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实体———可道之道———关于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的对话_第1页
现象实体———可道之道———关于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的对话_第2页
现象实体———可道之道———关于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的对话_第3页
现象实体———可道之道———关于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的对话_第4页
现象实体———可道之道———关于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的对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象实体可道之道*关于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的对话    一、自在实体与现象实体吴石山(以下简称吴):赵老师,您在“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与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中提出了两个新的哲学概念“自在实体”与“现象实体”,我十分有兴趣。您的“自在实体”与康德的“自在之物”差别在哪里呢?赵国求(以下简称赵):自在实体(本体)指人类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体。它与康德的“自在之物”有联系,也有区别。“自在之物”不可知,而“自在实体”是可认识的1。“本体”与“物质”相比,在“形”的构成上前进了一步。它已经出现了“体”的概念,是基本相互作用(自然力)使物质形成了“自在实体”。然而,自在

2、实体如果不与人类使用的观测信号,例如光发生作用,其形象和实在性将不被人类所感知,那么,“这些物体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2。吴:您这里的意思是不是指物质和相互作用只是两个概念,或者只是自在实体的两个属性或原理。而实际上真实存在的是自在实体。因此,从本体论的角度看,自在实体才有资格成为本体,而物质和相互作用只是本体的属性或原理。这样理解是否正确?赵:物质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家所必须考虑的第一研究对象,它是最底层的,无所谓形体概念。一谈到形体概念,我认为就引进了相互作用,对“本体”而言,物质与相互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无所谓谁先谁后。物质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了“体”,这就是“本体”。本体的存在

3、又体现了基本相互作用的存在。我们把形成本体的基本相互作用统称为“自然力”。自然力只有通过人的观察,归纳,总结才能变为被人认知的四种(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基本相互作用。自然界中任何“本体”,一旦被人观察了,就转化成现象或现象实体3。现象是易变的、表面的部分,而现象实体则是稳定的、系统的呈现。现象实体强调了人脑的认知过程。现象实体作为物理研究对象就是物理实体。在我看来,物质是形成“自在实体”最基本的“东西”,而相互作用则是形成“自在实体”的基本动因。吴:按我的理解,在您的理论中,自在实体和现象实体是根据是否被纳入认识领域来区分的。也就是说,被纳入认识领域的是现象实体,没有被纳入的是自在实体。

4、那么应该说,自在实体和现象实体在性质上是属于同一个层次。若这种自在实体就是本体,那么,您的本体概念与把本体看作在性质上同现象完全不同的形上的存在观点,比如老子的“道”,是根本上不同的。你说“在我看来,物质是形成自在实体最基本的东西,而相互作用则是形成自在实体的基本动因”。按我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物质看作形成自在实体的质料,把相互作用看作形成自在实体的结构或形式的动因。如您所说,“物质与相互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无所谓谁先谁后”。也就是说,在客观世界中,物质和相互作用不是什么独立的存在,而是不可分离的。只是在我们的思维中,可以把物质概念和相互作用概念分开来思考。赵:是的,我把“物质”与亚里士多德

5、的“质料”看作同类概念,按东方人的思维习惯我们称其为“东西”。但自在实体是否有“结构”或“形式”,那只是由“现象实体”得出的推论,因此“结构”和“形式”加上“引号”较为合适。现象实体是自在实体的呈现,现象实体的结构和形式是显现的,而自在实体的结构和形式却是潜在的,两者似应不在同一层次上。结构实在论的代表人物曹天予认为“成份自身没有结构”4,我认为这是指本体的结构是潜在的。在自然力的作用下,物质总会凝聚成自在实体,这是一个不需要人参与的自然过程,人参与的过程即是自在实体转化为现象实体的过程。“自在实体”与老子的“道”或“无”属同类概念,但比“道”、“无”概念精细,在观念上,将物质放在了最底层,即

