心。是啊,一个“挖”字,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持。这就是作者的匠心,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让我们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师:他挖了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作者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他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挖了36小时呢?生:这样写,更能体现他挖了很久。师:体现出时间的漫长。生:这样写更能表现父亲的坚持。生:通过这样写,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决心。师:带着各自的体会,自由练读,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一生读句子,很急促。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急促?生:我要读出父亲心里的焦急。另一生读句子,语速缓慢。
10、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缓慢低沉?)生:因为时间过得那样漫长,父亲那样劳累。师:都读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解,了不起。还有谁来?一生读句子,由慢到快,声调逐渐升高。师:为什么这样读?生:这样才能读出我对父亲的崇敬。师:是啊,那是怎样的36个小时呀?生:是地震中的36个小时。师:也许会发生生:大爆炸。师:也许会发生生:塌方、余震。师: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生:36小时。师:让我们读一读他艰难挖掘的时间的进程,他依然坚持挖了生: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时间就这样在推移,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父亲还是一无所获,也许他曾经挖出了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生:8小
11、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苦苦挖掘?生:是信念。生: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生:是父亲救出儿子的决心生:是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师: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生:了不起的父亲。师: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女同学,读。(出示课文片断)全体女生读: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师:就让我们记住这位历尽艰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的形象。男同学,读。全体男生读上面的语段。师: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全班,读。全班学生齐读。(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
12、图片)师: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这个痛失女儿的男人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还未卜。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请你将泪水凝聚在笔端,写在书页的空白处。师:爸爸永远爱你!谢谢同学们深情的话语。你们的话,让
13、我想起这样一首诗: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把我们环绕,这个人就是生:父亲。师:这种爱就是坚守承诺,坚持挖掘的,如山的生:父爱。师:下节课,再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位深爱儿子的、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下课。一、设计理念: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父亲因为有爱,坚持了38
14、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教学目标:1、自学本文中的生字、新词。2、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3、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放录
15、像)1994年1月17日,在美国洛杉矶市的人们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突然间,山崩地裂一场灾难降临了,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几万间房屋倒塌,几万人无家可归,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成千上万人被埋废墟里。就在这片废墟中,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奇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哪个同学把这个故事的名字大声的告诉大家;谁再来深情地读一读;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课件出示)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老师来考考大家,这几个词哪个同学会读?A、(指名齐读)出示:洛杉矶 阿曼达 混乱 昔日 废墟 爆炸 瓦砾
16、B、回想刚才的录像,你觉得这几个词语当中,哪几个词可以从录像中就读懂的。混乱:乱七八糟,这就叫做混乱 废墟:房子倒塌后成了废弃的地方,那就叫-瓦砾:废墟里面看到有许多碎的瓦片、砖块,这就是-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几个词语,你看,我们学词语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联系上下文,还可以联系我们的所见所闻。读书就是这样,要做个有心人。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么在这场大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加上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说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3、谁愿意来试一试?(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有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17、。)的确,面对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可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怎么评价这一对父子? “他们父子俩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板书:了不起)1)谁能说说“了不起”是什么意思? 非常伟大,超过一般人,超出常人2)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板书:父亲 儿子)三、聚焦父亲,感受“爱”的了不起。1、那就让我们先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在这部分当中,有许多关于父亲的描写,请仔细看一看,从那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可以做上批注。开始吧。咱们来交
