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性砼施工工艺_第1页
耐久性砼施工工艺_第2页
耐久性砼施工工艺_第3页
耐久性砼施工工艺_第4页
耐久性砼施工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耐久性砼施工工艺1.耐久性砼定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指在一定作用和预期的维护与使用条件下,结构及其部件能在预定的期限内维持其所需的最低性能要求的能力。2.原材料2.1水泥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技术要求除满足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外,还符合下表内容:序号项目技术要求备注1比表面积350m2/kg(对硅酸盐水泥、抗硫水泥而言)按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8074检验280µm方孔筛筛余10.0%(对普通硅酸盐水泥而言)按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80m筛筛析法)(GB/T1345)检验3游离氧化钙含量1.0%按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检验

2、4碱含量0.80% 5熟料中的C3A含量非氯盐环境下8%,氯盐环境下10%按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检验后计算求得6Cl-含量不宜大于0.10%(钢筋混凝土)按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JC/T420)检验0.06%(预应力混凝土)2.2粗骨料粗骨料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在严重腐蚀环境条件下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1/2),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粗骨料应采用二级级配,其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500kg/m3,紧密空隙率小于40%,吸水率小于2(用于干湿交替或冻融破坏环境条

3、件下的混凝土小于1)。粗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法进行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率符合下表的规定。粗骨料的坚固性指标结构类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重量损失率,%85粗骨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符合下表的规定。粗骨料的有害物质含量限值 强度等级项目C30C30C45C50含泥量,%1.01.00.5泥块含量,%0.25针、片状颗粒总含量,%10108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0.5氯离子含量,%0.02卵石中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当深于标准色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小于0.95。粗骨料的碱活性采用岩相法进行检验,检测结

4、果为非碱活性。2.3细骨料细骨料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砂。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为2.7,为中级细骨料细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不超过8%。细骨料的吸水率不大于2。采用天然河砂配制混凝土,砂的有害物质的含量符合下表的规定。砂中有害物质含量限值项目质量指标C30C30C45C50含泥量,%3.02.52.0泥块含量,%0.5云母含量,%0.5轻物质含量,%0.5氯离子含量,%0.0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0.5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

5、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细骨料的碱活性采用砂浆棒法进行检验,检测结果为非碱活性。2.4外加剂外加剂采用天津雍阳的高效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外加剂的性能符合下表:外加剂的性能序号项 目指 标备 注1水泥净浆流动度,mm240按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检验2硫酸钠含量,%5.03氯离子含量,%0.24碱含量(Na2O+0.658K2O),%10.05减水率,%20按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检验6含气量,%用于配制非抗冻混凝土时3.0用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时4.57坍落度保留值,mm30min180按混凝土泵送剂(JC473)检验60min1508常压泌水率比,%

6、20按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检验9压力泌水率比,%90按混凝土泵送剂JC473检验10抗压强度比,%3d130按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检验7d12528d12011对钢筋锈蚀作用无锈蚀12收缩率比,%135 13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802.5矿物掺合料粉煤灰选用中宁电厂级粉煤灰,技术指标符合下表: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序号名称技术要求备注C50以下混凝土C50及以上混凝土1细度,%2012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检验2Cl-含量,%不宜大于0.02按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JC/T420)检验3需水量比,%105100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

7、B/T 1596)检验4烧失量,%5.03.0按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检验5含水率,%1.0(对干排灰而言)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检验6SO3含量,%3按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检验7CaO含量,%10(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2.6水拌合用水选用饮用水,拌合用水品质指标符合下表规定:拌和用水的品质指标项目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pH值4.54.54.5不溶物,mg/L200020005000可溶物,mg/L2000500010000氯化物(以Cl-计),mg/L50010003500硫酸盐(以SO42-计),mg/L60020002700碱

8、含量(以当量Na2O计),mg/L1500150015003砼配合比3.1一般规定C30及以下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高于400 kg/m3,C35C40混凝土不高于450 kg/m3,C50及以上混凝土不高于500 kg/m3。混凝土中适量掺加符合技术要求的粉煤灰,当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大于30%时,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宜大于0.45。混凝土的碱含量符合下表规定:混凝土最大碱含量(kg/m3)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环境条件干燥环境3.53.53.5潮湿环境3.03.03.5含碱环境*3.0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氯离子总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和料、粗骨料、细骨料、水、外

