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弊端及对策_第1页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弊端及对策_第2页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弊端及对策_第3页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弊端及对策_第4页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弊端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论文以学定教 趣味识字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弊端及对策【摘 要】新课改为识字教学带来了很多理念和行动的变化,但是在教学中,识字教学“费时低效”、“学生畏难”等现象仍然存在。为此,笔者根据汉字教学有其独特性尝 试着从要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体悟,要置汉字个体于系统,要“理”、“趣”结合三方面进行识字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取得最佳的实效。【关键词】识字教学 体悟 理趣结合 主体性 实效 一、识字教学的现实弊端汉字是抽象的符号系统,但汉字又不是简单的图示符号,因为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一个独立的、生动的鲜活的精神世界。对汉字教学,小学语文界历来非常重视,经历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如:韵语识字、字理识字、注音识

2、字提前读写、听读识字、字根识字、字族文识字、电脑识字等等,取得了很多的经验和成绩。但纵观现实普通小学的识字课堂,仍存在诸多弊端。1.重理性轻体悟新一轮课改为识字教学带来了很多理念和行动的变化,但是我们习惯于用识字量的多少来衡量。识字教学“费时低效”、“学生畏难”等现象仍然存在。什么原因造成的?是过分的理性导致课堂教学的程式化、功利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识字量有明确的规定。为完成识字目标,教师采用的识字教学方法大多局限在教法层面,不少汉字音形义脱节,一个一个地认读,一个一个地辨形、释义,同时,在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讲解占的时间长,而学生亲自观察分析、比较识字过程少,学生参与识字的竞争

3、意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这样重理性轻体悟的识字教学,仍然是消极的汉字识记,学生不但不会迁移运用识字规律和方法,而且即便暂时记住的汉字也容易遗忘。其实,成功的识字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2.重个体轻系统纵观现实的识字教学,大都是随文教学进行,是分散的、无规律的。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第一册,在汉语拼音阶段,已出现了一些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就认识部分汉字,将学拼音、识汉字结合起来,缺少体现识字规律的课文。新教材虽然在语文园地“我的发现”里编排了一些体现识字规律归类识字课。但相比较整个单元的识字学习,这样有规律的归类识字学习,分

4、量明显不足。课标特别强调要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教师“教教材”的现象有明显改进,但要实现人人“用教材教”,达到自主整合教材,根据学习需要进行开发或重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大多数课堂的识字教学,仍然走着“随课文学习,或相对分散,或相对集中的识字教学的路子”,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学生认识了、会写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已完成,而对于与这节课认识的生字相关的“近亲字”没有进行比较、鉴别。3.重趣味轻理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老师都明白这理。因此汉字的教学,只要学生学得有趣,能够准确识记就可以了,不必拘泥于遵循汉字的理据性。

5、教学中,游戏识字、儿歌识字、情境识字、谜语识字等形式不一,有的任由学生随意拆分汉字,利用编顺口溜等趣味形式进行记忆,有的老师甚至自己率先如此垂范。诚然,单从记忆个别汉字字形的需要出发,我们有时可以进行创造性地分析和解释汉字,但是“趣味识字法”必须慎用,否则会导致学生对汉字及汉字所体现的文化的误读,而这种缺少科学性的误读必将不利于学生长期的汉字学习。二、识字教学的改进策略1. 要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体悟中国的方块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蕴含着美好生活的追求,每个汉字从创造出来,都是有理可循,有源可溯的,具有“理据性”的。汉字教学有其独特性,汉字的笔画名称、结构名称、笔顺规则等是有一定规范的

6、。笔画是汉字构形的基本单位,笔画的不规范将直接导致字的不规范,因此,教学时我们不能把笔画“横”说成“一”,也不能把“左右结构”说成“左右并排”, 汉字的笔顺是有一定规则的,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决不能随心所欲,尤其学生刚刚练习时,不要急于写很多的字,重点练习横、竖、点、撇、捺等基本笔画,这时的要求一定要严格,横要平,竖要直,撇要出尖,捺要有角。但是这些科学的规范的汉字识写基本要求,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采取一些合理方法,引导学生自主体悟,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活动达到识字的目的。一个汉字都具备一定的形体读音和意义,并且大多能通过字形提供音和义两方面的信息,因此,识字教学往

