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上课件食品微生物_第1页
大三上课件食品微生物_第2页
大三上课件食品微生物_第3页
大三上课件食品微生物_第4页
大三上课件食品微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食物中毒微生物的检验食物中毒微生物的检验 在食品的周围环境中,存在着一个数量庞在食品的周围环境中,存在着一个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世界。无论何种食品,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世界。无论何种食品,在它们的原料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在它们的原料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及消费的过程中都有可能污染许多种类的微生及消费的过程中都有可能污染许多种类的微生物。它们有的可以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有的物。它们有的可以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有的则可以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则可以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第一节第一节 食物中毒的概述食物中毒的概述 一、食物中毒的分类一、食物

2、中毒的分类1.什么是食物中毒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人体因食入含有微生物或微食物中毒是指人体因食入含有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有毒生物组织或有毒化学物质的食生物毒素、有毒生物组织或有毒化学物质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物而引起的中毒。2.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即:人体食入含有微生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即:人体食入含有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微生物物或微生物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主要包括性食物中毒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霉菌性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霉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体食入了含有某些是指人体食入了含有某些病原菌或

3、某种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病原菌或某种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该种中毒又可分为疾病。该种中毒又可分为感染型和毒素型感染型和毒素型两类。两类。引起感染型食物中毒的微生物主要有沙门氏菌、引起感染型食物中毒的微生物主要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链球菌等。引起毒素型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链球菌等。引起毒素型食物中毒的主要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肠毒素和食物中毒的主要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肠毒素和外毒素。产生的毒素主要包括致病性大肠埃希外毒素。产生的毒素主要包括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产生的耐热和不耐热肠毒素、志贺氏菌肠氏菌产生的耐热和不耐热肠毒素、志贺氏菌肠毒素、副溶血性弧菌肠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

4、毒素、副溶血性弧菌肠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产生的外毒素主要有魏氏梭菌毒素及肉毒等。产生的外毒素主要有魏氏梭菌毒素及肉毒梭菌毒素等。梭菌毒素等。 霉菌性食物中毒霉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某些霉菌(如黄曲霉)是指某些霉菌(如黄曲霉)污染食品并在污染食品并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毒素适宜的条件下产生毒素,这些毒,这些毒素随食物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性疾素随食物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性疾病。这类中毒在动物中发病较多,在人类中发病。这类中毒在动物中发病较多,在人类中发病较少,且常常是慢性中毒,有的可诱发癌症。病较少,且常常是慢性中毒,有的可诱发癌症。二、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特点二、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5、一)与饮食有关,发病集中;(一)与饮食有关,发病集中;(二)引发中毒的原因排除后,不再有新病例(二)引发中毒的原因排除后,不再有新病例发生;发生;(三)发病呈暴发性;(三)发病呈暴发性;(四)发病季节性强;(四)发病季节性强;(五)中毒症状以急性肠胃炎为主;(五)中毒症状以急性肠胃炎为主;(六)从病人和原因食品中均可检测到同样的(六)从病人和原因食品中均可检测到同样的病原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三、引起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三、引起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一)食品原料受到污染;(一)食品原料受到污染;(二)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及食用过程中(二)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及食用

6、过程中的污染;的污染;(三)加工方法不当;(三)加工方法不当;(四)交叉污染;(四)交叉污染;(五)工作人员的污染。(五)工作人员的污染。四、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四、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一)严格执行有关法规;(一)严格执行有关法规;(二)严格防止食品污染;(二)严格防止食品污染;(三)控制微生物在食品上的繁殖;(三)控制微生物在食品上的繁殖;(四)杀灭污染食品中的微生物;(四)杀灭污染食品中的微生物;(五)加强食品卫生检验和宣传工作。(五)加强食品卫生检验和宣传工作。第二节第二节 沙门氏菌及其检验沙门氏菌及其检验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Salmonella)可引起混合型的细)可引起混合型的

7、细菌性食物中毒,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统计,沙门菌性食物中毒,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统计,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约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氏菌食物中毒约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42.660%,是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引,是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般认为包括两个方面,即一方起的食物中毒一般认为包括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沙门氏菌大量地随食物进入人体内,首先面是沙门氏菌大量地随食物进入人体内,首先在肠道中大量繁殖,然后经淋巴系统侵入血液,在肠道中大量繁殖,然后经淋巴系统侵入血液,造成一过性的菌血症,引起造成一过性的菌血症,引起感染感染过程;而另一过程;而另一方面在肠道和血液内的沙门氏菌在机体抵抗力方面

8、在肠道和血液内的沙门氏菌在机体抵抗力量的作用下发生裂解,而释放出大量的菌体内量的作用下发生裂解,而释放出大量的菌体内毒素,毒素,使机体组织中毒,出现中毒症状。使机体组织中毒,出现中毒症状。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是急性胃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是急性胃肠炎。潜伏期一般为肠炎。潜伏期一般为612h,长者可达,长者可达24h,临床上表现为头痛、恶心,面色苍白、出冷临床上表现为头痛、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继而出现呕吐、腹泻、体温升高达汗,继而出现呕吐、腹泻、体温升高达3840,并有水样大便,有时还带有脓血和粘,并有水样大便,有时还带有脓血和粘液,重者出现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等。病液,重者出现

9、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等。病程一般为程一般为37d,一般在,一般在23d后急性胃肠炎后急性胃肠炎症状消失,病人逐渐康复。症状消失,病人逐渐康复。 沙门氏菌属为肠杆菌科的一个大属,包沙门氏菌属为肠杆菌科的一个大属,包括有括有2000多个血清型多个血清型,它们在形态结构,培,它们在形态结构,培养性状、生长特性和抗原构造等方面都非常养性状、生长特性和抗原构造等方面都非常相似,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短小的杆菌,它相似,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短小的杆菌,它们主要寄居在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内,并可们主要寄居在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内,并可引起多种性质的疾病,我们根据其致病范围引起多种性质的疾病,我们根据其致病范围的不同,