6、认识客观世界的逻辑起点上。“物质自然力自在实体”在认知逻辑程式图中,属同一形上范畴。讨论中桂起权教授用虚线将它们围在一起5。道可道,非常道。现象实体则是可道之道。作这样的区分之后,我认为宜把物质看作本原,而把自在实体看作本体。在我看来,本原和本体是有区别的。物质(本原)经自然力作用转化为自在实体(本体)。任何物理上认知的物质世界的精细结构物,都不是本原,也不是本体,而只是自在实体的呈现现象实体。“自在实体只有通过现象实体才能呈现”。本体是连续的,不能建构,但可知。“现象实体”可以建构,不同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结构形式,现象实体才有变化,有断裂。在我们看来,时空是物质相互作用的外在体现,它属于“

7、现象”层次。更深层的,体现物质本体论不变性的,应是我们称之为康普顿动量的m0c和相对论静能m0c2,以及由此构成的与“自在实体”对应的康氏波长0/2(或半径r0)。它们紧附于“本体”之上,相对任何静止的参照系都不变。因此,只有它们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不变之物”。我们认为m0c和m0c2及r0(0/2),比ds更具有“本体论”意义。吴:“本体不能建构,但是连续的,又是可知的。我们认为m0c和m0c2及r0(0/2),比ds更具有体论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本体具有这些属性的意思?那么,本体不能建构,本体是连续的,又是具有某些物理学属性的,这个本体是不是某种连续的无结构的存在?这个

8、本体是不是宇宙的最终构成单位或原物质?您是不是认为质量是本体必须具备的属性?赵:说m0c、m0c2及r0(0/2)更具有本体论意义,是说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可观察量,因而是离开主体以外的东西。我们观察到的mv,mc2及,是通过主体与客体加中间传媒作用转化而来的现象实体的属性,就这个意义讲,说m0c、m0c2、0是本体的属性,可看作是形上的一种推断。本体是连续的,是说不观察就无法知道它的具体形象,它的一切属性都是潜在的。一旦知道了它的具体形象,那就是现象实体了。不能断言本体是“无结构的存在”。现象实体的结构应该与本体的“结构”有某种内在联系。这也是一种形上的推断。本体是否有质量,也不能断言。但现

9、象实体表现出质量是肯定的,作为一种形上的推论,质量应该与本体的属性有关联。有了“现象实体”,主体和客体、本质和现象通过它有了相互贯通。“现象实体”是本体在人的认识中的真实呈现。现象实体可以建构,可以有区别,处在相对真理的认识层次上。不同的认识层次中,相互作用变了,理论结构就变了,现象实体也就变了。本体就有了新的呈现。世界本身具有层次性。宇观、宏观、微观各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运动规律,在本体向现象、现象实体的转化中,与“各类生物”观察使用的中介传媒的属性有重要关系。用人的一个层面的经验知识及由此形成的逻辑结构去统领物质世界的各个层次,追索世界的本原,构造世界的起源,显然具有片面性,必然给人类自身带

10、来认识上的困惑。由于相互作用的多样性,在“自在实体”向“现象实体”的转化中,寻求构成世界单一的“元物质”及“物理实在”难以办到,但可以找到不同认识层次之间理论上的逻辑接口,并由此构成对世界的统一认识。吴:那么,这些不同的现象实体只是呈现本体的不同层次?如果世界具有层次性,不同的现象实体对应于世界的不同层次,那么,不同的现象实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只是各自反映本体的不同层次并具有某种相互关联,还是具有某种生成论的进化或发展关系?赵:现象实体的层次性应该预示了本体的层次性,不同现象实体之间的关系,体现为理论结构的不同,不同理论结构之间,就我看,应该去寻找相互连结的逻辑万向节,而不是如库恩将其置于“不可

11、通约”了事。因为我们把本体作为现象实体的背景来讨论,现象实体的多变性、开放性,就应体现为同一研究对象的不同层次性。我们所讨论的自然的层次性,恐怕还只是历史断面上的讨论,它与生物的进化,自然的发展的深层关系还没有涉及到,但引起连锁讨论的可能性是有的。吴: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应该说自然的层次性不仅仅是历史断面上的层次性,而且,应该同自然的发展有着深层关系。如果我们完全接受或至少原则上承认大爆炸宇宙论,自然的层次性和历史性的关系应该是很自然的结论。那么,为什么科学不能把握这种关系呢?或者,在这种关系的认识方面不够得力呢?我想,这根本上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所决定的。一般说来,本原类似于

