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教学_第1页
口腔正畸教学_第2页
口腔正畸教学_第3页
口腔正畸教学_第4页
口腔正畸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First order bend(第一序列弯曲)水平向排列通过外展或内收方式来实现,也是第一阶段中排齐、整平的重要内容,排齐与整平:1,弓丝:有三类:a,N-T 丝弹性好 b,溴丝 (不锈钢圆丝) 有一定的刚度 c,带曲不锈钢弓丝:带各种矫治曲的不锈钢弓丝弹性变大弓丝选用原则:a,由弹到硬 b,由细到粗注意:1) N-T丝从0.014到0.016使用全程一般应在三个月左右。2) 在N-T丝使用阶段一般不使用牵引力进行牙的移动,因弹性大刚性小不足以支持其定向移动在排齐整平过程中,倾斜移动较整体移动容易2,托槽与结扎托槽:据结扎翼体量的多少可调节矫治力的大小及方向结扎:钢丝结扎:不锈钢丝结扎,主要

2、通过结扎翼体量的多少结扎紧密程度及弓丝入槽是否完整来调节矫治力上的大小结扎不产生矫治力,而是通过弓丝回弹而产生矫治力弹性结扎:指用弹力圈或链状橡皮圈结扎既可以通过弓丝形变产生矫治力又可通过橡皮圈的弹力作为矫治力在N-T丝上用弹性结扎相当于最紧密的钢丝结扎。两种结扎的区别:弹性结扎产生的结果是矫正弓丝与托槽之间有较大的摩擦力牙沿弓丝移动受限。同样的弓丝在不同的托槽中以同样的结扎而产生不同的摩擦力树脂托槽陶瓷托槽金属托槽故性能最好的托槽为金属托槽3结扎方式的组合:单侧结扎单翼结扎Eg:A2B2反合(宋宝琪)1) 先结扎单侧A2以解除反合后再结扎另一侧进行反合矫治2) 双侧同时结扎近中或远中翼体产生

3、旋转力而达到矫治目标4,开展间隙的方法:推簧:长度为减去两个牙的阻力的距离+1mm要开展间隙处两侧牙的托槽的近远中距离+牙阻力长度+1mm5,双丝弓当多数排齐为解决个别牙时,换用溴丝后,再在未排齐牙的前后3-4个牙上用N-T丝同时结扎,再排齐该牙。Second beng:第二序列弯曲主要解决垂直向,主要是整平(把过陡的spees曲线较垂直状态)I. 位移量:几种学派Tweed认为:下颌中切牙位置是关系牙齿排列稳定的关键即:Tweed三角法,下颌中切牙是从头影测量中获得,一般认为:下合弓、下牙弓相对较稳定,而上颌相应变化较大,如:扩弓、矫正则以下颌为依据。适量改变上颌以迅速稳定咬合关系,亚历山大

4、认为:下中切牙排列位置在95-105度之间为稳定。2, 下切牙的各种相关位移关系1) 当c1d1唇倾1°大约可增加1mm间隙2) 当c1d1内倾1°大约可减少1mm间隙3) 当c1d1升高1mm大约可增加1mm间隙4) 当c1d1压入1mm大约可减少1mm间隙(指L1点与FH平面舌线间距增加或减少1mm距离)3, 应用技术:即打开咬合的方法1 摇翼弓最为常用的方法制作:1,材料:0.016mm以上的N-T丝或溴丝 不锈钢弓丝 效果最好的为方丝 大小判定:据患者反应,临床效果来判定力量调节:调节曲度大小而达到目的临床作用效果:以纠正spees曲线曲度为例机制取决于4方面:纠正

5、深覆合;纠正开合纠正深覆合:下牙弓压低or和下后牙升高,包括三种类型的方式:下切牙压低,下切牙压低+后牙升高;后牙升高技术特点:磨牙后端结扎起重要调节作用,后端不结扎后端不结扎产生的主要效果是下前牙唇倾及压入的混合效果。唇倾1°压入1mm一 后端不结扎唇倾原因:1单个后牙支抗 单个前牙,故前牙移动较后牙容易。2倾移动较垂直移动容易3前牙产生倾斜移动后矫治力衰减曲度矫正主要是靠唇倾而达到的二,末端结扎临床效果主要是后牙升高因为:弓丝长度恒定,颊面管近远中到切牙唇面长度一定,故下前牙不被唇倾后牙升高,前牙压低后牙升高所需间隙主要来自 牙弓扩大牙弓扩大所需间隙计算:下合6近中尖的近远中宽度

6、约等于两个双尖牙宽度测算出spee s曲线的曲度值除以6则为每个牙需向颊侧移动的量:主要指下合45及6近中尖颊向移动,同时要据上颌磨牙关系(即咬合关系)看上合是否需同步扩弓。牙弓扩大指下合45及6的近中尖若纠正spees曲线曲度的拥挤量所需间隙大于2.6mm扩大后的牙弓将不稳定该情况应考虑拔牙进行减数治疗。单纯的末端结扎产生的实际效果为:前牙压低及后牙升高三,后端结扎+上合平面导板需配合后牙合间牵引Spees曲线纠正主要是后牙升高,即上下合456以箱状橡皮圈牵引纠正spees曲线过程中,配合II类牵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步骤只能在硬弓丝上进行四, 其他方法:弓丝上做各种曲,升高.压低曲度,对于