18、流交流,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真好,同学们从这么多地方、从字里行间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我们一处处来看。先来看看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有很多人劝说父亲,可他就是不离开,也就是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出示课文片段)。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同学们的眼睛真厉害,父亲的回答就是简单而且有点重复的三句问话。可是,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1恳求2、急切3、崩溃父亲有点儿想不通,为什么警察和消防队长都不帮我救儿子。我能理解,你能理解吗?这
19、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所以那些人都劝父亲离开。这些人劝阻咱们都能理解,父亲的坚持你能理解吗?同学们,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那其实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承诺。 出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你们能理解吗?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当人们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所以,当有人劝
20、他时,他是恳求地问消防队长劝他时,他急切地问警察来劝他时,他是崩溃地问一句承诺,三句重复简单的问话,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刚才同学们交流时还谈到第12自然段里,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也让他读到了父亲的了不起。那我们就按照他说的,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出示句子)请全班男同学来读读这句。(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1)用心地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特别是哪个字,哪个词深深地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说出自己的理由。2)品味救的艰难,感悟父爱的伟大。 “挖”:感受读其他动作?只用“挖”?读体会到?还有谁对“挖”
21、字特别有感受?带着体会请你读。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再父亲挖掘儿子的时候,可能会有哪些动作?(搬、刨、扔)可是,这么多动作,作者只写了一个“挖”字,你能读懂作者的心吗?为什么就只写一个“挖”字?是啊,一个“挖”字,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持。这就是作者的匠心,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让我们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还有哪个数字深深地打动你的心吗? 36个小时 A、说体会:这位父亲居然能在36小时,这么长时间里不吃不喝的挖掘废墟,肯定是很疲惫,又累又饿。但他还能够坚持下去,实在了
22、不起。B、36个小时是多久?(两个白天一个黑夜,五十多节的语文课)带着各自的体会,自由练读,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为什么?C、在漫长的36个小时里,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一直都在挖,你体会到了什么?(父亲的爱,坚定,疲惫不堪)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同学们,这可是地震中的36个小时啊。也许会发生也许会发生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36小时。时间就这样在推移,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父亲还是一无所获,也许他曾经挖出了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苦苦挖掘?是信念。承诺。深深的爱。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师:3
2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女同学,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A、哪里有血迹?(身上、手上、脚上到处都是)读好这个词B、这血迹有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呢?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让父亲变得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呢?C、是啊,就让我们记住这位历尽艰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的形象。男同学,读。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全班,读。此情此景,让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后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段言语。请同学们来看。(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这个痛失女儿的男
24、人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还未卜。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请你将泪水凝聚在笔端,写在书页的空白处。学生在音乐中写话。谢谢同学们深情的话语。你们的话,让我想起这样一首诗: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
25、爱把我们环绕,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坚守承诺,坚持挖掘的,如山的父爱。下节课,再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位深爱儿子的、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下课。慈母情深一、导入1师:今天我们学习梁晓声母亲当中的一篇文章生读题师:当“母亲”两个字映入你眼帘时,你眼前闪过怎样的画面?生:母亲在劳作。生:母亲带孩子玩耍,然后又去做饭、洗衣生:母亲晚上为我们缝衣服。师:把你的想象带进去,再读课题。2师:我在“深”下加了个着重号,为什么?生:用这个字更能体现母亲对子女的深情。生:作者对母亲不是一般的感情,而是有很深的情。师:当你关注课题中的这个“深”字,就是一种很好的语文意识。再读课题。3过渡师
26、:为什么用“深”字形容慈母的情,这个情到底深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二、生字新词,课文大意1不看书,凭着预习的记忆,把课文中出现的词工工整整地写下来。“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来是要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陷入了( 忙碌)。我鼻子一酸,( 攥 )着钱跑了出去。”2出示答案,自己校对。3指名一生读重点指导多音字“龟”,平舌音“攥” 齐读。4师:震耳欲聋是什么意思?师:整个词的意思都理解了,“欲”是什么意思?生:将要师:整个词是什么意思?生:耳朵都快被震聋了5
