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业务机房配套设计及建设规范(2014版)_第1页
全业务机房配套设计及建设规范(2014版)_第2页
全业务机房配套设计及建设规范(2014版)_第3页
全业务机房配套设计及建设规范(2014版)_第4页
全业务机房配套设计及建设规范(2014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 站址标准1.1站址选择标准1.1.1站址应有安全环境,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近。1.1.2站址应选在地形平坦、地质良好的地段。应避开断层、土坡边缘、古河道和有可能塌方、滑坡和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矿藏或古迹遗址的地方。1.1.3站址不应选择在易受洪水淹灌的地区。如无法避开时,可选在基地高于要求的计算洪水水位0.5米以上的地方。1.1.4站址选择应满足管线资源容易到达、市电引入较为容易的地方。1.1.5不宜在大功率无线发射台、大功率雷达站、高压电站和有电焊设备、X光设备或产生强脉冲干扰的热和机、高频炉的企业或医疗单位设站。第二部分 机房标准2.1强制要求2.1.1自建机房设计

2、按抗8级地震。2.2机房工艺要求2.2.1机房面积应充分考虑设备排列、维护空间以及未来传输设备的摆放,(征地)选择机房时,房屋的平面形状为长方形时比正方形的面积使用率要高。优先选择长方形平面的房屋。2.2.2一般机房加固净高应不低于2.8米。2.2.3自建机房应考虑配套建设相应油机房。2.3机房环境标准2.3.1机房应安装外开防盗门,门洞宽不小于0.9米,高不小于2米,自建机房门上应设雨蓬。2.3.2机房内墙面应采用白色涂料,不掉灰,不起尘,外墙面采用清水墙。2.3.3机房地面的标准贴一级防滑耐磨砖;地角线刷防火漆,高度150mm。2.3.4自建机房不设窗户;购置机房如有窗户,应有遮光措施。2

3、.3.5机房应无漏雨、无渗水,并保证墙壁及地面充分干燥。2.3.6采购机房原则上内部水暖器材、管道和阀门全部拆除,如遇特殊情况管道无法拆除的,应做铁制品堵漏处理。2.3.7机房内应配置用于放置机房内必需的文档、资料、常用工具和工程材料的铁皮柜,其高度宜考虑用作简易桌面,且不宜过大。2.3.8机房内应配备必要的卫生打扫用具。2.4机房供电系统标准2.4.1机房配备专用交流配电箱,配电箱侧电源线统一采用“下进下出”布线方式进行施工。同时应在易以发电的地方配置市电/油机应急转换装置或应急发电接入接口。2.4.2机房应设照明用灯,材料使用节能灯或LED灯泡,灯不宜安装在开关电源、蓄电池以及设备的正上方

4、,应装在走线架过道,不影响后续机房中走线架及尾纤槽的布线、纤作业。2.4.3设置1个白色方头开关,开关置于进门顺手处。2.4.4机房应配备220V电源插座,适于日常维护和夜间抢修。2.4.5处于二层的机房,应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在一层设置应急发电端口。2.4.6供电系统所包含的所有灯泡、应急灯、开关、插座都必须按设计位置安装,距离偏差不能超过2cm,照明等线缆走明线,套彩钢管保护。2.4.7机房内使用的电器设备、灯具、插头、插座、开关必须具有国家3C认证。2.5机房消防标准2.5.1机房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机房可配备符合消防要求的2只手持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手持式灭火器放置在进门顺手侧靠墙地面上

5、。2.5.2机房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机房应建设气体灭火系统。2.6室内走线架及尾纤槽标准2.6.1室内走线架材料选用国标L50镀锌角钢或铝材,需满足使用强度的要求。2.6.2走线架的安装位置、安装高度,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标准机房在满足正常高度要求下,走线架的高度应不低于2200mm。2.6.3走线架宽度应不小于400mm,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2.6.4走线架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允许水平偏差为每米2mm。2.6.5走线架地面支柱安装应垂直稳固,允许垂直偏差为1.5。2.6.6爬梯位置正确,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2.6.7走线架应稳固、结实,要求对墙、顶或地固定,保持横平竖直。2.6.8走线架