10、可将它们分为以下三大类群。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以下三大类群。 第一群:专门对人致病的沙门氏菌,如第一群:专门对人致病的沙门氏菌,如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乙型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第二群:专门对动物致病,很少感染人的第二群:专门对动物致病,很少感染人的沙门氏菌,如马流产沙门氏菌,雏白痢沙门氏沙门氏菌,如马流产沙门氏菌,雏白痢沙门氏菌等。近年来也有传染人的报道。菌等。近年来也有传染人的报道。 第三群: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称第三群: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称之为食物中毒沙门氏菌群,如鼠伤寒沙

11、门氏菌、之为食物中毒沙门氏菌群,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纽波特沙门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纽波特沙门氏菌等。氏菌等。 沙门氏菌对各种食品都可以造成污染,特别是动沙门氏菌对各种食品都可以造成污染,特别是动物性食品被污染的机会更多。沙门氏菌污染食品的物性食品被污染的机会更多。沙门氏菌污染食品的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内源性污染,因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内源性污染,因为沙门氏菌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动物的肠道中,甚至为沙门氏菌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动物的肠道中,甚至存在于内脏和禽、鸟的蛋中,因此被屠宰的畜禽机存在于内脏和禽、鸟的蛋中,因此被屠宰的畜禽机体在生前就可能带

12、菌,且会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条体在生前就可能带菌,且会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条件适宜时进入血液、内脏和肌肉,造成动物性食品件适宜时进入血液、内脏和肌肉,造成动物性食品的内源污染。另一种为外源性污染,因为沙门氏菌的内源污染。另一种为外源性污染,因为沙门氏菌分布广泛,可以通过粪便污染环境、用具等,造成分布广泛,可以通过粪便污染环境、用具等,造成食品在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过程中被沙门氏食品在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过程中被沙门氏菌污染。这些沙门氏菌遇到适宜条件就会在食品中菌污染。这些沙门氏菌遇到适宜条件就会在食品中大量生长繁殖,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达到一定数量就大量生长繁殖,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达到一定数量就

13、会造成食物中毒,危害人类的健康。会造成食物中毒,危害人类的健康。 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染色特性(一)形态与染色特性 沙门氏菌为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两端钝短小杆菌,两端钝圆,大小约为圆,大小约为13*0.40.9m,不产生荚膜,不产生荚膜和芽孢,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均具和芽孢,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均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多数细菌具有菌毛,能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多数细菌具有菌毛,能吸附于细胞表面或凝集豚鼠的红细胞吸附于细胞表面或凝集豚鼠的红细胞 。在形态在形态上与大肠杆菌很相似。上与大肠杆菌很相似。沙门氏菌沙门氏菌菌体(二)培养特性(二)培

14、养特性 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在1042范围内均生长。最适生长范围内均生长。最适生长pH值为值为6.87.8。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营养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均能生琼脂培养基上均能生长良好,培养长良好,培养24h,可形成中等大小、圆形、表面光,可形成中等大小、圆形、表面光滑、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但有些菌种如鸡滑、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但有些菌种如鸡白痢、鸡伤寒和羊流产沙门氏菌形成菌落较小。白痢、鸡伤寒和羊流产沙门氏菌形成菌落较小。 本菌在本菌在S.S琼脂上生成无色半透明的菌落,如果琼脂上生成无色半透

15、明的菌落,如果是产生是产生H2S的菌株,菌落中心带黑色;在远藤氏琼脂的菌株,菌落中心带黑色;在远藤氏琼脂上形成淡粉色或无色菌落;在胆盐(煌绿或亚硒酸盐)上形成淡粉色或无色菌落;在胆盐(煌绿或亚硒酸盐)肉汤中生长良好,均匀混浊。肉汤中生长良好,均匀混浊。 沙门氏菌在远藤氏琼脂上沙门氏菌在远藤氏琼脂上形成淡粉色或无色菌落形成淡粉色或无色菌落(三)生化特性(三)生化特性 本属菌的生化特性比较一致,但也有个本属菌的生化特性比较一致,但也有个别菌株的个别特性有差异。本属菌可发酵葡别菌株的个别特性有差异。本属菌可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醇产酸产气;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醇产酸产气;不发酵乳糖不

16、发酵乳糖、蔗糖和侧金盏花醇;吲哚试验、蔗糖和侧金盏花醇;吲哚试验和和V-P反应阴性;不水解尿素和对苯丙氨酸不反应阴性;不水解尿素和对苯丙氨酸不脱氨。伤寒、鸡伤寒及部分鸡白痢沙门氏菌脱氨。伤寒、鸡伤寒及部分鸡白痢沙门氏菌不发酵麦芽糖。除鸡白痢、猪伤寒、甲型副不发酵麦芽糖。除鸡白痢、猪伤寒、甲型副伤寒、伤寒和仙台等沙门氏菌外,均能利用伤寒、伤寒和仙台等沙门氏菌外,均能利用枸橼酸盐。除牛流产等少数沙门氏菌外,凡枸橼酸盐。除牛流产等少数沙门氏菌外,凡第一亚属的菌型都不能液化明胶。第一亚属的菌型都不能液化明胶。 (四)抵抗力(四)抵抗力 本菌对消毒液及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较本菌对消毒液及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