7、单个牙的降低or升高临床效果较肯定。 ?存照描:标准正位180°测位 90°斜位 45°口腔内:正位ICP位测位:显示6关系(两侧)大张口:显示腭弓 临床治疗第二期关闭间隙1) 主要用于拔牙病例1, 进行第二期的条件:1) 牙列基本排齐2) 唇.颊.舌向错位已经得到纠正3) 单个牙垂直向也得到纠正4) 扭转牙也得到纠正5) 斜轴基本得到纠正6) 合曲线可能没有得到完全纠正,打开咬合可能会会贯穿整个矫治过程2, 关闭间隙的目的拔牙矫治的目的1) 消除拥挤2) 内收前牙3) 协调磨牙关系 关闭间隙的方法:在第一期目标完成后,首先应使用弹性大,刚度差的弓丝,eg:N-T

8、丝多股细丝,而应换用弹性小,刚度强的弓丝,此类弓丝称为基本弓丝 弓丝与矫治力的关系:以弓丝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力作为矫治力以一定刚度的弓丝作为矫治移动的支持和引导,附加外源性的力量予以实现。外源性的力包括:橡皮圈;链状橡皮圈;N-T推拉簧禁止在N-T丝上做关闭间隙的牙移动.3,关闭间隙的方法:应根据矫治计划与支抗设计原理,确定前后牙的相对位移的量,应在换弓丝后三周以上使用更为合适,0.018系列托槽用于33牵引后移一步法关闭间隙0.022系列托槽一般适用二步关闭法先将3移位到5接触后,再同时内收22,当拉3向远中过程中,为避免前牙散在间隙,可将22“8”字拴结。4,关闭间隙的软件条件及可能有关的硬

9、件条件1) 尖牙远中拉钩:牵引柱指向龈方,使矫治力力点的位置接近被移动牙的抗力中心,有利于尖牙向近中的整体移动。(Franslation)整体移动冠、同向等量的移动方式2) 弓丝的制作:侧切牙远中制作牵引钩,常规弓丝在带环近中做offset,offset起点与颊面管不能小于3mm在整体内收前牙时,每次复诊时都应检查offset颊面管之间位置关系,予以适时调整。5,关闭间隙的力量:一般来源于附加力1) 橡皮圈:颌内牵引(5/16橡皮圈),位置:3拉钩or弓丝牵引钩6江中拉钩;颌间牵引:3/8。2) N-T拉簧3) 链状橡皮圈4) 口外力:eg:Headgear(头帽),口外力系统,常用:丁钩6,

10、保证间隙关闭效果的处理措施:1) 使用刚度好的硬弓丝作为支抗弓丝,最好为方丝2) 合适的矫治力点以及正确的使用力点:力点越近牙颈部,则越易产生整体移动3) Gable曲:曲尖指向合方,每增加5°力量增加总力量的1/3多,关闭间隙可要维持牙根平行,减少复发。7,关闭曲关闭间隙:只用于两侧总间隙量小于35mm时 特点:无摩擦关闭,是利用牙弓的移动而到达目的。外源性矫治力的使用技巧一、 基本条件:口内力系统:A,橡圈类:牵引及链状橡皮圈B,金属类:N-T推簧及N-T拉簧口外力系统:Headgrean+丁钩,弹力橡皮圈牵引二、 矫治力的使用技巧:以3向远中移动为例条件:1、 弓丝大小规格一定

11、2、 托槽规格一定3、 托槽与弓丝之间完全屈服(即托槽与弓丝结扎在一起时,弓丝平整不产生形变也指在正常条件下,结扎后弓丝对任何牙不产生矫治力)4、 在牙移动过程中除线性摩擦力外无其他阻力产生i. 使用牵引橡皮圈移动牙的特点:一定选用5/16 3/8 1/45/16 :常规合内牵引3/8 :颌间牵引1/4 :?牵引特点:牵引力较小按照轻力牙移动的原则临床上由于6与5支抗值总和明显大于尖牙,轻力牵引时可发生更多远中移动和较少的磨牙,双尖牙近中移动,因此常规条件下该牵引方式可满足中度以上支抗设计的临床需要。ii. 链状橡皮圈只用于颌内牵引使用方式:a.间断使用:跳过一个或几个牙使用,尖牙初始移动时常

12、用;b,连续使用:一个牙一个橡圈间断牵引的使用方法:一般将链圈拉长34mm所产生的矫治力可以维持一个月,并产生1mm/月的牙移动,由于该方式所产生的矫治力较大,常规条件下使用只可满足中度以下支抗临床设计的需要。3,N-T丝拉簧 所产生的牵引力介于链状和弹力橡圈之间,基本可以满足中度支抗的临床设计需要前牙内收:叫支抗获得后牙前移:叫支抗丢失3, 口外力eg::J钩是以项部or枕部作为支抗,理论上不发生之抗丢失,可达到最大限度的前牙内收,能满足最大支抗的临床设计需要三、 影响牵引力的临床效果的因素:1, 支抗增强:常规方法:1) 将上颌6的双侧带环以“马蹄曲”焊在一起2) 将5和6“8”字结扎3)

13、 弓丝上做颊面管近中的stop曲(阻止6近中移动,但有可能产生前牙唇倾)4) 磨牙后倾曲:产生磨牙远中向龈方旋转移动而增大磨牙支抗值通过支抗增强可抵消临床上部分矫治力所产生的结果四、 不同面部生长型对矫治力的要求A. 垂直面部生长型:下颌角大面下1/3长,有骨性开合倾向临床矫治中尤其在拔牙矫治病例后易发生前移,应特别注意后牙主动前移占据间隙影响临床矫治效果故增强支抗应用较多。B. 水平面部生长型下颌角方,面下1/3短,咀嚼肌发达,一般有骨性深覆合倾向,其矫治主要依靠前牙压低,极难产生后牙升高移动,此类病例临床治疗中特别慎重拔牙,因为后牙前移困难C. 平均面部生长型排齐整平一、 排齐整平弓丝的应

