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V直流电源系统检验技术标准_第1页
220V直流电源系统检验技术标准_第2页
220V直流电源系统检验技术标准_第3页
220V直流电源系统检验技术标准_第4页
220V直流电源系统检验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XX -XX 发布Q/MX-ZK 6105224-2011220V 直流电源系统检验维护规程XXXX -XX -XX 实施福建闽兴水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福建闽兴水电有限公司 发 布 Q/MX-ZK 6105224-2011 目 录前 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设备规范 . 14 检验周期及项目 . 25 检验前准备 . 26 检验工艺及质量标准 . . 37 检验后质量验收和试运行 . . 48 检验总结报告 . 79 检验设备及系统常见故障与检修处理 . . 9 IQ/MX-ZK 6105224-2011I I前 言为使检验技术标准编写工作规范化、程序

2、化和标准化,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闽兴水电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闽兴水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闽兴水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金秀本标准主要修改人:江泽福本标准主要审定人:梁长胜本标准批准人:陈天宇本标准委托 负责解释。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年 月 日,本次为第 次修订。Q/MX-XY 6105221-2011 220V 直流电源系统检验维护规程1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峡阳水电站 GZDW 系列高频开关电力操作电源装置、 GFM -200型阀控蓄电池组的检 验周期、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质量要求。1.2 本规

3、程适用于峡阳水电站峡阳水电站 POWER MASTER智能开关电力操作电源装置、 GFM -200阀控 蓄电池组的现场检验及维护管理等工作。1.3 下列人员应通晓本规程:生产副总、生产部门经理 (主任 、副经理 (副主任 、专职技术人员、电 气维护人员。2规范性引用文件DL/T 724 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DL/T 637 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部颁标准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部颁标准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 ;Power Master智能高频开关电力操作电源系统用户手册(V3.0 ;Power

4、 Master智能高频开关电力操作电源系统工程手册(V3.0 ;3设备规范 3.2 HD22020充电模块主要指标( ( 1Q/MX-XY 6105221-20112 ( 4检验周期及项目4.1 检验种类及期限4.1.1 全部检验:每 5年进行一次全部检验,时间为 23天。4.1.2 部分检验:每年进行一次部分检验,时间为 2天。4.1.3 临时检验:装置改造、检修或更换一次设备后与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或事故后的检验,检验项 目和时间由峡阳项目部与业主技术人员临时协商确定。4.1.4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阀控蓄电池组, 应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 以后每隔 23年进行一次核对性 试验,运行了 6年以后

5、的阀控蓄电池,应每年作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4.2 检验项目 5检验前准备5.1 基本要求:在进行检验之前,工作 (试验 人员应认真学习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继电保护和电网 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 、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和本规程, 熟悉装置结构 原理、检验项目和检验质量要求。5.2 试验设备、试验接线及图纸资料基本要求5.2.1试验仪器、仪表应检验合格,仪表精度应不低于 0.5级。5.2.2试验回路的接线原则,应使加入装置的电气量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模拟故障的试验回路,应具备 对装置进行整组试验的条件。5.2.3 检验工作现场应具备与装置实际相符的图纸、上次检验报告、定值单等技

6、术资料。Q/MX-XY 6105221-20115.3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5.3.1 不得带电插、拔装置插件,只有装置断开电源后方可允许插、拔插件。5.3.2 存放程序的 EPROM 芯片的窗口要用防紫外线的不干胶封死。5.3.3 调试过程中发现模块有问题时,不要轻易更换模块芯片,应先查明原因,当证实确需更换模块 时,则必须更换经筛选合格的模块,插入的模块应保证接触可靠。5.3.4 试验人员接触、更换模块时,应采取人体防静电接地措施,以确保不会因人体静电而损坏模块 芯片。5.3.5 原则上在现场不能使用电烙铁,试验过程中如需使用电烙铁进行焊接时,应使用带接地线的电 烙铁(地线应可靠接地或电

