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题100道判断_第1页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题100道判断_第2页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题100道判断_第3页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题100道判断_第4页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题100道判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沥青的针入度和软化点都是表示沥青粘滞性的条件粘度。(“)2、 含蜡量、软化点等试验是否涉及到沥青变形性的指标。(“)3、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高度变化不影响所测流值,仅对稳定度的试验结果有影响。(X)4、 沥路面施工时,若混合料的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易造成沥青路面的泛油。(X)5、 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的碎石、破碎砾石等。(“)6、SMAffi青用量较高,为防止施工时混合料中沥青偏离,应向混合料中夹入纤维等稳定剂。(“)7、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的温度越高,则稳定度愈大,流值愈小。(X)8、 沥青混合料用集料筛分应用“干筛分”。(X)9、 在沥青延度试验中,发现沥青浮于水面,

2、应向水中加入酒精。(“)10、 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大于表观密度。(“)11、 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值划分的。(“)12、 沥青针入度指数是沥青标号划分的依据。(X)13、 沥青延度测试选择不同试验温度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拉伸速度。(X)14、 针入度数是表征沥青的的温度稳定性指标,针入度指数校大,路用性能较优。(“)15、 软化点即能反映沥青感温性的指标,也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X)X)16、 对于AH-70沥青,针入度越大,软化点越高,延度越大。17、对于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应做3次平行试验,在同时试验数量较多、标准针不够时,允许使用一个标准针,但必须洗干净才能

3、进行下一个平行试验检验。(X)18、测得两种沥青的粘滞度分别为:A沥青C560=50S,B、沥青C560=100S则A的粘结力大于Bo(X)19、 在用表干法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时,当水温不为25度时,沥青芯样密度应进行水温修正。(“)20、 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X)21、 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大于表观密度。(“)22、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的温度越高,则稳定度愈大,流值愈小。(X)23、 表干法适用于AC-II型、ATP理较密实吸水率小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X)24、 我国现行国标规定,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4、“)25、 沥青混合料的试验配合比设计可分为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沥青最佳用量确定两部分。(“)26、 在通过量与筛孔尺寸为坐标的级配曲线范围图上,靠近上线的是较粗的级配,靠近下线的是较细的级配。(X)27、 细度模数表示砂中粗细颗粒分布情况。(X)2&沥青的粘稠性越大,针入度越小,沥青的标号则越低。(“)29、 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越大,其工作性就越好。(X)30、 油石比或沥青用量都可用来表示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多少,对同一混合料,当沥青用量为5.0%时,油石比为4.7%。(X)31、 细度模数是评价砂粗细程度的指标,细度摸数越大,砂越粗。(“)32、 任何配比的新拌混凝土工作性

5、都可以用坍落度试验测定。(X)33、 粗集料的磨光值越大,越容易被磨光。(X)34、 粗集料的磨耗值越高,表示集料的耐磨性越差。(“)35、 用筛析法测定水泥细度,可以用负压筛法和水筛法,有争议时,以负压筛准。(X)36、 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掺加量超过最大限度,或强度低于商品标号规定的指标时,成为不合格水泥,在工程中严禁使用。(X)37、 为使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在测试时必须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38、 在沸煮法测定水泥安定性时,当试饼法测试结果与雷氏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39、 砂的体积随含水量的增大先增

6、大后减小。(“)40、 砂率就是砂的用量占混凝土总质量的质量百分率。(X)41、 粗集料的压碎值测试方法对于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是相同的。(X)42、 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下测定沥青的条件粘度,而软化点则是在沥青达到规定条件粘度时的温度。所以软化点既是反映沥青材料热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43、 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值愈大,感温性愈低,抗车辙能力愈强。(“)44、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试验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决定,大于13.2mm者采用水煮法,小于13.2mm者采用水侵法。(”)45、 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值划分的。(“)46、 由于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大于3,所以沥青路