17、较弱,在水中能存活弱,在水中能存活23周,在粪便中能存活周,在粪便中能存活23个月,在牛乳及肉类中能存活数月,在个月,在牛乳及肉类中能存活数月,在含有含有1015%食盐的腌肉中可存活食盐的腌肉中可存活23个月。个月。当烹煮食品时,若食品内部达不到足以杀死当烹煮食品时,若食品内部达不到足以杀死本菌的温度条件,本菌可存活下去,由此常本菌的温度条件,本菌可存活下去,由此常常引起食物中毒。本菌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常引起食物中毒。本菌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在在25低温下可存活低温下可存活10个月左右。个月左右。(五)抗原结构(五)抗原结构 本菌抗原结构复杂,一般沙门氏菌可具有菌体本菌抗原结构复杂,一般沙门

18、氏菌可具有菌体(O)抗原、鞭毛()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抗原和表面(Vi)抗原(荚)抗原(荚膜或包膜抗原)三种抗原。膜或包膜抗原)三种抗原。 O抗原抗原 存在于菌体表面,其化学性质为存在于菌体表面,其化学性质为类脂类脂多多糖糖多肽复合物多肽复合物,由多糖决定其特异性。该抗原对热,由多糖决定其特异性。该抗原对热稳定。一个菌体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稳定。一个菌体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O抗原。沙门氏抗原。沙门氏菌的菌的O抗原共有抗原共有65种,以阿拉伯数字种,以阿拉伯数字1、2、3代表,代表,有的有的O抗原是几个菌群共有的,如抗原是几个菌群共有的,如1、5、6、12等,这等,这些被称为次要抗原,有些

19、些被称为次要抗原,有些O抗原是某一菌群特有的,抗原是某一菌群特有的,如如2、3、4、7、8、9、10、11等,其它菌群不具有,等,其它菌群不具有,这些抗原被称为主要抗原。根据主要抗原可将沙门氏这些抗原被称为主要抗原。根据主要抗原可将沙门氏菌属分为菌属分为50个个O群,即由群,即由OA至至OZ和和O51至至O67。由人。由人及温血动物中分离到的沙门氏菌及温血动物中分离到的沙门氏菌98%以上在以上在A至至E群群中。中。 H抗原抗原 存在于鞭毛中,其化学性质是蛋白质,存在于鞭毛中,其化学性质是蛋白质,由由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及空间构型决定其特异性。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及空间构型决定其特异性。该抗

20、原不耐热,酒精也可破坏其抗原性。该抗原不耐热,酒精也可破坏其抗原性。H抗原常常抗原常常有两相的变异。第一相为特异相,用英文小写字母表有两相的变异。第一相为特异相,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第二相为非特异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也有示;第二相为非特异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也有少数菌含有第一相中的抗原少数菌含有第一相中的抗原e、n、x等成分。凡有两等成分。凡有两相抗原的成为双相菌,大多数沙门氏菌属此类。含有相抗原的成为双相菌,大多数沙门氏菌属此类。含有一相一相H抗原的成为单相菌,如肠炎沙门氏菌。极少数抗原的成为单相菌,如肠炎沙门氏菌。极少数无鞭毛细菌两相抗原均没有,成为无相菌,如鸡白痢无鞭毛细菌两相抗

21、原均没有,成为无相菌,如鸡白痢沙门氏菌。沙门氏菌。 Vi抗原抗原 少数沙门氏菌,如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少数沙门氏菌,如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新分离出来的菌株,常具有这种包膜伤寒沙门氏菌,新分离出来的菌株,常具有这种包膜(Vi)抗原,经过几次传代、抗原,经过几次传代、60加热处理或石炭酸加热处理或石炭酸处理易于消失,处理易于消失,Vi抗原可阻止抗原可阻止O抗原与抗体结合,因抗原与抗体结合,因此要进行此要进行O凝集反应,必须先去掉凝集反应,必须先去掉Vi抗原。抗原。 二、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二、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食品卫生检

22、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它包括五个基本步骤:即前增菌,用无选择性它包括五个基本步骤:即前增菌,用无选择性使濒死状态的沙门氏菌恢复活力;选择性增菌,使濒死状态的沙门氏菌恢复活力;选择性增菌,用选择性培养基,使沙门氏菌得意增殖,而大用选择性培养基,使沙门氏菌得意增殖,而大多数其它细菌受到抑制;选择性平板分离沙门多数其它细菌受到抑制;选择性平板分离沙门氏菌;生化试验,鉴定到亚属;最后经血清学氏菌;生化试验,鉴定到亚属;最后经血清学进行分行鉴定。进行分行鉴定。(一)前增菌和选择增菌(一)前增菌和选择增菌 蛋品、乳品、冻肉及其它食品均需要前增蛋品、乳

23、品、冻肉及其它食品均需要前增菌。方法如下:取检样菌。方法如下:取检样25g,加入装有,加入装有225ml缓缓冲蛋白胨水的三角瓶中,待溶解后,于冲蛋白胨水的三角瓶中,待溶解后,于37培培养养24h,再移取,再移取10ml加入加入100ml氯化镁孔雀绿增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或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中,于菌液或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中,于42培养培养24h,同时另取,同时另取10ml加入加入100ml亚硒酸盐胱氨酸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中,增菌液中,37培养培养24h。鲜肉、鲜蛋、鲜乳或。鲜肉、鲜蛋、鲜乳或其它未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前增菌,检样用灭菌其它未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前增菌,检样用灭菌盐水盐水10倍稀释后可