7、烙铁断电后再焊接。5.3.6 因检验需要临时短接或断开的端子,应逐个记录,并在试验结束后及时恢复。5.3.7 使用交流电源的电子仪器 (如示波器、毫秒计等 进行电路参数测量时,仪器外壳应与屏 (柜 在 同一点接地。5.3.8 试验过程中严防直流输出回路短路。5.3.9 运行人员每半月应记录一次蓄电池单体电压, 维护人员应每季度采用经检验合格的万用表测量 一次蓄电池单体电压。5.4 阀控蓄电池组维护要求5.4.1 在巡视检查中应检查蓄电池的单体电压值, 连接片有无松动和腐蚀现象, 壳体有无渗漏和变形, 极柱与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雾溢出,绝缘电阻是否下降,蓄电池是否过高等。5.4.2 阀控蓄电池的温

8、度补偿系数受环境温度影响, 基准温度为 25时, 每下降 1, 单体 2V 阀控蓄 电池浮充电压值应提高 3-5Mv 。5.4.3 每季进行一次均衡充电。具体方法是:以 2.35V/台×电池台数的充电电压进行恒压充电,充电 3小时,再转浮充运行。5.4.4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应定期对阀控蓄电池组外壳清洁工作。6检验工艺及质量标准6.1 外观及接线检查6.1.1 检查各部件防尘密封良好,接地点接地可靠,且接地处有防锈措施和明显标志。6.1.2 检查装置上各元件应完好、清洁无灰尘。否则应进行积尘清扫,清洗后的各元件应放置凉干。 6.1.3 检查插件各元件应完整、焊点及线头无虚焊、松动,电

9、路板线条无断线、锈蚀等不良现象。否 则应用无水酒精进行清洗,重新焊接等处理方法,使其满足要求。6.1.4 检查各继电器触点应无烧毛、损坏、变位等现象。若有,应用适当工具(如镊子等调整修复。 若发现触点表面烧毛发黑时, 应用细沙条或绸布沾上无水酒精进行打磨。 打磨烧毛触点发黑表面时, 不 可过度而损伤触点。6.1.5 检查各电源开关、切换开关、按钮、键盘等应操作灵活、手感良好,通电后各指示灯及表计数 据应指示正确。否则应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其恢复正常。6.2 绝缘电阻检测6.2.1 每次进行绝缘电阻检测前,必须将与被测对象无关的设备、元件或经受不了耐压的元件完全隔 离开后,方可使用 1

10、000V 摇表对柜内回路、元件进行绝缘电阻检测。6.2.2 测量装置上各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对地、直流回路对地及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其阻值应大 于 10。6.2.3 测量装置上各继电器线圈之间、线圈与触点之间、触点与触点之间及跳合空开回路各接点间的 绝缘电阻,其阻值应大于 10。6.2.4 测量装置上所有回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其阻值应大于 1.0。6.2.5 将电子仪表、自动装置从直流母线上脱离开,直流母线和各支路对地绝缘,绝缘电阻值应不小 于 10M 。6.3 介质强度检测6.3.1每次进行该项试验时必须在所规定的绝缘检验合格后才允许进行。6.3.2在装置屏端子排处将所有电流、 电压及直流回路

11、的端子连接在一起, 并将电流回路的接地点拆开。 整个回路对地施加工频电压为 1000V 、历时为 1min 的介质强度试验。6.3.3试验前必须做好安全措施。试验区域应加设安全围栏,并有专人监护。正式加压试验前,应将高 压端放在绝缘物上进行空载试升压,确实证明试验回路接线正确,方可进行试验。3Q/MX-XY 6105221-20116.3.4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试验结束后,复测整个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应无显著变化。 6.3.5当现场试验设备有困难时,允许用 2500V 插表测试绝缘电阻的方法代替。6.4 继电器和接触器检验6.4.1 测量各继电器、接触器线圈直流电阻,其测量的电阻值与制

12、造厂标准值相差不大于 10%。 6.4.2 继电器的动作值和返回值的测量, 其动作值和返回值应满足规定要求, 返回系数为 0.85±0.05。 6.4.3 中间继电器、接触器的动作电压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 70%,但一般不应低于额定电压 50%。 6.4.4 继电器的触点在实际回路负荷下应不产生足以使触点烧损的火花,触点不应有抖动和接触不良 等现象。6.4.5 检查各继电器外观及绝缘电阻应符合上述规定要求。6.5 充电电压及浮充电压调节范围检查充电装置在“自动”方式下运行,修改装置浮充定值,检查充电装置输出电压应在(90%-115% U 范围内连续可调,其中 U 为蓄电池组输出额定电压