27、师:龟裂的手看到过吗?描述一下生:干燥,有一条条裂纹生:瘦弱。6师:知道“攥”吗?一起做一个动作。找个近义词三、感受母亲的辛苦1再来读这段文字,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冒出什么问题。生齐读2师: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浓缩在这一段干干净净的文字中,而且我们填的也是这篇课文的生字。3师:你们曾向母亲要过钱吗?多少不论,只要要过。要过的举手。师:你们向母亲要钱时,有过鼻子一酸的感觉么?师:但这段文字最后,有这么一句话,读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为什么我鼻子一酸?带着这个问题,打开课文,静静地读,读着读着,把你特别有感受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生默读,划线。4、师:为什么鼻子一酸,读一读你的体会,你
28、的发现。生:“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出示这句话) 一起读师: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放到朗读中去。生再读师:你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吗?师:当这种声音传入你耳 ,什么感觉?师:你想待在那样的环境中吗?把你的感受带进朗读中。师: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只是想了一会儿吗?马上消失了吗立刻停止了吗?在课文中找依据。这噪声还藏在很多很多的字里行间。找一找生:我大声地说出母亲的名字。生:“妈”后面是个延长号。师:为什么?生读句子生:母亲大声地问。师:为什么?生读生:母亲大声地对那个女人说。为什么?生读生:接着又对我喊?师:为什么喊?生读师:把你想象体会到的读出来,再读这句话师:
29、你们说到了,听到噪声烦,想逃,而母亲却要在那样的的环境中工作。齐读师: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生读)明天的母亲将要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生读)春天的母亲将要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生读)秋天的母亲将要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生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读师:我第一次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假如是你,你看到母亲这样工作,有什么样的感受?生:难过 生:伤心 生:难受师:再读这句话,读出自己对母亲的那份真情。师: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鼻子怎能不酸?继续找生:脊背师:紧挨着这一段的还有一段,继续读。生: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师: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读着
30、读着,你有什么体会?生:自由读指名一生读师:你读出了什么感觉?生:无语师:你刚才的表情,刚才的朗读,看出你一定有感觉,把你的感觉真实地说出来。生:无语师:你兴奋吗?高兴吗?那你是怎样的感受?再指名读师:你想通过朗读想表达一种什么感情?生:我想哭,因为母亲在那样的环境中工作,再齐读师:你们一定发现这个句子写得特别,谁发现了?生:每一句话后面都有“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师:谁还有别的发现?再读一读生读了第一句后,师:谁发现了师:把“我的母亲”搁在句子后面。出示句子比较:“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放,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师:自己读,哪一句话带给你的是慢镜头的感觉?生:
31、第一句师:那就让我们慢慢地看,仔细地看。生读第一句师: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背?升:极其瘦弱的背,生:一个弯曲的背生:脊椎骨突出的背(瘦骨嶙峋的背)生读第一句师:在我们的记忆中,母亲的背曾是什么的?生:直直的 生:胖胖的师: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的背,这是母亲的背吗?读生读第二句师:转过身来了;你看到了母亲的脸,那是怎样的脸?生:粗糙 生:疲惫 生:瘦弱师:把你的想象融进去,再读这一句。师:这是我的母亲吗?这是我的母亲吗?我的母亲曾经拥有什么样的脸?生:光洁 生:红润 生:师:曾经的脸,如今读师:仔细地看,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生:疲惫?生:疲惫不堪师:记忆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眼睛? 生:清澈生:炯
32、炯有神师:这一双清澈、水灵灵、炯炯有神的眼睛没有了,读师:母亲啊,你曾经挺直的背到哪里去了?你曾经光洁的面容到哪里去了?你曾经水灵灵的眼睛到哪里去了拿起课本,一起读这段,师读“我的母亲”;生一起读“我的母亲”师:母亲渐挺的背哪里去了?生:为我们操劳。老师:母亲那光洁的面容哪里去了师:母亲水灵灵的眼睛哪里去了?师:当你看到这样的母亲,什么感受?生:伤心 生:难过师:看到这样的母亲,我怎能不鼻子一酸?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这一段。师:现在你明白梁晓声为什么这样写吗?假如你真正感受到了,那就说明你有语文意识。师:继续交流生:把“我的母亲”放在后面师:继续交流,你们发现的别的句子生:用龟裂的手,掏出一堆生:数落了一顿,又给我买了生: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出示句子生齐读师:刚才看到的是慢镜头,现在你看到的是快镜头。哪儿看出是快镜头?立刻。一共用了几个?四个指名读,读出快镜头的感觉。师:请再立刻一点此生再读师:这几个立刻,几乎是一口起说出来的,谁再来读。 指名读师:能不能做到不换气?师:太快了,是吗?有点受不了,是吗?你只不过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B-22-N-4-Hydroxypentyl-3-carboxyindole-metabolite-生命科学试剂-MCE-7583
- EMPO-生命科学试剂-MCE-2695
- 二零二五年度自动驾驶车辆测试与示范运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产品销售折扣与会员管理系统合同
- 2025年度体育设施建设与运营签合同授权委托书
- 2025年度董事薪酬体系设计与聘任合同
- 2025年度荒山开发使用权出让合同
- 2025年度林业保护驾驶员聘用与巡护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船员劳动合同及船舶事故应急处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2025年度离婚协议版:婚姻解除后财产分配及子女监护权及抚养协议
- GB/T 19228.1-2024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第1部分:卡压式管件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380题(含答案)
- (高清版)DZT 0399-2022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
- 初一英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
- 2023年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广西贵港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 仁爱英语八年级阅读理解测试题和答案
- DB11∕T 1875-2021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 传统节日春节英文介绍课件
- 水资源论证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