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交通环廊工程降水方案——施工报审稿_第1页
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交通环廊工程降水方案——施工报审稿_第2页
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交通环廊工程降水方案——施工报审稿_第3页
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交通环廊工程降水方案——施工报审稿_第4页
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交通环廊工程降水方案——施工报审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交通环廊工程降水设计及施工方案武汉丰达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四月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交通环廊工程降水设计及施工方案法人代表:总工程师:审 核 人:设 计 人:武汉丰达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四月目 录1工程概况5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62.1场区地貌及周边环境62.2场区区域地质构造条件62.3工程地质条件72.4水文地质条件83降水方案设计93.1降水必要性93.2基坑抗突涌验算103.3基坑降水的可行性113.4设计依据123.5设计原则133.6基坑涌水量的估算133.7降水井、集水井深度及井结构153.8降水运行164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评估与监测1

2、85组织结构195.1施工组织结构的建立195.2施工组织结构的启动与高效运作215.3施工组织高效运作保障措施216降水井成井施工226.1技术准备226.2成井设备及材料准备226.3施工现场准备246.4降水井施工工艺流程246.5前期准备256.6成井施工256.7洗井措施276.8质量验收276.9施工进度277降水运行管理287.1降水维持施工工艺流程287.2降水运行保障措施297.3降水运行管理307.4沉降控制措施318封井措施319突发事件应急措施329.1用电应急预案329.2降水井应急预案349.3突发性机械故障的处理和预防措施359.4 突发性暴风雨灾害的预防措施35

3、9.5 土方开挖中的突发事件及应急措施3610 计算书及附图37附图1水位预测等值线图37附图2降幅预测等值线图37附图3沉降预测等值线图37附图4含水层埋深分布示意图37附图5降水井及集水井平面布置图37附图6降水井及集水井井结构图37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交通环廊工程降水设计及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拟在王家墩商务区兴建核心区地下交通环廊工程标段项目,本次施工范围主要包含商务西路南侧、泛海路西侧、匝道5和匝道6。其中环廊标周边在建工程主要为武汉中心项目,其基坑放坡开挖已至环廊范围内,根据业主进度计划,本环廊工程与其同槽施工完成后回填覆土至设计地面。其余

4、沿线主要为农田,现状无道路、管线设施。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有关资料,拟开挖地下环廊二期基坑呈“L”形,主环(K0+750.00K1+140.00)长为390m,开槽宽度约为51.65(距原武汉中心支护桩边),基坑开挖面积约27191m2,场地目前地面标高约为22.00m左右,地下环廊底板底绝对标高在9.30511.535m之间,主环基坑相对开挖深度约为10.46512.695m,开挖最深处泵房底板底(K1+010.00)绝对标高为8.55m,开挖深度为13.45m。基坑围护结构拟采用大面积多级放坡开挖结合重力式水泥土挡墙的支护方案。为保证地下环廊土方开挖及结构施工的无水作业环境,根据上海市政工程设

5、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对基坑支护降水提出的技术要求如下:1、采用坑内管井降水与明沟排水相结合,基坑开挖前须进行坑内降水,将坑内水位降至坑底下1m。2、采用中深井降水,保证坑内水位位于坑底以下1m。抽水管井井管直径0.25m。井管总长35m,实管20.0m,滤管15.0m。沿坡顶和坡底纵向15m布置降水井,靠近武汉中心侧坑内可利用既有武汉中心管井进行降水。3、降水井在基坑开挖前4周必须施工完成,并开始降水。根据设计院相关要求结合我方复核验算,同时参考临边武汉中心项目的实地开挖现状及施工处理经验,本降水方案设计的重点在原设计院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即采用深井降水对地下孔隙承

6、压水进行减压治理,采用止水帷幕结合集水井对上部富水性较强的粉质粘土及粉土层间滞水进行有效封堵、疏干和抽排。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2.1场区地貌及周边环境工程场区原为武汉王家墩机场,场区较为开阔,周边除东北侧在建的武汉中心项目外,无其它明显建(构)筑物。2.2场区区域地质构造条件武汉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南孤西翼,主要受控于燕山期构造运动,表现为一系列走向近东西至北西西的线型褶皱,以及北西、北西西、北东和近东西的正断层、逆断层及逆掩断层。市区分布地层有古生界砂岩、页岩、灰岩及泥岩;中生界的砂砾岩、砂岩、页岩及泥岩;新生界的粘性土、砂、砂砾岩等,志留系页岩常组成背斜轴部,背斜两翼依次为泥盆、石炭、二

