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与无的辨证_第1页
有与无的辨证_第2页
有与无的辨证_第3页
有与无的辨证_第4页
有与无的辨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与无的辨证黑格尔哲学与老庄哲学比较黑格尔在逻辑学的“有论”部分开首关于“必须用什么作为科学的开端?”的论述中,科学是以单纯的直接性为开端的结论。在小逻辑中则更简明扼要地指出:纯有是逻辑学的开端。哲学的认识论和逻辑学,用黑格尔式的语言来说,是在于展现客观精神形成的历史进程和建构客观精神实体结构的逻辑框架。这样的展现和建构的任务在黑格尔庞大的哲学体系中是由几个组成部分来完成的,因此,黑格尔对哲学的开端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就整个思辩哲学体系来说是以绝对理念即客观精神为开端,就精神现象学来说是以感性确定性为开端,就逻辑学来说是以纯有为开端。由此可以看出,“纯有”的概念在黑格尔逻辑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然而这里的“有”在某种角度来说又是一种“无”,由此可以看出“有”和“无”有着微妙的关系。其实这种关系在古代中国道家哲学中也有类似的阐述。1、有与无的起源中国古代就有“浑沌”一说,“浑沌”既是有又是无,它是无中孕育着有的一种状态,“浑沌”这个概念和黑格尔所说的“纯有”概念类似,而“浑沌”这种状态则和“变易”有着共通之处,这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有无相生的思想基石。道家老庄哲学正是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道德经开篇就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以前的许多注解中,往往把“道”和“名”解释为贯穿于天地的亘古不变的规律。但在我看来,“道”是为天下万物所共有的属性。而在老

3、庄之后,名家的诸子们已经把“名”分为了“形象之外”和“形象之内”两个部分,从而使“名”跳出了大千世界上纷繁万象,进入了一般的抽象领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庄学说中的“道”和“名”极有可能是一种对万物的抽象。与此同时,老聃还提出了“道隐无名”的说法。在这里,我们惊奇的发现,如果把“道”当成客观存在这一物质的本质属性,把“名”当成各不同范畴的每一类物质的共同特征,也是说得过去的;而如果是把“道”当成一种存在的绝对规律,把“名”当成绝对真理下的一般真理,那么绝对真理“道”就隐匿于一般真理的“名”之中,且不可名状,只能无限的接近,则两者就更是奇迹般的吻合起来。 在道德经中“大象无形”中的“象”和“

4、形”替换作“有”和“无”,就成为“大有即无”。同理,大有者无所不有,无所不有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有则无有,故大有则无有,大有即大无。所以,在“大象无形”的思维层次上,“有”“无”不是相反相成的,而是同一的。“有”“无”同一,“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由此而论老子·四十章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生于无”的含义是:因为“有”和“无”是同一的,“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所以“有”才能生于“无”,“无”也才能生出“有”。说“无”,是就天地万物的起源而言;说“有”,是就天地万物的演化而言。“有”“无”同一,所以天地万物的起源与演化也同一。此处的“有”和“无”,

5、都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从形而下的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天地万物的起源上溯到“母”、“始”,或“恍惚”,或“浑沌”,而“浑沌”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所以形而下的概念就上升为形而上的概念,就是“有”和“无”。王安石老子注:“无者,形之上者也。有,形之下者也。”王雱老子注说:“道有二物,自形而下,则阳尊而阴卑。自形而上,则阴先而阳后。”赵实庵老子解也说:“道可道,形而下者之谓也。非常道,形而上者之谓也。”在形而下的意义上,我们并不能说“无生有”或“有生于无”,因为无不可能生出有。但是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我们就可以说“无生有”或“有生于无”,“生”字为生出之意,但此处的所谓生出并非实有的生出,而是逻辑上的生出

