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学案设计第二单元2.8时间的脚印_第1页
八年级下语文学案设计第二单元2.8时间的脚印_第2页
八年级下语文学案设计第二单元2.8时间的脚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学习目的1.熟读课文,积累字词。2.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主要内容,明确说明的对象。3.品味语言,培养擅长观察的良好习惯。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进展科学观察探究的兴趣。学习过程一、积累字词默读课文,标画生字词,重点是“读读写写“中的词。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语境义。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踪迹装置腐蚀沙砾山麓粗糙龟裂帷幕 海枯石烂2.释词1踪迹: 2装置: 3腐蚀: 4山麓: 5粗糙: 6龟裂: 7帷幕: 8海枯石烂: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二、问题探究1.文章开篇引用出自高士其?时间伯伯?的四句诗有何作用?2.找出本文所举实例,结合用实例说明的内容,理解举例这

2、一说明方法在本文中的作用。 三、品味语言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有趣。请同学们就此考虑、讨论,结合语句进展分析。 1准确性、严密性。2生动有趣。 四、拓展文本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完成文后问题。匆匆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汗涔涔而泪潸

3、潸了。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场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彷徨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彷徨外,又剩些什么呢?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日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考虑:从文体、主旨、表达方式等角度,比较阅读?匆匆?与?时间的脚印?两篇文章。参考答案一、积累字词1.zngzhìshí lìlùco jn wéi k2.1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2装置:机器、仪器或其他设备中,构造较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功用的部件。3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4山麓:山脚。5粗糙:不精细

5、;不光滑。6龟裂:裂开许多缝子;呈现出许多裂纹。7帷幕: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8海枯石烂:直到海水干涸、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决,永远不变。本文是原义。3.本文主要介绍了岩石可以记录时间的原因,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二、问题探究1.这四句诗一下子使读者的思绪从现实中激扬起来,感慨时间的魔力,同时产生追寻“时间的脚步、理解它的踪迹的兴趣,真是别开生面,独具匠心。2.1说明记录时间踪迹的方法时,举钟表、日历为例,意在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起笔,引起人们关注大自然记录时间踪

6、迹的方法。 2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之前,举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计时装置为例,为下文展开科学知识的说明作铺垫。 3说明岩石被破坏的原因时,以我国建筑兰新铁路时几分钟内炸掉一个山头为例,说明人的作用。 4说明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时,举长毛象、琥珀等化石为例。 5说明化石是历史的见证人,帮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开展过程时,举出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能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潮湿的,这是叫作石炭纪的时代;“象和“犀牛都长了长长的毛,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降临。 6说明读懂岩石的记

7、录,不仅使我们增加知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那么举出“寒武纪以前形成的古老陆块内藏有许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又造成了许多煤矿。 三、品味语言1准确性、严密性。例如:“根据计算,大约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这里假如去掉“根据计算“大约,就太武断,而人类读懂岩石年龄的科学方法再准确也毕竟是推测而不能确知,这表达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准确、严密。 2生动有趣。 例如1:拟人化写法的大量运用。 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渐渐“烂下去的“痛苦。 例如2:比喻形象贴切。如“假如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挪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似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将冰河的挪动比喻成铁扫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宏大。四、拓展文本文体不同:?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作品,属于说明文。?匆匆?是一篇散文。主旨不同:?时间的脚印?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