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综合试卷(二)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第二册 】_第1页
模块综合试卷(二)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第二册 】_第2页
模块综合试卷(二)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第二册 】_第3页
模块综合试卷(二)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第二册 】_第4页
模块综合试卷(二)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第二册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满分:100分)模块综合试卷(二)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B.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 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C.我国已能利用3D打印技术,以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逐 层堆积来制造飞机钛合金结构件,高温时可用金属钠还原相应的氯化 物来制取金属钛D.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

2、2解析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生成氨基酸,A项错误;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不属于化学键,B项错误;钠与熔融的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单质,所以高温时可用金属钠还原相应的钛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C项正确;活性炭脱色是利用其吸附性,次氯酸盐漂白纸浆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D项错误。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2.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使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B.焚烧废旧塑料以防止“白色污染”C.用CO2合成聚碳酸

3、酯可降解塑料D.用高炉喷吹技术综合利用废旧塑料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解析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能减少“白色污染”,A项应该提倡;焚烧废旧塑料会产生致癌物质,应使用塑料的替代品防止“白色污染”,B项不应该提倡;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项应该提倡;用高炉喷吹技术综合利用废旧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D项应该提倡。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3.钛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活泼金属。工业上常用二氧化钛冶炼金属钛,发生的主要反应

4、有:TiO22C2Cl2 TiCl42CO,TiCl42Mg 2MgCl2Ti。下列关于钛的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中TiO2为氧化剂,钛元素发生还原反应B.反应说明镁的活泼性强于钛C.冶炼钛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D.金属钛的冷却过程中要避免和氧气接触,防止钛被氧化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22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解析反应中TiO2中钛、氧元素价态没有变化,Ti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错误;由反应可知,Mg可以置换出Ti,故可以说明镁的活泼性强于钛,B正确;反应中会产生大量的

5、CO,会污染空气,C正确;因为钛是活泼金属,在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因此应在无氧环境下冷却,D正确。22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4.下表中,对陈述、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22选项陈述陈述判断A向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可制备氯化氢气体浓盐酸易挥发,浓硫酸与水作用放出大量的热对,对;有BCu能与浓HNO3反应由于Cu具有还原性,浓HNO3具有氧化性,在任何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一定是NO2对,错;无C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有少量SO3生成部分二氧化硫被氧化为SO3对,对;无D硝酸铵和碱石灰共热用于实验室制备NH3铵盐与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对

6、,对;有5.如图表示Cu与稀硝酸反应的量的关系,a、b、c、d四点中表示铜与稀硝酸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Cu的量的关系的是A.a B.b C.c D.d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22解析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HNO3只有 被还原,故被还原的HNO3与Cu的关系为2HNO3(被还原)3Cu。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6.山西博物院是太原市地标性建筑之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展柜使用的钢化玻璃,其主要

7、成分只有SiO2B.墙体使用的砖瓦、水泥,都是硅酸盐材料C.陈列的元青花瓷的原料有高岭土Al2Si2O5(OH)4,也可以表示为 Al2O3SiO2H2OD.展示的青铜器上有一层绿色物质可能是碱式碳酸铜,此绿色物质不 溶于盐酸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7.反应4A(g)5B(g) 4C(g)6D(g),在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开始时A为1 mol,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 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容器中D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45 molB.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L1s1C.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之

8、比一定是4546D.容器中A的转化率为30%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2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是同系物B.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C.链状烷烃中随着氢原子个数逐渐增多,氢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D.环烃、烷烃(除甲烷外)中碳原子间都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价键均 与氢原子结合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229.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B.汽车尾

9、气的大量排放影响了空气的质量,是造成PM2.5值升高的原因 之一C.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D.用铜片制成的“纳米铜”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说明“纳米铜”的还原性比铜片更强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解析煤的气化与液化过程都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PM2.5值升高的

10、原因之一,故B正确;碳化硅为无机物,则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纳米铜与氧气反应的接触面积比铜片大得多,所以纳米铜的反应速率大于铜,但纳米铜和铜片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故D错误。2210.“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和歙砚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造毛笔时,将动物毫毛进行碱洗脱脂是为了增强笔头的吸水性B.徽墨的主要成分是性质稳定的焦炭,故水墨字画能较长久地保存C.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碳纤维,其制造工艺促进了我国造纸术的发展D.歙砚材质绢云母的化学式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K2O4H2O4Al2O38SiO2123456789 101112131