24、直接接种于选择增菌液中增倍稀释后可直接接种于选择增菌液中增菌培养。菌培养。(二)分离培养(二)分离培养 用接种环挑取一环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用接种环挑取一环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于亚硫酸铋琼脂平板和于亚硫酸铋琼脂平板和DHL琼脂平板(或琼脂平板(或HE琼脂平板、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各一个,分别于琼脂平板)各一个,分别于37培养培养48h或或24h,观察分离菌落,找出沙,观察分离菌落,找出沙门氏菌的可疑菌落。门氏菌的可疑菌落。(三)生化试验(三)生化试验 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三糖铁琼脂上,并进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三糖铁琼脂上,并进行葡萄糖、甘露醇、蔗糖、山梨醇、卫矛醇、行葡萄糖、甘露醇、蔗糖、山梨醇

25、、卫矛醇、等发酵试验,再进行等发酵试验,再进行H2S试验、尿素水解、靛试验、尿素水解、靛基质产生、氰化钾、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和基质产生、氰化钾、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和半乳糖苷酶试验(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进行属及亚属的鉴)进行属及亚属的鉴定。定。 (四)血清学分型鉴定(四)血清学分型鉴定 抗原的制备:一般采用抗原的制备:一般采用1.52.0%琼脂斜琼脂斜面培养物制备平板凝集抗原,如果面培养物制备平板凝集抗原,如果O血清不凝血清不凝集,可采用集,可采用2.53.0%琼脂斜面培养物再检查,琼脂斜面培养物再检查,如果是由于如果是由于Vi抗原阻止凝集反应时,可用生理抗原阻止凝集反应时,可用生理盐水洗一下

26、,煮沸后,再检查。盐水洗一下,煮沸后,再检查。H抗原发育不抗原发育不良时,将菌种接种在良时,将菌种接种在0.70.8%半固体琼脂平半固体琼脂平板中央,待菌落蔓延生长时,在其边缘部分取板中央,待菌落蔓延生长时,在其边缘部分取菌检验。菌检验。 抗原式的鉴定:抗原式的鉴定: 将抗原与将抗原与AF群多价抗群多价抗O血清作平板凝集试验,同时用生血清作平板凝集试验,同时用生理盐水做对照,在生理盐水中自凝者为粗糙型菌株,不能分型。理盐水做对照,在生理盐水中自凝者为粗糙型菌株,不能分型。能被能被AF多价多价O血清凝集,再依次用血清凝集,再依次用O2、O4、O7、O8、O9、O3、O10因子血清做凝集试验,判定

27、因子血清做凝集试验,判定O群,再用群,再用O单因子血清单因子血清最后定型。如果没有最后定型。如果没有O单因子血清须用两个单因子血清须用两个O复合因子血清进复合因子血清进行核对。不被行核对。不被AF多价多价O血清凝集者,先用血清凝集者,先用57种或种或44种沙门氏种沙门氏菌因子血清中的菌因子血清中的7种多价种多价O血清检查,如果一种血清凝集者,则血清检查,如果一种血清凝集者,则用其包含的用其包含的O群血清逐一检查,以确定群血清逐一检查,以确定O抗原。如果再查表取抗原。如果再查表取可能的第一相及第二相抗可能的第一相及第二相抗H血清以测定其单相抗原式。再用含血清以测定其单相抗原式。再用含有该相抗有该

28、相抗H血清的半固体培养基作成血清的半固体培养基作成U形管,在一端接种被检形管,在一端接种被检菌,经培养后在另一端蘸取培养物作纯培养,就得到了有另一菌,经培养后在另一端蘸取培养物作纯培养,就得到了有另一相鞭毛的菌种,再用抗相鞭毛的菌种,再用抗H单因子血清作凝集试验以测出另一相单因子血清作凝集试验以测出另一相H抗原式。上述全部过程至少需要一周以上时间,如果只作一抗原式。上述全部过程至少需要一周以上时间,如果只作一般性鉴定,可在三糖铁培养基上蘸取可疑菌落进形般性鉴定,可在三糖铁培养基上蘸取可疑菌落进形AF多价多价抗血清平板凝及试验,即可较快地作出判断和鉴定。抗血清平板凝及试验,即可较快地作出判断和鉴

29、定。 第三节第三节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Pothogenic E.coli)是指那些能够引起)是指那些能够引起人、动物(尤其是婴儿和幼龄动物)感染及人食物中毒的一群人、动物(尤其是婴儿和幼龄动物)感染及人食物中毒的一群大肠杆菌。本菌是一类条件性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大肠杆菌。本菌是一类条件性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但主要寄居在人及动物的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与非致病性但主要寄居在人及动物的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形态、培养特性及生化特性上很难区分,但能用血大肠杆菌在形态、培养特性及生化特性上很难区分,但能用血清学方法

30、从抗原结构的差别上进行区分。在致病性大肠杆菌中,清学方法从抗原结构的差别上进行区分。在致病性大肠杆菌中,有些血清型能引起食物中毒,有些血清型能引起婴儿腹泻与人有些血清型能引起食物中毒,有些血清型能引起婴儿腹泻与人的肠道内外感染(肠道内感染主要引起腹泻与痢疾样疾患;肠的肠道内外感染(肠道内感染主要引起腹泻与痢疾样疾患;肠道外感染主要引起尿路感染),还有些血清型主要引起畜禽疾道外感染主要引起尿路感染),还有些血清型主要引起畜禽疾病,危害畜牧业。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致病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病,危害畜牧业。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致病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因素很多,并非由一个单一因子决定的。根据各血清的致涉及因

31、素很多,并非由一个单一因子决定的。根据各血清的致病特点可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三大类,即产毒素性大肠杆菌病特点可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三大类,即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侵袭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和肠道致病性大肠杆)和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菌(EPEC)。)。 在大肠杆菌中,一般认为能构产生耐热(在大肠杆菌中,一般认为能构产生耐热(ST)与不耐热肠)与不耐热肠毒素(毒素(LT)的菌株均可引起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可通过)的菌株均可引起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可通过各种途径污染到食品中引起疾病发生。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多各种途径污染到食品中引起疾病发生。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多为乳