6、侧旁支撑、终端加固角钢的安装,应牢固、端正、平直。2.6.9走线架吊挂安装,应垂直、整齐、牢固。2.6.10走线架对墙固定安装应与建筑钢筋绝缘,对顶、地面固定安装宜与建筑钢筋绝缘。2.6.11走线跨度超过400mm必须要有横档。2.6.12走线架横档安装位置,应满足电缆下线和做弯要求。2.6.13两列走线架之间连接时,需加列间走线架。2.6.14室内所有走线包括光缆、跳线、电源线、电池线、传输线必须经走线架,以便夹子和扎带的固定。2.6.15走线架需设计完整,末端应与光缆进线孔相连,并与光缆进线孔下沿持平或相适应。2.6.16走线架应与室内接地铜排可靠连通,接地线应采用不小于35mm2黄绿色铜

7、导线。2.6.17走线架连接处两端,走线架支撑与走线架之间,宜采用16mm2以上铜导线可靠连接,连接处应打磨去除喷塑层,保证可靠连接。(铝制走线架可不做短连接)2.6.18全业务机房要求做双层走线架,以对强弱电进行物理分隔。2.6.19考虑到今后机房建设需求,所有全业务机房需设计建设尾纤槽道,传输设备尾纤单独走尾纤槽道。2.7馈线窗(光缆进线窗)安装标准2.7.1馈线窗要求预留6个标准孔,每个机房要求预留2个馈线窗,满足光缆双路由的接入需求。 2.7.2馈线窗直接安装在墙上、窗户上并用螺丝固定。在馈线窗和墙、窗户之间需要防水保护。所有馈线窗上的未使用的孔应该有塑胶封堵。2.7.3馈线窗位置一般

8、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下沿应与室内走线架持平或高于室内走线架100mm,大小与封洞板适配。如有特殊情况(如房屋较低等)也可安装于走线架下方;安装于墙面上用膨胀螺丝固定,安装于窗户上应用铝合金边框进行固定。2.8机房空调安装标准2.8.1机房空调配置要求机房空调容量按设备发热量参数以及基房面积等因素确定,小于50平方米的机房应配置1+1台3P空调,大于50平方米的机房应该配置2+1台以上3P空调(+1台为备用空调)。在机房(市电)停电后,恢复来电时,空调应能自启动,空调应满足运行状态和故障告警被检测要求。2.8.2室内机安装标准2.8.1.1室内机容量符合设计要求。2.8.1.2室内机安装位置应

9、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壁挂空调应距屋顶200500mm。2.8.1.3室内机安装位置应与通信设备保持一定距离。2.8.1.4壁挂空调不能安装在设备顶部(包括蓄电池组和电源线)。2.8.1.5室内机安装的位置应有利于通信设备的冷却及冷热风的交换。2.8.1.6室内机背部靠墙,需做好防震加固,室内机安装应考虑利于冷凝水的排放。2.8.1.7空调电源应在交流配电箱中设置独立空开,电源线走线整齐统一,明线应外加彩钢套管。2.8.3室外机安装标准2.8.2.1室外机安装位置应利于换热。2.8.2.2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应尽量短,以利于发挥空调的效率。2.8.2.3室外机应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选择安装方式

10、,以保证冷凝水的安全排放。2.8.2.4室外机安装必须保证维护方便。2.8.2.4.1室外机正前方散热空间应大于1500mm。2.8.2.4.2两台室外机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450mm。2.8.2.4.3柜机空调室外机固定于墙面时应使用专用支架,离墙面距离应在200400mm。2.8.2.5室外机必须安装在高于地面300mm以上的铁架上。2.8.2.6室外机的安装应注意安全、牢固。2.8.2.7室外机在考虑防盗要求时应安装安全防护网。2.8.2.8室外管线应包扎、固定可靠。2.8.2.9室外铜管必须靠墙固定,需每隔1.5m固定一次,铜管应尽量减少暴露室外。2.8.2.10室外铜管入室前要作出一个

11、回水弯。2.8.2.11空调室外线缆必须采用三相五线橡皮电缆,管线较长的应采用PVC管套护固定。 2.8.2.12空调机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施工。2.9地排安装标准2.9.1室内外地排材料采用400mmx100mmx10mm铜板、孔数20个,需要作镀锡处理,并在表面加黄油处理;2.9.2机房室内外铜排原则2个(内外各一个),室内地排应安装于距配电箱小于1米的位置。室内铜排下沿应高出走线架150mm,室外铜排上沿应低于走线架200mm;2.9.3 铜排与墙面应用黄色绝缘子隔离安装。3.0机房承重要求 机房楼板荷重必须满足设备的承重要求,按照荷载设计规范,一般住宅楼,办