11、415 16171819 20 2122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解析动物毫毛上会残留动物油脂,油脂难溶于水,不易吸水,造毛笔时,将动物毫毛进行碱洗脱脂是为了增强笔头的吸水性,故A正确;徽墨的主要成分是性质稳定的碳,碳元素性质稳定,故水墨字画能较长久地保存,故B错误;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C错误;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时,应为K2O4Al2O38SiO24H2O,故D错误。2211.(2020沈阳皇姑区校级期中)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5G技术联通世界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与

12、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大力发展核电、 光电、 风电、 水电, 电能属于一次能源B.“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 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 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D.C919大型客机使用了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铝锂合金可减轻机身自重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解析电能是二次能源,故A错误;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故B错误;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是制造光缆的主要原料,故C错误;铝锂合金

13、强度大,密度小,可减轻机身重量,故D正确。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12.(2020陕西渭南临渭区校级期中)共价键都有键能之说,键能是指拆开1 mol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或者形成1 mol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如HH的键能是436 kJmol1,HCl的键能是431 kJmol1,ClCl的键能是247 kJmol1,H2和Cl2反应生成1 mol HCl放出的热量是A.431 kJ B.179 kJC.89.5 kJ D.以上说法都不对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123456789 101

14、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解析在反应H2Cl2 2HCl中,断裂1 mol HH、1 mol ClCl共吸收的能量为436 kJ247 kJ683 kJ;生成2 mol HCl,共形成2 mol HCl,放出的能量为2431 kJ862 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862 kJ683 kJ179 kJ,所以H2和Cl2反应生成1 mol HCl放出的热量为89.5 kJ。13.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馏塔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B.吸收塔利用了SO2的还原性, 使Br2还原成BrC.在吸收塔中

15、溴元素得到了富集D.吹出塔中通入水蒸气,能减小Br2的溶解度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解析根据工艺流程,向蒸馏塔中通入Cl2,发生了反应Cl22Br=Br22Cl,A错误;SO2具有还原性,还原Br2生成HBr和H2SO4,B正确;经过吸收塔后,溶液中的Br的浓度远大于吹出塔之前海水中Br的浓度,因此得到富集,C正确;溴易挥发,吹出塔中通入水蒸气,使溴蒸气被吹出,减小了Br2的溶解度,D正确。14.下列四种有机物的分子式都是C4H10O,其中不能被氧化为同碳原子

16、数的醛的是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A.和 B.和C.和 D.和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解析OH连在链端碳原子上的醇,即RCH2OH结构的醇,可被催化氧化为醛,即2RCH2OHO2 2RCHO2H2O。15.(2020安康汉滨区校级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乙醇氧化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其改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按图组装好仪器,装好试剂。下列有关改进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轻轻推动注射器活塞即可实 现乙醇氧化及部分产物的检验B.铜粉黑红变化有关反应为2CuO2

17、2CuO、 C2H5OHCuO CH3CHOCuH2OC.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乙醇氧化反应生成了水D.在盛有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试管中能看到砖红色沉淀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解析点燃酒精灯,轻轻推动注射器活塞即可反应,空气带着乙醇蒸气与热的铜粉发生反应,故A正确;铜粉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先消耗后生成,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铜粉变黑,发生反应:2CuO2 2CuO,铜粉由黑变红,发生反应:C2H5OHCuO CH3CHOCuH2O,故B正确;硫酸铜粉末变蓝,是因为生成了五水硫酸铜,说明

18、乙醇氧化有水生成,故C正确;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需要加热,不加热不能反应,故D错误。16.若将 转化为 ,可使用的试剂是A.Na B.NaOHC.Na2CO3 D.NaHCO3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解析COOH和OH均与Na发生置换反应,可实现转化;OH与NaOH、Na2CO3、NaHCO3均不反应。17.(2020山西忻州忻府区校级期中)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铜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3456789 1011121

