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课题必修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2.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虚词等文言知识。课时安排七课时授课时间教 学 过 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修改、备注第一课时指 南 录 后 序【重点梳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作副词,全,都。)(2)层见错出(见,通“现”。)2古今异义(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义:没有依托 今义:单调,没有意义(2)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义:十分激烈 今义:大方(3)为巡船所物色古义:搜寻 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
2、或东西(4)以至于永嘉古义:到达 今义:表示退一步的副词(5)几彷徨死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好3一词多义(1)间 得间奔真州(jiàn,名词,机会)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动词,夹杂)(2)靡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动词,倒下)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副词,无,不。靡及,达不到)(3)如 如扬州,过瓜洲杨子桥(动词,往去,到去)4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表面上)/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上前)/予分当引决(按名分)/草行露宿(在野草间,在露天里)/日与北骑相出没(每天)(2)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取道)二、文言虚词1而(1)连词,表
3、承接。 归而求国之策/死而死矣(2)连词,表转折。 而不在使者之目/而幸生也何所为2以(1)连词,表承接,相当于“当”。 然而隐忍以行(2)连词,表目的,来。 挟匕首以备不测(3)连词,因为。 几以捕系死(4)介词,用。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5)介词,凭。 以资政殿学士行(6)介词,凭借。 将以有为也3则(1)连词,表承接,就。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2)连词,表转折,却。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三、文言句式1省略句(1)初至北营,(我)抗辞慷慨,(元军)上下颇惊动(2)(我)但欲求死,不复顾(个人)利害(3)(我)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4)(我)坐桂公塘土围中,(元人)骑数千过其门,(我)几落贼手
4、死2被动句(1)予羁縻不得还(被扣留)(2)无日而非可死(被杀死)(3)几以不纳死(被接受,准许出入)3倒装句(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为何,宾语前置)(2)君亲其谓予何(何谓予,宾语前置)【课堂演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往去b道海安、如皋 取道c为巡船所物色 盘查d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单调,没有意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以资政殿学士行将以有为也b归而求国之策死而死矣c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d北虽貌敬,实则愤怒夜则以兵围所寓舍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
5、人云:“将以有为也。”(2)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3)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4)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答案:1d(没有依托) 2c(句中停顿,助词/的人) 3略第二课时五人墓碑记【重点梳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只”,不过,仅仅;通“又”)(2)独五人之曒曒,何也(通“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3)敛赀财以送其行(通“资”)(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通“搢”,插)(5)亦曷故哉(通“何”,疑问代词)2古今异义(1)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义:“至”动词,“于”介词;“至于”是“到”的意思今义:表示达
6、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义:党羽 今义: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3)吴之民方痛心焉古义:痛于心,痛恨 今义:_伤心(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古义:考察,查究 今义:压住(5)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古义: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今义:金子(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义:非同寻常 今义:程度副词,十分,极(7)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古义:比较 今义:看(8)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义:头颅,借指性命 今义: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3一词多义(1)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动词,激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发其志士之悲哉(
7、动词,抒发)而又有剪发杜门(名词,头发)(2)行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名词,品行)其辱人贱行(名词,行为)行之敛赀财以送其行(动词,走)(3)固 轻重固何如哉(副词,本来,引申为“究竟”、“到底”)斯固百世之遇也(副词,实在,真是)(4)使 公之逮所由使也(动词,主使)人皆得以隶使之(动词,使唤)(5)徒 慷慨得志之徒(名词,一类的人)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形容词,空)(6)按 缇骑按剑而前(动词,用手压或握)按诛五人(动词,考查,查究)(7)得 慷慨得志之徒(动词,实现)人皆得以隶使之(动词,能够)4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 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 其疾病而死(患疾病)/ 缇骑按
8、剑而前(走上前)/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慰)/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用盒子装)/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作记)(2) 名词作状语。 人皆得以隶使之(当作仆役)(3) 动词使动用法。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使倒地)/ 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屈身)(4) 动词作名词。 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治罪的事情)(5) 形容词作名词。 不能容于远近(远近的百姓)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承接。 去今之墓而葬焉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抶而仆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2) 连词,表修饰。 其疾病而死/则噪而相逐2以(1) 连词,表目的。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亦以明死生之大(2)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9、。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3) 连词,表修饰。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4) 介词,表凭借。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5) 介词,用。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6) 介词,因为。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3焉(1) 兼词。 激于义而死焉(于之,在这件事上)(2) 代词。 去今之墓而葬焉(代五义士)(3) 语气词。 吴之民方痛心焉(无实义)4之(1) 助词,的。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2)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3)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4) 动词,去,往。 佯狂不知所之者(5) 代词
10、。 人皆得以隶使之(指代他们)/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指代石碑)5其(1) 代词,作定语成分。 以旌其所为(指代五义士)/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自己)(2) 代词,作主语成分。 敛赀财以送其行(代周顺昌)(3) 指示代词,那。 发其志士之悲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6于(1) 介词,表被动。 激于义而死焉/不能容于远近(2) 介词,向。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3) 介词,在。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7为(1) 动词。 以旌其所为(做)/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2) 判断动词,是。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3) 介词,替,