7、叠、三叠各岩层。三迭系地层常组成向斜的槽部。由于强烈的南北向压应力作用,形成了东西向的紧密褶皱,并伴随压扭性断裂。在南北向主应力支配下,还发育有其它次一级的构造,即北北东及北北西两组张扭性断裂。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武汉地区的大地构造均属古老的地质构造。无第四纪全新世活动迹象。拟建建筑场地处于一个地质构造运动相对稳定的地带,无大的构造断裂分布,下伏基岩为志留系泥岩,属非可溶岩。因此,拟建场区地质构造稳定性良好,适宜工程建设。2.3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建筑场地本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所分布的地层除表层分布有(1-1)填土(Qml)外,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成因的粘性土和砂土

8、(Q4al),各岩土层的分布埋藏情况及特征详见下表。地层编号岩土名称年代成因层顶埋深(m)层厚(m)颜色状态湿度压缩性包含物及特征1-1杂填土Qml0.00.35.0杂松散稍湿高分布整个场地,表层以砼及砖块等建筑垃圾为主,下部由一般粘性土混少量草根、碎石、砂组成,结构杂乱,均匀性差。场地表层分布。1-2淤泥Q4l0.32.80.52.9灰黑流塑饱和高以灰黑色淤泥为主,富含有机质,具腐臭味。场地内局部分布。2-1黏土Q4al0.34.70.53.7褐黄可塑饱和中含铁锰质氧化物、白云母。大部分场地分布。2-2黏土Q4al0.46.61.19.7褐灰可塑饱和高含铁锰质氧化物、白云母。局部含少量粉土、

9、粉砂。大部分场地分布。2-3淤泥质粉质黏土Q4al0.713.00.612.1灰色流塑饱和高含铁锰质氧化物、白云母及有机质。局部含少量粉土、粉砂。大部分场地分布。2-3a粉土Q4al8.311.21.74.1灰色中密饱和中含铁锰质氧化物、白云母。呈透镜体分布于(2-3)层中。2-4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Q4al6.018.40.69.4灰色流塑中密饱和中含铁锰质氧化物、白云母。粉土含量约2030%。该层为过渡层,场地内不均匀分布。3粉土、粉砂夹粉质黏土Q4al7.522.91.419.1灰色中密、松散、软塑饱和中含石英、长石、云母等,粉土为中密状,粉砂为松散状,粉质黏土为软塑状。该层为过渡层,场

10、地内大部分地段分布。3a粉质黏土Q4al17.528.31.04.1灰色软塑饱和高含铁锰质氧化物、白云母及少量有机质。呈透镜体分布于(3)层中。4-1粉砂Q4al12.532.01.819.9深灰中密饱和中-低砂粒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含白云母。局部夹中密状粉土。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分布。4-2粉细砂Q4al20.236.70.614.8深灰密实饱和低砂粒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含白云母,局部夹粉土。分布较均匀。4a粉质黏土夹粉土Q4al18.534.71.03.3灰色软塑饱和中含铁锰质氧化物、白云母。局部夹少量薄层粉土、粉砂。呈透镜体不均匀分布于(4)层中。2.4水文地质条件按埋藏条件及武

11、汉中心基坑开挖揭示,本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地下承压水两种类型。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1-1)杂填土层及下部粉质粘土层之中,其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由大气降水及人工排水补给,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水位及水量受地表水源、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排放量的影响而波动,勘察期间实测场地上层滞水初见水位位于自然地面下0.11.3m,静止水位位于自然地面下0.11.3m,水量随大气降水及地表排水强度波动,总体有限,但不容忽视。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场地下部的(3)、(4)单元层粉土、砂类土中,与长江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其水位变化幅度受长江水位涨落影响,年变幅3.04.0m,标高17.021.0m左右,水量较大。勘察

12、期间(2010年7月),实测场地承压水位于地表下3.5m,相当于标高18.5m。根据场地地勘资料,承压水含水层顶板为(3)单元层埋深约在地面下9.8018.80m(顶板绝对高程为13.323.79m),根据不利钻孔揭示,部分地段坑底已至(3)层粉土、粉砂夹粉质粘土承压水层中(勘察2323剖面K172K178号钻孔),故需采用基坑内管井降水措施,降水深度宜降至基坑底下1.00m。根据设计文件要求,为确保坑底稳定,降低坑底承压水头高度,根据开挖深度的分区采用减压、疏干降水治理地下承压水。考虑本地下环廊基坑开挖期间将跨越丰水期,参考周边临近工程,施工期间地下水位标高取值19.00m。根据场区抽水试验