12、通常的本体论所说的本体,而您说的本体是与现象实体相对应的概念,如同您所强调,是以“自在”为其主要特征的。也就是说,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现象实体是已在人的认知中得到显现的,而自在实体不仅包括同人的相互作用中呈现为现象或现象实体的部分,也包括没有进入人的认知活动的部分。我想,从认知的角度看,自在实体和现象实体属于不同层次。可是,从存在的性质上看,自在实体和现象实体似乎应该属于同一层次。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逐渐扩展和完善现象实体的方式,逐渐扩展和完善对自在实体的认知,从部分达到整体,从有限走向无限。由于宇宙的无限性,这种认知过程只可能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不管何时,人类的认知不能穷尽自在实体的所有具体形

13、式和具体原理。赵:您的理解与我的观点基本-致,只是“从存在的性质上看”这句话中的“存在”应为“实在”。“本体”属“实在”层次,与人无关;“现象实体”虽然也属“实在”层次,但与人有关。这就是不同。不过,“现象实体”作为物理研究对象时,我们还是作了区分,叫“物理实在”。吴:按我的理解,现象实体的认知方法真正区别于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地方在于:本质上,现象实体的认知方法是直接从整体角度或从整体上把握对象的,而不是从部分和部分或从部分的整合中把握对象的。因此,现象实体的认知方法不仅能够把握部分之间相对独立或相对分离的相互作用,而且能够把握部分之间不可分离的、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由于现象实体的

14、认知方法能够把握部分之间不可分离的、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只有这种认知方法才能真正认知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中的部分或构成要素的真实的属性,才能真正认知整体的性质,把握真实的整体及其部分。只有这种认知方法才能把握整体的不可分离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整体的性质、整体的普遍属性及其原理。这种普遍属性不是传统的科学研究法能够把握的各部分或各构成要素所具有的抽象的、分离的、僵死的共性,而是真实的、统一的、活生生的普遍性。只有这种认知方法才能真正把握整体性的相互作用的本质及其原理,特别是整体性的超距作用的本质及其原理。而传统的科学方法虽能够得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结论,但决不能把握到底整体大于部分在何处,

15、更不能把握整体的真正性质及其原理。现象实体的认知方法不仅在对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体及其构成要素的属性与原理的认知方面同传统的科学方法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而且在宇宙的本原及其原理的认识方面同传统的科学方法存在着根本差别。虽然现象实体不能穷尽自在实体的所有具体形式和具体原理,但是,可以通过不断扩展和完善现象实体的方式,以真实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发展为基础构建关于整个世界,整个宇宙的活生生的、统一的整体图像。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直接洞察现象实体来认识世界的本原及其根本原理。这样把握的本原不仅具有作为宇宙本原的根本属性,而且具有内在的活力及其根本原理。由于本身具有内在的活力及其根本原理,生命和历史

16、是它内在的本质,空间和时间是它展开的必然形式。总的来说,从表面上看,在具体现象和具体原理的认知方面,现象实体的研究方法和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似乎没什么差别。可是,从本质上看,传统的科学方法把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看作根本上相互独立的、相互分离的东西,而现象实体的研究方法把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看作根本上不可分离的东西。因此,现象实体的研究方法始终从整体的角度,甚至从整个宇宙的角度把握具体现象和具体原理。尤其是,在对整体的普遍属性及其原理的认知和对世界的本原及其根本原理的认识方面,现象实体的研究方法和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之间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赵:我认为“自在实体现象实体现象”哲学观念的提出,丰富

17、了唯物主义的科学真理观。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牛顿力学、相对论力学、量子力学都不是绝对真理而只是相对真理,处在现象实体层次。它们都是在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上接近真理,而不是穷尽真理。同时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在哲学上把“本体”与“现象”的对立,改造成了“本体(自在实体)-现象实体-现象”相贯通,协调了“本体”与“现象”的对立,消除了僵化的唯物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的矛盾;而量子力学曲率解释,利用曲率模型把质点模型与波动模型作了协调,把粒子-波动的对立,变成了“粒子-曲率-波动”的统一,消除了波粒分立造成的矛盾,解决了量子对象不可追踪的历史疑惑。现象实体与曲率模型是科学哲学与量子力学中现有矛盾协调统一

