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训练七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

2、版归,将弃官去,日:“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选自宋史)注任:推荐。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仕:指做官。1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亭亭净植.(竖立) B .有狱久不决(案件)C.有囚法不当死(法律)D .将弃官去(离开)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D. 委手版归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敦颐独与之辩人不知而不愠杀人以媚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分)(2)逵,酷悍

3、吏也,众莫敢争。4 .甲文,借“莲”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的特点。(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 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 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始予至,无室以止 ,居于丛棘之间,则郁 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

4、又阴以湿。予尝 圃于丛棘之右,夷民相与伐木阁之材, 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蔚之以卉 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有删节)注蔡:周代古国。上国:京城;国都。止:居住。郁:阻滞。桧 (gui): 一种柏树。蔚(sh 1 ):栽种。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信:伸张。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有仙则名(2)惟吾德馨,(3)弗能居也(4)予学圃于丛棘之右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7 .

5、两文作者都引用了孔子的话,有何共同作用?(4分)(4分)8 .从甲、乙两文来看,王守仁和刘禹锡具有哪些相同点?三、2018 齐齐哈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肴)乙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 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 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削荆为笔,刻树枝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 以自照。观 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 虽死

6、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选自拾遗记,有删改)注任末:人名。笈:书箱。庵:茅草小屋。荆:灌木名。麻蒿:植物名, 点燃后可照明。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不知其旨也(2)负笈不远险阻10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11 .下面句子中朗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不知/其旨也B.观书有会/意者C.然后/能自反也D.常/以净衣易之12 .对以上两段选文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文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B.甲文开头以“嘉肴”与“至道”作类比,

7、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之后推出中心观点。 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加以佐证。C.甲文主要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乙文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D.甲文告诉我们教和学的关系,乙文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13 .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在自主互助学习中的启示。(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李侍郎级,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赞 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译,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 ,公皆读之。同 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选自啸亭杂录)注侍郎:古代官名。级(f 0 :李级,人名。赞亿i ):同“资”,钱财。衢(q u): 四通八达的

8、道路,大路。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少时家贫(2)无不立对15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6 .结合选文,举例说明李级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五、2018 绥化阅读文言文亭林先生,回答问题。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坤,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选自清朝艺苑)1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必

9、无所疑乃已.(2)若与平生所闻不合18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1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20 .亭林先生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2分)详解详析21 解析C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 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C项,“法”是名词用作状语,“依照法律”的意思。22 解析B A项,“之”分别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代转运使王逵” ;8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C项,“以”分别为“介词,凭借”“连词,来”;D项,“乃”分别

10、为“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23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翻译时,要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以及句子的特殊句式。如,第 (1)句中的“之”是“的”的意思,“者”应译为 “的人”,同时注意句子的反问语气。第 (2)句中需要注意“酷悍”是“残酷凶悍”的意 思,“众莫敢争”应为“众莫敢 (与之)争”。答案(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24 解析此题考查对选文内容、写法、人物性格的理解,是一道综合考查题。从“乙 文叙事写人”的提示中, 可确定第一空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从“借莲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的

11、提示中,可以确定甲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第二空是对文章内容的考查。通 读文本,从“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中,概括出“与王逵争辩”。最后一空是对人物性格特点的考查。通过分析乙文内容,由“速决一狱”可见他富有才能,由“与王逵争辩”可见他为官正直。答案托物言志 与王逵争辩 富有才能 为官正直(后三空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凭借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 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他)啊! ”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军担任司理参军。 有个囚犯依照法律不应当

12、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 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只有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 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别人,我不做。 ”王逵明 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25 (1)出名,有名。(2)德行美好。(3)居住。(4)曾经。26 (1)(和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交往的没有没有功名的人。(2)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27 甲、乙两文引用孔子的话强调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室主人的品德高尚。28 都身居陋室,并不觉得简陋;都具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都喜欢与饱学之 士交游;都喜欢清幽的居

13、住环境;都志趣高雅(写出任意四点,意近即可)参考译文乙当初,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偏僻落后。孔子说: “君子居住在那里, 有什么简陋的呢?” 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 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 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 一定会嫌弃这里偏僻落后,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阻滞不便;搬到东峰, 靠近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旁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 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 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在此之后

14、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 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来弘扬孔子的 思想言论。29 (1)味美。(2)背。30 . (1)所以,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 教别人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有困惑的地方。(2)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31 . B32 .解析D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感知文 意的基础上进行。D项中的“乙文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表述有误,乙文强调的是“勤奋 好学的重要性”。33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文章主旨谈个人感悟。解答此题,要在通读、理解文章的基 础上,找到表现主旨的语句。结合这些主旨句来谈个人感悟即

15、可。答案示例:在自主学习中,我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发挥自己学习的优势,为小组 增光添彩。在互助学习中,我在教别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我们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参考译文甲即使有美味的菜,(如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 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后才 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中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乙任末十四岁时,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箱(去向老师求学),不怕路途遥远、危险

16、困阻。(他)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他)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 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 昏暗(的 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书有领会的时候,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学生们 钦佩他的勤学精神,常用干净的衣服换取任末写满字的衣服。(任末)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34 . (1)年幼。(2)回答。35 .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 ,他都读过了。36 .李级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 “无不成诵” “皆默识之” “无不立对”,体现 了他的聪慧;“无赞买书,

17、乃借贷于邻人”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 的勤奋好学。参考译文侍郎李级,天资聪慧,年幼时家里贫穷,没有钱财买书,于是(他就)向邻居们借钱买书, 看书时只要翻译解释一遍后,便能诵读。偶然到城市里,(他就)默默记住街道店铺的名称。后来官位升至翰林,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同僚抽取书架上所有的书来难为李级,而李级没有不能立即回答的,同僚们都感到惊骇不已。37 . (1)停止。(2)如果。38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断句。此题要求只断一处,可结合意思进行断句。这句 话的意思为:出门就带一两匹驮着书的骡子或马随身。“则”表动作的顺承,其前可断。故断句为: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答案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39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注意文中关键词的翻译, 如“自”译为“从”,“释” 译为“放下”。答案亭林先生(顾炎武)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40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分析。解题时需在文中找出人物的言行来分析 作答。文中,“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表现了亭林先生的勤奋好学;“呼老兵诣道边酒坊考其区域”可见亭林先生注重实地考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表现了亭林先生治学严谨,“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表现了亭林先生对待学习的专注。综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