13、求取的水文地质参数:粉砂层的渗透系数K=14.18m/d,影响半径R=220m。3降水方案设计3.1降水必要性一般基坑工程随着开挖深度增加,承压含水层中的承压水对隔水顶板的水压逐渐增大,坑底部隔水顶板土体随之变薄,土体自重应力逐渐减少,当开挖达到一定深度,承压水水压超过顶板土体自重应力或挖穿顶板土体时,就会产生涌水、流砂,形成地下水水患。因此,对于地下承压水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以防造成安全事故及经济损失。本次施工地下环廊地面绝对标高为22.00m左右(整平揭示后临坑坡肩地面标高为19.50m20.00m),承压水含水层(3)层粉土、粉砂夹粉质粘土顶板绝对标高为3.79m(C163号钻孔)13.

14、32m(K173号钻孔),埋深在地面下9.8018.80m之间,承压水位根据勘察报告,按绝对标高19.00m考虑,埋深约在地面下3.00m左右,高出隔水底板5.68m左右(最薄弱处)。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地下环廊大部分结构底板底绝对标高在9.30511.535m之间,基坑的开挖深度(相对于地面标高22.00m)在12.69510.465m之间。3.2基坑抗突涌验算由于场区含水层顶板起伏较大,大部分地段基底已揭穿承压含水层顶板,小部分区域下伏尚存在一定厚度的隔水底板。为确保坑底稳定,降低坑底承压水头高度,本层地下承压水分区采用疏干、减压设计。按开挖到垫层底时,按承压水头标高19.00m时根据相关规

15、程规范进行抗承压水突涌稳定性验算:式中 gty坑底突涌抗力分项系数,对于大面积普遍开挖应大于1.2;对于局部承台分别开挖,应大于1.0; D坑底至承压水层顶板的距离;gD范围内土的平均天然重度; Hw承压水水头高度;gw 水的重度。根据突涌验算,坑底突涌抗力分项系数及降水要求见下表:区段典型钻孔开挖深度坑底标高含水层顶板标高Dr静水位Hwrw分项系数南侧东端C16411.37210.6283.836.798181915.17100.81 南侧J16511.35210.6483.067.588181915.94100.86 西南角J16711.15810.8424.286.562181914.7

16、2100.80 泵房J16713.458.554.284.27181914.72100.52 西侧J16910.79611.2049.391.81418199.61100.34 西侧北端K17312.6959.30513.32-4.01518195.6810突涌计算结果表明,在基坑施工开挖过程中,极易发生承压水突涌或管涌问题,为保证该基坑开挖及底板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场地承压水进行有效治理。3.3基坑降水的可行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根据地下水的类型、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的环境及场地的地层结构等条件来选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法,通常采用疏导、封堵或封导相结合几种方式。使基坑施工期间始终处于干燥状态,

17、并在控制不产生地下水水患、不影响工程进展、不危害周边环境的基础上,考虑减少防治费用与缩短工期。1、明沟、盲沟排水。2、降水:根据含水层特点及基坑开挖深度可采用轻型井点或管井降水,根据工程降水的实际降深是否进入含水层可分为疏干降水和减压降水。3、隔渗:采用竖向隔渗(落底式竖向帷幕)、水平隔渗或两者结合的周底隔渗。4、隔渗(悬挂式竖向止水帷幕)、降水和明沟排水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为保证武汉王家墩商务核心区地下交通环廊工程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场地承压水进行有效治理,武汉地区近几年大量的成功经验表明,深井降水作为治理承压水是一项行之有效、质量便于控制的常用方法,根据设计文件要求,为确保坑底稳定,降

18、低坑底承压水头高度,本方案采取深井降水措施治理该层承压水,同时在一级平台处设置集水井对上部层间水体进行疏干,以确保基坑开挖工作面的干燥及结构的顺利施工。3.4设计依据1、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交通环廊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武汉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交通环廊工程基坑围护设计方案相关资料;4、湖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5、供水管井设计技术规范GB50296-99;6、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8、供水水文地质手册;9、“天汉深基

