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建筑安全防范工程_第1页
浅析古建筑安全防范工程_第2页
浅析古建筑安全防范工程_第3页
浅析古建筑安全防范工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析古建筑安全防范工程     古建筑是人们用砖、石、木材等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生活、居住和使用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产物,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体,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中,古建筑就有1882处,假如将省级文物爱护单位、市/县级文物爱护单位的古建筑都加在一起,估量要有四万处左右。可见,古建筑的平安防范应引起安防界同仁的高度重视。GB/T16571-2021,增加了古建筑平安防范系统要求一章,分别从人防、物防、技防的角度提出了要求,是古建筑平安防范设计的依据,下面结合标准的学习和本人的工作体会,

2、谈谈古建筑安防工程的共性化设计的几个要素,供读者参考。     一、全面了解古建筑特点    GB/T16571-2021术语和定义中3.2规定,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为一级风险、省级文物爱护单位为二级风险、市/县级文物爱护单位三级风险。依据防护级别与风险等级相适应的原则,对应的安防系统分别为一级防范、二级防范和三级防范。这是古建筑的平安防范的整体框架,是设计的依据之一。但是,设计时还必需结合古建筑的详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防,安防工程才能效益最大化。古建筑种类繁多,建筑结构各异,功能五花八门。从占地面积或建筑面积来说,大到万里长城、皇宫

3、、皇家园林,小到山顶或村落中的一座孤塔、一口水井等,都可能是同一风险级别的文物爱护对象,而安防系统的设计却是相差甚远;从建筑结构来说,以木或砖木为主的建筑与以砖石为主的建筑在系统构成和系统功能的设计以及设备的安装上又有较大的差别;从古建筑的构成或使用功能上来说,有小件可移动文物和无小件可移动文物,在安防系统构成、功能等设计上又不尽相同;从古建筑所处环境看,有地处城镇、地处远郊、地处田野的古建筑,在监控中心的建设、人员的配备及预警、处警方式上又存在特别大的不一样。另外,由于历史的缘由或由于近些年来古建筑的爱护与开发等因素,导致管理不落实、多头管理、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存在,这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

4、古建筑平安防范工程的设计和使用。总之,在设计古建筑的平安防范工程时必需全面了解其特点、管理模式、人防和物防现状(升级改造工程还必需具体了解目前安防系统运行和设备可利旧状况),才能设计出适合的平安防范系统。    二、现场勘查    全面了解古建筑特点,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现场勘查。现场勘察是设计的依据,需做好具体记录,形成甲乙双方确认的现场勘察报告。古建筑现场勘察的主要内容有:    1风险等级。依据GA27-2021规定:世界文化遗产的单位或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为一级风险单位,即国保单位;省(直辖市)文物

5、爱护单位为二级风险单位,即省保单位;有藏品的县级文物爱护单位为三级风险单位,即市/区/县保单位。现场勘查时需留意的是:一级风险单位内部并非都是一级风险部位,也有二级风险部位、三级风险部位等。同样,二级风险单位内部并非都是二级风险部位,也有三级风险部位等,依此类推。还有一种可能是,二级风险单位内部也可能有一级风险部位或一级风险目标。三级风险单位内部也可能有二级、甚至一级风险部位或风险目标。    2被防护对象的物防设施力量与人防组织管理状况。    被防护对象的物防设施力量。对于古建筑本体来说,围墙是它的物防设施;对于古建筑内部的小件可

6、移动文物来说,建筑本体、门窗、展柜等是它们的物防设施。物防设施的防范力量,即围墙、建筑本体、门窗、展柜等抵挡入侵者接近目标的力量(包括延迟时间和破坏时产生信号的强度)。被防护对象的自身防范力量也不行小视,例如,许多古建筑大门前有重达数吨或数十吨的石狮子,由于自身的重量,使其具有超强的防范力量。但小件可移动文物,其自身的防范力量只能为零。因此,安防系统的建设应与物防相适应,作为物防的补充和提升,不行一概而论。    人防组织管理状况。对于设有保卫机构、保卫人员的古建单位,应了解其人员数量、人员素养等。目前也的确存在着少数单位管理混乱、责任不落实等状况。例如,有些占地

7、面积很小,且座落在山上、乡镇或村落里的山门、孤塔等,较为普遍的是由当地文管所负责管理,但由于这些文物分散面广,加之文管所人少等缘由,其管理多数流于形式。    3古建筑的基本状况及环境状况。    基本概况包括:围墙、古建筑的结构及构成材料(砖木、纯木、砖石等)、使用功能、占地面积、建筑面积,通道、门窗的数量及状况等;古建筑内的雕塑、雕刻、壁画、彩绘、牌匾、建筑构件(有些古建筑已经多次重建或修缮,但有可能其中某个构建是原始的,极具考古价值)、小件可移动文物以及树木等状况;点灯、燃香及用火状况。    环境

8、状况:首先是光照状况。24小时自然光供应的照度测量值(以北京7月为例,可在早晨6:00-8:00、中午11:30-14:00、傍晚17:00-19:00、夜间22:00-次日6:00测量4次),可供应的人工照明的时段和照度等。其次是温湿度状况。最低温度(一般的古建筑冬季是无暖气的,室内和室外的温度相差不大);相对湿度(湿度大的地域,在梅雨季节设备易发生故障)。雷电活动状况也是现场勘查的重点。要了解所在省(直辖市)的雷电状况(以当地气候资料为准),还必需对古建筑所在区域雷电状况,如雨、雪、风(风沙)、雾、雾霾、霜进行现场勘察。电磁干扰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高压输电线路、四周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各种信号放射塔等,必要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