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探索_第1页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探索_第2页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探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探索    摘要:本文以青口河道疏浚改造项目为例,提出生态修复技术的概念,提出了生态修复措施,并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修复技术的案例,确定河流生态修复必须遵守的原则,提出了未来的河流生态修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河道; 生态修复; 探索 中图分类号: TV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什么是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主要是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助于适当的人工措施,加快破坏了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功能,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河道生态系统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水、河流的利用研究和开发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

2、水平。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水污染情况的加剧,水的生态修复学研究才被提上日程。 河道生态修复的目的是消除河流域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保持河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西方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和日本在河道修复研究起步较早。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八项措施: 恢复缓冲带; 重建植被; 修复马蹄形湿地; 降低边坡; 重塑弯曲河谷; 修复浅滩和深塘; 修复水边湿地; 修复河塘。 目前,我们国家经过一些地区对河道生态修复研究和探索,概括了两大类河道生态修复的措施:一类是植物保护法,一类是植物保护同工程技术措施相结合。我国的河道生态修复工作仍然是在初始阶段,缺乏多层次的全方位的生态恢复研究,更没有系统的

3、科学的学习的理论作指导。 以江苏省赣榆县为例。江苏省赣榆县大概有15条河流,在这15条河流中沭河、朱吉河、沙汪河、龙王河这四条河流污染严重。龙王河、沙王河水的质量更是没有达到灌溉农田的程度,几乎寸草不生的河道,各种生物几乎灭绝。因此近些年来,江苏省开始全面进行河道疏浚整治工作。利用这样的时机,开展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探索在河道整治过程中,采取那些技术措施,才能既保护河堤坡体结构的稳定性设置,又改善水质,同时提高河流的生物种群,也提高河道其自我净化功能。建立一个与周围环境协同发展的关系,保持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本文以青口河为载体,对河道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思维构思。 工程调查青

4、口河是赣榆县代表河流之一,全长64公里,在赣榆县长47.5公里,通过赣榆县县城,整个流域面积493平方公里,经过丘陵面积267平方公里,最大洪峰流量约2140立方米/秒。这条河流经区域85的为山区,地面落差为150米以上,上游河道宽度200500米,比降1/4001/600的比例;下游河道宽6080米,比降7/10,000;滩面完整,为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市区内均为水泥路;河坡滩面以下为砌筑的用于保护的坡面,缺乏植被生长的土壤养分状况。下游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土壤,土壤含盐量为0.40.7,及其不利于生长植物和动物的繁衍。 河流生态恢复的原则 1自然性原则我们不可能把这条河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

5、但是在河道生态修复时我们尽量模拟自然的状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景观,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体措施如: 使用抛石、木桩等护坡固堤; 在河堤上使用乔木、灌木、草相结合的立体防护; 创建合适生物栖息之地; 增设鱼道; 调整河道结构; 浅滩和沙洲的恢复等。 2生态性原则 以生态为原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实现对污水处理厂难以处理或处理成本较高的污染物有效果的控制,同时要具有景观效果,并且还可以改善当地的气候,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具体措施如下: 因地制宜地发展池塘、人工湿地、生物栅、生物浮岛等处理技术; 注重河岸植被建设; 河流生态走廊建设; 治理与控制河堤的水土流失; 在水域内,种植

6、各种喜水、耐水植物; 发展水生动物,提高水域生物净化功能。 河道生态恢复技术设计构想1基本思路根据青口河,地理位置和特点,对河流生态修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复: 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后,既不能影响整个河道的行洪能力,还要在不破坏原坡面的情况下进行生态修复; 对河堤及滩面进行修复时,应选择快速覆盖,根系发达、抗冲刷能力强,适应本地区的乔、灌、草种; 岸坡消落带的生态修复应考虑到防水浪冲刷及适合鱼巢的功能,同时对消落带植物的选择要重点考虑; 对河道整体结构的调整要回归自然,宜宽则宽,宜弯则弯,恢复浅滩和深塘,修复河边湿地; 在不同河段内放养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种植水生植物,以分解吸收水体中的营养液,

7、达到净化水体的功能; 对沿线的污水口截流分流,使污水雨水分流,杜绝污水入河; 在物种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适宜本地区气候环境,同时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抗逆性好,管理粗放,植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环保效果好,能有效地消除油污、烟尘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植物种类。 2生态修复技术 总结制定青口河清淤整治工程修复方案后得出: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该“尊重自然”、“人水相亲”、“和谐自然”的思路。在保证水利工程正常作用的前提下,修复河道结构、恢复河道生态平衡功能。使退化的河道生态系统得到修复,达到河流域的生态平衡。 上,中游的河流的特点及整改措施: 上、中游段, 按照“谁承包,谁管理、收益”的原则,签定承包合同。

8、 上游和中游的河流情况: 河面较宽, 有不少浅滩,深塘等, 具体措施为: 采取疏通河道中泓; 修复浅滩、深塘水边湿地; 重塑弯曲河谷等工程措施, 调整河道结构。 植被措施布设为, 河堤、滩面以用材林、经济林为主。主要栽植杨树、水杉、板栗、银杏。 堤肩以银杏、水杉间种,间距4 米,滩面及内外堤坡栽植杨树、板栗, 河道水面放养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种植水生植物, 在浅水区、湿地区种植湿生植物,草种选择菖蒲、水葱、扁杆草、毛莨等。 河道生态修复项目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也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相互作用,相互统一。河道内部生物系统和相邻生物系统之间的所有产

9、生的物质与能量的动态互动。 河道生态恢复的真正意义应是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基础,以生物多样性为目标;保证护堤、疏通河道,使河道平衡和谐发展;使水、土壤、生物,形成良性循环;不仅恢复河道景观效果,而且恢复河道的自我修复功能;还应恢复被污染的河水,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从而使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此文只是以一条河流为范例进行分析,其他河流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也应从植被措施、工程措施、水产养殖、生物多样化这些技术入手。 水污染环境的治理是河流生态修复过程中最棘手,最有难度的一项工程。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泄,远远超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是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目前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在仅仅靠人工干预的措施治理河道水污染,这样对水环境的恢复是难以维持的,因此,河流生态修复后的水生系统的稳定性管理技术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需要探索的路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