19、坑设计软件”;3.5设计原则1、对于场区深层承压水采用深井降水进行处理,根据场区隔水顶板的埋深情况,对于基底已揭穿含水层顶板地段降水设计按疏干法考虑,基坑底板底尚未揭穿含水层顶板区域,降水设计按减压法考虑。2、根据毗邻武汉中心既有边坡的开挖状况,因上部2-2层及2-3层中富含层间水体,且水量稍大,恐其危及既有一级边坡的稳定性,故对场区的上层滞水及层间水体采用大口径集水井结构,采取浅井密布的原则对其进行集中抽排、疏干处理。3、综合该区地层特性及周边存有在建施工项目的特点,考虑利用武汉中心项目的部分降水井,故在本基坑的外侧:南侧和北侧坡肩布置一排降水井,与武汉中心已有降水井平面大致呈对称布设,确保

20、降水施工的效果。4、及时降低下部承压水层的水头高度,防止基坑深挖过程中发生突涌现象;5、本次设计参数根据2010年7月场区抽水试验成果以及武汉中心降水的实测资料综合进行确定,后期降水井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成井地层的变化特征,并随时进行群井抽水试验,以便进一步核定水文地质参数优化和调整设计方案。3.6基坑涌水量的估算计算方法:公式,按均质含水层承压水潜水非完整井稳定流基坑涌水量考虑。计算公式:式中:Q基坑涌水量(m3/d); K含水层渗透系数(综合取值14.18m/d); M含水层厚度;R抽水影响半径(取值220m); S承压水降深;r0环形井点系统的引用半径;根据计算所得到的基坑涌水量:普挖至底板

21、底时Q=37857.37m3/d=1577.39m3/h;挖至泵房底板底时Q=40229.63m3/d=1676.23m3/h。如果单井抽水量设计为50m3/h,并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则共需的井数为35口。该方案技术合理,造价经济,避免了超降,有利于控制降水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沉降影响。井位的实际布置情况详见“降水井平面布置图”。利用“天汉软件”进行多种井位与流量情况下的试算,以确定最合理的降水方案。经设计验算,该段根据周边环境条件,采取在基坑坡肩布置降水井29口(降水井间距30m左右),另利用武汉中心既有降水井6口,能满足降深要求。施工期间应根据承压水的水位、基坑开挖深度、开挖处的土层地质条件等

22、因素综合考虑降水,在满足基坑不发生突涌的前提下,尽量少抽水。降水维持过程中,考虑不同地段开挖深度的不同,应根据挖土程序的需要及地下环廊主体的施工进度,合理调整抽水井开启数量:可采用局部施工地段集中开启部分降水井,而适当关闭其它区域部分降水井,具体开启数量以现场实测水位降深加以控制调整。另对于上部杂填土中的滞水及粉质粘土、粉土夹层中的层间水体,为防止基坑开挖后,侧向出现淅土流砂的现象,诱发边坡垮塌基坑安全事故,采用在基坑一级平台处布置37口集水井(集水井间距17m左右),提前抽排疏干,保证基坑土方开挖及结构的顺利施工。3.7降水井、集水井深度及井结构3.6.1降水井、集水井的深度因抽取承压水的目

23、的是为了降低承压水位,故在具体降水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抽水量,同时又要保证降水井的含砂量不超过有关规范要求。由于场区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结合场区实际地质条件,降水井采用中深井,深度暂定为35m。考虑集水井主要目的为疏干上层粉质粘土及粉土夹层中的层间水体,故集水井深度暂定为12m。3.6.2井管结构降水井(W1W29):1、井壁管:02m为实管,210m为滤水管,1015m为实管,1535m为滤水管,井壁管直径均为250mm,实管侧壁密封无孔隙,滤水管侧壁钻孔,孔径18mm,孔距5cm,呈梅花桩型交错布置。滤管外包缠12目铁丝网一层,60目尼龙网三层,尼龙网包扎完毕后用铁丝捆绑牢实。2、滤料围填:井管

24、与孔壁之间235m围填滤料,反滤料为直径23mm的绿豆砂。3、粘土封孔:在滤料围填面以上(02m)采用风干粘土球填至地表,并做好井口管外的封闭工作。集水井(J1J37):1、井壁管:012m全孔下置滤水管,滤水管管侧壁钻孔,孔径18mm,孔距5cm,呈梅花桩型交错布置。滤管外包缠12目铁丝网一层,60目尼龙网三层,尼龙网包扎完毕后用铁丝捆绑牢实。2、滤料围填:井管与孔壁之间012m全孔围填滤料,反滤料为直径23mm的绿豆砂。观测井:本次降水设计施工不另行布置观测井,采用施工过程中尚未开启的降水井和集水井兼着观测井使用。3.8降水运行3.7.1设计参数的校核降水井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单井及群井抽水试