6、。并非由“无”生出了“有”,而原来的“无”仍然是“无”。“有生于无”系指逻辑上的先后、概念上的因果而言。如果一定要用通常的语言加以表述,则“有生于无”的“生”可以理解为成为的意思,“有生于无”意犹“无成为了有”或“有成为了无”。“无”成为“有”时,并没有一个原来的“无”仍然在那里,与这个“有”相对。这个“有”就是原来的“无”,二者是同一的关系。庄子的所谓“有始也者”与“有未始有始也者”之间的关系,还有“有未始有始也者”与“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之间的关系属于分化的关系。这一点在齐物论的同一段落里面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一与言为二,二与也为三。自此以往,历巧而不能得”其实,这与道德经里面关于“道

7、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表述是等价的。紧接下来,庄子又写道:“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从“未始有封”“有畛”是一个分化的过程,从“不辩”到“辩之以相示”同样是一个分化过程。“齐物论”这一章里面的各个哲理性寓言,从朝三暮四到庄周化蝶都应该被视为是对于异化过程进行逆转的企图,虽然这种逆转在现实中始终是一种梦幻,正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也就是为什么“齐物论”以梦幻结束的寓意所在。黑格尔认为, 在与主观概念的同一性中建立起来的方法,也就是概念本身的规定,对这些规定应作为方法的规定来考察。而对方法

8、的考察必须从开端来开始。如所周知,逻辑学的第一开端范畴是“纯有”。所谓“纯有”就是撇开了各个或各类事物的任何特征而仅仅指谓一切事物都是存在着的这个最普遍、最一般的共同点。它除了一般地判定“有”(存在着)那么一个东西之外,再也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规定性。它是一个摆脱了任何可陈述于开始的逻辑范畴。对于这样一个开端,擅长于辩证地思辩的黑格尔给我们指出,正因为纯有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规定性,所以对于人的认识来说它就逻辑地等同于纯无;只有当纯有具有某种规定性时它才能不同于别的东西,才能是“有”。这也就是说,纯有这个范畴本身包含着与自己有差别并与自己对立的方面“纯无”。同样,纯无也并非绝对地没有,它只是一种空虚的

9、“有”。这也就是说,纯无这个范畴本身也包含与自身有差别并与自己对立的方面“纯有”。由于这两个范畴之间这种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的存在,就使得它们都具有一种“内在的不安息”性,即各自向对方过渡的不稳定性和变易性。“有过渡到无, 无过渡到有, 是变易的原则。”“所以,它们的真理是一方直接消失于另一方之中的运动,即变”。这也就是说,纯有之所以能够在人的思维活动中显现自己,是因为它具有了第一个具体的规定性变易。换言之, 在变的范畴之内, 纯有是有别于纯无的,因为在这里它是规定了的有。这样,通过对两个最原始、最抽象的范畴的内在矛盾的分析, 统一了纯有与纯无的变易这个范畴使作为一个对原始矛盾的综合解决方法出现

10、了。前面说过,方法就是概念的自身的运动。因此,黑格尔说:“变易是第一个具体思想,因而也是第一个概念。反之,有与无只是空虚的抽象。”这就是说,变易这个范畴是辩证思维的始基实体具体概念的最初显现。这种具体概念“并不是简单的形式的统一,而是有差别的规定的统一。”这种统一“在于把对立的双方包含在自身之内,作为两个观念性的环节。”变就是有与无的统一,有与无是包含在变之中的两个对立的观念性的环节,是两个“空虚的抽象”的范畴。所以对思维客体结构的逻辑框架的建构来说,单纯的有与无都不能提供任何推演的模式。只有在变易范畴之中,有与无作为正、反二个环节,才为整个逻辑学提供了第一个三一体。这样,最基本的逻辑范畴体系

11、的框架建构原则便从其中产生了。这是因为“三分法的前两环节是抽象的、不真的环节, 它们正因此而是辩证的,并且通过它们的这种否定性把自身造成是主体。”这就是说,正是借助于“辩证的否定性”,三一体的第三个环节的综合作用才得以完成。正如变易这个范畴只有通过纯有把否定方面纯无结合到自身中来才能形成一样。因此,这种辩证的否定性是推动概念循着正题、反题、合题这样三项式运动、发展的契机。它是“构成概念运动的转折点。 是一切活动生命的和精神的自身运动最内在的源泉,是辩证法的灵魂,一切真的东西本身都具有它,并且唯有通过它才是真的。”这就是说,这种辩证的否定性是建构思维客体结构的逻辑框架的基本原则。二、辩证分析庄子