32、与乳制品、肉类、水产品类等。在动物中,牛和猪的带菌为乳与乳制品、肉类、水产品类等。在动物中,牛和猪的带菌是传播本菌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大是传播本菌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大肠杆菌血清型有:肠杆菌血清型有:O6、O8、O15、O25、O26、O55、O78、O86、O111、O115、O143、O149等。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从等。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从病人粪便、饮水、未消毒牛奶、肉类、病畜脏器、禽类及靠能病人粪便、饮水、未消毒牛奶、肉类、病畜脏器、禽类及靠能被人畜粪便污染的各种其他食物中分离出来。本菌引起的食物被人畜粪便污染的各种其他食物中分离出来。本菌引起

33、的食物中毒是感染型和毒素型的综合作用。中毒是感染型和毒素型的综合作用。 本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其潜本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其潜伏期为伏期为1224h,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严重的急性腹泻,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严重的急性腹泻,呈水样便),伴发有头痛、发热(体温不超过呈水样便),伴发有头痛、发热(体温不超过39)、腹痛等)、腹痛等症状,病程一般为症状,病程一般为13d。 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染色特性(一)形态与染色特性 本菌属肠杆菌科埃稀氏杆菌属中的细菌,本菌属肠杆菌科埃稀氏杆菌属中的细菌,革兰氏阴性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长,两

34、端钝圆,长13m,宽,宽0.6m,有时呈卵圆形。本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有时呈卵圆形。本菌周身鞭毛能运动,不产生荚膜,对碱性燃料着色良好,有时两不产生荚膜,对碱性燃料着色良好,有时两端浓染,要注意与巴氏杆菌区别。端浓染,要注意与巴氏杆菌区别。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1000)大肠杆菌O157扫描电镜照片大肠杆菌扫描电镜照片大肠杆菌扫描电镜照片大肠杆菌透射电镜照片(二)培养特性(二)培养特性 本菌为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需氧及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在1545温度范温度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

35、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为为7.27.4。 新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一般是光滑型(新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一般是光滑型(S)菌株,某在普)菌株,某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通琼脂平板上培养24h可形成圆形、凸起、光滑、湿润、半透可形成圆形、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的或接近无色中等大菌落,明的或接近无色中等大菌落,与沙门氏菌的菌落很相似与沙门氏菌的菌落很相似,但大,但大肠杆菌菌落对光(肠杆菌菌落对光(45。角折射)观察可见荧光。在血液培养基角折射)观察可见荧光。在血液培养基上部分菌落出现上部分菌落出现型溶血。用鉴别培养基培养时,在远腾氏琼型溶血。用鉴别培养基培养时,在远腾氏琼脂上形成带金属光泽的红色菌落;在脂上

36、形成带金属光泽的红色菌落;在S.S琼脂平板上多不生长,琼脂平板上多不生长,少数生长的细菌形成红色菌落;少数生长的细菌形成红色菌落;在伊红美兰琼脂上形成带金属在伊红美兰琼脂上形成带金属光泽的黑色菌落;光泽的黑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上在麦康凯琼脂上24h后形成的孤立菌落成红后形成的孤立菌落成红色。在液体培养基肉汤中培养色。在液体培养基肉汤中培养1824h后呈均匀混浊,随时间后呈均匀混浊,随时间延长,管底出现粘性沉淀。延长,管底出现粘性沉淀。 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三)生化特性(三)生化特性 本菌数量大,菌型繁多,大多数菌生化特性是本菌数量大,菌型繁多,大多数菌生化特性是比较一致的,但也有些

37、不典型菌株的生化特性不规比较一致的,但也有些不典型菌株的生化特性不规则。一般生化特性如下:可发酵葡萄糖、则。一般生化特性如下:可发酵葡萄糖、乳糖乳糖、麦、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产气,个别不典型菌株可迟发酵芽糖、甘露醇产酸产气,个别不典型菌株可迟发酵或不发酵乳糖;各菌株对蔗糖、卫矛醇、水杨苷发或不发酵乳糖;各菌株对蔗糖、卫矛醇、水杨苷发酵结果不一致。本菌可使赖氨酸脱羧、但苯丙氨酸酵结果不一致。本菌可使赖氨酸脱羧、但苯丙氨酸脱羧为阴性。本菌不产生脱羧为阴性。本菌不产生H2S、不液化明胶、不分、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能在氰化钾培养基上生长,能产生靛基解尿素,不能在氰化钾培养基上生长,能产生靛基质,质

38、,MR试验阳性,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利用枸橼酸盐。试验阴性,不利用枸橼酸盐。符合最后四项生化特性结果的是的典型的大肠埃稀符合最后四项生化特性结果的是的典型的大肠埃稀氏菌,此外的反应类型为非典型大肠杆菌。氏菌,此外的反应类型为非典型大肠杆菌。 (四)抵抗力(四)抵抗力 本菌具有中等程度的抵抗力,各菌型之间本菌具有中等程度的抵抗力,各菌型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本菌在土壤、水及粪便中可存有一定的差异。本菌在土壤、水及粪便中可存活数月以上。活数月以上。本菌对热抵抗力不强,巴氏消毒本菌对热抵抗力不强,巴氏消毒可杀死绝大多数菌可杀死绝大多数菌,仅少数耐热菌株可存活,仅少数耐热菌株可存活,但煮沸数分钟即被