19、31415 16171819 20 21 22A.O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铜片B.Ot1时,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产生氢气C.t1时刻后电流方向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 了Al进一步反应D.t1时刻后,电子从铝经过导线流向铜解析Ot1时,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Al片为负极,Cu片为正极,故A错误;Ot1时,Al片为负极,Cu片为正极,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正极上 得电子生成NO2,电极反应式为2H e=NO2H2O,故B错误;t1时刻时,电流强度为0,氧化膜阻止Al进一步氧化的强度最大,t1时刻后,铜片作负极

20、,Al片为正极,电流方向相反,即氧化膜阻止了Al的反应,故C正确;t1时刻后,铜片作负极,Al片为正极,电子从铜经过导线流向铝,故D错误。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18.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 H2S

21、O4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19.(12分)正确认识和使用电池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电化学法处理SO2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利用双氧水氧化吸收SO2可消除SO2污染,设计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石墨只起导电作用,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1)石墨1为_(填“正极”或“

22、负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负极H2O22e2H=2H2O解析该原电池中,通入二氧化硫的电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通入二氧化硫的电极是负极,即石墨1为负极,通入双氧水的电极是正极,正极上双氧水得电子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H=2H2O。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SO2H2O2=H2SO4解析H2O2有强氧化性,SO2有还原性,二者反应生成H2SO4,化学方程式为SO2H2O2=H2SO4。(3)放电时H移向_(填“正

23、极”或“负极”)。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正极解析H移向正极。(4)某同学关于原电池的笔记中,不合理的有_(填序号)。原电池两电极材料活泼性一定不同原电池负极材料参与反应,正极材料都不参与反应Fe-浓硝酸-Cu原电池,Fe是负极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解析燃料电池两极材料可都为石墨等惰性电极,所以原电池两电极材料活泼性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故错误;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可都为石墨等惰性电极,电极材料均不参与反应,所以原电池负极材料不一定参与反应,正极材料不

24、一定不参与反应,也可能均参与反应,如铅蓄原电池,故错误;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Fe-浓硝酸-Cu原电池中,Fe发生钝化作正极,Cu作负极,故错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正确。.航天技术中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1)某碱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则其负极反应为_。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H22e2OH=2H2O解析碱式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是H2失去电子与OH结合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2)氢氧燃料电池用

25、于航天飞船,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过冷凝后可用作航天员的饮用水,当得到1.8 g饮用水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0.2NA解析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O22H2=2H2O,每生成36 g H2O时,转移电子4 mol,则得到1.8 g饮用水时,转移电子0.2 mol,即转移电子数为0.2NA。20.(10分).某温度时,在一个10 L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1)该反应的化学

26、方程式为_。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解析根据图像可知,X和Y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是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是生成物,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同时间、同体积,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三者物质的量的变化为(10.7)(10.9)0.20.30.10.23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开始至2 min, 以气体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0.015 molL1min1(3)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比_(填“变大”“变小”或“不

27、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密度与起始时比_。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变小不变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相比变小;组分都是气体,容积不变,气体的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气体密度不变。(4)a mol X与b mol Y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X)n(Y)2n(Z),则原混合气体中ab_。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7 5解析设X的变化量为3x mol,则:3XY 2Z起始量/mol a b 0变化量/mol 3x x 2x某时刻量

28、/mol a3x bx 2x因n(X)n(Y)2n(Z),则有a3x4x,bx4x,解得a7x,b5x,因此ab7x5x75。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1)一定能证明2NO2(g) 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序号,下同)。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解析反应在恒温恒压下进行,因此压强不变不能说明

29、反应达到平衡,错误;组分都是气体,气体质量不变,是恒压状态,容器的体积减小,因此密度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正确;正反应方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少,因此总物质的量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正确;根据M ,组分都是气体,气体质量不变,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因此当M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正确;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速率之比始终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2)一定能证明NH2COONH4(s) CO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

30、819 20 21 22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解析反应在恒温恒压下进行,因此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错误;只有生成物中有气体,且体积比固定,因此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错误;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因此总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正确;只有生成物中有气体,且体积比固定,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错误;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反应物是固体,不能表示反应速率,只有生成物中有气体,且体积比固定,因此生成物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21.(10分)某脱水偶联反应的反应式如下: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 H2O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化合物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171819 20 21 22 H2OC5H8O3羟基解析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