12、的辩证法的本质在“齐物论”里面的一段话表达得最为清晰:“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很清楚,庄子的立足点在于现在,并且从现在开始沿着与时间箭头相反的方向逆推。在这一点上,庄子的辩证逻辑也就是道德经里面所表达的逻辑:“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胃道纪。”显然,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科学家还是哲学家,都只能从他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来了解世界极其本原。古生物学家必须首先研究今天存在的生物;不熟悉现代史、近代史的人不可能研究古代史。由今及古,而不是以古非今,这是中国经典哲学家的基本出发点。老子·道经

13、3;二章的“有无相生”与四十章的“有生于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以相混。“有无相生”属于形而下之“器”的层面,是老子所否定的。其中“有无”是一般名词,是相对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而存在,相反相成,互为消长,而不能互相取代。“有生于无”属于形而上之“道”的层面,是老子所要阐明的主要思想。其中“有无”是抽象概念,是同一的关系,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无生有”或“有生于无”是就逻辑上的先后而言,实际上无生有就是无成为有,有生无就是有成为无。文章从“有无相生”之“生”为生存之义、“有无相生”属于相对的逻辑思维层次、“有生于无”属于绝对的逻辑思维层次、“有生于无”之“生”为生出之义、老子·道

14、经·二章的结构和次序问题五个方面作了论证。老子讲:“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经·十一章)这里老子认为“无”“有之用”,因为只有无这种状态才能容纳有,才能创造有,然而这种无不是单纯的无,而是一种有的载体。老庄二人相较,给人的感觉是老子多讲阴阳,庄子多讲有无。阴阳是“器”、“事理”的层面,有无是“道”、“道体”的层面,二者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如此,庄子讲有无,其学术渊源也是本之于老子的。黑格尔的逻辑学是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者同一的体系。在逻辑学中,本体论和认识

15、论是紧密不可分地结合在同一个概念推演过程中的,它们都指向同一个目的,即从根本上解释世界,找出现实世界之必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的根据,说明世界的本质之是,论证现实性和合理性的统一,并为理性的探求确立一个终极意义上的价值取向。逻辑学所确立的解释世界的基本观点是确认概念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根据,是现实世界必然进展的内在目的和实体性力量,现实世界是概念各个规定性的展开和客观化及扬弃主客观的外在对立的过程,作为概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即思维和存在的绝对统一的善和自由是世界必然进程的究竟目的和主体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逻辑学把概念认作终极存在,它对世界的解释是以概念这一终极存在的展开和推演的辩证运动来阐释的,因而

16、它对世界所作的解释是一种终极意义上的解释,而这种以终极存在的逻辑推演来解释世界的方式既规定了逻辑学的本体论性质和内容,也规定了逻辑学作为认识论的基本性质和内容,并且表明了逻辑学作为认识论与作为本体论实际上是同一个解释世界理论的两个方面。同时,逻辑学把作为事物本质的概念之由潜在到真在或实在的辩证发展过程展开为主客体的矛盾运动,并把扬弃主客观的对立、实现主客观的统一设定为这一过程的目的,从而在本体论、认识论和目的论的基础上确立了理性对善和自由的终极性的价值追求。逻辑学因此最终引导到价值论,使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合而为一。 确立概念为事物的本质,是概念论乃至逻辑学作为本体论的最根本的观点,对事物、

