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反思_第1页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_第2页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再别康桥教学反思三团中学 赵姝梅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一首的离别诗。因诗人积极倡导闻一多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诗学主张,而这首诗是这一文学主张的经典著作。这首诗意境优美,诗句精短,很适合学生的朗诵,记忆。所以本节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以读化境的目的,同时运用设疑导思,小组讨论等方法,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个人觉得有三个优点:1、诵读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语文课与其它学科的不同在于课堂上有琅琅的书声,高声诵读有利于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从而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课堂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播

2、放这首诗的配乐朗诵录音,然后让学生仿读,之后让学生根据个人感受来进行有感情诵读,集体诵读。最后进行了比较阅读,把这首诗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深入了解本诗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的特点。这样在读中析,读中悟,读中赏,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习兴趣,突破了本节的教学难点,突出了重点。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和印象,深化教学内容。对于徐诗的“三美”特色,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展示康桥的图片,插播配乐朗读录音,既强化了兴趣,又加深了理解和体会,以至于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还是饶有兴趣。3、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因为时间关系,对于本诗的“三美”的艺术特色,我是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的。在进行了充分的阅读的基础上,我穿插了适当的点拨,然后设置疑问,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方面,在完成了对建筑美、音乐美的讨论之后,在最后一个小组对绘画美的讨论时,一个同学对动态词语的补充,让本课增色不少。说实话,在备课时,我只考虑到了柳树、青荇、水藻等的意象,而没有注意过“招摇”、“揉碎”等动词。这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1、时间分配欠合理。 因为阅读时间较长,所以对最后环节的比较阅读进行得比较少,草草了事。2、板书设计欠合理。因为事先设计的板书内容很精要,但在课堂上由于学生们的回答精彩频出,所以兴致所至,在黑板上信笔涂鸦,使板书显得有些零乱。3、点拨不到位,而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因为过于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课堂上点拨时有些显得畏手畏脚,生怕变成一人堂。其实,有些问题的点拨完全可以再深入一些,也许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通过本节教学,我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优长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