25、验,对前期设计参数进行校核,并对后期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降水井全部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群井联动试验,再次验证降水效果是否满足本设计要求。3.7.2降水井的开启时间为保证基坑在开挖过程中不发生突涌,根据上式取最不利钻孔进行计算,按承压水位19.00m考虑,当抗突涌分项系数小于1.2时,即降水井井群应在基坑开挖至地面下4.90m(绝对标高17.1m)时逐渐启动。3.7.3降水井的维持运行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土方开挖及结构施工的总体安排,考虑不同的施工工况,将降水运行细化为3个施工段,具体运行方案如下(水位按丰水期19.00m考虑):1、开挖深度在04.90米范围内,不需要开启降水井,即地下水承

26、压水位位于开挖面以下或位于开挖面以上但不具备产生突涌的条件。开挖期间主要通过集水井、集水坑对坑内明水及雨季积水进行抽排,保证土体干燥,方便土方开挖和外运。2、开挖深度在4.9010.465米范围内,根据实测水位及上覆隔水层的厚度逐渐开启降水井井群进行抽排。3、当基坑开挖至地面下10.46512.695 13.45m(环廊端头及泵房底板底结构施工),开启大部分或全部降水井,降水井的启动尽量采用对称、均匀交错的方式开启。4、如基坑开挖期间地下水较低,则应根据实测地下水位、土方的开挖深度,采用信息化施工管理,可在基坑不产生突涌前提下合理开启部分降水井进行减压。基坑底板施工完毕并达到一定强度后,为减小

27、降水井井管对结构施工造成影响,以及减弱长期抽水对周边产生的沉降,根据施工季节的地下水位,在充分考虑底板混凝土强度并满足抗浮设计的基础上,合理调配开启井群的数量,待结构自身压重与承压水的顶托力平衡后才可停止全部深井降水。4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评估与监测基坑开挖及降水后,承压水位降低将使周边土层产生附加荷载而导致相应的沉降,对周围建筑物及市政设施会构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鉴于此,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程度做出正确的评估是非常必要的。根据相关技术规定,估算因降水而引起的地面最大沉降量可用下式计算:式中 Sw为承压水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量;Ms取经验数值0.250.90;wi为承压水下降引起i层的附加应力(k

28、Pa);hi为i层厚度(cm);Esi为i层的压缩模量(MPa)。把各分层参数及Ms=Ms1Ms2(Ms10.30.5,Ms20.50.7代入上式得Sw=2.85cm。为了反映周边土体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规律,可采用“天汉”软件,得到如附图所示的结果。以上计算结果是根据深基坑工程技术规定得出的,它没有考虑上部土层垂直向水头分布的差异,也不考虑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它仅为按弹性理论得到的最终固结沉降,这跟实际情况往往有较大出入。根据武汉市多年的基坑降水经验,因为该地段粘性土层较厚,其垂直方向上渗透系数很小,故地面沉降量随时间的增值比较缓慢,经大量武汉工程实践表明:在粘性土层中,降水时间达180天,其

29、固结度不超过20,其沉降量在降水启动后,沉降滞后效应非常明显,在合理的降水设计和良好的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量一般小于预测计算值,且沉降比较均匀。即使如此,考虑到预测计算值,应充分重视对进行深井降水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根据挖土程序的需要及基坑的施工进度,合理调整抽水井开启数量,减小基坑周边水位降幅。建议监测部门在周边布设一定数量的沉降监测点、位移监测点及地下承压水位观测点,特别是对沉降敏感的建构筑物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如地下排水箱涵等。有条件时,可设置孔隙水压力计和分层沉降标。通过上述各监测点跟踪观测结果要及时汇总分析,进行信息反馈,一旦发生地面沉

30、降超标、变形过大等不良现象,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应急措施处理。为了反映基坑内承压水位及周边土体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规律,可采用“天汉”软件计算,结果详见设计计算书。5组织结构5.1施工组织结构的建立我单位将把本工程列为公司重点工程,按照高效、精干;管理跨度和管理分层统一;责、权一致;命令一致;协调;弹性的原则,选派以施工过同类工程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以施工过同类工程的高级工程师为项目总工,精心选配综合素质高的各级技术管理人员,设立工程项目经理部。为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在现场成立项目经理部,下设质量安全部、工程部、预算部和后勤部四个职能部门,具体配置如下:(1) 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现场施工