13、。6.6 显示、测量功能检查及带电测试起动充电装置让其带上一定负载, 检查有关显示功能应正常。 改变充电装置输入电压或负载电流, 记录 7检验后质量验收和试运行7.1 质量验收 4Q/MX-XY 6105221-2011 57.2 三相试验刀闸 10A ; 三相交流调压器 6kVA ;可调电阻负载。7.2.2 试验方法让充电装置工作在“自动”状态。按照下表要求, 调节三相调压器电压使交流输入电压在额定值+10%,-10%范围内变化,输出电压在充电电压调节范围内变化时 , 负荷电流在 20%-100%范围内的任一 数值保持稳定,其稳流精度 I ±1%。计算公式:I=(IM-IZ/ IZ

14、 。式中 I 稳流精度, IM 输出电流波动极限值, IZ 输出电流整定 值。7.2.3 限压及限流特性充电装置以“自动”方式运行,若充电电压达到限压整定值时,设备应能自动限制电压,并自动转 换为恒压充电运行。充电电装置以“稳压”充电方式运行,若输出电流超过限流整定值时,设备应能自 动限制电流,并自动转换为降低输出电流,输出电流将会立即降至限流值以下。7.3 稳压精度试验7.3.1 试验接线图380V 三相试验刀闸 10A ; 三相交流调压器 6kVA ;可调电阻;示波器。7.3.2 试验方法按照下表要求, 让充电装置工作在 “自动” 状态, 调节三相调压器电压使交流输入电压在+10%,-10

15、%范围内变化,输出电流在在其额定值的 0%100%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在浮充电调节范围内的任 一数值上保持稳定,其稳压精度 U ±0.5%。AC380VQ/MX-XY 6105221-2011计算公式:U=(UM-UZ/UZ,式中 U 稳压精度 ,UM 输出电压波动极限值 ,UZ 输出电压整定 值。 7.4 纹波系数测量充电装置工作在 “自动” 状态, 调节三相调压器电压使交流输入电压在额定值的+10%,-10%范围内 变化,输出电流在 0%100%额定值范围内变化,输出电压在浮充电调节范围内的任一数值上,用数 字录波仪记录直流母线电压波形, 根据记录波形分析计算出直流母线电压的纹

16、波系数 ±0.5%。 纹波 系数是取直流电压中脉动量峰值与谷值之差 (峰值 -谷值 的一半 , 与直流电压平均值之比。 计算公式:=(Uf-Ug/(2Up,式中 纹波系数 ,Uf 直流电压中的脉动峰值 ,Ug 直流电压中的脉动谷值 ,Up 直 流电压平均值。注意事项:试验时应注意过电压保护和低电压保护是否动作,必要时作适当调整。7.5 充电模块并机均流实验均流将设备所有模块的输出电压均整定在浮充电压调节范围内同一数值上, 所有模块全部投入, 在 浮充电(稳压状态下运行。设模块总数为 n+1, 模块输出额定电流 Ie 。调整负载,使设备输出电流为 50%额定值 50%×Ie

17、(n+1 。测量各模块输出电流,并计算其均流不平 衡度 , 其值应不大于±5%。调整负载,使设备输出电流为额定值 Ie (n+1 ,测量各模块输出电流,并计 算其不平衡度,其值应不大于±5%。用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均流不平衡度 =100%×(模块输出电流极限值模块输出电流平均值 /模块的额定电流值当设备输出电 流为 nIe 时,将一模块退出运行,测量其余各模块的输出电流。并计算其均流不平衡度,其值应不大于 ±5%。7.6 保护及报警功能试验7.6.1 限流改变负载电流大小, 当电流超出整定的限流值时, 应具有限流功能, 限流整定值分三个等级分别是 : 10