7、往让学生习惯于字形分析,却很少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同样有许多规律值得我们总结和交流。比如在同一偏旁部首的字群内,它们也自成规律,互结字伴,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将这些字分门归类,像在三点水的偏旁里,大概有四百多字,学生观察分析搜集将它归成以下几类:水名或地名漳浙沪渭潼淮表示水的声音沽淅沥潺淙水的自然载体江河湖泊海洋沟池水的的静态形式清洁浑浊污沌洌澄澈水的动态形式涨流淌注泻漏溢滤可见,只要潜心研究,几乎所有的偏旁部首内的都能归到它们相应的门类中去,剩下的为数不多,这对识字教学中的近义词或同义词的辨析带来极大的方便。再如“争、净、建”等汉字,“横”中间都有纵向笔画,那

8、横就要出头。而“妇、当、碌、归、寻”等汉字,“横”没有纵向笔画,那横就不出头。这是针对“ 横 ”部件中第二笔的横在何时出头的问题,学生经常会搞错,今天订正了,明天照样出错。学生通过把带有“横”部件的字都找出来,进行辨析发现的。了解这些规律,识记起来也就准确、方便了。另外带有“月”的汉字“肌、期、育、肩、肿、肾、背、胜”等,“月”的第一笔到底何时为撇,何时为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归归类,就发现:“月”作偏旁无论在左边还是右边,第一笔都为撇(肌、期、胜、肿等),而在下方,第一笔则为“竖”( 肩、育、背、肾等)。让学生把这些汉字放在一起去观察、辨别、感悟,就能

9、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的识字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2.要置汉字个体于系统中我们的汉字不是零乱分散的单个符号,而是有着诸多内在联系的“集成块”。如:“秉”是一手持一禾,“兼”是一手持两禾,“首”是人头部的象部,“县”是倒挂的首,即“悬”的古字。汉字虽然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但主要是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种方法构成的,形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在这个系统里,是有清晰的路径的。形声字中一个字根“区”字两个读音(q、ou),正好分成“驱躯岖”和“欧呕鸥殴瓯讴”两组读音系列。按照形声字的构字理想,一个表示读音的字根,可以类推出几个或几十个读音大致一样的字。如

10、由“几”所组成的字“肌饥矶叽讥玑虮”等基本都读“几”的本音,而且我们可以根据它们每一个字的偏旁部首揣摩其大概意思。识字教学如果都能从汉字中找出音形义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将给学生节省多少识字的经历和时间。在具体教学时,必须根据不同类别的汉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象形字,简单画出事物原形,和汉字进行比较识记;因为多数汉字最初是以图画形式出现的,而后逐步变化以笔画形式呈现。如“子”小篆写作“”,上面象小孩的头,中间横着“一道儿”是小孩的腿。在教学像“子”这类“由画到字”发展变化特点的字时,就要运用课件或直观的手段,通过形象化演变,让学生感受从画到字的演变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指事字可以让学生观

11、察,结合动作演示等,体会其意思;会意字基本上是由两个部件组成的具有新意义的字,所以释义就成了会意字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识字教学,如果学生在汉字的不同学习方法中,体会、感悟到类别的差异,总结归纳建立类别系统,教师拾回开启汉字教学便捷之门的钥匙,寻找学汉字的科学方法,这样的识字教学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汉字形旁具有表义功能,具有相同形旁的汉字,往往具有共同的义类属性。根据这种性质,通过对偏旁义符的分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字义有进一步了解,同时对认识字形、增强结构观念,也能起一定的作用。例如,教授“姨”时,可以讲明,“姨”字左边是女字旁,是从汉字“女”字变化而来的,它是一个形旁,凡有女字旁的字

