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基础习题2_第1页
测绘学基础习题2_第2页
测绘学基础习题2_第3页
测绘学基础习题2_第4页
测绘学基础习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测绘学基础习题2第五章测绘学基础模拟试卷§5-1试卷A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学院).概念型单选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1个正确答案,填在题前的 括号中(2分M0=20分)1. 主要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及其变化,通过建立区域 和全球控制网等方法测定地球各种动态的理论和技术的分支学科。A.地形测量学C.摄影测量学2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A.相对高程C.绝对高程3 .大地坐标的测量基准是 。A.铅垂线和参考椭球面C.法线和参考椭球面准面B.大地测量学D.工程测量学B.假定图程D.高差B.法线和大地水准面D.铅垂线和大地水4 .从子午线北端起,顺时针方

2、向量至某直线的角度是该直线的一A.坐标方位角B.子午线收敛角C.象限角D.真方位角5 .某矩形分幅的地形图编号为 28.25-67.50,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A.1: 500B.1: 1000C.1: 2000 D.1: 50006 .闭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fh=。A.力测B. 2h测一(H终一H始)C.力往十 力返D. 2h往一力返7 .水准测量采用 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减弱 误差的影响。A.水准尺沉降 B.仪器沉降C. i角D.大气折光8 .下面有关描述等高线特性中,的提法是错误的。A.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应凸向高处B.表示山脊的等高线应凸向低处C.等高线接近河岸处应凸向下游D.等高线遇到陡坎

3、或绝壁时重叠9. j6级经纬仪表示该仪器野外的中误差为±6'。'A.半测回测角 C.半测回方向B. 一测回测角D. 一测回方向10.地图梯形分幅编号按国际统一规定,是以 一比例尺地图作为基础开始 进行分幅编号的。A. 1: 100 万 B. 1: 10 万 C. 1: 1 万D. 1: 1 千.概念型多选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24个正确答案,填在 题前的括号中)(2分X10= 20分)()11.当测区面积在100km2以内时,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的误差在一般测量中可以忽略不计。A.水平距离 B.高差D.水平角()12.测量工作中,常用的基准方向有 方向

4、C.高程A.坐标横轴B.坐标纵轴C.真子午线D.磁子午线()13.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有 。A. GPS测量B.水准测量C.三角测量D.导线测量()14.水准仪应满足如下 几何关系A.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轴C.水准管轴/视准轴()15.四架法导线测量的优点是消除了B.十字丝横丝,仪器竖D.视准轴,横轴误差。A.仪器对中C.测角B.觇标对中D.量边()16.水平角观测时,取正、倒镜读数均值可以消除或减弱误差的影响。A.竖轴倾斜B.视准轴C.横轴D.仪器对中()17.水平角观测时,目标的偏心误差 。A.与垂直角大小有关B.与水平角大小无C.与偏心距成正比D.与边长成反比B.钢尺尺长误差D.经纬仪对

5、中误差B.平均误差D.相对误差的影响()18.下列属于系统误差。A.经纬仪度盘偏心误差C.水准尺读数估读误差()19.评定角度的观测精度指标有A.中误差C.或然误差()20.三角高程测量中的主要误差来源于A.觇标高测定C.竖角观测B.仪器高测定D.图解边长三.计算型单选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填在题前的括号中)(2分X10= 20分)()21.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i= 3562.231, Yi = 895.564, X2 = 3284.632, Y2 = 1024.255,则其坐标方位角为 。A. 155 07 42B. 33507 42C. 204 52 18D. 35

6、4 52 18()22.某直线方位角是184 35' 12则其象限角是 oA. 4 35 12B. 18435 12C. 6524 48D. 4 24 48()23.水准仪在 A点尺上读数为1.851m,在B点尺上读数为0.924m, 在C点尺上读数为2.192m, A点高程为128.341m,则B、C两点 间高差为 。A. 129.268mB. 1.268mC. 129.265mD. 130.192m()24.用50m钢尺单程丈量400m距离,每尺段丈量中误差为:t3.0mm, 则全长丈量中误差是。A. 8.5mmC. 6.0mmB. 16.0mmD. 12.0mm25.水平角观测一

