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_第1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_第2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_第3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_第4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姓名:曹兴国 班级:机设c126学号:125950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排出的污染物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就是一个例子。土壤污染对人类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有害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统称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Zn)、铜(Cu)、镍(Ni)等元素。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如汞主要来自含汞废水,

2、镉、铅污染主要来自冶炼排放和汽车废气沉降,砷则被大量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过量重金属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镉、汞等元素在作物籽实中富集系数较高,即使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也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此外汞、砷能减弱和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影响氮素供应。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应特别注意防止重金属对土壤污染。四川某乡的重金属污染是众多污染区域、污染类型中的一个案例,是长江上游地区的小规模金属冶炼、加工为主要产业的地区的典型代表。该乡自1989年起发展小高炉炼铜业,这些小高炉均无环保设施,生产

3、采用的原料大部分为冶炼厂的下脚料,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生产中释放的大量烟尘未经任何除尘处理,直接排向空中。经过大气中重金属沉降而造成污染。过量的重金属会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发生病变,且重金属不能被土壤微生物所降解,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同时为生物所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体内积累,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有以下几种方法:(1)工程治理。工程治理是指用物理或物理化学的原理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有客土、换土、翻土和去表土。客土是在污染的土壤上加入未污染的新土;换土是将以污染的土壤移去,换上未污染的新土;翻土是将污染的表土翻至下层;去表土是将污染的表土移去等。淋洗法是用淋洗

4、液来淋洗污染的土壤;热处理法是将污染土壤加热,使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Hg)挥发并收集起来进行回收或处理;电解法是使土壤中重金属在电解、电迁移、电渗和电泳等的作用下在阳极或阴极被移走。工程治理措施效果彻底、稳定,但实施复杂、治理费用高、易引起土壤肥力降低。 (2)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新方法。主要是通过生物技术来治理污染的土壤,通过生物削减及净化土壤中的重金属或者降低重金属毒性。具有花费较少、对技术及设备要求不高等优点。它包括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其中微生物修复是利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等对重金属具有吸收、沉淀、氧化和还原等作用,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而植物修复是利用超积累植物或遗传工程

5、培育植物系统及其根际微生物群落来移去、挥发或者稳定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或者降低其毒性,从而达到去除污染、治理土壤目的的技术。根据环境介质和污染物的作用方式,可以把植物修复方式分为植物吸收、植物挥发和植物固定。植物吸收是利用超积累植物的根系去吸收一种或者几种重金属元素,将其进行贮存或转移到植物的茎叶,再进行收割茎叶的离地处理,以去掉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植物挥发是利用部分植物来促进重金属转变形态,再挥发掉。植物固定是通过植物的活动降低重金属活动性,让重金属不能被生物利用。所以,研究植物修复,重点要放在这几个方面:超富积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回收再利用;超富积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存在形式;超富积重金属的机

6、理及超富积植物种类优化。(3)化学治理方法。化学治理就是向污染土壤投入改良剂、抑制剂,增加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代换量和粘粒的含量,改变pH、Eh和电导等理化性质,使土壤重金属发生氧化、还原、沉淀、吸附、抑制和拮抗等作用,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其中沉淀法是指土壤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在介质发生改变(pH值、OH-、SO42-等)时,形成金属沉淀物而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有机质法是指有机质中的腐殖酸能络合重金属离子生成难溶的络合物,而减轻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吸附法是指重金属离子能被膨润土、沸石、粘土矿物等吸附固定,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化学治理措施具有治理效果及费用都适中,但却容易再度活化的特点。

7、目前,世界各国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先后总结除了上述六种修复方法,并且在这几种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拓展创新,有先后发现了很多在此基础上的子方法。但在如何将生物修复和物理修复科学地结合起来方面,目前缺乏深入的研究;对植物修复中涉及的诱导作用,如何避免二次污染,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缺乏研究;有关植物收获后如何处理的报道目前很少见到;另外,植物修复尚处于实验室和大田的试验、示范阶段,缺乏污染土壤的修复实践,与污染土壤修复产业化的形成相距甚远。当前在污染土壤防治措施方面,人们更关注生物修复、物理修复等技术措施,而没有对环境管理给予足够重视。其实,若管理理念能得到提升、管理技术能得到改进、管理手段能得到加强,土壤污染势头就能得到有效遏止,污染治理的压力就能得到缓解,因而有必要将管理措施提高到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首要位置,确立“防重于治”的原则。今后,我们更应在管理方法上下功夫,鼓励新方法、新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使用。 治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靠某一个单一修复技术是不行的,在具体治理过程中,要根据实际被污染的情况而选择措施。植物修复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技术,是目前最有效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