12、公楼等的设计活荷载值为2.03.0KN/m2(邮电大楼等专用建筑的设计活载会稍大些),而通过计算48V/1000AH的蓄电池对楼板产生的均布活荷载为6.07.0KN/m2,48V/800AH的蓄电池对楼板产生的均布活荷载为5.06.0KN/m2,所以48V/1000AH和800AH的蓄电池一般情况下都是要加槽钢加固的。48V/600AH或24V/1000AH的蓄电池、主设备和高频开关组合电源若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建筑或结构性能较差的框架建筑里时须槽钢加固,若放置在结构性能良好的框架或框剪结构建筑物里时,可不须槽钢加固,但蓄电池必须尽量靠近框架梁或大的次梁放置。第三部分 市电标准3.1市电引入标准

13、3.1.1自建机房交流供电线路宜采用套钢管直埋地的方式引入机房,埋地长度15米以上,对于环绕机房敷设的直埋钢管,其钢管两端应与机房接地系统就近焊连;对于其他方式进入机房的直埋钢管,靠近机房的一端钢管应与机房接地系统就近焊连,远离机房的一端钢管应就近加打垂直或水平接地体,并相互可靠焊连;有困难的机房,也可以采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方式,电缆两端钢带应就近接地,接地方法同上。交流电缆不宜从馈线窗引入,应在配电箱侧就近打孔引入,穿墙孔应用防火泥密封。3.1.2 购置机房机房市电引接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大楼低压电力室供电满足机房需求,直接从大楼电力室交流配电屏上引电;另一种大楼低压电力室供电不满足机房需求,

14、需要从附近足够容量的变压器上引接,电力电缆架空引入机房时固定电力电缆拉线钢缆两端需要做入地漏电保护,拉线标准为7股2.2mm的钢缆,交流电缆不宜从馈线窗引入,应在配电箱侧就近打孔引入,穿墙孔应用防火泥密封。3.1.3供机房下电的高低压架空线路应与周围的树木、建筑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3.1.4机房外露天安装的供电变压器,应确保安装、固定可靠,并在醒目位置悬挂“高压危险、严禁攀爬”等警示标志。3.2交流配电箱标准3.2.1交流配电箱固定于馈线窗所在的墙面上,按电器消防要求安装在机房门口侧,交流配电箱下沿距离地面高于1.4米。3.2.2交流配电箱内各种接线连接正确并牢固,交流配电箱的出线端应固定在

15、墙面上。3.3三相电要求3.3.1应使用绝缘护套颜色为黑色的三相五线制铜芯阻燃聚氯乙烯普通软电缆或三相五线制铜芯黑色铠装阻燃聚氯乙烯绝缘护套软电缆。3.3.2电力电缆三相线线径应不小于25mm2,中性线不小于10mm2。具体进站电缆材料截面配置如下表:交流配电箱规格型号截面(mm2)备注输入100A开关RVVZ4×351×10引入距离大于800米输入100A开关RVVZ4×251×10引入距离小于800米3.3.3交流中性线与保护地不接触,不合用。3.3.4三相五线,尽量各相均衡,单项电压范围为185V265V。3.4电涌保护器安装要求3.4.1电力电缆

16、在进入机房机房后,按照实际需求在交流配电箱输入端加装电涌保护器。城区租赁、购置机房机房一般不单独设置电涌保护器设备,只在交流配电屏中新增限压型、标称通流量为25KA避雷模块;高山上机房考虑单独设置电涌保护器,要求是限压型、标称通流量为60KA。3.4.2电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固定于馈线窗所在的墙面上,电涌保护器下沿距离地面高于1.4米,必须保证各接线柱引线最短,并保证通风、防潮。第四部分 避雷与接地标准4.1强制要求4.1.1机房防雷与接地的要求按照信息产业部部颁移动通信机房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5068-98执行。4.1.2通信局站的建筑物应安装既能防直击雷又可抑制二次雷击效应的防雷装置。4

17、.1.3移动通信机房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各类接地线应从接地汇集线或接地网上分别引入。各类接地线应短、直,确保泄放路径最短。4.1.4焊接要求:对扁钢为宽边地二倍,扁铁两边均应焊接。对圆钢为其直径的10倍。4.2接地系统4.2.1机房地网:机房应在机房建筑物散水点以外设环形接地装置,并利用机房建筑物基础横竖梁内两根以上主钢筋共同组成机房地网。机房建筑物基础有地桩时,应将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与机房地网焊接连通;机房设有防静电地板时,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的铜导线在地板下围绕机房敷设闭合的环形接地线,并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出不少于二根截面积为5075

