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园林建筑中亭的探索_第1页
我国园林建筑中亭的探索_第2页
我国园林建筑中亭的探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园林建筑中亭的探索    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中,除了厅、堂、楼、阁之外,亭、廊、榭、枋也是运用较多的建筑形式。其中,亭为休憩、凭眺之处,也是园林风景中的重要点缀,是我国园林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建筑形式。亭,四面临风,轻巧玲珑,是一种供人休憩、眺望和观赏的园林建筑小品。园冶中提到释名上说:“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1许多引人入胜的园林,都离不开亭的点缀,素有“园林眼睛”的美称。如苏州有沧浪亭,并以此亭命名所在之园,可见此亭在该园中的重要性。1亭的建筑形制我国古典园林中的亭多为木结构建筑,木结构亭的建造,基本由屋顶、亭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其中屋顶最具特色

2、、美轮美奂,引人注目,成为整座建筑的重点。园林建筑中的亭常见的有歇山顶和攒尖顶,承重结构不是墙而是柱子,下有低矮的竖杆横栏,可供游人起坐凭依。11亭的基本形式亭有半亭和独立亭,半亭多与走廊相结合,贴墙而建;独立亭比较多见,一般建于山巅、水边或花木丛中,位置和形体都要与环境相配合。形态小巧玲珑,造型也多种多样,平面有圆形的,矩形的,三角、六角、八角的,也有梅花、海棠和扇形的。决定亭的造型的因素,不是围柱,也不是台基,而是亭之顶盖。按亭盖将亭分为单檐亭和重檐亭两大类。12亭的基本构造园林建筑中的木结构亭的建筑构造,主要区别在于单檐亭和重檐亭的木构架。单檐亭,是指只有一层屋檐的亭子,由稀疏、细劲的柱

3、子支撑着有飞檐的屋顶,上大下小,体态小巧灵活,便于安置。单檐亭的木构架按结构分为上架和下架,要根据平面形状先建下架,设若干根柱子,在各柱子间安装吊挂楣子和坐凳楣子,屋顶由柱子来承重。重檐亭,是由两层或两层以上屋檐所组成的,由于亭柱不宜过粗,为了承重,增加了柱子数量,它的造型显得略为隆重。重檐亭的木构架,一般是在单檐亭木构架的基础上,用双围柱法和立童柱法进行扩增,这两种方法都是靠增加柱子完成的。双围柱法,是将原单檐亭木构架的柱子增高,使原亭上架作为上层檐,增加一圈外柱,作为重檐下架柱,形成内外两圈柱子的带廊亭子。立童柱法,是在井字梁交叉处设童柱,作为上层构架的檐柱,各童柱间要加承椽枋,它与下层檐

4、檩作为下层屋面椽子的承接构件。22建亭的环境因素亭是美的休止符,供游人歇脚、休憩,营造空间结构与节奏美感。亭既是点景之作,树阴花丛之间,亭隐然而现;又是得景之作,供游人小憩留连,观赏周围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建亭时要考虑环境的整体感,因地制宜。21建亭的空间因素211建亭的空间定位园冶中说:“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造园之精在于“体宜”,而造园之巧在于“因借”。1亭子在整体环境中的布局,就要考虑“因”,结合环境实际。3设亭要讲空间环境,运用造景元素布置空间。有的亭子常布置在观赏景点的最优位置上,起到休憩和观赏结合的双重作用。作为园林建筑中的一种建筑小品,亭本身是一个审美对象,又可以运用对景、借

5、景等造景的手段,使亭作为一个审美的出发点。如拙政园远香堂北面正对雪香云蔚亭,东面正对绣绮亭。同时,四面无墙的亭可以发挥很好的借景作用,如建于宽敞的水边,可借水中建筑和植物的倒影。建于山顶的亭,可以俯瞰园中之景和园外景色。212建亭与植物的配置园林中的亭子,无论建于何处,都要在其周围种植植物,以避免孤立和单调。而将亭与园林植物结合最容易做到,且效果不错。在选址建亭时,可以将亭子建于大片树丛中,隐于丛中,若隐若现。如果是已建好的亭,可以在亭旁种植少数大乔木,再配置些低矮的花草灌木。植物的配置具有审美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既可以遮阴,改变小气候,还可以遮挡部分建筑,缓和建筑的几何线条。人们对于植物的喜

6、爱,可于亭名上看出,如南京玄武湖的“赏荷亭”,苏州环秀山庄的“海棠亭”等。22建亭的时间因素建亭要考虑时间发展和季相变化的因素,亭可借外界事物引起人们对风景季相变化的欣赏、赞美。园冶中说:“花间隐榭,水际安亭。”1所谓“无山不古,无水不远”4,水际安亭,可以加大空间感,获得较佳视觉效果。水的变化可谓之大,春天的雨点打在水面上,掀起层层涟漪;夏天可以欣赏到满池荷韵,秀色可餐;秋天植物的落叶散落水面,如诗如画;冬天冰雪覆盖;银装素裹。植物花草的季相变化带给游人美的畅游,建于化影扶疏间的亭,景色因四季的美而变化莫测,“忽如一夜梨花开”的诗句就体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之处。3亭的文化内涵亭的文化特征,即融于

7、自然之中,如苏州沧浪亭,“沧浪”有取悦于自然,放归于自然之意。4有的亭直接以自然物命名,如苏州园林中的“喜雨之亭”和“南雪亭”等。31亭的文化审美功能亭的建筑上,常以雕刻,书法艺术点缀,既具有审美功能,又富于文化气息。亭的文化审美性格精确在一个“虚”字,它是亭的空间特征,形成亭的空灵之感。5亭在园林中是颇为活泼、空灵的审美因素。作为园林建筑中的一种建筑小品,亭本身是一个美的景观与审美对象,同时又是一个审美的出发点。同时,由于受我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亭的环境审美价值会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形式美的范畴,“江山无限景,全聚一亭中”的说法并不夸张。532亭的地域文化差异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亭,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风俗的不同又有不同的韵致。北方地形开阔,气候干寒,江河湖泊较少,花木落叶时间较长,又多皇城宫阙,因此亭的建筑不仅体形高大,多为重檐建筑,翼角的起翘出翘均较小,重彩绘,显得厚重、辉煌。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又多水域河泽,青山绿水相抱,又多文人墨客,大多为私家园林,因此亭的形体小巧玲珑,檐角反翘幅度较大,善雕缕,显得轻巧、雅致。这诸多千差万别,形成百花争艳的不同地方风格。结语中国园林以空灵为主,建筑同样是这样,亭在园林中是颇为活泼、空灵的审美因素。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亭,有着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成就。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