7、面一般都是透水的。(X)47、 对任一配比的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总大于沥青用量。(“)48、 马歇尔稳定度值是马歇尔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应力,其单位为MPa。(X)49、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强度测试时,加载速度较快会导致测试结果偏高。(“)50、 钢材的屈强比越小,结构的结构的可靠性越高,钢材的有效利用愈低。(“)51、 沥青延度测试时选用不同的试验温度其拉伸速度是相同的。(X)52、 从本质上将针入度是测定沥青稠度的指标,并不能直接反映出沥青材料的粘度。(“)53、 中、轻交通量石油沥青的老化评定方法采用薄膜加热试验。(X)54、 油石比可用来表示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多少。(“)55、 沥青

8、的品种不影响沥青的粘附性。(X)56、 高等级公路用沥青的含蜡量不超过5.0%。(X)57、 沥青用量越大,则马歇尔试验流值越大。(V)X)58、 车辙试验主要用来评定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13、 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评定方法中水浸法适用于小于13.2mm的粗集料(V)59、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与沥青道路性能无直接关系。(V)60、 软化点小的沥青,其抗老化能力较好。(X)61、 沥青混合料路面抗滑性能与沥青含蜡量无关。(X)62、 在道路工程中,最常用的沥青材料是石油沥青和煤沥青,其次是天然沥青。(V)63、 沥青密度是在规定温度20C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为kg/m3或g/cm3。(X)

9、64、 沥青的改性剂改性效果较好的有:高聚物类改性剂、微填料类改性剂、纤维类改性剂、硫磷类改性剂。(V)65、 石油沥青与煤沥青在元素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石油沥青含碳多而含氢少,煤沥青则碳少而氢多。(X)66、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面层可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或沥青碎石混合料铺筑。(X)67、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是为了测定热拌沥青混合料在规定温度和加载速率时弯曲破坏的力学性质。(X)68、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是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主要技术指标。(V)69、 中粒式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范围一般在78%。(X)70、 分析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可用三组分分析法,也可用四组分分析法。(V)71、沥青

10、的相对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煤焦油质量之比。 (X)72、为提高沥青的耐久性,抑制其老化过程,可以加入专用碳黑' 。 (V)73、 沥青中含有较多石蜡,可以改善其路用性能。 (X)74、 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剩余空隙率大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 合料的剩余空隙率。 (V)75、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试件,是用轮碾法成型的。(V)76、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对抗滑性影响不大。(X)77、 不同矿质的沥青混合料浸水后强度明显降低, 但程度不同 如石灰 岩C花岗岩石英岩。(V)78、 针入度 软化点均能反映出沥青的粘度状况。(V) 66 、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 , 砂率过大

11、, 砼拌和物流动性小,过时 保水性差 , 易离折。(V)79、 改善砼工作性的唯一措施是掺加相应的外加剂。(X)80、 改善矿质混合料级配即能改善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V)81、 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是表示沥青混合料高温时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的指标。(V)82、 马歇尔试件的高度和直径规定要求,分别是62.5毫米和101.6毫米。(X)83、 沥青混合料掺入石灰粉的目的是提高抗水侵害的能力。(V)84、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大小与压实功和压实湿度密切相关。(V)85、 沥青的针入度越大,沥青的粘度越大。(X)86、确定沥青当量软化点和当量脆点,可用于评价道路石油沥青的温度感应性,预估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及低温抗裂能力。(")87、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试验,可将集料划分为5个粘附性等级。(“)88、 油石比是指沥青占沥青混合料的百分率。(X)89、 软化点只是反映沥青材料热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与沥青的粘性无关。(X)90、 悬浮密实结构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大,高温稳定性好。(X)91、 动稳定度是马歇尔试验的一项技术指标。(X)92、 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性质为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X)93、 沥青混合料实验室配合比设计即为确定最佳的沥青用量。(X)94沥青软化点测定时升温速度大于5C/分,测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