18、mm2的铜质接地线与引线排的南、北或东、西侧连通。4.2.2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钢材,钢管(Ø50mm,壁厚不应小于3.5mm)、角钢(不应小于50×50×5mm)、扁钢(不应小于40×4mm)。4.2.3垂直接地体长度宜为1.52.5m,垂直接地体间距为其自身长度的1.52倍。当垂直接地体埋设有困难时,可设多根环形水平接地体,彼此间隔为11.5m,且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4.2.4接地系统所有焊点均应作好防腐、防锈处理。4.3接地排及引线要求4.3.1机房室外应在光缆入室口设置室外接地铜排,并与室外走线架、机房建

19、筑物等保持绝缘;接地铜排应采用不小于95mm2黄绿色铜导线或40mm×4mm的热镀锌扁铁就近与机房地网作可靠连接。4.3.2机房室内接地排接地引入线长度不宜超过30m,接地引入线应采用不小于95mm2黄绿色铜导线或40mm×4mm的镀锌扁铁。4.3.3 考虑到机房室内外地排接地引接线经常被盗情况,室外接地线可以采用40mm×4mm热镀锌扁铁2根引上,引出扁铁出地面3米,非自建房机房扁铁离地3米处需钢管套装;引出扁铁与接地铜排之间连接采用95mm2黄绿色铜导线,最大长度不超过30米,在铜铁相连处应作铜铁转换焊接。4.3.4室外接地排和室内接地排在地网上的引出点距离应

20、不小于5m。 4.3.5地线排的接线端子应作防腐、防锈处理,接触点必须处理清洁,保证良好的接触。接地线与接地铜排的连接必须紧固,符合工艺要求。总接地处应作铜铁转换焊接。4.3.6接地线接头应作绝缘处理且不能与其它带电体相连。第五部分 机房设备标准5.1强制要求5.1.1按照 69度抗震设防时,自立式设备底部应与地面加固。5.2 设备安装5.2.1设备机架安装位置准确,排列应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以不影响主设备扩容和维护为原则。5.2.2设备安装时应留有足够的操作维护空间:5.2.2.1机架背面和墙之间不小于100 mm,如需要背部操作,距离应不小于600mm;5.2.2.2机架侧面和墙之间不小于

21、100 mm;5.2.2.3机架之上不小于300 mm;5.2.2.4机架前方不小于800 mm。5.2.3主机柜和扩展机柜需可靠互连,机柜叠放需防震加固安装,保证牢固、可靠。5.2.4所有机架要用统一的标签标记,设备上的各种零件、部件及有关标识正确、清晰、齐全。5.2.5设备内部连线应整齐、美观、牢固,无交叉。5.2.6根据不同设备类型对电流的需求,接至适宜的空气开关或熔断器。5.3机柜内部安装5.3.1设备单元模块安装正确。5.3.2设备单元间连线整齐美观。5.3.3所有接头螺丝紧固,扭矩符合要求。5.3.4柜门能开启自如,柜门地线正确连接。5.3.5需正确安装假面板。5.3.6内部跳线接

22、头紧固,并整齐美观,无交叉和飞线。5.4线缆安装5.4.1线缆的路由走向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5.4.2线缆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5.4.3电缆走线应将直流线、交流线与信号线分开排放。 5.4.4所放线缆应顺直、整齐,下线按顺序,所有接点必须保证无硬力安装。5.4.5线缆在走线架的每一根横档上均应绑扎(或用尼龙锁紧扣卡固定),绑扎线扣(或卡固点)松紧适度,绑口一致。5.4.6线缆不允许捆绑在走线架的X型材上。5.4.7线缆拐弯应均匀、圆滑一致,其弯曲半径大于等于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通常为60120mm;铠装电缆大于24倍半径;塑包软电力电缆大于6倍半径。5.4.8线缆两端应有明

23、确的标识。5.4.9线缆绝缘保护层必须完好无损,中间不能有接头。5.4.10线缆剖头不应伤及芯线,剖头长度一致,在剖头处套上合适的热缩套管,其长度和颜色应一致,露铜小于2mm。5.4.11当线缆芯线采用绕接时,必须使用绕线枪,并符合下列要求:当线径在0.4-0.5mm时,绕接8-6圈;当线径在0.6-1.0mm时,绕接6-4圈;在一个端子上绕接两根芯线时,两根芯线不得同时并绕,应先绕一根,而后再绕另一根;绕接芯线应从端子根部开始,不接触端子的芯线部分不宜露铜。5.4.12当线缆芯线采用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芯线在端子板上绕3/4圈,且与端子紧密贴合;焊接不得出现活头、假焊、漏焊、错焊、混线等

