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芯体 QTF A1652009_第1页
暖风芯体 QTF A1652009_第2页
暖风芯体 QTF A1652009_第3页
暖风芯体 QTF A1652009_第4页
暖风芯体 QTF A165200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空调用暖风芯子技术条件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公司产品设计、生产、采购、检验等部门的工作需要而制定的。 本标准所规定的检验规则是一项基本要求,各类检验具体实施时允许与本标准的相关规定有所不同,但其抽样方法、判定原则、检验项目至少不得低于本标准检验规则的相应规定。对于本公司暂时不具备检测能力的检验项目,应要求供方每次送货时提供其有效的出厂检验报告。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电子电器中心电装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牛琳,李娜。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电子电器中心电装

2、所负责解释。汽车空调用暖风芯子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用暖风芯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福田公司设计、生产的汽车采暖用暖风芯子。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QC/T 634 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Q/FT B022 车辆产品零部件包装通用技术条件Q/FT B102 车辆产品零部件可追溯性标识规定3 技术要求

3、3.1 外观质量3.1.1 翅片表面清洁,无划痕、裂缝、腐蚀或者无污迹,翅片与扁管焊合率95,连续虚焊不超过3个波,连续倒伏不超过5个波,总体倒伏不超过10个波,翅片的倒伏及变形均应校正。3.1.2 扁管堵塞数不得超过扁管总数的1,计算出现小数时,可向上圆整到整数。3.1.3 实际散热片数(散热带波数)与名义散热片数(散热带波数)之差允许为名义散热片数(散热带波数)的1,计算出现小数时,可向上圆整到整数。3.1.4 芯子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其名义值的1。3.1.5 钎焊处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明显钎焊堆积。3.2 主要零件材料要求3.2.1 主要零件的材料应按图纸要求,并符合有关标准或技术

4、条件的规定。3.2.2 如若在设计和开发中使用新材料,必须通过验证。3.3 尺寸及公差3.3.1 产品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装配位置尺寸不能超过图纸公差要求。3.4 性能要求3.4.1 暖风芯子换热量应满足图纸要求。3.4.2 暖风芯子空气侧阻力应满足图纸要求。3.4.3 暖风芯子水侧流动阻力应满足图纸要求。3.5 内部杂质含量单件暖风芯子内表面残余杂质应不大于0.1 g。3.6 气味气味强度的评分值必须小于或者等于2。3.7 气密性气密性试验,暖风芯子5 min内不应有气泡产生。3.8 泄漏量暖风芯子内部泄漏量不大于100 ml(仅限于U形循环)。3.9 耐压性按4.9条试验后暖风芯子不应

5、损坏,并满足3.7气密性要求。3.10 耐负压按4.10条试验后暖风芯子不应损坏,并应满足3.7气密性要求。3.11 耐压力循环按4.11条试验后暖风芯子不应损坏,并应满足3.7气密性要求。3.12 耐温度冲击按4.12条温度冲击试验后,应满足3.7气密性要求。3.13 耐高温按4.13条高温试验后,应满足3.7气密性要求。3.14 耐低温按4.14条低温试验后,应满足3.7气密性要求。3.15 耐外部腐蚀按4.15条耐外部腐蚀试验后,暖风芯子表面不应有明显蚀锈产生,并应满足3.7气密性和3.9耐压性要求。3.16 耐内部腐蚀按4.16条耐内部腐蚀试验,后暖风芯子应满足3.7气密性和3.9耐压

6、性要求。3.17 耐振动性按4.17条试验完成后应满足3.7气密性要求。4 试验方法4.1 外观质量4.1.1 目测法检查翅片表面是否清洁,有无划痕、裂缝、腐蚀或者污迹,统计翅片与扁管的焊合率、连续虚焊、连续倒伏的数量以及倒伏的总数。4.1.2 统计扁管堵塞的数据,计算百分比。4.1.3 统计实际散热片数,计算和名义散热片之间的误差百分比。4.1.4 用卷尺测量迎风面两对角线长度。4.1.5 检查钎焊处是否平整、光洁、是否有明显钎焊堆积。4.2 主要零件材料要求将产品的主要材料送检材料检验机构,并取得材料检验报告,判断产品的主要材料是否符合图纸要求。4.3 尺寸及公差4.3.1 用与公差要求相

7、符的测量工具测量产品的外形尺寸、装配尺寸,判断产品尺寸是否符号图纸要求。4.3.2 在制造过程中应采用专门的工装夹具控制、用检具核对重要特性尺寸是否满足图纸要求。4.4 性能4.4.1 换热量测量按照表1的测量条件,测量暖风芯子的换热量。表1项目条件风量300 m3/h入口空气20 ±3 入口水温85 ±3 水流量调节范围为(620)L/min,如无特殊规定应调节为6 L /min,10 L /min,20 L /min。4.4.2 空气侧阻力测量在表1的测量条件下,测量空气侧阻力。4.4.3 水侧流动阻力测量在表1的测量条件下,通过测量暖风芯子入口和出口的压力差来确定水侧