14、用1. 当前牙拥挤度特别大or个别牙错位特别严重时,其所呈现的临床特点为:弓丝完全入槽将发生很大的形变此时应选择弹性好刚性弱的矫治弓丝eg:0.014 mmN-T丝甚至0.012 mmN-T丝,若选择0.016mm or刚性强的弓丝,将面临二个问题a, 矫治力过大临床反应严重(eg疼痛)一般不发生牙坏死b, 矫正弓丝易折断弹性好、刚性差的弓丝在牙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利方面: a, 牙移动无序 b, 牙移动的可控制性差 c, 缺乏稳定牙弓的作用2.二、 排齐整平过程中的技巧:1, 结扎技巧紧结扎:4/4结扎不完全结扎:3/4结扎;2/4近结扎;2/4远结扎钢性结扎 通过结扎翼多少来调节整力大小松

15、结扎结扎 紧结扎弹性结扎 紧结扎 摩擦力较大的特征弓丝完全就位 弓丝不完全就位口腔温度注意:急剧变化的口腔温度容易引起N-T弓丝全相排列的紊乱、直到断裂,因此,排齐整平阶段使用N-T的患者,应注意过冷过热的食物。但是,N-T弓丝长期处于固定温度条件下,其性状是稳定的,不稳定的原因是温度的急剧变化。记忆型N-T矫正弓丝:在低温条件下极软,此时可以加工成预成弓型。常温条件下较软但是不可成型。20°矫治器制作容易,随口内温度升高弓丝逐渐变硬,且同步侵释矫治力,直至恢复记忆中的预成型。调节矫治力的方法:i. 托槽,标准粘接 错位粘接:可随矫治进行而重新粘接,至标准位置。2, 弓丝I. 弹性升

16、高,刚度降低的TN丝。原则:细丝弹性大,粗丝刚性大;同规格时,方丝刚性大,园丝弹性大,但0.014TN刚度大于0.016TN;形变越大,矫形力越大II. 弹性较好,刚性好的溴丝,原则:轻微形变产生定向好的矫治力;作曲可以增加矫正弓丝长度,缓解矫治力的施放,同时,可通过各种附加曲的调整以顺应现有牙弓变形,减小矫治力。III. 方形弓丝无弹性3,结扎 : 同前牵引,对远离牙弓的个别牙采用,如异位牙、阻生牙、超高位牙。4,颌位 :加力时可选择单颌(上、下颌)单颌时可选择半侧或某一节段。记住:每次调整,涉及牙位越少,矫治力系统越易控制,定向牙移动越容易观察,相对而言,不适感越少,矫治的目标性、阶段性、

17、可预见性就越好。复诊患者检查治疗分析复诊参考内容1, 原有牙合畸形特点2, 据原畸形特点制定的原矫治方案,3, 1和2决定矫治过程及方向Eg:刘晨:错合特点:Angle I类 III 度深覆合,Boltten比例不调,上前牙过大,上颌开唇露齿,下颌轻微后缩矫治计划:1) 拔上下合42) 最大限度内收上前牙3) 打开咬合4) 下后牙前移以关闭间隙矫治目标:1) 建立正常的前牙覆盖覆合2) 打开咬合3) 磨牙轻微III类关系牙列移动:前牙内收过程可能产生的合障碍:咬合障碍内收应考虑:咬合没打开就不可能内收限制牙列移动的条件:前牙深覆合,咬合紧牙列移动必须与整个矫治计划一致每次观察牙列移动的情况,障

18、碍点以进行调查,支抗设计单牙移动:观察单个牙(四维方向)需调整矫治在实行矫治方法以后,考虑和解决限制因素Eg:牙列拥挤是否需开展间隙牙的移动是否有合干扰打开咬合流程:一般而言,率先使用下颌摇椅弓,压低前牙,升高后牙,在有些情况下能同时以上颌摇椅弓的使用来压入上前牙,升高后牙,在多数情况下,上颌22的压入较常用,使用方式为压入曲or T形曲特别注意:II类牵引在打开咬合中的重要作用。基础知识现有牙弓测量方法:1. 上牙弓长度:从上颌6近中连接牙中央窝,切缘及尖牙尖的长度下牙弓长度:从下颌6近中连接颊尖,切缘及尖牙尖的长度2. 下前牙倾斜度:即下前切牙长轴与下颌牙平面之交角,一般认为交角在9510

19、0°(最大为95105°)之间最稳定。下切牙倾斜1度1mm(即牙弓增大或缩小1mm)3. 正常的Spees曲度:12mm,曲度:即最凹点与颊尖的距离4. 应有牙弓的长度;牙量下切牙倾斜度Spees曲度5. 牙列拥挤度应有牙弓长度现有牙弓长度二,分析;1. 牙量比例:下颌3到3总宽度80上颌3到3总宽度 下颌5到5总宽度90上颌5到5总宽度1) 若之间比例正常而比例异常,则问题在牙弓中段2) 若及比例均异常,说明在前段或两牙弓段均存在牙量异常问题三、矫正牙不能将牙排在基骨外侧,只有排在牙根骨基顶才能矫正。矫治原则第一序列弯曲:水平向弯曲 内收弯:在十之间 外展弯:尖牙曲在平连