18、的纽带。将中医的经络归于现象实体是合适的,它是第三种认知进路的产物。基本相互作用是在交换玻色子中实现的。与抽象的关系不同,基本相互作用仍然体现为物质的交换;同样,与抽象的关系实在论不同,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中物质仍然是第一性的。相互作用是建立关系的基础,但相互作用并不等于关系。相互作用实在与关系实在有联系更有重要区别。关系实在通过关系的抽象化,在不经意中抽掉的正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内核物质第一性。关系实在认为关系第一性,抽掉现象、现象实体背后的本体,这对唯物主义认识论无异于釜底抽薪。在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中,狭义相互作用原理向广义相互作用原理的过渡,不是物质第一性向关系第一性的转变,而是自在实体向现

19、象实体的转换。在我们看来,关系实在实际指的是现象实体的实在性。不是关系实在包含了相互作用实在,而是关系实在只停留在现象实体认识层次。现象实体是开放的,关系实在的开放性,体现为现象实体的开放性。关系实在是片面放大经验关系的产物。吴:您这里的意思好像是相互作用必须以物质的交换作为基础。而物质的运动速度是有限的,所以,相互作用是以有限速度传播的。我承认,客观世界中的很多相互作用是有限速度的。可是,如果我们假设有些相互作用不需要物质的交换,只跟能量的性质有关,并且,因此具有超距作用,将会怎样呢?如果这种超距作用在整体中发生,由于整体的同时性的相互作用,将会产生区别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限速作用的整体效果

20、,也就是,将看到某个看不见的实体的力量作用于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一个部分。这种力量只能识别自己的同胞兄弟,并且,在整体中会导致整体过程的不可逆现象。又因为整体和各部分处在即时的相互作用之中,整体和各部分是相通的,极大和极小是相通的。因此,个体越小,越能够反映整体,整体过程的不可逆性必然在个体中显现出来。也许,这就是测量历史的不可逆性;就是万有引力常数、绝对光速和普朗克常数等物理常数的看不见的实体。正是因为它们不可见又处处存在,才借助抽象的数字之手在宇宙处处显神通。我相信,这是今天揭开物理学之谜的重要突破口之一。赵:在我们讨论的自然哲学层面内,相互作用应该是以物质(玻色子)的交换为基础的,在相互作用

21、的传播中,按相对论的要求,凡有能量的转移都不能超过光速,但在牛顿力学中就没有这个限定。相互作用传播速度的不同,我认为是人类认识世界建立理论时的某种抽象或约定,它代表了一定认识层次的逻辑封闭性要求。至于自然本身有无超距作用,我们尽管敞开大门,由新的认识层次去作出新的约定。过去还原论的缺陷在于,它把系统里的元素等同于从系统里分离出来的元素,实际上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原子中的电子就与从原子中分离出来的电子不一样,(现象实体不一样)。原子中电子的作用机制与原子外电子的作用机制也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非连续作用,一个是连续作用。原子中电子作为一个整体,是各个本征态的叠加,而本征态之间是可以突变的,应该包含有

22、超光速信息。整体里包含有超光速信息是可能的。吴:我同意,在客观世界中物质和相互作用是不可分离的。但是,也许不一定要把物质和相互作用看作构成自在实体的最基本的概念或要素。我想,可以把各种相互作用看作是能量的不同作用方式,把不同的物质形态看作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从现代科学来看,客观世界中的任何物质都具有能量,任何能量都以某种物质运动形式表现出来。还有,关于能量,我们知道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可以把能量理解为宇宙的永恒不灭的活力源泉。处处存在,永恒不灭,并且,能够以无限多样的形式展现自己的能量,比任何其他科学概念都更接近于形而上的本体概念,接近于老子的“道”。其实,对现代科学来说,能量是最不可怀疑的

