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际铁路项目路桥隧及过渡段沉降控制措施轨道工程施工前应根据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Q/CR 9230-2016),对路基、桥梁、过渡段、隧 道工后沉降作系统的评估,确认其符合规范要求。路基工程根据不同的填土高度及不同的地基条件,主要内容有路 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路基基底沉降观测、路堤本体的沉降 观测。桥涵工程主要包括桥代表性墩台沉降变形观测、预应力混凝土梁 的徐变上拱变形观测、涵洞沉降观测等。桥梁墩台按以下要求频率进行测点埋设及观测:(1)一般地段,摩擦桩墩位逐墩埋设元器件。(2)一般地段,嵌岩桩墩位隔墩埋设元器件。(3)特殊结构孔跨边、主墩,岩溶特别发育地段墩柱逐 墩埋设元器件。
2、沉降观测元器件埋设以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工作实施 细则为准。前期沉降观测元器件可埋设在承台顶面,承台回填前应 及时转移到墩身元器件。过渡段路桥、路涵、路隧过渡段沉降观测。隧道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川级围岩每400m、W级围岩每300m、 V级围岩每200m本项目隧道采用明挖工艺施工,并且土质 为W围岩,按照V级围岩布设一个观测断面。观测要求(1) 路基工程路基沉降观测期原则上不得少于6个月,如出现沉降异常,应综合分析,必要时延长观测期。沉降变形的水准测量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剖面沉降管的测量精度为 8mm/30m ;单点沉降计观测精度为
3、0.01mm。(2) 桥涵工程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一般应不少于 6个月; 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60天。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 适当延长观测期。(3) 过渡段沉降观测过渡段沉降观测应以路面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观测为主,沉降观测期与路基相同,不少于6个月。沉降观测水准的测量精度不低于1mm,读数取位至0.1mm。沉降观测的频次不低于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要求。当环境 条件发生变化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观测。(4) 隧道沉降观测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变形观测期一般不应少于 3个月 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 延长观测期。沉降观
4、测结果的分析、评估(1) 路基工程路基上铺设无砟轨道前,应对路基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 估,确保路基的工后沉降和变形符合设计要求。路基填筑完成后应有不少于 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 测数据不足以满足评估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工后沉降 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措 施。路基沉降评估包括计算和实测沉降值比较分析、推导各 观测断面沉降变形拟合曲线、各观测断面工后沉降的预测三 项内容计算。对每个路基工点应以三个月为周期,根据最新推导的沉 降拟合曲线进行工后沉降预测至少两次以上。根据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不少于3个月的实际观测数据作多种曲线的回归分析,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
5、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2。沉降预测的可靠性应经过验证,间隔不少于3个月的两次预测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应大于 8mm,可认为预测的工后沉降具有足够的可信度。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最终的沉降预测时间应满 足下列条件:s(t)/s(t=S) 75%式中:s(t):预测时的沉降观测值;s(t= K)预测的最终沉降值。注:沉降和时间以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为起始点。所有观测断面预测的路基工后沉降值不应大于15mm对路基和刚性结构过渡段还应同时审核其预测工后差异沉 降是否 5mm,折角 1/1000设计预计总沉降量与通过实测资料的总沉降量的差值不宜大于10mm。如果一个路基工点所有的观测断面满足以上要
6、求,该路 基工点可以铺设无砟轨道。(2) 桥涵工程桥涵基础沉降分析评估应采用曲线回归法。对于预制梁桥,基础沉降应按墩台混凝土施工后、架梁前及架梁后三阶 段进行;对于原位施工的桥梁及涵洞,基础沉降应根据实际 施工状态及荷载变化情况,划分多个阶段。根据桥涵实际荷载情况及观测数据,应作多个阶段的回 归分析及预测,综合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的相关 系数应不低于0.92,利用两次回归结果预测的最终沉降的差 值不应大于8mm。桥梁主体结构完工至无砟轨道铺设前,沉降预测的时间 应满足以下条件:s(t)/s(t= S) > 75%式中:s(t):预测时的的沉降观测值; s(t= 3)预测的最终 沉
7、降值。设计预测的总沉降量与通过实测资料预测的总沉降量 之差不宜大于10mm。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的变形应符合以下规定:(1) 终张拉完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宜大于设计 值的1.05倍。(2) 扣除各项弹性变形、终张拉 60天后,LW50m梁体 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应大于 7mm; L > 50m梁体跨中徐 变变形实测值不应大于 L/7000或14mm。(3) 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根据梁体变形的实测结果, 确定梁体的实际弹性变形及徐变系数,并按下式估算无砟轨 道的最早铺设时间t:外(:)弹性乞'允许式中:(3)根据实测结果确定的混凝土徐变系数终极值;(t):根据实测结果确
8、定的铺设无砟轨道时混凝土徐变系数;弹性:实测梁体终张拉后的弹性变形;允许:L< 50m为 10mm; L > 50m 为 L/5000 或 20mm。预测的桥梁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变形应满足客运专线 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的要求。预测的涵洞基础工后沉降 不应大于 15mm。对于一般的桥梁其墩台工后沉降< 20mm,相邻墩台的沉降差w 5mm;对于连续梁等特殊结构其相邻墩台均匀沉降差 的允许值满足设计允许值。涵洞工后沉降量与路基一致。满足以上条件的桥涵可铺设无砟轨道。(4) 过渡段工程过渡段沉降评估标准参照路基执行。过渡段不同结构物间的预测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 ,沉降引起沿线路方
9、向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满足以上条件的过渡段可铺设无砟轨道。(5) 隧道工程无砟轨道铺道床设前应对隧道基础沉降作系统的评估, 确认其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变形观测期一般不应少于 3个月。隧道基础的沉降预测评估方法参照本节(1 )路基工程进行评估地质条件较好、沉降趋于稳定且设计及实测沉降总量不 大于5mm时,可判定沉降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条件。预测的隧道基础工后沉降值不应大于15mm。在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涵、隧道等不同结构物的基 础沉降变形预测评估完成后,应绘制区段或全线的沉降预测 变形曲线,进行综合评估,确认其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 观测资料整理及提交资料(1 )观测资料应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及相关规 定要求。(2)人工测量数据必须在观测当天及时输入计算机, 核对无误后及时进行备份;自动采集测量数据应及时在计算 机内备份。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输入沉降观测数据管理系 统,以保证各相关单位在观测过程中实时监控。观测中有沉 降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及时处理。(3 )及时整理、汇总、分析沉降资料,按有关规定整 编成册。沉降资料主要包括原始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生物上册 2.4.1《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教学设计1 (新版)北师大版
- 2023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My weekend plan Part A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PEP
- 2024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8单元 探索乐园 2数图结合规律教学设计 冀教版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
- 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 Period 3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大同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18年秋九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历史教学设计: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 七年级体育 第11周 第二十二课教学设计
- 2花的学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光现象 第五节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3(新版)苏科版
- 老年人的营养管理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新课件
- 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讲解
- 医疗保险学(周绿林-李绍华主编)课件PPT模板
- 《三气周瑜》儿童故事绘本ppt课件(图文演讲)
- 初中美术-《手工书设计》教学课件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客服英语》课程标准
- 2023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路径专家共识(最全版)
- 融资岗面试题及答案
- 垃圾清运重点难点和解决措施
- TSDPIA 05-2022 宠物猫砂通用技术规范
- 2023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单招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