17、世界的一切解释都是建立在这一观点上的,一切实存着的东西都被看作本质的表现,从而被看作概念的外在化。概念论的这一根本观点是建立在本质论所确立的本质先于存在、设定并决定存在的原则之上的。不过,本质论还只是在同一与差别的关系这一抽象的层面上确立本质作为实存的根据,从本质所特有的反思性质和本质的必然表现来论证这一原则的。在本质的阶段,概念仅被当作普遍性的形式来表述事物本质的相互反思的规定性,它们只是在客观逻辑的意义上被使用,“只是特定的概念,自在的概念,或换句话说,是对我们来说的概念”。只是到了概念论,通过概念的三个环节即普遍性、特殊性和个体性的展开和推演,形成向客体即具有普遍性于其自身内的表现为直接

18、的存在或实存的个体事物的过渡,才表明了概念不仅是主观思维的形式,而且是事物的本质,事物作为概念的特殊化和客观化才是其直接存在和实存的真理。可以说,对“主观概念”的论述是逻辑学的概念本体论的真正确立,因而是逻辑学的核心。在这里,确立概念本体论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诉诸普遍概念的特殊化,借助概念的普遍本性由特殊性通过否定的自身回复使自身成为个体和个体事物通过特殊性而提高到普遍性的推论,表明概念作为包含特殊性于自身内的普遍性即是真正的个体,而客体、存在是概念各规定性的分化或特殊化,现实的个体事物则不过是概念的普遍性、特殊性和个体性三个环节之展开了的统一;另一方面诉诸主观概念的客观化,把概念的特殊化同时看

19、作客观化,以此表明“存在是概念的外在化”,客体即是概念的直接存在或外部实存,或者说是作为客观性实存着的概念。这样,概念作为存在的本质也就确立起来了。3、综述可以看出,黑格尔的逻辑学与中国老庄哲学有着极为近似的理论起源。虽然二者在表述上或者说理上有一定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人文环境以及文化渊源不同所影响的,但他们的理论内核是统一的。在黑格尔看来,一切具体科学都有各自的确定的对象和有限的范围,这些对象或范围都是武断的“假定”,是现成的,因此它们的开端是不言自明的。唯独哲学是以思维为对象,无论以哪个环节作为开端都不会是武断的“假定”。一方面作为开端的环节是后继各个环节的出发点和根据,没有开端其后继各个环

20、节无从得以逻辑地说明;另一方面作为开端的环节又把后继的各个环节作为自己的内容,当完成了对最后的环节说明之时也即回过头来对开端的环节的界说完成之日。开端即终结,终结即开端,两者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圆圈。这就是“科学的进展的路线自成一个圆圈”的意思。由此之故,作为圆圈的环节之一的开端必须是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这就是作为哲学体系的开端的独特之处。黑格尔在逻辑学和小逻辑中都强调指出:“无论在天上,在自然中,在精神中或任何地方,都没有什么东西不同时包含直接性和间接性,所以这两种规定不曾分离过,也不可分离,而它们的对立便什么也不是。”可以说,这是黑格尔关于逻辑学的开端论述的核心思想。老子不是把道的运动看作

21、是向前发展的过程,而认作是一种否定性的逆向运动,即向道的复归运动,这就叫“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第二十五章,所以“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第十六章。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归结为向没有矛盾规定性的本始的“道”的复归,这和黑格尔的“圆圈式运动”非常类似。老子认为,面对矛盾应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四章。所谓“挫锐”、“解纷”、“和同”的实质就是要用统一来消解矛盾,最后达到无矛盾的“玄同”境界。他反复申述的“无为”、“不争”、“抱一”等道理,从方法论上看,就是教人如何消解矛盾的手段。因此,老于反对矛盾斗争,主张贵守“素朴”、“柔弱”的原始和谐状态,认为这才是理想的永恒存在状态,否则,事物经过矛盾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使自身走向衰亡(“物壮则老”。老子认为明智的人关键是要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这种规律从而主动地避免出现这种结局。至于庄子,他虽然也承认有矛盾对立和差别,但认为那只是相对的有限的,从绝对的无限的“道”的立场上看,万物都无所谓差别和对立,任何矛盾的差别和对立都可以在齐同万物、浑沌一体的“道”中消融掉。庄子把老子极力抹杀矛盾、追求同一境界的思想倾向推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