20、接面处上颊面管近中1.52mm处做弯目的:使弓丝适应正常牙弓弧度第二序列弯曲垂直方向 前倾弯矫治开牙合后倾弯矫治深覆牙合,正常牙合前牙轴倾弯将前牙根部略向远中,冠向近中倾斜度约5o左右第一、二序列曲用于圆丝或方丝第三序列弯曲只用于方丝,转矩用临床矫正步骤:1、排齐、整平:将牙合曲线整平,牙齿唇、舌向排齐,各个牙在在正常曲度位置。整平:包含在第二序列弯曲,Spees曲度整平及个别牙调整。2、主要对拔牙病案磨牙关系调查:类,亚类错牙合调查。类则为维持或加强关闭间隙:一步法:0.018系列托槽,将3-3整体移二步法:0.022系列托槽,先移3瑞移12要求:两步根平行前牙内收:要求维持牙的倾向斜度。3

21、、精细调查:个别调查4、保持第一步:T-N丝水平向排齐牙齿或直接用溴丝。第二步:用溴丝。类牵引:3到的斜行牵引,3/8橡皮圈。作用:导下颌向前,改善磨牙关系。适用:类错牙合。III类牵引:6到的斜形牵引,3/8橡皮圈。作用:导下颌后退适用:换溴丝后牙齿的伸长移动1、靴形弯曲:发须成对使用 后牙:伸长1mm=前牙覆牙合减小3mm6伸长力=(牙合)力,故6为牙合的亚类钥故:后牙升高只指中 的升高牙齿矫治第二阶段临床治疗特点在牙齿排齐牙弓整平后进入第二阶段,非拔牙治疗没有第二阶段,早期的主要目的是关闭间隙。关闭间隙的方法:弹性关闭:橡皮圈等 关闭曲二者均涉及GablebendGablebend制作要

22、点:1、Gablebend折向牙合方。目的:是根同步向移动(主要借间隙两侧牙根产生旋转移动而使冠根同步移动)。2、曲度大小:一般15o20o。曲度大小影响因素:拔牙间隙大小:间隙越大,曲度越大,即需牙根近、远中向旋转大。托槽与弓丝差距:差距越大,曲度越大。即:托槽与弓丝越密合,曲度越小。3、Gablebend位置尖位置应在设计的关闭间隙后两牙接触点的位置,与支抗设计有关,依靠支抗设计来确定。4、使用时间:在关闭间隙或间隙关闭后使用。间隙关闭合用Gablebend曲,先将53结扎在一起,再使用Gablebend曲,可达到冠不动,根移动。矫治设计原则一、开始时间青春快速生长期进行矫治可达到事半功倍

23、之效果,持续约1年半左右。生长与畸形的关系:上颌发育,持续短。 下颌发育晚,持续长。类错牙合:随生长发育可减轻或达到正常牙合。亚类错牙合:随生长发育则畸形加重。二、矫治时间:生长高峰期前或中间,考虑功能矫治。三、生长发育判断:1、手腕片。2、生理龄:牙龄:牙片上四个尖牙牙根发育一半时为生长高峰期。骨龄:手腕片。性成熟状态。3、年龄:女:比男性提前约2年,12岁后矫治就有限,男:食欲、声音变化,13岁后矫治就有限。故:女:9岁开始矫正。 男:1011岁开始矫正。四、双期治疗矫形治疗:即骨矫治正畸治疗:即牙矫治五、各个时期的矫治1、乳牙(牙合):严重影响功能的错牙合畸形。有可能影响颅面生长发育的错

24、牙合畸形。如:反牙合:24岁为较好时期可用压舌板来矫正。2、混合牙前期:与乳牙颌相同,反(牙合)活动矫治器暂时性错(牙合):不作处理在乳牙列和混合牙列早期,以下错牙合为正常现象。前牙深覆牙合切牙间间隙乳磨牙轻远中关系混合牙列期的固定矫治必须在,萌出后,反牙合等可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3个月换一副,以防限制骨发育。六、牙列拥挤的减数治疗设计。拔牙目的:内收前牙解除拥挤协调磨牙关系选择拔牙原则:简化治疗:拔磨牙几乎对前牙的内收几乎无帮助。尽可能保护好牙TMJDS要谨慎拔牙理想矫治:儿童矫治要尽量达到标准牙合折中矫治:成人矫治 18岁以后最佳牙合的六项标准正畸临床检查诊断1、主诉、观病史、既往史

25、2、口腔检查3、面型检查颜面部:正、侧貌检查面高比例:上面高:眼裂内眦连线口裂连线下面高:鼻底到颏底上面高下面高侧面观:两侧面型对称,咀肌对称与否下颌角(下颌平面角):110120o上唇突度,鼻唇角下颌后缩颜唇沟交角,正常为平直4、模型检查及模型分析磨牙及尖牙关系检查单合牙弓检查(1)基本弓形:尖圆形、方圆形、卵圆形(2)拥挤度:间隙分析,横合曲线(3)扭转牙、错位牙(4)纵合曲线曲度,个别牙垂直向错位,补偿曲线(5)唇系带(6)牙中线,面中线上下颌关系检查(1)上、下牙弓大小协调与否(2)牙槽弓与基骨弓的关系矫治器活动矫治器(一)快速扩弓1、下牙弓弓形只能维持而不能改变,矫治在以下牙弓弓形为