18、0%、 50%、 20%额定电流。限流功能在:“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方式都有。7.6.2 过 /欠压保护及声光报警功能模拟直流母线电压过高、过低,交流电源过高、过低、断相,直流 内,待完成保护整定值校验工作之后,再将整定值改回到原来数值。7.7 微机绝缘监测装置7.7.1 参数校验调整控制母线电压、正对地电压、负对地电压,使其实际值与显示值之间的误差小于±1%。 6Q/MX-XY 6105221-20117.7.2 用电阻模拟接地检验用 25k 电阻接于每一支路和地之间,此时绝缘监测装置应能监测、显示和报警。用 25k 电阻接于正负母线和地之间,此时绝缘监测装置应能监测、显示和报

19、警。7.8 降压装置的检验7.8.1 参数校验降压硅链输出电压出厂时标定 220V ±2.5%。降压装置自动稳压检验方法:关掉所有充电模块 , 测量控制 母线电压是否自动稳压在技术指标内。降压装置手动控制降压检验方法:将降压装置设成手动控制方式, 测量控制开关在每个档位时的合闸母 线电压和控制母线电压。7.9 蓄电池容量校核7.9.1峡阳水电站只有一组电池,充放电试验一般结合全站停电时进行,全容量核对性放电试验,放电 时,放电电流不超过 10小时率的电流,即放电电流控制在 20A ,放电量应为额定容量的 80%以上, 放电 10小时单体电池终止电压 1.90V ,最低不能低于 1.8

20、0V ,放电后应立即转入电池管理,电池管理采用二 级管理监控模式,对电池的端电压, 充放电电流、 电池温度及其它参数作实时在线监测,可准确地根据 电池的充放电情况估算电池容量的变化, 还能按用户事先设定条件转入限流均充状态, 通过控制母线电 压来完成电池的正常均充过程, 并可自动完成电池有定时均充维护,均、浮充电压温度补偿等工作, 实 现全智能,不需人工干预。7.9.2蓄电池组放电期间,应测量并按规定要求记录蓄电池组端电压、环境温度、放电电流、放电时间 及蓄电池单体电压。 放电期间环境温度如果不是 25, 则需将实测容量 Ct 按以下公式换算成 25基准 温度的实际容量 Ce 。Ce = Ct

21、/1+K(t-25式中:t 放电开始时蓄电池温度,;K 温度系数, 10h 率容量试验时, K =0.006/;1h率容量试验时, K =0.01/。8检验总结报告8.1 GFM-200 2V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测试记录表 7Q/MX-XY 6105221-2011 8.4 绝缘监测功能检验表站名:峡阳水电站 测试单位:峡阳项目部 测试人 : 8Q/MX-XY 6105221-2011 99检 修 设 备 及 系 统 常 见 故 障 与 检 修 处 理 9.1防 雷 器 故 障 告 警:、 压9.1.1更换新的防雷器压敏电阻; 9.1.2 检查防雷器空气开关是否跳闸, 如果检查无其它问题后合上空

22、气开关即可, 检查压敏电阻辅助接 点是否松动,如果松动将此插头上紧即可。9.2 交流输入空气开关或模块交流空气开关无法合上,空气开关合上又自动跳闸。 9.2.1 空气开关本体损坏,需更换同规格空气开关即可。 9.2.2 装置或充电模块内部存在严重短路故障, 需重新检查装置或充电模块, 消除短路故障后方可合上 空气开关。9.3 充电屏蜂鸣器告警9.3.1 故障指示灯亮:查阅监控模块故障信息,按上述有关内容进行处理。9.3.2故障指示灯不亮:检查故障消音开关,在无故障状态下,如果消音开关在消音状态,将消音开关 设置到告警位置,蜂鸣器投“关” 。9.4、充电屏通讯中,控模块显示充电屏通讯中断,零散无