11、给。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8当(1) 介词,在时候。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然五人之当刑也(2) 动词。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用判断动词“为”表示判断)(2)即今之倮然在墓者也(用“也”表示判断)(3)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用否定词“非”表示否定判断)(4)斯固百世之遇也(用副词“固”表示判断)2被动句(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被”表被动)(2)公之逮所由使也(意念被动句,“逮”其实是“被逮”)(3)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于”表被动)3省略句(1)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省介词“于”)(2)问
12、:“谁为(之)哀者?”(省介词宾语“之”)(3)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头)卒与尸合(省主语“头”)(4)亦以(之)明死生之大(省介词宾语“之”)4倒装句(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于当道请,介词结构后置)(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于其墓之门立石,介词结构后置)(3)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于社稷有重,介词结构后置)(4)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大之四海,定语后置)(5)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者(能不易其志者之缙绅,定语后置)(6)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遍于天下之钩党,宾语前置)【课堂演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b吴之民方痛心焉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
13、诛五人d安能屈豪杰之流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激于义而死焉去今之墓而葬焉b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私人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c发其志士之悲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d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然五人之当刑也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4)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答案:1b(痛于心,痛恨) 2a(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代词,代五义士)第三课时烛之武退秦师【重点
14、梳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2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义:从属二主,动词 今义:“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使者,出使的人 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 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5、在东方、在西方)(2) 名词作动词。 晋军函陵(驻军、驻扎在函陵)(3) 名词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以为鄙)(4) 形容词使动用法。 阙秦以利晋(使受益)(5) 形容词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远方的土地)(6)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削弱) 动词使动用法。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亡)/ 阙秦以利晋(使损害)二、文言虚词1以(1) 介词,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 介词,拿,用。 敢以烦执事(3) 连词,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4)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越国以鄙远(5) 连词,表目的。 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2而(1) 连词,表承接。 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
16、有利于君(2) 连词,表修饰。 夜,缒而出(3) 连词,表转折。 朝济而夕设版焉3之(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3) 助词,的。 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4) 代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 将焉取之(代土地)4焉(1) 语气助词,表陈述。 子亦有不利焉(2) 疑问代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3) 兼词,于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那里)5其(1) 代词。 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 君知其难也(这)/ 又欲肆其
17、西封(指代晋国)/ 失其所与(指代自己)(2) 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吾其还也6且(1) 连词,表并列,又。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 连词,表递进,况且。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君之所知也(语气词“也”,表判断)(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表判断)2疑问句(1)夫晋,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何”,表反问)(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焉”,表疑问)(3)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焉”,表疑问)3省略句(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主语“烛之武”)(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18、)(3)子犯(晋侯)击之(省动词宾语“晋侯”)(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宾语“之”)(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介词“于”)4倒装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2)且贰于楚(于楚贰,介宾结构后置)(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郑伯言,介宾结构后置)(4)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课堂演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外携带的物品b失其所与,不知 通“错”,明智c不阙秦,将焉取之 通“缺”,侵损,削减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动词使动用法,使亡2下列各组句
19、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答案:1a(使者,出使的人) 2c(并列连词,又/递进连词,况且)第四课时谏太宗十思疏【重点梳理】一、文言实词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 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2) 形容词作名词。 择善而从之(好的建议)/ 简能而任之(贤能的人)/ 人
20、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权、重位)(3) 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以为乐)(4)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使稳固)/ 宏兹九德(使光大)/ 则思虚心以纳下(使虚)/ 则思正身以黜恶(使正)/ 何必劳神苦思(使苦)(5) 动词使动用法。 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 鸣琴垂拱(使鸣)/ 何必劳神苦思(使劳)二、文言虚词1以(1) 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2)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必竭诚以待下(3) 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戒奢以俭/纵情以傲物(4)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5) 连词,表目的,相当于“用来”。 则思知足以自戒
2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6) 介词,把。 则思三驱以为度(7) 介词,用。 虽董之以严刑2而(1) 连词,表转折。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不言而化(2) 连词,表因果。 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3) 连词,表承接。 择善而从之(4) 连词,表并列。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5) 连词,表目的。 则思谦冲而自牧3为(1) 动词,作为。 亏无为之大道哉/则思三驱以为度(2) 动词,成为。 则吴越为一体(3) 介词,表被动。 为天下笑4之(1) 代词。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指代“天下”)(2)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臣闻求木之长者(3)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人君当神器之重/将崇极天之