26、基础来改变上牙弓以适应下牙弓。2、矫治中不要改变的距离(水平距离),即或间水平距离改变易复发,要遵从原牙弓的弓形。Eg:若矫治前牙弓是尖圆形则矫治后仍为尖圆形,尖牙间宽度:矫治后前牙间弓形宽度应为尖牙间宽度,不能改变3 与 3 牙弓宽度。3、牙槽弓不能过分大于基骨弓。快速扩弓要过度扩大一些,且至少做腭护板保持半年扩弓病人90%要变小且变小量可达扩大量的80%。功能矫治器矫治类错牙合,协调合骨骨位关系。Activation 矫治器Frankel 矫治器Herbst 矫治器1、 适应症:骨性错合:类、类。2、基本条件:在生长发育期的快速生长期之前进行矫治。快速生长期判断:女:911岁;男:1113

27、岁3、基本原理 :通过功能矫治器引导口周肌功能时行使的力量将其引导到需刺激生长的部位,促进局部的组织的生长发育。4、Angle 类一分类错合Moyer分类:6类上牙列上牙槽弓上颌基骨下颌基骨下牙槽弓下牙列颜兜的使用1、在正常时期使用颜兜:双侧力为250300g(两者相加),争取下颌后退到RCP位,达到改建颌骨长期在此位重建当ICP与RCP之间有一定距离 时。2、在生长快速期:单侧力350500g目的:抑制骨生长,但可导致下颌向下旋转开合,当下颌后退到切对切关系时,要生刻去掉颜兜,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下颌联冠或斜面导板矫治器适应症:反覆盖深上切牙内倾下颌可功能后退到切对切固定矫治器奠基人:An

28、gleTweedBegg区别:方丝弓 圆丝弓 方丝 圆丝 重力矫治 轻力矫治 需支抗预备 不需支抗预备打开咬合慢,细调好 打开咬牙合快,细调差 (后倾为+类牵引快速打开咬合效果佳)1、Tind技术(Twdman wild技术)2、合的六个关键:直丝弓技术的理论基础。直丝弓关间隙 用闭合弓滑动直丝弓关间隙 用弓丝3、TipBegg技术在Begg技术上延伸支抗:支抗结构:一组用于抵抗矫治力的装置或结构分类:按大小区分:最小支抗:要移动的牙能占用所获得间隙 中度支抗:占用间隙的 最大支抗:占用间隙的以上按类型分:交互支抗:相当于中度支抗,产生交互力,eg:上下颌内牵引颌内支抗:在同一牙弓内的支抗 颌

29、间支抗:以一组或整个牙弓或对颌部分牙为支抗来移动另一组牙、牙弓的支抗 Eg:类牵引口外支抗:利用头帽,口外弓(头部、枕部)为支抗来移动一组牙或牙弓的支抗最大支抗(enhance支抗)增强措施Eg:连续结扎移动带环腭侧加杆,则提高支抗值口外弓将6或7后推再移前牙磨牙后倾曲骨皮质支抗:血液供应丰富的骨质牙齿移动块,骨皮质处供应差则移动慢。模型设计首先确定磨牙关系、尖牙关系一、理想目标磨牙、尖牙为类关系,六个合关键二、个性化目标磨牙:类,完全近中、完全远中关系尖牙:类或尖对尖关系要尽可能维持中线,前牙覆合,覆盖正常三、牙弓丝的确定方法:上颌前牙后退(内收)距离的测定: 内收1mm=倾斜度减少1o。由

30、此而确定出前牙内收后的牙弓线位置。在确定好的上牙弓丝位置排牙确定出需间隙量的多少决定是否需拔牙得到的位置从而确定对应位置;由上牙弓丝位置确定出下牙弓线确定与的对应位置决定下颌是否拔牙。矫治中合堤的咬制方法:开合患者:前牙接触6不接触而咬合堤。类患者:咬后牙关系,不咬前牙关系成人正畸治疗方案:硬组织因素软组织因素1、牙因素2、骨因素治疗方式:1、只能是正畸牙移动2、一般不使用整形力治疗(影响骨骼形态)3、绝对不用功能矫形4、1/3的病人需配合正颌外科治疗拔牙方案:尽可能简化治疗,不强求达理想合 Eg:青少年拔 4 4 4 4 成人拔4 4 简化治疗文案 1 适应症:Angle类一分类牙周病矫治:

31、轻力矫治托槽:颊面管的粘接位置整体向合方移动,托槽位置离抗力中心越近,越有利于牙齿做整体移动,减少不利于牙移动方式对牙周支抗组织的损害。安氏类错合的检查诊断临床检查要点:1、磨牙关系:是否完全的类关系,可否滑动,模型分析时,当恢复磨牙类关系时,观察前牙咬合干扰的情况。注意观察咬合状态下,上牙弓前段的弓形特征及尖牙双尖牙间的牙弓宽度。2、前牙关系观察反覆合及反覆盖程度,如果反覆盖深,解除反合需配合合垫。3、功能检查(垂直)ICP、RCP(让患者作最大后退接触位咬合)若能自行退到切对切咬合位,一般预示疗效较好。矫治设计要点:、上颌谨慎拔牙:本人体会:过早拔牙对前牙唇倾不利,宜在前牙弓形基本正常且前

