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长度单位》课标解读_第1页
二上:《长度单位》课标解读_第2页
二上:《长度单位》课标解读_第3页
二上:《长度单位》课标解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上:?长度单位?课标解读测量是人们在消费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展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究过程建构起来的,复原长度单位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长度单位知识的理解,是在课程施行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厘米和米是两个最根本的、学生最容易感知、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是学会测量物体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尝试估测物体长度的根底,课程施行中,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一、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

2、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一让学生经历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呈现古人用庹、拃、脚长等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测量就是用单位量,测量长度必须有长度单位。2让学生经历用拃量课桌长的测量活动,亲眼见证同样用拃量,而且量的都是同样课桌的长,量得的结果确实有可能不一样,从而引发认知冲突。3让学生通过独立考虑、交流分享,感受测量单位不统一,测得的结果自然不一致,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4介绍有关长度单位的数学史,使学生感受数学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浸透数学文化。二让学生经历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并初步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课程施行中,在学生充分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后,引入测量工具刻度尺,引导学生结合刻度尺,通过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等数学活动,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1借助实际大小的尺子和实物,通过观察、比画、比较等活动,感知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例如,教学1厘米时,借助手指、田字格、图钉等物体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2通过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演示,让学生理解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3通过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让学生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稳固初步建立起来的长度单位表象。丰富的测量活动,让学生经历了长度单位的形

4、成过程,感受了用刻度尺量化结果的一致性,体会了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二、通过比一比、数一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知道1米=100厘米1通过观察长度为1厘米和1米的物体,比划出1厘米和1米的长度,让学生初步感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在米尺上,先1厘米1厘米地数,数出10厘米,再10厘米10厘米地数,数出10个10厘米,直观感受10个10厘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米。三、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才能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才能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课程施行过程中,可以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来培养。1让学生利用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估测物体的长度,再进展实测,感受估测与实测所得结果的

5、差异,浸透自我修正的意识,为培养数感积累活动经历。2在详细问题情境中,让学生用物体的长度进展估测。例如在解决大约 支铅笔长1米的问题时,先测量铅笔的实际长度,再利用铅笔的长度推算出大约多少支铅笔长1米。3在详细问题情境中,让学生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进展估测。例如在解决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的问题时,学生可以用一拃长去判断旗杆的高度不可能是13厘米,也可以用自己的身高去判断旗杆的高度是13米。四、把握好线段教学的要求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

6、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线段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抽象思维程度比较低,基于这样的实际,对线段的认识,教材分两次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直观、形象地描绘线段。第二次将在第二学段出现,要求学生认识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因此,在课程施行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即可。本单元是图形与几何中测量教学的起始单元,是后续测量教学的基石,因此,要高度重视本单元的教学。课程施行中,通过亲身经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