23、事实,但也是最琢磨不透的东西。也许可以说,科学对能量的本质的无知和我们对老子的“道”的茫然没多少差别。从牛顿运动第二定律F=ma出发,我们把质量理解为物体的惯性表现。但是,如果把运动看做是能量的移动或传播的话,也许,可以把质量理解成能量的惰性表现。如果在某种能量世界中,能量的运动速度能够达到无穷大(在这种能量世界中,绝对光速c等于无穷大),那么,那个世界里的物质质量应该等于零。也许,质能关系式E=mc2也暗示在绝对光速等于无穷大的世界中,物质的质量等于零,能量无惰性。也许,即使我们把物质当作本体的基本要素或属性,也不一定把质量看作本体应当具备的属性。无质量的物质听起来觉得奇怪,可是,如果质量是

24、能量的惰性表现的话,无质量的物质也许是可能的。为什么还原论认为系统里的元素和从系统分离出来的元素根本上是等同呢?我想,根本原因在于,还原论把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看作时间序列上先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因此,原则上我们可以把某个事物和其它事物分开,根本上事物本身具有自己独立的存在,只是在相互作用中改变了外在表现而已。如果系统里的元素和从系统分离出来的元素在根本性质上不同,我们应该认为元素的根本性质和系统是不可分离的,应该认为元素的根本性质和系统的性质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也许是超距作用方式的联系。我认为,虽然还原论和系统论都承认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两者对相互作用的性质的看法上有根本的差别

25、。对还原论来说,相互作用应该是时间序列上发生的,是可以分离的。这样,至少可以在逻辑上分离出独立实体,构建宇宙的最终组成单元。对系统论和生成论来说,相互作用不仅仅是在时间序列上发生的,至少某些相互作用,特别是系统内部发生的相互作用应该具有使部分和系统无法分离的性质,应该具有系统整体超距作用的性质。赵:关于系统里与系统外元素性质的区别,我们的认识已基本达成一致。以原子为例,原子里的电子与原子外的电子,由于作用机制的不同,其表现的形态和性质是有重要区别的。这就必须用不同的模型加以讨论。量子力学曲率解释就是为了适应这一区别而提出来的。原子里电子的能级跃迁具有突变性,非能量信息的超光速运动应该是存在的,

26、只是我认为体现为曲率波相位的变化即物质波从一个能级变到另一个能级有相位的变化,而相速超光速。吴:也许在原子内部存在着两类超光速。一个是原子作为统一整体所具有的不可分离的超光速整体相互作用,另一个是超光速能量变化。超光速整体相互作用使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时空形象时时刻刻受整体的规定,这种规定过程是超光速的、即时的。但是,在这种规定过程中并不发生能量的移动或传递等能量变化。这种超光速规定作用也许可以叫做信息的超光速运动。关于第二种超光速即超光速能量变化,假设这个世界由分离的无数能量碎块(也可以把这个能量碎块看作某种物质)组成,那么,这些能量碎块之间是相互分离的、非连续的,可是,能量碎块内部是彻底连续

27、的。因此,虽然各能量碎块之间的能量移动或传递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在这些能量碎块内部的能量移动或变化,应该是超光速的、即时的。就是说,存在着第二种超光速即能量的超光速变化。也许,物质波从一个能级变到另一个能级就属于这种超光速运动。如果在原子内部这种能量碎块的能量发生变化,两类超光速可能会同时发生。赵:根据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原子中能级跃迁的“突变性”,不是时空连续性的表现,恰恰相反,由于相互作用间断了,因而是“时空间断性”的表现。我们称其为“时空盲区”,意即时空无法定义。“时空盲区”既不是“空间间隙”(间隙仍然是空间,只是没有显在的物质),也不是“即时性”(t-t0=0),而是本征态之间彼此独立,

28、一切信息均被阻隔。也正因为如此,本征态才可以转化为希尔伯特空间的正交坐标基。原子中电子作为一个“能量包块”能级间有“时空盲区”,电子是“离散的广域分布的整体”,只有同一能级自身才有相互作用连续的内部运动。这正是量子力学理论体系对能级“突变性”及本征态的理解。原子中的电子是一个“离散的整体”,能级间“时空盲区”的存在就是一种信息,它以物质波的相位变化体现出来,没有能量的传递,而且相速超光速。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中,“突变”不等于“即时性”,第一种超光速信息存在,而第二种能量超光速传播应是一种误解。二、关于方法论吴:我认为,现象实体这个概念在认识过程的深入理解方面,特别是在把握灵感思维、创新思维的本

