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校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方案_第1页
特校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方案_第2页
特校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方案_第3页
特校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方案_第4页
特校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方案 织金县特殊教育学校 dzm一、指导思想以市县关于推广个别化教育计划,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努力为有特殊需要学生提供适合的优质教育,促进随班就读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二、目的意义1.推广个别化教育计划有利于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推广个别化教育计划,是落实“三全”质量观,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提高部分学校随班就读质量的重要途径。2推广个别化教育计划有利于落实“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推广个别化教育计划,倡导“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理念,实施“扬长补短、

2、合作共育”策略,努力实现“提升质量、走向成功”的目标,是小学教育落实“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求的务实之举。3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一种以团队合作为主要方式,根据特殊需要的特殊残疾学生的身心特征和适应普通学校教育实际而制定并实施的具体教育方案,是有效实施国家课程计划的补充性和支持性的“生本发展”计划。三、具体措施健全组织,完善制度。1组织建设领导小组:组 长:马 英副组长:周 英组 员:周 鹏 邓忠明 王友红工作小组:2制度建设联系人制度。一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联系一个年级,指导该年级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工作。学习研讨制度。组织指导教师参加相关培训,促进其初步掌握各类特殊需要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基本的教学方

3、法。订阅特殊教育杂志,为个别化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每半学期组织一次个别化教育计划经验交流会。 个别化教育计划检查制度。由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进行不定期跟踪、检查、反馈。评比表彰制度。学期末学校组织评比个别化教育计划先进个人,总结推广优秀经验。对个别化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的教师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特殊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成长袋制度。学校为每个特殊需要学生建立成长袋,以班级为单位实施管理,记录成长点滴。家校联系制度。每月向家庭发放相关调查表,了解特殊需要学生的表现等。组织学习,进行筛查。1组织学习将意见印发给每个老师,通过集中学习、自主研修等形式,使全体老师理解重要意义、明确要

4、求。通过不懈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教师对个别化教育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形成领导关心重视、社会和家长支持配合、学校积极组织实施、特殊需要学生自觉主动接受个别化教育的局面。2进行筛查相关老师根据本地区学生实际,筛选有生理障碍(如弱视、重听)、智力障碍、生活和社会适应障碍等类型学生,提出特殊需要学生的建议名单,经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小组会商,确定服务对象,同时明确1名指导教师为该计划实施负责人。科学制定,有序实施。各个计划实施负责人依据“特殊需要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范式,按下列基本步骤草拟个别化教育计划:学生基本情况和现有的能力水平分析;确定学年教育目标;议定提供教育服务的时间、内容和指导教师;商定家庭教育

5、协作内容等。再通过适当方式征询本组成员意见,完善个别化教育计划。学校和指导教师采取恰当的措施和方法保证个别化教育计划顺利实施。实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也可以通过课外个别辅导来进行。具体组织形式应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班级的条件、教师的能力水平、学生的特点等因素选择。计划实施负责人要保持与家长积极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抓好达成,不断修正。每份个别化教育计划每学期进行两次评估。每学期目标完成后,要评估教育目标是否切合实际,评量方式是否正确,教学策略运用是否得当,提供的相关服务是否合适等。当发现实施情况与原来的计划不相符时,要及时寻找原因,进一步对照教育目标(或课程标准)调整改进,修正形成新学年个别

6、化教育计划。案例一、 基本情况:,男,2000年12月10日出生,于2011年9月入学前班。该生出生时难产(产钳),他18个月会走,24个月会叫爸爸妈妈,孩子的特殊性格是好动,调皮,能安静坐一会的时间很少,但他在看画册时,能安静坐长一段时间,特别爱好劳动。在生活、动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如下:生活方面:李是聋生,家庭条件一般,在生活上由爸爸妈妈共同照顾,孩子会自己吃饭,食欲好,但浪费比较多,孩子会自己脱衣,自己穿衣。 动作方面:动作不灵活,钻、爬、跳、攀都不行,走路姿势歪斜,广播操不会做,动作协调能力较差。    学习方面:接受知识能力

7、较差,记忆不持久,遗忘快,不能认真书写作业。二、 个别计划的制定根据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和缺陷情况,特制定孩子以下一学期的训练目标。1、 目标:学习方面:1)能分辨实物的多和少。       2)能分辨实物的大和小。 3)能做实物与图片的配对。 4)能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能正确背诵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表。动作方面: 1)能连续连续单腿站立1分钟而不歪。 &

8、#160;       2)能站在平衡台上完成左右晃动。          生活方面:1)能自己照顾自己, 2)克服丢三落四的现象。 3)扩充对物体名称及动作的词汇。三、实施刚开始时,该孩子不能正常地进行训练和上课,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一会玩这,一会玩那,结果做什么都不是,根据孩子好动、精力充沛旺盛的特点,在训练和教学过程中,给他足够的活动和操作机会,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因势利导,克服他的马虎,粗心大意,注意力不稳定的缺

9、点。如:训练孩子能辨别大小,多少等认知过程中,老师通过各种实物来发展孩子的认知过程。如大盆子小盆子,大苹果小苹果,大桶小桶,大筐小筐等各种实物来辨别大小,通过和孩子边玩边比较,使孩子逐步对大小多少在头脑中形成影象,为取得有效的训练效果,将目标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地教,按孩子的特点和速度进行训练,将孩子的有关训练目标进行工序分解。例:能辨别大小实物,完成期限一个月。第一周:大小实物比较,看大的实物学说“大”。第二周:大小实物比较,看小的实物学说“小”。第三周:按要求指出大或小。第四周:看实物或图片说出大和小。孩子的动作不灵活,攀、爬、钻、跳都不行,因此在制定感觉统合训练目标时,注意培养孩子大肌肉群的活动能力和反应能力及协调平衡能力。如能连续骑羊角球跳跃时而不下落,在训练过程中,能注意一步一步申易刭难。例:能连续单腿站立1分钟而不歪,完成期限一个月。第一周:能够双腿贴墙站立3分钟。第二周:能双腿离墙站立3分钟。第三周:能单腿贴墙站立1分钟。第四周:能单腿离墙站立1分钟。 第五周:能单腿离墙站立2分钟。在教学过程中,孩子常常不能有目的,有意识地把老师的教学活动当被感知的对象,常常被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刺激物干扰所吸引,训练时注意力极不集中易分散,因此教学中为孩子提供操作机会,让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