12、大多和女人有关。这时,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女字旁的字,学生就可以联系到“妈、奶、姐、妹”等,甚至可以适当补充其他未学过的女字旁的字,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女字旁汉字的系统。3.“理”、“趣”要结合从古人的“六书说”,我们知道,中国汉字始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但由于汉字发展时间跨度之长,古代祖先创造字形和赋予其字义的初衷与当今的字义有较大的区别,古字和今字之间的意义,既非引申义,也非比喻义。如:“再接再厉”,它是“砺”的古字,意谓磨砺好兵器,准备接受新的作战任务。按常规思维去理解,势必写成“鼓励”的“励”。字形方面,由于当前社会上在使用文字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乱造简化

13、字、乱写错别字等。笔形由圆转弯曲的线条变成方折平直,笔画总体减少,结构简化;字音方面,尤其是铺天盖地的琅琅上口的商业广告词,充斥其中大量的异体字、谐音字,极易对小学生产生误导。如药品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胃,你好吗?”商店招牌中隐藏着大量的繁体字、生造字等、也给学生的课外识字活动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泛用异体字和谐音字,声韵调与古汉字的声韵调之间也存在很多不一致的现象;字义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意义扩大、缩小、消失、或转化的现象。因此,现代汉字的教学,汉字讲理必须把握好度,“理”和“趣”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汉字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是同音字和形近字。由于学生对于汉字部件的表意功能缺

14、乏了解造成的。如“既”和“即”, 先让学生明白它们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在甲骨文中,这两个字左边都是用来盛食物的容器,里面盛满了食物。“即 ”字的右半部分“卩”是一个跪坐着、面向食物的人。“即”的 本义是“准备吃食物”;引申义大都表示“还没有开始进行”的意思,如“走近、靠近,马上、立刻”等。“既”的字右半部分“旡”也是一个跪坐着的人,不过他的头向背后扭转,不再看摆在面前的食物,表示已经吃饱了。准备离开的意思。“既”字的本义是“完、尽、结束”等;引申义大都表示“已经发生过、进行完”的意思,如“已经”等。明白了这两个字的理据性,再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编顺口溜等帮助记忆。“既”字学生这样编记:“吃饱了,打

15、个嗝,坐下来(指最后一笔竖弯钩),歇一歇”;而“即”字,却是这样编记的:“肚子饿,站直了(指右边的一长竖),有美食,快快吃”。学生能准确识记字形后再进行选字填空、扩词、听写词语等汉字的语境运用,学生就不容易出错了。如偏旁示字旁和衣字旁。学生常会混淆,主要学生不了解这两个偏旁表示的意思。为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在讲解这两个偏旁时须要对其追根溯源。有位老师这样教学示字旁:老师首先指导学生学习“示”,告诉学生“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写成“T”,横表示天,竖表示神仙从天而降。后来在横上又加了一横,表示在天上方;下边竖也加了两条,变成三竖,表示日月星三神。这就变成了今天的“示”。由这个字变成偏旁“”。汉

16、字中凡是与神有关的字大多由示作偏旁或部首。比如:福(意为向神祈求幸福)、祝(祈祷求福)、社(意为土地神)等。显然,教师在教学示字旁时,也在介绍古代传说,介绍造字过程,通过这样的“理”、“趣”结合,学生就不会将示字旁和衣字旁混淆了。“理”、“趣”结合是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识记汉字采用字理的基础上趣味解说、适切的联想等方法,对一些汉字追根溯源.一边体会祖先造字的良苦用心,一边了解古代社会有关风俗民情、生活方式,从而增长知识,培养识字兴趣。如“妻”字反映抢婚的风俗,“民”是奴隶社会的产物。“男”和“妇”分别由“田、力”和“女、帚”组成,意即男人是致力于田野农耕,女人分工打扫擦洗的劳作,这正是人类早期性别劳作分工社会的反映。在学习汉字时,教师挖掘汉字文化,探究汉字构字规律,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汉字的快乐。 总之,汉字是中国的脊梁,热爱汉字,从识字开始,汉字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汉字放入系统中整体考察,教学时注重“理”、“趣”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方能取得最佳的实效。参考文献:1严 虹.把汉字分析的生动形象些.小学语文教师,2009(6).2谢远品.明确要求注重实践科学指导.小学语文教学,2004(3).3周建国.阅读指导课的研究与探索.吴江教育研究,2008(5).4种启泉.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