31、管理,服从总包方统一协调管理并进行施工。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1人。(2) 质量安全部:对工程质量、安全措施进行全面监督管理。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电工1人。(3) 工程部:负责测量定位、降水井施工、后期降水维持。施工员1人降水成井组:18人降水维持组:10人(4) 预算部:做好工程预、决算及成本分析合理安排资金,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预算员:1人(5) 后勤部:负责物资材料的供应及食堂后勤工作。材料员:1人,食堂1人5.2施工组织结构的启动与高效运作1、根据本工程各方面情况及特点,有针对性的组建项目班子,并且人选一旦经过甲、乙双方确认,全班人选将处于启动状态,未进场之前可根据设计要求积极为

32、本工程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机械、技术等准备工作与策划工作),并且以无条件满足本工程需要为前题。2、根据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实际,具体明确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使全体管理人员有条不紊、紧张而有序地开展工作,从而较大幅度提高项目经理的工作效率,有效促进管理整体实力的强化。3、用已制定的各项目管理制度来指导、督促、规范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做到项目管理“有章可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纠”。5.3施工组织高效运作保障措施1、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选派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合作、服务好的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管理班子。2、建立健全项目经理、工长、内业、材料、机械、劳资等岗位责任制,由工程领

33、导小组定期对各专业进行考核。3、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业绩评比,奖罚办法,定时组织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会议,检查工作质量。4、建立工程领导小组现场办公制,定期召开现场办公会,重点帮助解决项目的资金、质量、进度等难题,以确保资金为前提,带动项目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5、用工管理,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能打硬仗的作业队伍,树立连续作战的精神,确保工期的按时或提前完成。6降水井成井施工6.1技术准备1、深化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在收到正式的施工图纸后,根据图纸的具体情况,将本次降水设计进行细化并作为施工的依据。2进场前进行三级技术交底,即技术负责人管理人员施工班组长。交底以书面形式表达,随同任务单一

34、起下达到班组,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认真贯彻施工意图。3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平面轴线及高程复核,重要控制点要做成相对永久性的标记。4用电(网电)及临时设施准备:需网电电力容量共计300KW:其中前期降水井施工39KW(3台套);后期降水维持300KW。井管及滤料、粘土球等材料堆放占地100M2(10米10米)。6.2成井设备及材料准备入场后按规定编制材料总体需用计划,分批到位入场,把好材料验收关,认真组织好工程材料的计划、采购、抽查和复检。并做好进场施工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工作。插表 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一览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台/套)国别产地备 注1冲击水井钻机N

35、J-1503河南蔡县成井2电焊机2武汉323全站仪1测 量4手推车2送 料5电表水位计2自制水位测定注:进场设备应根据现场总体施工进度及土方开挖情况作适当调整。插表 主要材料用量计划一览表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250mm实管壁厚3mm米钢卷管250mm滤水管壁厚3mm米钢卷管滤料23mm立方米若干钢丝网12目平方米若干尼龙网60目米若干潜水泵3m3/h、10m3/h、50m3/h台套若干小排水管89米氧气、乙炔、焊条、铁丝配电箱三级套降水井维持使用电缆95米小防水电缆3*10或3*6米注:材料将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施工进度作适当调整。6.3施工现场准备1成井施工设备、抽水排水设备和其它附属设备进

36、厂、组装、架设和试运转;2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合理规划,接通电源、水源、敷设管线、施工排水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3根据现场条件,合理安排工地现场办公用房、施工作业和职工生活用地,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满足施工需要。6.4降水井施工工艺流程6.5前期准备1、测放井位根据确定无误的井位测放井位,井位测放完毕后应做好井位标记,方便后期施工。若布设井位无法正常施工,应及时沟通、处理,必要时适当调整井位。2、挖泥浆池3、埋设护筒护筒埋设是重要一环,起到定位、导向,靠筒内水位和自造浆比重使孔内水压大于外部水压,防止塌孔,护筒内径比井管成孔口径大200mm,埋设护筒时,护筒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

37、土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筒上部应高出地面0.30m,埋设时位置要准确,护筒要竖直。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井中心线重合,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护筒顶部焊加强筋和吊耳,开出水口,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是否发生偏移和下沉,并及时纠正。4、安装钻机安装钻机时,为了保证孔的垂直度,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主要机具设备的检查和维修。6.6成井施工6.6.1钻进成孔1、本场区拟采用冲击钻机(或反循环回转钻机)成孔,钻机就位后应平稳,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开孔的孔位必须准确。2、钻孔成孔直径为500mm,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查钻孔直径和竖直度,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