7、测回方向中误差为±10.0 ,则测角中误差为A. ± 5.0 B. ± 20.0 C.±28.2 D. ±14.1站水准测量的高差为()26.水准测量每10站观测值的权为5,则 单位权观测值。A. 5B. 1C. 50D. 10()27.某三角形等精度观测了二个内角,测角中误差均为±6;由此计算出的第三个角的测角中误差为 oA. ±6 B. ±8.5 C. ±12D. ±18()28.在1: 1000地形图上量得一线段长 20mm,量测中误差为 如.5mm, 则该线段实际长度的中误差为 。A.

8、0.5mm B. 20.0mm C. 0.5m D. 20.0m()29.某导线共观测了 9个转折角(水平角),其测角中误差为±8.5; 则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A. ±17.0 B. ±25.5 C. ±76.5 D. ±51.0()30. A站设置经纬仪,读取 B站标尺读数,上丝为1687mm,下丝为 1000mm,竖角为11° 20'则AB的平距为 。A. 68.70m B. 67.39m C. 66.05m D. 63.50m四.计算题(计算过程要有公式和主要步骤,最后结果要有量纲单位)(5分刈=40 分)31.某测站水

9、平角全圆方向法观测手簿原始记录如下,请计算下列表格中各 项数值。测站目标盘左读数盘右读, 数:2c(左 十右-180)/2归零方 向值0 ' 0 ' 0 ' OA10008180 0012B375110217 5118C73 2542253 2530D165 40 06345 4012A0 0030180 0024归零差 左= 右=32 .已知:A 点坐标 Xa= 1304.256m, Ya= 6213.144m,平距 Sab=45.411m, 坐标方位角dab =102 39 16求:B点坐标。33 .已知:某野外比长台两标志间名义长度为 120m,精密方法测得实际长

10、度 为119.9425m 现将一 50m钢尺比长,量得两标志间长度为120.0311m, 温度29 C,拉力15kg力。求: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34 .已知:量测某正方形建筑物的边长为28m,其中误差 m=i6mm。求: 仅丈量一条边长时周长的中误差;等精度丈量四条边长时周长的中误差。35.已知:由3个已知高程点A、B、C进行3条水准测量路线测定G点高程, 数据见下表。求:G点的加权平均值高程、其中误差及单位权中误差。各路线 :推算的HG/m路 线 长 /km各路 线权Pi=1/SPLVi /mmPVPVVA114.6100.70B114.6273.00C114.6072.56加权平均值图程H

11、g =单位权中误差产加权平均值高程中误差 mx=36.已知:测得A、B两点间斜距S= 246.854m,测距中误差 ms= i38mm, 竖角 斯二17°,测角中误差 ma=±9o求:A、B间平距D及其中误差mD。37.已知:某附和导线各观测角值如下图,起始边的方位角oab = 306。21 45D38.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中B角值及其权Pa= 6Pb= 3和口角的中误差为±12求:丫角的权Py;单位权中误差3 丫角的中误差。§5-2试卷B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空内)1 .测量工作的三项基本内容是2 . 地面点A的子午线收敛角丫是指

12、 方向与 方向之间的夹角。3 .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 f 口对高差的影响。4 .测量用望远镜瞄准目标时,产生视差的原因 是<7F重合。5 .测量外业依据的基准线是,测量 外业依据的基准面是?6 .竖直角是指在 面内方向与 方向间的夹角。7 .由于竖盘读数指标偏离正确位置,使视线水 平时的竖盘读数大了或小了 一个数值,则称该数值为。8 . 若A点的国家统一坐标横坐标值Ya=19678626.68hi,则 A点在中央子午线的侧,A点所在高斯投影带的带号为。9 .当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圆水准器的水准轴 处于 状态。10 .为了解决 f口的矛盾,光电测距仪采用一组测尺共同测距。11