32、牙反合解除后再拔牙似比较有利。、矫治顺序的特殊性:如伴宽度不足、一般情况下是先解决宽度,再解决深度问题,但亚类患者应先解决深度问题,尔后再视情况考虑解决与否,原因是:率先解决宽度问题后,全牙弓长度变短,加重亚类错合程度,不利解决反合。、下颌拔牙问题:由于一般情况下,下牙弓较整齐,拥挤度不大,拔牙量一定应控制好,选择顺序宜从少到多。Eg:下切牙,单侧双尖牙和双侧双尖牙,如不配合上颌减数,较多的间隙难靠后牙前移而关闭。矫治思路:下颌功能后退+上颌前牙唇倾在解除前牙反合未完成以前,下颌一般不作矫治器类分类,不拔牙先排齐上牙后再据模型分析是否需要拔牙。头形测量分析是用平均的观点评价个体状况,用线距、角

33、度来分析颜面结构特点。一、 作用:研究颅颌面生长发育分析颅面结构,确定错合畸形形成机理辅助矫治设计及矫治方式选择、时机通过术前、术后片分析来分析矫治机理用于正颌外科二、片中了解:线距、角度、线距比硬组织结构颅颌牙面 软组织结构三、四个基准平面:1、眼耳平面(FH)2、腭平面(PP)3、合平面(OP)4、下颌平面(MP)(一)骨指标:角:1、上齿槽座角(SNA):上颌基骨相对于颅底的位置关系, 2、SNB 3、ANB:上、下颌骨相对位置关系:差>+6o,骨性类畸形负角:骨性类畸形正常值:24o 4、面角(FH/NPog):颏部相对于颅低的位置关系线距1、AODO距:相同于ANB面。 2、F

34、MA:反映下颌平面倾斜程度2230o。 3、PP平面与FH交角:反映合平面到水平面的相对关系,正常为5o ,可看出上颌骨旋转的生长趋向。 4、y轴:反映下颌骨旋转生长趋向,正常65 o 蝶鞍点与颏顶点连线与FH的交角为y轴。 5、面轴角:N点与Ba连线与Pt点与Pg连线交角,同y轴88o±4.5o。 6、前、后面高比:反映面部生长型的一个重要指标69%。 7、APtm:上牙弓长度 8、PtmS:S点与上颌骨位置关系,了解上颌骨前突或后缩。 9、SPcd:下颌骨与S点位置关系,下颌前移或后缩。 10、SND:同面角(二)牙指标:1、 1 到NA线距和交角。12、U1NA线距和交角:反映

35、中切牙突度和突距3、L1NB线距和交角4、U1/L1 交角5、U1/SN:上中切牙倾斜程度正常为115o,SN前颅底平面。6、L1/MP(mandibular plane):下切牙直立程度判断矫治目标稳定与否的指标。7、U6PP:列腭平面的垂直位置关系。8、Pcd:下颌髁状突后位切点。9、Pt:(翼点)翼上颌裂后位约11点位置。10、U1PP11、L1MP12、L6MP13、U6Ptm:V6在矢状方向位置关系。14、NANS:上面高15、ANSMe:(颊下点):下面高16、SGo:后面高17、CoGo:下颌升支长度18、GoPog:下颌长度19、眶下点O:N点与鼻低连线中点平面处生长型:反映颅

36、面结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部分结构在三维空间上的位置比例关系。四、面部生长型:垂直生长型:上下颌骨过度顺时针旋转,拔牙病案,后牙易平移。 平均生长型: 水平生长型:颌骨逆时针旋转,一般不拔牙。五、头型测量的缺点:1、以平均数来确定指标。2、参照系问题:生长发育中的点、线并非是完全不动。3、单一指标问题:多指标,综合分析的特点。1)SN平面相对是较完好2)FH与地面平行线距: 1、PtmA: Ptm和A点在FH平面垂线间线距。2、PtmS: Ptm和S点在FH平面垂线间线距3、下颌平面(MP平面):Me点与下颌骨下位切线所形成的平面。4、GoPg: Go点,Pg点在下颌支后位切线上的垂线间距。5

37、、GoCo: Go及Co在下颌支后位切线上的垂线间距。6、NANS: 上面高 方法:通过FH推N、ANS、Me点测该三点间垂线间距。7、ANSMe:下面高8、NMe:前面高9、SGo:后面高10、前/后面高前牙深覆合的矫治一、 基本概念覆合:是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垂直距离。覆盖:是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水平距离。正常覆合关系:一般指上颌切牙切位盖过下颌切牙牙冠的切1/3以内者或下切牙位咬在上颌切牙舌侧的切1/3以内者,这种关系,称为正常覆合关系。深覆合:当上颌切牙盖过下颌切牙牙冠1/3以下或下切牙位咬在上颌切牙舌侧切1/3以上时。深覆合的分度:按程度不同,分为:轻度(o):上切牙

38、盖过下切牙牙冠的1/31/2之间时或下切牙咬在上切牙牙冠舌侧切1/31/2之间时。中度(o):1/21/3重度(o):指上切牙完全盖过下切牙牙冠或下切切牙咬在上切牙的舌侧牙根或硬腭粘膜上往往这种情况会造成创伤状牙龈炎和粘膜损伤。上、下颌牙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不调:深覆合、开合、常合并(矢状方向不调、水平方向不调、牙弓不调:eg:牙列拥挤)。表现形式有两种方式Angle分类:以矢状方向或长度不调为基础进行错合分类,依上、下颌牙的磨牙、尖牙关系,把错合分类错合。二、深覆合的分类:深覆合的形成机制,主要是牙槽骨或颌骨的前后部高度配合不当,使上下颌前牙表现为深覆合。1、 按深覆合的表现形式不同,把深覆