38、捞取渣样,判明后记入记录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并根据排渣口的排渣情况及返水量大小判断孔内工况,以便及时发现及解决问题,确保成孔质量。3、无论发生任何异常,都应及时停钻处理。成孔施工利用孔内粘土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6.6.2清孔换浆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即用清水循环交替清孔。6.6.3井管下置1、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首先必须测量孔深,并对井管滤水管逐根丈量、记录。封堵沉淀管底部,确保沉淀管底部封堵牢靠。2、检查井管焊接,焊接接头处应采焊牢、焊缝均匀,无砂眼,焊缝堆高不小于6mm。3

39、、检查完毕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必须保证滤水管居中。围填滤料1、按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滤料,并随填随测滤料的高度,直至滤料下至预定位置,围填滤料时必须沿井孔周边多点均匀投放。2、填滤料时,实时观察孔口返水情况,投放过程中要跟踪滤料上返高度,当滤料密实到设计高度后,按设计向井管与孔壁间投粘土球止水,粘土球上部用粘土块填孔密实,防止泥浆及地表污水流入井内。6.7洗井措施成井完毕后,应尽快在井内下置深井潜水泵,采用机械抽排洗井。洗井至水清砂净。6.8质量验收1、井身偏差:井身应圆正,上口保持水平,井身顶角倾斜度不能超过1度。2、洗井效果:洗井充分,水位反映灵敏。3、单井涌水量:降水井不小于50m3/h

40、,集水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具体确定。4、出水含砂量:抽水稳定后,单井抽水含砂量不超过1/100000。6.9施工进度本基坑降水工程在前期降水井施工完毕后,后期维持随开挖进行。为保证工程按约定工期完成,具体各分项工程的进度安排如下:1、施工准备阶段具备开工条件后2天内完成临时设施的修建、租用,人员及各种机械设备材料按计划到位,达到开工条件。2、降水井施工阶段针对本方案设计中的29口降水井、37口集水井,施工时间初步估计为28天,具体工期根据总包方总体进度安排及场地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如遇雨天和不可抗力因素,则工期顺延。3、降水维持阶段集水井的主要目的疏干上部粉质粘土及粉土夹层中的层间水体,第一层土

41、方揭示后集水井即启动运行提前进行预抽排,开启的井数应根据基坑的开挖深度、层间水的富水性现场确定。降水井主要针对于深层承压水,由于基坑的开挖及地下环廊的结构施工可能会跨越洪水期,同时兼顾考虑中心基坑部分降水井尚在运行之中,故本环廊降水井的开启应综合考虑场区的地下承压水位、开挖的深度、毗邻基坑的井群开启状况,在保证不发生基坑突涌的前提下酌情开启,至地下环廊底板结构施工完毕后,在充分考虑底板混凝土强度并满足抗浮设计的基础上,即可停止全部降水井。7降水运行管理7.1降水维持施工工艺流程7.2降水运行保障措施降水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一些保障降水运行的措施。1、用电保障

42、对于工程降水,在正常的降水运行过程中,必须有合理的用电保障已满足降水运行的需求。通常要求施工现场配备有安全装置的供配电系统,供电量不小于300KW,并配备双回路电源(备用发电机),以便在主电源临时停电时,在10min内能继续供电抽水。其它设备用电不得干扰降水用电或串入降水供电线路内用电。为保障水泵运转和正常使用,对电机设备要配有补偿保护装置。以便确保降水井正常运转,避免影响降水效果甚至危害基坑安全。2、排水设施工程降水抽取地下水,减少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中含水量或降低承压含水层承压水压力,这就要求施工现场必须有合适的排水设施已满足工程降水的需求,确保降水运行排水的顺畅,保障降水效果。对于施工现场

43、的排水设施,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a、排水设施应满足工程降水最大出水量的需求,并保障排水的顺畅。b、应尽量缩短降水井与排水设施之间的距离,减少降水井排水的沿程水头损失,降低抽水设备的扬程消耗。根据总包方的总体施工安排,本基坑采用在基坑坡肩设置排水明沟外接至市政管网对抽取的地下水进行排放,排水明沟施工时需采用相应加强措施防止坡体变形拉裂明沟导致沟体漏水,同时尚需保证一定的坡率以保证水体的顺利排放。7.3降水运行管理1、安装好排水系统,采用管道排水,将抽出的地下水排入有排泄能力的市政排水系统,防止倒流。2、降水运行前应做好降水供电系统,配备独立的电源线。3、所有抽水井应