39、杀死。本菌对消毒剂敏感,但煮沸数分钟即被杀死。本菌对消毒剂敏感,水中若含有水中若含有0.2PPm游离氯时,即可达到杀死游离氯时,即可达到杀死本菌的目的。本菌的目的。(五)抗原结构(五)抗原结构 本菌抗原结构非常复杂,主要由菌体抗原(本菌抗原结构非常复杂,主要由菌体抗原(O)、鞭毛抗)、鞭毛抗原(原(H)和包膜抗原()和包膜抗原(K)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组成。 1、O抗原:系指光滑大肠杆菌的菌体抗原,其组成是抗原:系指光滑大肠杆菌的菌体抗原,其组成是细胞细胞壁上的糖、类脂、蛋白质复合物壁上的糖、类脂、蛋白质复合物,也是细菌的内毒素,对热,也是细菌的内毒素,对热非常稳定,经高压蒸汽处理非常稳定,经高

40、压蒸汽处理2h而不被破坏。每一种血清型只而不被破坏。每一种血清型只含有一种含有一种O抗原,现已发现本菌共有抗原,现已发现本菌共有167种种O抗原,分别以阿抗原,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之。拉伯数字表示之。 2、H抗原:抗原:指鞭毛抗原,为蛋白质构成指鞭毛抗原,为蛋白质构成。一种大肠杆菌只。一种大肠杆菌只有一种有一种H抗原。抗原。H抗原能被抗原能被80热处理或酒精所破坏,热处理或酒精所破坏,H抗原抗原共有共有64种。种。 3、K抗原:系指抗原:系指包于细胞外部的荚膜物质或包膜物包于细胞外部的荚膜物质或包膜物质的表面抗原质的表面抗原。新分离的大肠杆菌。新分离的大肠杆菌70%具有具有K抗原。抗原。根据根

41、据K抗原对热的敏感性,可将抗原对热的敏感性,可将K抗原分为抗原分为A、B、L三类,目前发现有三类,目前发现有103种,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抗原种,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抗原主要为主要为B抗原,少数为抗原,少数为L抗原。抗原。B抗原与抗原与L抗原均可抗原均可经煮沸所破坏。经煮沸所破坏。L抗原且可被酒精和当量盐酸所破抗原且可被酒精和当量盐酸所破坏。坏。A抗原可耐受煮沸抗原可耐受煮沸1h不破坏。不破坏。 O抗原可将大肠杆菌分成若干血清群,然后再根抗原可将大肠杆菌分成若干血清群,然后再根据据K抗原和抗原和H抗原进一步分为若干血清型或亚型。抗原进一步分为若干血清型或亚型。根据对大肠杆菌抗原的鉴定,可确定其抗原式,

42、根据对大肠杆菌抗原的鉴定,可确定其抗原式,O111:K58(B)H12。一般认为一般认为H抗原与致病性无关,抗原与致病性无关,因此一般不需要进行因此一般不需要进行H抗原的鉴定。除上述血清学抗原的鉴定。除上述血清学分型外,还可用大肠杆菌噬菌体和生化反应的特性分型外,还可用大肠杆菌噬菌体和生化反应的特性进行分型。进行分型。 二、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检验二、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凡食品在加后,或销售时均需进大肠杆凡食品在加后,或销售时均需进大肠杆菌的检验,其检验方法要按照国家标准菌的检验,其检验方法要按照国家标准食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的病原性大的病原性大肠埃稀氏菌检

43、验的方法进行。肠埃稀氏菌检验的方法进行。(一)增菌培养(一)增菌培养 被检样品应尽快检验,除极易腐败食品在被检样品应尽快检验,除极易腐败食品在检验前应冷藏外,一般不宜冷藏,以无菌操作检验前应冷藏外,一般不宜冷藏,以无菌操作取取25g检样加入检样加入225ml营养肉汤中,充分混合后,营养肉汤中,充分混合后,取适量接种于乳糖胆盐培养基以测定大肠菌群取适量接种于乳糖胆盐培养基以测定大肠菌群的最近似值(的最近似值(MPN),其余者在),其余者在37下培养下培养6h后,挑一环培养物接种于一管后,挑一环培养物接种于一管30ml肠道菌增菌肠道菌增菌肉汤中,置肉汤中,置42培养培养18h。 (二)分离培养(二

44、)分离培养 取乳糖胆盐阳性管和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取乳糖胆盐阳性管和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于于麦康凯和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麦康凯和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于,于37 24h进行分离培养。污染严重的食品检样,可不增进行分离培养。污染严重的食品检样,可不增菌,直接用检样匀液进行分离培养。菌,直接用检样匀液进行分离培养。 (三)生化试验(三)生化试验 挑取挑取5个以上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于克氏个以上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于克氏双糖铁,双糖铁,pH7.2尿素及阿拉伯糖培养基,经尿素及阿拉伯糖培养基,经37培养后,弃去培养后,弃去“H2S或尿素酶或阿拉或尿素酶或阿拉伯糖伯糖”的培养物。将初筛留下的培养物作的培养物。将初筛

45、留下的培养物作V-P试验和试验和KCN试验,经培养后再继续进行更详细试验,经培养后再继续进行更详细的生化试验,经革兰氏染色证明为大肠杆菌后,的生化试验,经革兰氏染色证明为大肠杆菌后,再用凝集试验及产肠毒素试验进一步鉴定。再用凝集试验及产肠毒素试验进一步鉴定。(四)血清学试验(四)血清学试验 将分离的大肠杆菌分别制备将分离的大肠杆菌分别制备O抗原和抗原和K抗抗原,通过平板凝集试验或试管凝集试验进行血原,通过平板凝集试验或试管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型的鉴定。一般使抗原先与各种清型的鉴定。一般使抗原先与各种OK多价血多价血清凝集,然后再与所凝集的某种清凝集,然后再与所凝集的某种OK多价血清多价血清包扩的各