39、合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型:是前牙槽或颌骨高度正常,而后牙槽或颌骨高度不足。型:是前牙槽或颌骨高度过大或下颌体向上旋转,而后牙糟或颌骨的高度正常。型:是前牙槽或颌骨高度过大和后牙之槽或颌骨高度不足。2、 华西医大分类法:临床分类方法分类首先按上、下颌切牙的位置关系分为垂直性、前突性、内倾性三种。再按畸形发生的主要部位分为牙型、肌功能型和骨型。内容:垂直性、前突性(牙型、肌功能型、骨型)、内倾性。三、垂直深覆牙合(1)、临床表现:上牙的位置排列正常、磨牙中性关系。前牙深覆合下牙弓前段有缺失牙(龋,外伤,先天缺失)有下牙过小,拥挤,舌倾等。面型正常或基本正常,有时有颏唇沟深(2)病因 主要是下颌切牙过

40、小,缺失、拥挤、舌倾等。(3)形成机理:主要因为上、下颌切牙无正常咬合接触,致使下切牙过度萌出,形成深覆合。(4)矫治: 区别:压低下切牙,排齐下前牙,恢复正常轴倾度,建立正常覆合覆盖关系。 方法:活动矫治器:根据情况不同程度相应设计,如: 上颌切牙过下时设计上颌附双曲唇弓,配合上牙片切后内收 下牙舌倾时设计双曲舌簧推下切牙,切端舌压切牙向根方。由于矫治器较大,佩戴不舒服且活动矫治器在精确控制牙位移动上有困难,同时,由于固定矫治器在国内发展迅速,应用起来更方便。固定矫治器:Begg Edgwise技术(5)下前牙缺失的处理集中间隙、作修复处理为主如先天缺2个下切牙,可据具体情况在上颌牙弓减数,

41、假若牙呈远中关系而协调上、下牙弓关系。四、前突性深覆合临床最为多见,也最复杂,据分类方法中,又把它分为牙型、肌功能型和骨型三种。(1)病因:不良习惯:口呼吸、吮指、吮颊、咬下唇等A、上切牙前突B、下切牙内倾C、下颌后退D、下颌发育受限乳磨牙、恒磨牙早失,颌间距离降低,使牙弓后的牙槽和颌骨高度不足。合障碍,咬合高点(乳尖牙磨耗不足)使咬合时,下颌运动偏斜,下颌后退。口周肌力不平衡,开唇露齿,唇肌张力不足,前牙前突。颊肌肌张力过大致上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咬合时,因上、下牙弓不协调,下颌反应性后退。遗传因素:上颌前突 下颌后缩(2)临床表现:A、牙型:上前牙唇向倾斜、前突、上牙弓位置前移。下切牙位

42、置:拥挤、舌倾、早失、致过度萌出。磨牙关系:类 中性合类 远中合类1分类前牙深覆合:其覆盖(、类)较大。Spees曲度:较大面型:类错合者:面型基本正常或轻度的开唇露齿。类错合者:上颌前突或下颌后缩或兼而有之。B、肌功能型:下颌闭合道外圆滑曲线、PPICP位时,下颌明显后缩。面型、PP位正常、ICP下颌后缩磨牙关系、ICP:类合关系咬合检查:咬合高点或功能性下颌后退因素的发现颞肌张力过大。口内检查:上颌牙前突、下颌牙舌倾、过度萌出覆合深、覆盖大C、骨型:闭合道呈圆滑曲线,与肌功能型完全不一致,是主要的区别上颌前突或和下颌后缩,面部狭窄上前牙前突,下前牙萌处过度,前牙深覆合,覆盖大磨牙关系,远中

43、合,即Angle类一分类错合Spees曲线曲度过大开唇露齿,唇肌张力不足,上牙前突,唇闭合不全面型:上颌前突,下颌支长而体相对短(3)形成机制A、牙型:上、下前牙过度萌出,特别是下前牙后牙牙冠短或萌出不足前牙萌出过度合并后牙萌出不足B、肌功能型:异常神经反射或咬合干扰,导致下颌功能状后缩,上、下切牙无正常接触,下切牙过度萌出。C、骨型:骨型深覆合的形成机制,实际是以骨型类分类错合为代表来进行分析,包括了垂直向和矢状向位置关系的不调。矢状向位置不调: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垂直向位置不调:前牙牙槽过高、后牙牙槽不足头形测量:PP、OP、MP三平面较平行(聚合度小)y轴角小,下颌呈反时针旋转生长型的特征

44、面下1/3。(四)矫治:1、矫治原则:消除病因,协调上、下颌骨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位置关系,建立正常的前牙覆合覆盖关系和正常的神经肌肉功能2、矫治方法:病因治疗:首先消除任何存在的病源状因素,阻止错合发展,防止矫治后复发。破除不良习惯:吮指、吮颊、咬下唇等,应以说服教育为主或配合矫治器等措施,如腭刺、指套。但应说明,这些措施是提示,帮助而非惩戒。口呼吸:找出病因配合内科、耳、鼻、喉科进行治疗鼻道无阻塞的患者,可能配合口罩(内加塑料纸)和前庭盾。合障碍者:认真检查咬合,找出高点,调合、恢复正常咬合功能。因上牙弓狭窄引起下颌被动后退时,可用活动或固定矫治器扩大牙弓。A 固定矫治器:螺旋扩弓簧B活