13、 .若一对水准尺黑面存在零点差,则可采用方法消除其对高差的影响。12 .经纬仪的对中误差对水平角测量的影响是 边长愈长,影响愈 。13 .在高斯-克吕格坐标系中,是以 为x轴,以为y轴,以为原点。14 .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 m=± (A+B3X D)中,D为被测距离,以km为单位;称 A 为;称 B 为。 二、选择题(将答案填写在空内)1 .任意高度静止状态的水面 水准 面。A.者B不是B.者B是C.有的是2 .在面积为100km2的范围内进行测量,必须考 虑地球曲率影响的测量项目是 。A.水平距离B.水平角C.亡* 同Sl o3 .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为± 6,则一内角的

14、中 误差为 1。A. ± 2B. 3 2 士C.士 6 3D. 184 .已知水准测量中某测站 F点尺上读数 f = 1893mm)G点尺上读数 g= 2003mm)则两点 间的高差hfg为 oA.110mmB.110mmC.已知数据不够D.无法求得。5 .水准测量一个测站的观测值是A.待定点的绝对高程,B.待定点的相对高程,C.两点间的高差,D.两点间的高程。三、计算题(计算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要写出主要计算步骤)1 .已知 A 点的 坐标为 XA=1460.462m , yA=1530.350m ; B 点的坐标为 XB=1384.196m, yB=1677.633m,求AB边边

15、长Dab和坐标方位角OAB。2 .已知某经纬仪一测回一方向的中误差为 土 12; 试求测3测回所得的水平角值的中误差。(算至0.1)3 .已知 L1 = 126.462m, L2 = 126.471m, L3 =126.456m, L4= 126.447m,求:它们的算术平均值L (算至0.001 m), 观测值的中误差m和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mx(算至 0.1mm) o4 .下图为一条四等附和水准路线,已知点高程Ha = 85.164 m, Hb= 80.421 m 观测高差为 hAi = + 1.253 m, hi2= 3.472 m, h23= 0.536 m, h34= 1.712 m,

16、 h4B= 0.265 m, Sa1 = 1.2km, $2 = 0.8km, S23= 1.4km, S34= 0.6km, S4B = 0.8km,求各点最后高程。5 .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 .= 15° 36, Z7水 平角:0b49 54, 56B, 2= 203 27, 36 B, 3 =82 3814,B 行 62 47 52 , B ± 114 48, 25”。试求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OAE , O(EF , OFG ,OGC ) OCD。§5-2试卷C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试卷选

17、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他的答案工将其字母符号写在笞甄纸上与K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 倒镜法消除(,A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B竖盘指标差 C横轴不水平D竖轴不竖直2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错展的是(口A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B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D、E五等C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D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3、若已知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A (412,09, 59483) m B (371.81, 525.50) m,则 A到B的坐标方位角为(工A 59°

18、; 50 38" B 239" 50 38'' C 149" 50 38" D 3290 50r 38 "4、角度测量读数时的估读误差IS于)。A中误差 B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D相对误差5、解算一条导线至少须有的已知数据是()。A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个点的坐标 B 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个点的坐标C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1 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6、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测角、涮距和测().A高差 B方位角 等高线 D地貌7、在两个已知点上设站观测未知点的交会方法是()A前方交会B后方交会C便方交会D无法确定8、

19、对三角形三个内角等精度观测,已知测角中误差为1/,则三房形闭合差的中误差 为(),A 10B 30C 173”1) 5,78”9、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B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C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D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10、一组测量值的中误差越小,表明()。A测量精度越低B其对应的权越小C与测量精度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填空题(每空L5分,共15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经纬仪的对中误差对水平角测量的影响是边长愈短,影响。2、在高斯-克吕格坐标系中,是以 为,轴,以 为y轴。3、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和 三部分构成。4、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5、在观测者精心安番仪器的情况下,三联脚架法可以减弱 对测角和测距的影响,从而提高导线的观测精度,减少了坐标传递误差。6、高斯平面坐标系中A点的横坐标YA=19678626.68m, A点所在高斯投影带的带号 为7、测量外业依据的基准线是铅垂线,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是。8、在某一段水准测量内,用双面尺法观测的结果中,红、黑面后视读数总和减去红、 黑面前视读数总和,应等于。9、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0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80分)1 .什么是地形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地面数字测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