23、法采集显示充电信息。 9.4.1参照技术说明书处理流程执行。9.5、交流电压测量不到,交流电压输入正常,监控模块显示交流电压为零。 9.5.1参照技术说明书处理流程执行。9.6、交流电压测量不准确,监控模块显示的交流电压和实际电压有很大误差。 9.6.1参照技术说明书处理流程执行。9.7、防雷器故障,故障告警灯亮,监控模块显示防雷器故障告警。9.8、电池电压不能测量或不正确,监控模块显示电池电压为零或者测量不准确。 9.9、充电屏通讯中断,监控模块显示馈电屏通讯中断,无法采集。 9.9.1处理流程:按上述充电屏通讯中断流程处理。9.10、充电柜通讯中断,监控模块显示充电模块通讯中断,无法测量此

24、充电模块。Q/MX-XY 6105221-20119.10.1参照技术说明书处理流程执行。9.11、充电模块全部通讯中断,监控模块显示所有充电模块通讯中断,电池管理无法进行。9.11.1分析处理流程:检查充电模块和通讯模块之间的通讯线,在监控模块中,设置正确的串口地址 码和波特率。9.12、系统不均流,模块间输出不均衡,严重超过均流指标。9.12.1分析处理流程:检查充电模块之间均流线,对换充电模块的位置,如果仍然不均流,则更换严 重不均流充电模块。9.13、系统不转均充,系统进行电池管理时,不能进入均充状态。9.13.1分析处理流程:主要分析监控模块的设置,此外硬件特别是电池霍尔电流传感器的

25、检测误差可 能导致电池无法进入均充状态。9.14、系统均充不转浮充,系统进行均充时,不能转入浮充。9.14.1分析处理流程:主要分析监控模块的设置,查阅监控模块中电池管理参数的设置。此外硬件特 别是电池霍尔电流传感器的检测误差可能导致均充转浮充的条件难以达到,需要达到均充保护时间后, 才能进入浮充状态。9.15、监控模块背光显示屏不亮。9.15.1分析处理流程:监控模块的显示屏损坏,或者显示屏的背光电路驱动板损坏,更换监控模块。 9.16、监控模块通讯口损坏,监控模块的某个串口无法与下级设备进行通讯,串口损坏。9.16.1分析处理流程:作为应急处理,更换到其它空闭的串口上,并且更改相应的设置,

26、长期运行应 更换监控模块。9.17、绝缘监测装置通讯失败,无法采集绝缘监测装置信息。9.17.1分析处理流程:检查监控模块的波特率及串口设置情况,此外,绝缘监测装置通讯中断告警 30分钟后可传到监控模块,可以采用将时间向后设置一个小时的办法检验是否发生通讯中断。9.18、绝缘故障不上报,绝缘监测装置发生绝缘下降告警,但监控模块无告警信号。9.18.1分析处理流程:检查绝缘监测装置设置和监控模块设置。9.19 紧急故障处理9.19.1交流输入空气开关故障9.19.1.1现象:交流输入空气开关不能正常接入系统,充电模块不能工作。9.19.1.2原因:流输入空气开关损坏。9.19.1.3分析处理流程

27、:暂时切换到另外一路交流输入空气开关,待电池充满电后,关断外部交流输 入,更换损坏空气开关,如果两路交流输入空气开关同时损坏,应同时将两路外部交流输入电源断开, 更换空气开关, 在无相应配件的情况下, 可以直接将交流输入接入交流空气开关的输入端子上暂时供电 使用。9.19.2、充电模块交流输入空气开关损坏。9.19.2.1现象:单个充电模块无交流电源。9.19.2.2原因:三相交流空气开关损坏。9.19.2.3分析处理流程:同时关断交流输入的两路空气开关,暂时由电池供电,更换损坏交流空气开 关。如果暂时无相应空气开关备件更换,因系统直接按 N+1冗余设计,所以可暂时工作 N 个充电模块, 且设专人值守。9.19.3、防雷器损坏9.19.3.1现象:防雷器压敏电阻损坏,防雷空气开关断开,导致交流输入空气开关同时断开。9.19.3.2原因:过压或者雷击导致压敏电阻损坏,严重时瞬时短路导致交流输入空气开关断开。 9.19.3.3分析处理流程:防雷器压敏电阻或者气体放电管,确认线路无短路情况下,恢复空气开关初 始位置。 雷击情况下暂时无备件可以先不更换压敏电阻; 如果属于电网过压引起, 则应检查电源供电情 况。9.19.4、充电模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