45、动矫治器:分裂簧加分裂基托C配合使用平面导板,以改正深覆合,深覆合改正后,可用斜面导板来引导下颌向前,协调矢状位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在混合牙列期和恒牙列早期,特别是在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来临之前,对于前突性深覆合患者,特别是有矢状方向位置不调和面下1/3短的患者,可进行功能性矫形治疗。A矫治器设计: Activator Bionator Frankel功能矫形治疗可协调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纠正磨牙至中性关系,导下颌向前,改正上前牙前突,改正深覆合,建立正常的神经肌肉功能。B可使用头帽 口外弓抑制上颌骨向前下的过度生长,消除下颌骨向前下生长的限制因素,促进下颌骨向前下的改位改建。C可设计活动矫

46、治器: 双曲唇弓:内收前突的切牙 上颌平面导板:压低下前牙,升高后牙 上颌斜面导板:导下颌向前恒牙列后期和成人 由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已过,不适于使用功能矫形治疗,对于多数类患者,往往使用牙代偿的方式,来掩盖骨型错合,这种情况往往需要拔牙矫治。固定矫治器:类伴拥挤的患者,往往需要拔牙治疗。拔牙的目的在于:内收前突的上前牙解除拥挤协调磨牙关系活动矫治器成人严重的骨型类错合,可酌情考虑使用正畸和外科配合治疗的方式,依据畸形的程度,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及其承受能力。五、内倾性深覆合1、临床表现特点上、下中切牙内倾,上1与下1交角大于正常。上、下切牙均过度萌动,上颌呈反合曲线,下颌Spees曲线曲度过大后牙关

47、系为中性或远中关系,其中中性关系者称为类错合,而类为远中关系,称为安氏类分类,如果后牙关系为一侧类,另外一侧为关系,则为类分类亚类。前牙覆合深,覆盖小,上切牙舌倾和下切牙唇侧磨耗较严重。上颌牙弓较为宽大,多呈方形或方圆形面型:侧面观察:多见水平生长型,前下面高短,下颌平面角小 正面观察:面宽而短,尤其面下1/3短。嚼肌粗大:下颌角外突,颊结节明显,下颌角小,呈方型唇肌张力大2、矫治:原则:首先改正上切牙的轴向位置,前倾上切牙,去除下颌向前下生长的限制性合因素,然后在排齐牙列的同时改正深覆合。因为在改正上切牙内倾后,上牙弓的长度会有增加,因而在处理内倾型深覆合时,强调慎重拔牙,一般可在上切牙牙长

48、轴改正后,再作间隙分析,以决定是否拔牙。矫治方法:1、活动矫治器:设计:平面导板附舌簧 :可在改正上切牙长轴时纠正深覆合,在深覆合也纠正后,可视具体情况改平面导板为斜面导板,导下颌向前。早期,即生长发育高峰期前,在改正上切牙长轴后,可用功能矫治器治疗。如:Activitor Bronator Fankel等。固定矫治器:先纠正上颌切牙长轴,再配合斜面导板和类牵引,导下颌向前,同时排齐下牙弓并压低过度萌动的下前牙。基本分析过程:1、以现有下牙弓的弓形及位置为基础。2、设计拔除双侧下颌4后,下颌3的再定位位置。3、下颌3再定位依据,拥挤度+Spees曲线平整。4、若患牙较直立,则不考虑内收切牙。5

49、、根据上述结果,移动双侧下颌3定位后的间隙余量,该余量为后牙前移量,并据此设计支抗。6、在前方1.5mm定位上中切牙位。7、依据下牙弓形设计上牙弓形。8、再定位后,注意关系是否正常。9、再定位上颌3后,计算双侧拔除双侧上颌4后的间隙余量。10、注意上、下颌间隙余量是否正常协调,如不协调,则应寻找解决方法。Eg:病例李臻,估计下余量>上余量,解决方案为;从模型观察:下颌6可多前移0.5mm,下颌5可前调1.52mm,以协调位置关系。最佳合标准矫治目标达到最佳合标准1、牙位关系:“3211”标准磨牙关系:a,近中颊尖下颊沟B,上近中舌尖下中央窝C,上远中边缘嵴下7近中边缘嵴双尖牙关系:a 上

50、、下双尖牙的颊尖呈交错关系 b 上颌双尖牙舌尖咬下双尖牙中央窝尖牙关系:上尖牙咬下尖牙与第一双尖牙颌尖之间呈偏近中关系切牙关系:上下切牙呈正常覆合覆盖关系。2、纵合曲线与Spees曲线曲线正常:平直或略有曲度3、牙近远中倾斜度:第一序列矫治4、牙的颊舌向倾斜度:第三序列矫治5、牙弓内无扭转工6、牙弓内无间隙前牙反合的矫治前牙反合以类为常见,但也有类磨牙关系,前牙反合错合畸形,类前牙的反合常见于先天缺牙。反合的临床矫治技巧:纠正反合需考虑三个方向能量:1、最大功能后退位:反映下颌骨最大后退量,为正畸矫治效果好坏的判定指标,2、上牙唇倾的量:U1与SN交角,正常115o,增加1o。即上牙唇倾1mm,当测量值>115o时,上牙唇倾角度最大不能超过2o。3、下牙内收的量:内收藏1mm角度减小1o,L1列MP的交角正常为95o,若<95o,则考虑手术正畸。前牙合矫治影响因素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