24、;焊点光滑均匀、露筋,端子板焊好以后应三面有锡,焊点不带尖、无瘤形,不得烫伤芯线绝缘层,露铜小于等于2mm。5.4.13线缆插接位置应正确,接触应紧密、牢靠,电气性能良好,插接端子应完好无损。5.4.14机架间软的射频同轴电缆可顺电缆走道或机顶布放,进入设备后应紧贴机框内壁两侧;电缆拐弯应圆滑均匀,弯曲半径大于等于电缆半径12倍,并作适当绑扎。5.4.15 10mm2 及其以下的单芯电力线应用铜耳;10mm2 以上的电力线应用接线铜鼻子连接,接线铜鼻子的规格、材料应与导线相吻合。5.5设备保护接地5.5.1每个机架保护地必须独立与室内接地排相连,不能复接。5.5.2设备机架或金属外壳保护接地导

25、线必须是不小于35mm2多股铜导线,导线颜色应为黄绿线。5.5.3接地线应避免不必要的绕路和拐直角。第六部分 电源标准6.1强制要求6.1.1移动通信机房供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避雷器的接地端、均应作保护接地、严禁作接零保护。6.1.2节点站开关电源必须取消一二次下电。6.1.3所有的配套动环设备,均应按相关规范要求接入模拟量监控,具备条件的,应考虑配置网络视频监控接口。6.2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安装标准6.2.1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以不影响主设备扩容为原则。6.2.2高频开关组合电源配置应根据不同设备类型对电流需求,配置适宜的空气开关或熔断器(32A、63A、1

26、00A、160A)。6.2.3熔断器配备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6.2.4应加装安全防护罩,并有可靠接地。6.3蓄电池标准6.3.1蓄电池容量,符合设计要求;全业务机房电池设计2组,以便维护更换。6.3.2电池架排列位置,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并排列平整稳固,水平偏差不大于3-5mm。一般情况电池组固定于槽钢上,平行排列,后沿距离墙面10cm;电池正负极集中在两组中间下层;上下两层电池组之间应预留60cm的间距。6.3.3电池架安装方式,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6.3.4电池应保持垂直与水平,底部四角均匀着力。6.3.5电池各列要排放整齐,前后位置、间距适当。6.3.6电池组各单位电池间连接准确、紧固

27、。6.3.7电池外壳不得有损坏现象,表面油漆应无脱落。6.3.8电池极柱不得受潮、氧化、发霉。6.3.9电池滤气帽通气性能良好。6.3.10电池组绝缘挡板安装到位。6.3.11电池组如果配有电池温控测试线,应在满足便于使用条件下安装在距电池组最近的走线架上。6.3.12各组电池应根据母线走向确定正负极出线位置,电池组及电池均应设有清晰的明显标志。6.3.13蓄电池组应满足电池温度、单体电压、总电压、充放电电流、以及在线告警被检测要求。6.4电源线标准6.4.1电源线、信号线及铜(铝)接线端子,螺栓,螺母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6.4.2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射频线、地线、传输线、

28、控制线应分开敷设,避免在同一线束内,不要互相缠绕,要平行走线,其间隔尽可能大,应至少预留100150mm空间。布线整齐,尽量直角弯曲。6.4.3交流电源线和直流电源线不能交叉;若交叉,交叉部分须套绝缘管做屏蔽处理。6.4.4所有直流电源线与铜鼻子要紧固连接,并用胶带或热缩套管封紧,没有裸露的铜线。6.4.5交流电源线两端要有标签,标签上要标明路由。6.4.6电源线颜色要能明确区分各个电极:对于采用+24V供电系统,+24V电源线宜采用红色,0V电源线宜采用黑色,开关电源工作地线宜采用黑色;对于采用-48V供电系统,0V电源线宜采用红色,48V电源线宜采用黑色,开关电源工作地线宜采用红色。对于+24V转48V电源,电源线颜色应与-48V供电系统相同;对于48V转+24V电源,电源线颜色应与+24V供电系统相同。开关电源工作地线应采用不小于95mm2铜导线就近与机房室内地排相连。6.5接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