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日计罚最新消息_第1页
按日计罚最新消息_第2页
按日计罚最新消息_第3页
按日计罚最新消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按日计罚最新消息按日计罚是指排污企业无法按期实现环境监管部门限期整改的 要求,逾期 1 天将被处以 1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处罚,上不封 顶的处罚管理手段。 下文是橙子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按日计罚的相关资 料,仅供参考 !环保部或修订按日计罚办法 千万元罚单或增多12 月 24 日,在北京召开的“环境监察工作创新研讨座谈会” 上,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处长周广飞介绍, 全国工业污染源总体达标形势持 续改善但仍不乐观。达标排放是最基本的环保要求,但监察发现,超过 30%的企业做 不到稳步达标。对比监督性监测与在线监控达标情况可以发现, 达标绩效仍有较 大提升空间。 监督性监测一般反映该企业最好的

2、达标状态, 在线监测 反映日常达标情况,二者平均差异在 20%-40%之间。周广飞称,目前的环境监察还存在四方面的问题。第一,企业环 保治理主体职责落实不到位。 企业自行监测要求落实不力, 环保台账 记录不全、不真。企业在信息公开方面,还存在未按时公开、未按要 求的内容和形式公开和未公开真实数据、 关键数据等问题。 企业未对 自身一段时期内总体守法状况作出评估说明。 出现疑似状况时, 企业 目前没有自证守法的义务。第二,快速准确发现超标排污仍有困难。 目前全国环境监察人员 约 7 万人,能去现场监察的更加有限,而要监察的污染源总计约有 200万家。在线监测的污染物种类未完全覆盖, 如重金属、V

3、OCs可挥 发性有机物 )等; 覆盖率也不高,医药制造、塑料橡胶、化纤、众多石 化细分行业都未覆盖。第三,现有标准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现行标准中,水采用日均 值,大气采用小时均值,无法满足执法监测中的突然性、快速甄别的 需求。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中, 明确瞬时采样可以作为判定污染物是否 超标的证据, 但在实际执法处罚过程中, 这种采样方式会遭到企业的 反对。第四,法律的威慑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在新环保法中,按日计 罚被视为最严厉的罚款措施。但据统计,截至今年 10 月,按日计罚 实施效果不理想, 仅 529 件。而涉及查封扣押、 限产停产、移送拘留、 涉嫌犯罪的分别为 5133件、 2434件、

4、2313 件、 1358件。究其原因在 于按日计罚的适用条件限定严格。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 ,环保主管部 门应当在送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之日起三十日内, 以暗查方式 复查。复查时发现排污者已经改正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或者已经停产、 停业、关闭的,不启动按日连续处罚。周广飞称,要修订按日计罚办法,拟取消 30 天复查期。环保主 管部门可能在半年后复查, 若排污者拒不改正违法排污行为, 将按照 半年的天数对企业处以按日计罚。 这意味着以后千万元级别的环保罚 单将增多。为依法惩治有关环境污染犯罪, 两高曾于 20xx 年 6 月出台了关 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5、解释 。周广飞称,下 周两高将出台新的解释, 将更多的严重超标排污行为纳入司法惩处的 范畴。除了上述做法, 未来或将对企业的排污行为, 效仿机动车驾驶的 管理方式,实行“累积记分管理” 。将率先在一些行业实行该管理方 式,视试点情况再决定是否全面推广。最终要实现, 达标排放企业成为大多数, 超标排放企业成为极少 数,偷排偷放企业成为极个例。前 8 月环保法配套办法执行情况公布 按日计罚案件数量上升 11% 环境保护部今天公布的今年 1至 8月各地环境保护法 配套办 法执行情况显示,与 20xx 年 1 至 8 月相比,各类案件数量均有所上 升,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其中,按日计罚案件数量上升 11%。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介绍说, 8 月全国共实施按日 连续处罚案件 57件,罚款数额 5118.9 万元; 查封、扣押案件 820件; 限产、停产案件 315件;移送行政拘留 352起; 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 案件 168 件。1 至 8 月,全国实施 5 类案件总数 9932 件。其中,按日连续处 罚案件共 448 件,罚款数额达 48836.54 万元; 查封、扣押案件 4456 件;限产、停产案件 1884件;移送行政拘留 1972起; 涉嫌犯罪移送公 安机关案件 1172 起。田为勇说,与 20xx 年 1 至 8 月相比,查封、扣押案件数量上升86%,限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