8、流动阻力。4.5 内部含杂量测试装入暖风芯子内部容积70%的异辛烷或相似的溶剂,密封,将暖风芯子上下、左右摇动4、5次,然后迅速过滤从入口和出口流出的溶剂,测量其溶剂里所含杂质的干重,过滤用的过滤纸或玻璃过滤器网孔应为80 um或更小。根据暖风芯子的内表面和测得的杂质重量,计算单位面积的杂质含量。 4.6 气味在表2规定的条件下,按照下面的要求,判断排气体是否具有异味。a) 对于气味的判断,至少应该由5个人来做。b) 评判者应位于排气口的附近,按照表3来判断气味的强度。C)计算由所有评判者给出分数的平均值。表2项目条件空气流量50 m3/h±10 m3/h入口处空气20 ±

9、3 入口水温85 ±3 水流量6 L/min表3评判分数气味强度1无气味2非常淡的气味,但是马上就嗅不到了3有气味4.7 气密性试验向暖风芯子内充入压力为196 kPa(表压)的气体,然后将芯子浸入水中,或者无色煤油中,保持5 min,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4.8 内部泄漏量测试使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保持水面于同一位置,并根据1 min内的漏出量来判断。水应保持常温或者稍暖。可以使用自来水作为水源。该评判用到的试验件应该是首次使用的产品。图1 测量内部泄漏量的方法4.9 耐压性试验向暖风芯子充入压力为490 kPa(表压)的液体并且保持5 min,检查暖风芯子是否变形或破损。4.10

10、耐负压试验将暖风芯体抽真空,保压五分钟。4.11 压力循环试验按照表4进行压力循环测试。表4项目条件压力变化高压和低压的保压时间均应大于1个循环的40%加压介质、温度液压油 90 ±3 重复频率5 次/min -20 次/min循环次数20,000次 4.12 耐温度冲击试验按图2所示执行10个循环,然后将暖风芯子放在常温下,以达到常温下的热平衡,评价其变形、退化和破裂情况。图2 耐温度冲击试验循环4.13 耐高温试验将试验件置于120 ±3 的环境中72 h。然后任由其自然冷却至室温。4.14 耐低温试验将试验件置于40 ±4 的环境中72 h。然后任由其自然升

11、温至室温,判断是否出现断裂。4.15 外部耐腐蚀试验将暖风芯子放入盐雾试验箱内按表5进行盐雾实验。表5盐雾试验条件盐水浓度: 5%PH值: 6.57.2喷雾量:( 12) ml/80 cm2/h喷雾时间: 720 h箱内温度: (35±2) 饱和器温度: (40±2) 4.16 内部耐腐蚀试验按图3所示的试验周期进行内部腐蚀性试验,试验介质为50%蒸溜水加上50%乙二醇的混合液(建议采用车上使用原装防冻液)。按图3的要求对暖风芯子进行内部耐腐蚀试,共计进行60个循环。 105 ±3 常温 时间 16 h 8 h 流量 15 l/min 0 l/min 图3 内部腐

12、蚀性试验周期本试验也可用六万公里整车耐腐蚀试验代替(暖风芯体通水的情况下)。4.17 耐振性试验按QC/T 634进行试验。5 检验规则5.1 检验分类暖风芯子的检验分为批量生产过程抽检和型式检验。5.2 批量生产过程抽检5.2.1 对于各种达到生产级的零部件,在样件被认可前必须通过抽检测试,检验项目及检验频次见表6。为正确反映产品的性能,测试样件必须是随机抽取的。允许同一产品参加不影响考核项目的多项试验。表6 检验项目及检验频次序号试验项目技术要求型式试验(或抽检)1外观质量3.1全检2主要零件材料3.2验证3尺寸及公差3.3巡检4性能3.41/年5内部杂质含量3.52/年6气味3.6可选7

13、气密性3.7全检8泄漏量3.8全检9耐压性3.92/年10耐负压3.102/年11耐压力循环3.112/年12耐温度冲击3.121/年13耐高温3.131/年14耐低温3.141/年15耐外部腐蚀3.151/年16耐内部腐蚀3.161/年17耐振动性3.172/年5.3 型式检验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试验:a) 试制的新产品或转厂生产的老产品需认可时;b) 产品设计、工艺、材料等有重大改变时(包括产品认可时);c) 用户验收不合格,成批退货,再供货时;d) 一年或一年以上不生产的产品,再次生产时;e) 工装样机认可后,小批量供货时;f) 出厂试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g) 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每年不少于一次;h)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的要求时。型式检验的项目为第3章全部要求,型式试验样品在生产合格产品中抽取。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6.1 标志产品出厂应有符合Q/FT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