29、质和机制方面非常有价值。我想,您的核心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构建能够呈现物理实体甚至宇宙的现象实体,然后,运用灵感思维。您的思维方式的核心可以简单概括为,洞察现象实体,从而悟出宇宙奥秘。我认为,构建整体,从整体上洞察对象或者直观对象,这就是灵感思维或创造性思维的最根本的特征。虽然对这种思维的规律法则还不清楚,但是,也许有两点是比较清楚的。一是,灵感思维是面对整体的,它根本上要把握的是整体的本质和规律。二是,虽然灵感思维的洞察对象是现象实体,但是,它要把握的不是现象,而是现象背后的超越现象的,至少是超越眼前现象的东西。这种洞察面对的世界越复杂,它要洞察的对象越深深地隐藏在现象实体背后,将要洞察的目标对

30、象的性质同眼前的现象的差距就越大。洞察得越深,达到的深度将越深,超越现象的程度将越高。赵:本体、现象实体、现象三者是有差别的。前面已经指出本体和现象实体、现象不属同一层次,它们只是“实在”层次上的关联。过去本体与现象是对立的(本质与现象的对立),而现在本体与现象之间通过现象实体作了协调与连接,主要是体现人脑的科学认知过程,这是康德、马克思他们的时代无法办到的。现象实体的提出是解决科学哲学与量子力学中现有矛盾的主要实破口。吴:从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说,实验观察和数学方法是现代科学的根本特征。从科学的思维方式来看,现代科学所依赖的基本的思维方式是西方传统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典型特征是

31、从一些确定的前提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在这方面,数学方法也具有同样特征。这种思维方式所能得出的结论,根本上已经包含在其前提之中,它所建立的理论本质上只能是构成论的。因此,本质上这种思维方式是严格限制自己所能达到的范围,是只能涉及有限领域的思维,并且是自己不能突破自身限制的思维方式。当然,这种思维方式也能推论超出现在的认识领域的东西,并且能推到无限。但是,这种对现实的超越和对无限的推论过程,只受前提和逻辑规定的限制,而不顾真实的客观世界的限制。所以,虽然常常能超出现实,做出一些杰出的科学预言,但也常常陷入抽象的无限性,同现实世界发生冲突,甚至走向虚幻世界,又不能自己克服这些问题。另一

32、方面,这种思维方式根本上不可能包含历史性。对这种思维方式来说,时间只能是作为思维的一个要素或变量从外部引进的东西。因此,根本上是一个静态的思维方式。实验观察、数学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所有这些现代科学理性的根本特征都本质上具有有限的、静态的性质。所以,当科学理论遇到未能解释的新的现象和新的领域时,只能依靠非科学的、莫名其妙的创造性思维或灵感来建立以新的前提为基础的新理论来解决问题。由于从旧理论到新理论的建立,只能通过非科学的灵感来达到,这就导致了新旧科学理论之间的“不可通约性”,西方科学的发展过程只好以批判性作为自己的显著特征了。世界是联系的,又是发展的或进化的。这可以说是现代科学的普遍共识。怎

33、样才能把握整体及其发展,这是今天的科学所面临的,必须要回答的,关系到科学的发展前途的问题。可以说,现代科学所遇到的难题,比如世界的本原或本体、时间和空间的意义、能量的本质、超距作用和近距作用等有关相互作用的性质和机制问题,物理学普适常数的秘密,宇宙进化的机制等都是涉及到宇宙整体及其发展的问题。传统的科学方法根本上是关于部分的、静态的研究方法。即使它能达到无限,也是抽象的无限性,而不是现实的无限性。因此,这种研究方法本质上无法胜任解决现代科学问题的使命。我想,要把握真实的宇宙及其真实的无限性,首先我们必须建立能够反映宇宙整体和宇宙历史的现象实体。通过对这整体性的、历史性的现象实体的洞察或理性的直