22、峻5其(1) 代词,作定语成分。 必固其根本(它的) /则智者尽其谋(他们的)(2) 指示代词。 知其不可(这些)/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那)(3) 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其可忽乎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者也”,表判断)(2)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直接表判断)2疑问句(1)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疑问代词“何”与疑问语气词“也”,表疑问)(2)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副词“岂”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3)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副词“其”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4)何必,亏无为之大道哉(疑问代词“何”与疑问语词“哉”,表反问)3省略句(1)则思
23、三驱以(之)为度(省介词宾语“之”)(2)(民众)终苟免而不怀仁。(省主语“民众”)4倒装句(1)虽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介宾结构后置)(2)将崇极天之峻(峻之极天,定语后置)【课堂演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承天景命 大b虽董之以严刑 监督c简能而任之 选拔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快乐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亏无为之大道哉则思三驱以为度b是寡人之过也可以尽豫游之乐c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发其志士之悲哉d虽董之以严刑必竭诚以待下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3)竭诚则吴越为
24、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4)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道哉?答案:1b(名词作动词,献礼) 2a(副词,竟/副词,就) 3略第五课时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梳理】一、实词1通假字(1)可予不(通“否”)(2)臣愿奉璧往使(通“捧”)(3)拜送书于庭(通“廷”)(4)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2一词多义(1)奉 臣愿奉璧往使(动词,通“捧”)请奉盆缶秦王(动词,进献)(2)闻 以勇气闻于诸侯(动词,闻名,出名)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动词,听说)(3)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疑问代词,谁、哪一个)(4)负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
25、求璧(动词,凭借,倚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动词,辜负,对不起)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动词,背)(5)顾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动词,回头)顾吾念之(副词,只是,不过)(6)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一种文体)舍相如广成传(名词,招待宾客的馆舍)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动词,传递)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动词,传颂)3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乃使其从者衣褐(穿)/舍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秦御史前书(上前)/臣乃敢上璧(献上)/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献礼)/左右欲刃相如(杀)(2)名词作状语。 而相如廷叱之(当廷)/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间至赵矣(从小路)(3)形容词作动词。 严大国之
26、威以修敬也(尊重)(4)形容词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5)动词使动用法。 毕礼而归之(使归)/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二、文言虚词1而(1)连词,表并列。 夫赵强而燕弱(2)连词,表修饰。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3)连词,表承接。 毕礼而归之(4)连词,表转折。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2之(1)代词。 我见相如,必辱之(指代“相如”)/均之二策(这)(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即患秦兵之来(3)结构助词,的。 为刎颈之交3于(1)介词,在。 以勇气闻于诸侯(2)介词,给。 归璧于赵(3)介词,与。 故燕王欲结于君(4)介词,对。 强秦之所
27、以不敢加兵于赵者(5)介词,表被动。 而君幸于赵王4以(1)连词,因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2)连词,来。 宁许以负秦曲(3)介词,把。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4)介词,用,拿。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5)介词,凭借。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5其(1)代词,作定语。 乃使其从者衣褐(他的)/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他们的)/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蔺相如的)(2)代词,那。 其势不俱生6为(1)动词。 拜为上卿(做,当)/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而蔺相如如徒以口舌为劳(立下)(2)动词,是,表判断。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3)介词,替,给。 于是秦
28、王不怿,为一击缶7乃(1)副词,竟。 今君乃亡赵走燕(2)副词,就。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3)副词,才。 臣乃敢上璧8因(1)介词,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2)副词,就,于是。 相如因持璧却立(3)副词,由此,趁机。 不如因而厚遇之9与(1)动词,与比。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2)介词,跟,同。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3)连词,和。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10且(1)连词,即使,表假设。 且庸人尚羞之(2)连词,表并列。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3)副词,况且。 且以一璧之故逆秦之欢,不可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也,表判断)(2)蔺相如者,赵人也(者,也,表
29、判断)(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所以者,也,解释原因的判断)2疑问句(1)何以知之(疑问代词“何”,表疑问)(2)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疑问代词“何”,表疑问)(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疑问代词“孰”,表疑问)(4)谁可使者(疑问代词“谁”,表疑问)(5)独畏廉将军哉(疑问语气词“哉”,表疑问)(6)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副词 “岂”与疑问语气词“邪“,表反问)3省略句(1)(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省略主语“廉颇”)(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两处均省略介词“于”)(3)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省略介词“于”)(4)固请(蔺相如不要以璧击柱
30、)(省略宾语“蔺相如不要以璧击柱”)(5)欲以(之)击柱(省略介词宾语“之”)(6)于是秦王不怿,为(赵王)一击缶(省略介词宾语“赵王”)(7)赵王以(之)为贤大夫(省略介词宾语“之”)(8)(廉将军)不若(秦王)也。(前省去主语“廉将军”,后省略宾语“秦王”)4倒装句(1)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 报秦者人,定语后置)(2)君何以知燕王(以何,宾语前置)(3)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介宾后置)(4)故燕王欲结于君(于君结,介宾后置)(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介宾后置)5被动句(1)徒见欺(见,表被动)(2)而君幸于赵王(于,表被动)(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表被动)
31、【课堂演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熟”,仔细b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寿命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 回头d负荆请罪 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今君乃亡赵走燕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b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相如因持璧却立c乃使其从者衣褐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d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亦不以城予赵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第六课时鸿门宴【重点梳理】一、文言实词1