44、在供电电箱插座、抽水泵电缆插头及排水管上做好对应的标示,并在每次发生变动时进行相应的标示变更,便于抽水运行管理;供电电箱应定期进行检查并备有检查记录。4、降水正式运行前降水工人应熟悉水泵开启、电路切换,以确保降水连续进行,避免因供电原因造成井底突水。5、降水前各降水井均应测量其井口标高、静止水位并进行相关记录。6、降水维持期间可以根据实测的承压水高度调节降水井开启数量,严格控制因降水引起的周边地层不均匀沉降。7、整个抽水维持期内,应当根据施工状况,进行信息化管理,严禁随意开启或关闭水泵。8、成立现场专班,作好各项记录,确保各抽水、排水和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发生设备等故障和基坑险情时,能及时反

45、馈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排除。9、各种施工机械要避免碰撞损坏降水设备、供电线路,排水渠道要保持畅道,不得向渠道内倾倒垃圾及堆放物品,不得损坏降水设施。 7.4沉降控制措施1、建议在基坑周边布设一定数量的沉降监测点及在护坡内布设一定数量的测斜孔。通过上述各监测点跟踪观测结果要及时汇总分析,进行信息反馈,一旦发生地面沉降超标、变形过大等不良现象,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处理。 2、根据需求按需降水,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严格控制降水井涌水量及含砂量,避免超降。3、在确保基坑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降水抽水时间;8封井措施根据武汉市有关规定,深井降水完毕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封堵井孔,避免承压水沿井孔及井壁上涌,根据该

46、工程的特点封井的原则及具体措施如下。1、基坑底板施工完毕并达到一定强度后,为减小降水井井管对施工造成影响,应根据施工季节的地下水位,在充分考虑底板的强度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开启井的数量,对不再开启使用的降水井及时封堵。3、降水井的封堵宜采用“先内后外,先深后浅”的原则,及先封堵坑内侧降水井,后封堵坑外降水井,封堵前,先加大该井周边的降水力度,使待封井管内水位降至最低进行封堵,对最后封堵的降水井,应慎重处理。4、对前期底板施工后封堵的井孔应充分考虑后期洪水季节水位的上涨是否对地下结构施工造成影响。 5、降水井封堵时采取“以砂还砂,以土还土”的原则,封堵井孔,并加焊封口钢板。9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基坑施

47、工现场,突发事件是常有发生的。一般来讲,突发事件本身不属于事故,但对施工现场来讲,如果处理不好或不及时,会衍生出质量和安全事故。因此,认真做好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是施工组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都有重要的意义。9.1用电应急预案突发性停电往往造成工地瘫痪,尤其对喷锚施工和基坑降水井维持施工影响很大,如处理不当,将造成质量和安全事故等。紧急处理措施施工现场一旦停电应立即指令电工查找停电原因。是线路负荷过大跳闸停电,还是局部线路上元器件损坏而停电,或是供电部门线路检修停电,还是例行停电日停电。如属前者应尽快抢修恢复停电;如属后者应立即采用现场发电机发电。9

48、.1.2预防措施对突然性停电,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应有有效的预防措施。(1)、施工作业前应了解现场的供电线路、供电部门的临时停电公告以及正常的停电日期和停电的起止日期,避免盲目用电或侥幸用电;(2)、现场应有值班电工、机修工,并备有常用耗材和元配件,当现场供电线路系统局部损坏时,能及时抢修恢复;(3)、发电机的日常维护:发电机要有专人对其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是否运转正常,各部零配件是否完好,发电机柴油储备是否满足要求,柴油存放地点要杜绝烟火,并放置灭火器。9.1.3双电源保证措施施工现场考虑备有两路工业用电,降水运行中保证一路工业用电停电后另一路工业用电能及时使用,保证停电110分钟内(详

49、细根据场地承压水水位恢复速率确定)能将确保降压井的电源得到更换,确保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降水持续性。若第二路工业用电无法正常接入,考虑在现场另外配备一台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9.1.4电源切换流程采用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时,电源切换时需参考以下电源切换流程。电源切换时电工、发电机工和降水人员要统一指挥,协调操作,各负其责。切换电源时,各位置工作人员职责如下:1、发电机操作工:在发电机所在位置,迅速启动发电机,待正常之后立即通知电工切换电源;2、电工:位于双向闸刀位置,接到发电机工的指令后,迅速切换电源;3、降水班人员:位于各降压井启动箱和分电箱位置,根据启动箱指示灯状态或电表状态随时合上开关并启动指定按钮。以上工作人员必须在断电10分钟内各就各位,确保10分钟内恢复降水运行。9.1.5其他注意事项1、切换电源会造成所有水泵停止工作,切换电源时降水人员必须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