34、观,才能达到对宇宙的本质或本体及其运动发展法则的认识,才能达到对宇宙的整体性的、历史性的认识,才能达到对宇宙的真实的无限性的认识。三、关于电子模型吴:也许,微观客体不是简单的球体。比如,电子可能不是单个球体,而是两个或多个球体以叠加方式结合的复合球体。这些构成电子的小球体在形状方面也许更接近于旋转或自旋的圆盘。超弦理论不得不引进十维空间,甚至十二维空间的原因,也许正是微观粒子是多个球体或圆盘状球体结合而成所导致的困难。这些小圆盘所具有的动能越大,圆盘越小,粒子性越突出。动能越小,圆盘越大,波动性越占优势。粒子能在真空中产生,也许是因为通过同高速粒子的碰撞,这些小圆盘得到足够的动能,从而粒子性增

35、强的结果。赵:我们所说的电子模型曲率模型,只是定义在某一能级或某一本征态上的模型。由于原子中电子是一个整体,它是无限多本征态的叠加,当然也是曲率的叠加。从整体上,这个叠加形成的整体形象是什么,难以想象,您猜测的那个圆盘或许是或许不是。那就叫它好了。我认为用现在的数学形式希尔伯特空间描述最好。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个真实感觉空间中的东西,是很难从经验上去理解的。现在的超弦理论,我认为就有这个毛病。十维、十一维、十二维甚至更高维的空间是个什么么样的空间?与三维空间相比,人们只好想象它们都卷缩起来了。这是一个相对论的外推,很难取得三维或四维空间中的经验支持。吴:我赞同您对超维空间的看法。我也认为,对真实的

36、客观世界的认识应该以三维,或者再加一个时间维的四维空间来描述。赵:能量与物质及相互作用的关系,我赞成把物质看成最底层的概念。能量和质量都是物质具有的属性,而能量和质量又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但是,如果反过来把能量作为最底层的形上概念,不同的物质形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那质量又是能量的什么呢?若质量是能量的惰性表现,而能量有动能与势能之区别,由此而定义的质量区别是什么呢?以能量作为最底层概念,涉及到现代物理学许多概念的重新定义及逻辑秩序的重新梳理,这样做代价实在太大了。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与能量是宇宙活力的源泉并无矛盾。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本来就是现代科学的结论。具体谈到物理学中物体的质量,那已是本

37、体呈现出来的现象实体的属性了。我们由此推断它也是本体的属性。但这是认识,而非“认知”。质量在相对论中与人的主体地位相关,它是可变的。静止光子的质量为零,那也是现象实体的性质。它是本体的“质量属性”在特定条件下,在现象实体中的表现。如果说质量是能量的惰性表现,为什么静止的光子没有惰性呢?人的认知可以反射到本体,变为一种认识,我认为认知是具体的,而认识却可以是抽象的。物质是活的,物质具有能量应是可以理解的。光子没有静质量,应谈不上静能,但光子具有动质量m,且E=mc2E是运动光子的能量。根据相对论,光对任何参照系的运动速度都是c,这等于不承认有静止的光子,与光子没有静质量等价。人坐在光子飞船上,因

38、为感受不到光的作用,那将是一个黑暗的世界。这就是人认知世界的逻辑起点,只要有光作用于人和人的认知对象,这个世界就承现在我们面前。至于光子对撞产生电子对或反过来,按现在的量子电动力学,其中有一个交换虚光子的过程。我对这个过程很感兴趣,这正是一个量子测量过程,它能将一个非连续作用转化为连续作用。实际上,当把光当作“碎块”时,h概念就自动引入了,光在经典电磁理论及狭义相对论里是没有“碎块”概念的。它是以太波动形式的传播或是无限可分的电磁场连续体。吴:关于质量,通常质量是指物体中所包含的物质的量。以牛顿第二定律所表现出的质量称为惯性质量,以万有引力定律所表现出的质量称为引力质量。我们知道,这两种质量实际上在可测精度内相等,但目前尚无理论把两者统一起来。我想,也许万有引力和惯性都是能量的本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