9、加剂等所含氯离子含量之和)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氯离子总含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3.2参数限值不同环境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满足下表的规定。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环境类别环境作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碳化环境T10.552800.602600.65260T20.503000.552800.60260T30.453200.503000.50300氯盐环境L10.453200.503000.50300L20.403400.453200.45320L30.36

10、3600.403400.40340化学侵蚀环境H10.503000.552800.60260H20.453200.503000.50300H30.403400.453200.45320H40.363600.403400.40340冻融破坏环境D10.503000.552800.60260D20.453200.503000.50300D30.403400.453200.45320D40.363600.403400.40340磨蚀环境M10.503000.552800.60260M20.453200.453000.50300M30.403400.453200.45320不同环境条件下素混凝土结构的

11、混凝土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满足下表的规定。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环境类别环境作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碳化环境T1,T2,T30.602800.652600.65260氯盐环境L1,L2,L30.602800.652600.65260化学侵蚀环境H10.503000.552800.60260H2*0.503000.50300H3*H4*冻融破坏环境D10.503000.552800.60260D2*0.503000.50300D3*D4*磨蚀环境M10.552800.602600.65260M20.503000.55280

12、0.60260M3*0.503000.503004耐久性混凝土施工工艺4.1混凝土施工前准备4.1.1计量设备检查对生产系统的各计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监督和测试,确认计量参数和计量精度,制定各项保证测量、试验以及施工工艺中各种测试数据准确性的计量措施。现场设置搅拌站的电子称计量系统,在使用前经法定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签发计量检定合格证明。4.1.2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在具有自动计量装置的搅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站符合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lOl72)的规定,应使用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搅拌设备。拌和设备应能自动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具有自动控制进料(各种骨料、水泥、水等)和出料集中操纵控

13、制系统,并能准确控制混合料的拌和时间。搅拌站设置混凝土配合比交底牌,标牌内容,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填写和调整,做到填写项目齐全、数据准确、字迹清晰,不准随意涂改。质检人员随时抽查,做好记录。试验部门根据混凝土施工通知单将工程名称、层段部位,搅拌日期,试验配合,坍落度、原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计算出的施工配合比和每盘拌和材料用量在交底牌上标注清楚。4.1.3开盘鉴定开盘鉴定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试验人员、主管工长、质检员共同参加,请监理工程师见证。依据试验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核查各种材料质量,计量系统,搅拌设备系统,计量仪表精度,灵敏度。按规范规定检测试验,验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拌合物性能等,选定适宜

14、的施工配合比。共同对施工配合比鉴定签认后,按实际调整后比填改标牌,按此正式搅拌混凝土。4.2混凝土搅拌4.2.1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拌制前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工作班检查应不少于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测试结果。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砂、石含水率测试,提出施工配合比。监理单位见证试验,确认施工配合比。4.2.2原材料计量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混凝土原材料,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1;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合

15、用水±1。4.2.3混凝土拌合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后,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搅拌均匀后,加水并将其搅拌成砂浆,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并搅拌均匀为止。搅拌均匀后出料。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混凝土的最短时间应根据拌和物的稠度、搅拌机的功率通过搅拌试验确定。搅拌机容器(L)混凝土坍落度(mm)<303070>70<5002.01.51.5>5003.02.52.0搅拌机拌和的第一盘混凝土粗骨料数量用到标准数量的23。在下盘材料装入前,搅拌机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卸清。搅拌设备停用时间不宜超过30mi

16、n,最长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否则,应将搅拌筒彻底清洗后才能重新拌和混凝土。4.3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专用运输车进行运输。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冬季)。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份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采用搅拌罐车运输混凝土,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4.4混凝土浇筑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宜超过

17、30。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C或最低气温低于一3。C时,应按冬期施工处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混凝土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混凝土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泵送混凝土的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新混凝土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

18、高,保持水平分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铺助下落。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施工缝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4.5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器要快速插入混凝土,拔出时速度要慢,上下抽动,上下移动变换幅度为5cm10cm,以利于排出混凝土中空气,振捣密实。每插点应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利,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s30s,使用高频振动器时,也不应少于10s。待混凝土表面基本液化泛出灰浆,不再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时,方可拨出振动棒。振捣器要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插进深度一般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振动棒插入点布置应排列均匀,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按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R)的15倍。不能在模板内利用振捣器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以致引起离析。混凝土捣实后1.5h到24h之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