46、种单价包扩的各种单价OK血清做凝集试验,以鉴定血清做凝集试验,以鉴定是否是致病性大肠埃稀氏菌及侵袭性大肠埃希是否是致病性大肠埃稀氏菌及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如下: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如下: OK多价多价1包扩包扩O55:K59(B5),O86:K61(B87),O111:K58,O127:K63(B8)。 OK多价多价2包扩包扩O26:K60(B6),O125:K70(B15),O126:K71(B16),O128:K67(B12)。 OK多价多价3包扩包扩O44:K74(L),O112:K66(B11),O119:K69(B14),O124:K72(B17

47、)。 侵袭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如下:侵袭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如下: OK多价多价包扩包扩O28ac:K73,O29:K,O112ac:K66,O124:K72。 OK多价多价包扩包扩O136:K78,O143:K,O144:K,O152:K,O164:K。 (五)肠毒素试验(五)肠毒素试验 本试验是验证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株的试验,常用的主要本试验是验证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株的试验,常用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 1.动物试验动物试验 取大肠杆菌的肉汤培养物以取大肠杆菌的肉汤培养物以3000rpm离心离心30min,取上清,取上清液用液用G6过滤器过滤后分作两份,一份加热过滤器过滤后分作两

48、份,一份加热6030min,供,供ST测定用;另一份不加热,供测定用;另一份不加热,供LT测定用。测定用。 (1)家兔结扎回肠试验。使家兔禁食排空肠内容物,然后)家兔结扎回肠试验。使家兔禁食排空肠内容物,然后麻醉剖腹,取出回肠段,按麻醉剖腹,取出回肠段,按1015cm为一段,进行结扎。取为一段,进行结扎。取一段注射肉汤一段注射肉汤2ml作阴性对照,另一段注射已知产肠毒素菌上作阴性对照,另一段注射已知产肠毒素菌上清液清液2ml作阳性对照,其他各段分别注射各待试滤液作阳性对照,其他各段分别注射各待试滤液2ml,将,将腹壁缝合。测定腹壁缝合。测定ST时,于注射后时,于注射后68h剖腹检查。检查时取出

49、剖腹检查。检查时取出肠管,分别抽取各肠段的积液,测定其容量,并测定空肠段的肠管,分别抽取各肠段的积液,测定其容量,并测定空肠段的长度。积液量(长度。积液量(ml)与肠段长度()与肠段长度(cm)之比值大于)之比值大于1者为阳性,者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否则为阴性。 (2)乳鼠灌胃试验。本试验为测定)乳鼠灌胃试验。本试验为测定ST用。将用。将肉汤培养物滤液或浸出液注入乳鼠胃内肉汤培养物滤液或浸出液注入乳鼠胃内0.1ml,禁食禁食34h后用氯仿杀死,取出全部肠道管称后用氯仿杀死,取出全部肠道管称重,并称量剩余体重,以肠道重量与剩余体重重,并称量剩余体重,以肠道重量与剩余体重之比大于之比大于0.09者

50、为阳性。者为阳性。 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将被检验菌株按将被检验菌株按5点环形接种在点环形接种在Elek氏培氏培养基上,于养基上,于37培养培养48h,在每个菌株的菌苔,在每个菌株的菌苔上放一片多粘菌素纸片,于上放一片多粘菌素纸片,于37经经56h后,后,使肠毒素渗入琼脂中,在使肠毒素渗入琼脂中,在5点环形中央挖一直点环形中央挖一直径径4mm的圆孔,在孔内滴加的圆孔,在孔内滴加30l LT抗毒素,抗毒素,于于37培养培养1520h后观察结果,菌苔和抗毒后观察结果,菌苔和抗毒素孔之间出现白色沉淀带者为阳性。素孔之间出现白色沉淀带者为阳性。 (六)豚鼠角膜试验(六)豚鼠角膜试验 本

51、试验用来测定侵袭性大肠杆菌。将经生化试验本试验用来测定侵袭性大肠杆菌。将经生化试验证实为大肠杆菌的菌株制成每证实为大肠杆菌的菌株制成每ml含含9亿个活菌的悬浮亿个活菌的悬浮液作为接种材料。在体重为液作为接种材料。在体重为400500g的健康豚鼠(角的健康豚鼠(角膜与结膜外观正常,并经细菌培养检查)的角膜上接膜与结膜外观正常,并经细菌培养检查)的角膜上接种上待检菌悬液一滴,种上待检菌悬液一滴,48h后观察结果,阳性者结膜后观察结果,阳性者结膜充血浮肿,角膜混浊,眼内充盈泪液或浆液性分泌物,充血浮肿,角膜混浊,眼内充盈泪液或浆液性分泌物,然后由结膜囊内取样分离细菌,经鉴定与原接种菌一然后由结膜囊内

52、取样分离细菌,经鉴定与原接种菌一致者为阳性。致者为阳性。 在报告时,检验结果报告为产毒素大肠杆菌时,在报告时,检验结果报告为产毒素大肠杆菌时,应有肠毒素试验的结果;报告为侵袭性大肠杆菌时,应有肠毒素试验的结果;报告为侵袭性大肠杆菌时,应有血清学试验结果和豚鼠角膜试验结果;报告为致应有血清学试验结果和豚鼠角膜试验结果;报告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时,应有血清学试验的结果。病性大肠杆菌时,应有血清学试验的结果。 第四节第四节 葡萄球菌属葡萄球菌属 葡萄球菌(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可引起毒素性食物)可引起毒素性食物中毒。在食物中毒中本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一个世中毒。在食物中毒中本菌引起的食物