32、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2)要项伯(同“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5)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6)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7)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8)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2古今异义(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指意外之事 今义:十分,很(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古义:指小人离间之言 今义:详细叙说(3)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4) 沛公居山东时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义:省名(5)将
33、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对南地区 今义:省名3一词多义(1)故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连词,所以)故遣将守关者(副诃,特意)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故交,老交情)不如因善遇之(动词,及,比得上)(2)如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如同)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动词,料想)(3)意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意图)(4)举 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杀人如不能举(形容词,尽)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5)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乃令张良留谢(动词,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4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34、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一样用翅膀)(2) 名词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扎)/ 道芷阳间行(取道)/ 籍吏民(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用眼示意)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称王)(3) 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善)/ 豪毛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4) 形容词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小的地方)/ 沛公今事有急(危急的事)(5) 动词使动用法。 臣活之(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随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同“纳”,使纳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二、文言虚词1以(1) 介词,把。 具告以事(2) 介词,用。 请以剑舞(3) 介词,凭。 不然,籍何以至此(4) 连词,来。 项
35、王未有以应(5)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樊哙侧其盾以撞2为(1) 动词。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 军中无以为乐(作为)/ 使子婴为相(做)/ 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2) 动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我为鱼肉(3) 介词,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4) 介词,替、给。 君为我呼入(5) 介词,对,对于。 为之奈何(6) 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 何辞为3因(1) 动词,趁机。 不如因善遇之(2) 副词,于是,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4且(1) 副词,将。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且为之奈何(2) 连词,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之(1) 代词。 起,立而饮之(指代“
36、酒”)(2) 动词,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3) 助词,的。 今日之事何如(4)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6于(1) 介词,对。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2) 介词,对于。 贪于财货(3) 介词,比。 长于臣(4) 介词,在。 得复见将军于此7与(1) 介词,同。 未得与项羽相见/欲呼张良与俱去(2) 连词,和。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 动词,送与。 则与斗卮酒/欲与亚父8而(1) 连词,表并列。 劳苦而功高如此(2) 连词,表修饰。 项王按剑而跽(3) 连词,表承接。 拔剑切而啗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9然(1) 助词,形容词词
37、尾,相当于“的样子”。 沛公默然(2) 代词,这样。 不然,籍何以至此(3) 连词,然而。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此天子气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者也”,表判断)(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者也”表判断)(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表判断)(5)此亡秦之续耳(语气词“耳”,表判断)(6)客何为者(动词“为”表判断,相当于“是”)2疑问句(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代词“谁”,表疑问)(2)君安与项伯有故(疑问代词“安”,表疑问)(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疑问语气词“为”,用在句末,表疑问)(4)
38、能复饮乎(疑问语气词“乎”,表疑问)(5)公岂敢入乎(副词“岂”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3省略句(1)毋从(之)俱死也(前面省去主语“你”,后面省去动词宾语“之”)(2)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省去介词“于”)(3)欲呼张良与(之)俱去(省去介词宾语“之”)(4)拔剑撞(之)而破之(省去动词宾语“之”)4倒装句(1)大王来何操(操何,宾语前置)(2)沛公安在(在安,宾语前置)(3)客何为者(为何,宾语前置)(4)因击沛公于坐(于坐击沛公,状语后置)5被动句吾属今为之虏矣(介词“为”表被动)【课堂演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道歉,谢罪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夫妻d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且为之奈何b不然,籍何以至此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c拔剑切而啖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d不然,籍何以至此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今者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沂职业学院《篆刻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城市设计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古代文学5》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遗影像策划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数据结构及算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规培》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外国语学院《课程与教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美术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理化学(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浅析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 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解读讲义课件
- 材料报价三家对比表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四套)
- 标准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
- 2023年中国人保财险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hdx7底层黑砖刷写和字库救砖教程bysmartyou
- 年会颁奖晚会颁奖盛典简约PPT模板
- 年产10000吨柑橘饮料的工厂设计
- 雷电知识、雷电灾害防御知识汇总-上(单选题库)
- 导学案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三Unit4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