53、中毒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在我国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物中界范围的问题,在我国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毒。本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致病性葡萄球本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所引起的菌产生的肠毒素所引起的。本菌可通过多种途经污。本菌可通过多种途经污染到食品上。主要有:染到食品上。主要有:由于患有皮肤化脓性疾病或由于患有皮肤化脓性疾病或患葡萄球菌性咽病的人通过某种途径污染食品;由患葡萄球菌性咽病的人通过某种途径污染食品;由于患有葡萄球菌性乳腺炎的奶牛分泌的乳汁中带有于患有葡萄球菌性乳腺炎的奶牛分泌的乳汁中带有本菌;由于操作人员在食品加工后污染食品等。本菌;由于操作人员

54、在食品加工后污染食品等。这这些带菌的食品,一旦遇到适宜条件,葡萄球菌就会些带菌的食品,一旦遇到适宜条件,葡萄球菌就会生长繁殖,产生肠毒素,被人食用后就可能会引起生长繁殖,产生肠毒素,被人食用后就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在自然分布广泛,在土壤、空气、葡萄球菌在自然分布广泛,在土壤、空气、水及物品上,特别是在人和动物的皮肤、鼻、水及物品上,特别是在人和动物的皮肤、鼻、喉及手等部位大量存在。本菌是引起皮肤疮伤喉及手等部位大量存在。本菌是引起皮肤疮伤化脓的最常见的致病菌。本菌根据其化脓的最常见的致病菌。本菌根据其菌落颜色菌落颜色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柠檬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

55、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柠檬色葡萄球菌三种。在色葡萄球菌三种。在伯杰细菌鉴定手册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第八版中根据其生化特性和致病性分为金黄色葡八版中根据其生化特性和致病性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三种,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三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也是引起食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菌种。中毒的主要菌种。 葡萄球菌可在乳品类、肉类、鱼类及罐头等食葡萄球菌可在乳品类、肉类、鱼类及罐头等食品中生长繁殖并产生肠毒素。研究证明:在品中生长繁殖并产生肠毒素。研究证明:在2530条件下,条件下,5h就有肠毒素产生,经过就有肠毒素产生,经过810h

56、即可即可产生大量的肠毒素。人们食入这样的食品就会引起产生大量的肠毒素。人们食入这样的食品就会引起食物中毒。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在食入后食物中毒。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在食入后116h即可出现症状。主要为恶心,大量分泌唾液,即可出现症状。主要为恶心,大量分泌唾液,频频呕吐,在呕吐物和粪便中常见有带血现象。严频频呕吐,在呕吐物和粪便中常见有带血现象。严重者有头痛,肌肉痛,心跳减弱,盗汗和虚脱现象。重者有头痛,肌肉痛,心跳减弱,盗汗和虚脱现象。中毒时体温不高,这点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不同。中毒时体温不高,这点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不同。病程病程12d,很少死亡。年龄越小,对本菌的肠毒素很少死亡。年龄

57、越小,对本菌的肠毒素越敏感,因此在儿童中毒病例较多,症状也比较严越敏感,因此在儿童中毒病例较多,症状也比较严重重 。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染色特性(一)形态与染色特性 本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本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0.81.0m,致病致病性葡萄球菌比非致病性要小些。本菌繁殖时沿多个性葡萄球菌比非致病性要小些。本菌繁殖时沿多个平面不规则分裂,堆成葡萄串状。但在液体培养基平面不规则分裂,堆成葡萄串状。但在液体培养基和乳汁中,常呈双或短链排列。易被误认为是双球和乳汁中,常呈双或短链排列。易被误认为是双球菌或链球菌。本菌无鞭毛,无芽孢,除个别菌株外,菌或链球菌。本菌无鞭毛,无

58、芽孢,除个别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荚膜。一般不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阳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扫描电镜照片金黄色葡萄球菌扫描电镜照片(二)培养特性(二)培养特性 大多数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大多数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20%CO2环境中有利于环境中有利于毒素的产生。本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营养琼脂)毒素的产生。本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最适pH值为值为7.27.4。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经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经1824h培养后,形成圆形、隆起、培养后,形成圆形、隆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

59、、不透明的菌落,直经约为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明的菌落,直经约为12mm,不同菌株可产生不同的色素,使菌落呈现不同的颜色,不同菌株可产生不同的色素,使菌落呈现不同的颜色,菌落一般在初期呈灰白色,继而转变为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菌落一般在初期呈灰白色,继而转变为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多数致病菌可产生溶血素,呈色。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多数致病菌可产生溶血素,呈型溶型溶血,非致病菌无溶血现象。在普通肉汤中培养血,非致病菌无溶血现象。在普通肉汤中培养24h后,均匀混后,均匀混浊,浊,23d后能产生菌膜,管底形成多量粘稠沉淀。后能产生菌膜,管底形成多量粘稠沉淀。 营养琼脂上的的金黄色

60、葡萄球菌菌落(三)生化特性(三)生化特性 本属细菌的生化反应并不恒定,常因菌株及培本属细菌的生化反应并不恒定,常因菌株及培养条件不同而异。养条件不同而异。 本属细菌不产生靛基质,本属细菌不产生靛基质,MR试验阳性,试验阳性,V-P试试验不定,能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可凝固牛乳,验不定,能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可凝固牛乳,有时被胨化,能产生氨和少量的硫化氢,致病菌株有时被胨化,能产生氨和少量的硫化氢,致病菌株可产生凝血浆酶。可产生凝血浆酶。表表 葡萄球菌生化特性葡萄球菌生化特性 性性 状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腐生性葡萄球菌腐生性葡萄球菌色色 素素 黄金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