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分册第一单元_第1页
第二分册第一单元_第2页
第二分册第一单元_第3页
第二分册第一单元_第4页
第二分册第一单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分册第一单元(第1课3课)、单元历史阶段的主题、时间及历史特征一、单元主题: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二、阶段时间:距今1万年左右公元前1046年三、阶段特征:1、中华文明的摇篮进入农耕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折我国由原始平等社会逐渐向阶级社会转化。夏朝已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由于青铜器制作技术和成熟的甲骨文字,成为当时世界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 、考纲解读: 一、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1、原始农耕:(A)原始农耕出现 时间:约1万年前后新石器时代。标志:生产性经济活动产生,人类历史实现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影响:人类开始定

2、居生活(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地位: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起源地之一:粟起源于黄河流域、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此外还有黍、稷、大豆(稻作农业和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2、炎黄传说:(A) 神话传说不等于历史事实,但是保存着许多真实的历史信息。 主要传说:有关炎黄传说在春秋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地位。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3、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与核心区域(A) 特征:距今50004000年,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核心区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 获取资料途径:考古发掘二、夏朝与二里头文化1、礼记·礼运中的夏朝。(A)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 特征:“

3、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取代“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国家基本特征:国家机器的存在,设官分职、有军队、监狱、刑法。2、二里头遗址地点:河南偃师二里头 内容:宫殿遗址(社会分化),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进入青铜时代,青铜器、玉器多用于礼器和祭器,与文献记载“礼仪以为记”相吻合。意义:在时间和地域上与文献记载中得夏朝最吻合,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三、商朝与青铜文化1、 商朝的历史为什么是信史?(B)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2、

4、方国联盟:(A) 商与周边方国是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是商朝时期的国家形态。商周更替的一大重要原因:方国的众叛亲离。3、 青铜器和甲骨文:(A) 青铜器 特征:主要是礼器,用于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 功能:青铜器的大小、形制、数量组合象征器主的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器物上的纹饰蕴含帮助商人与祖先和神灵沟通,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被赋予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甲骨文 概况:出土于殷墟,是商人在甲骨上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看,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意义:甲骨文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

5、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单元知识延展1、内在联系知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2、同一历史阶段的并列知识:公元前35003100年,北非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先后出现一批早期的国家;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甲骨文。第二分册第一单元练习部分: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2、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其年代距今约为36094080年之间。据此,“二里头”文化相当于( ) A大汶口晚期 B夏朝C商朝早期

6、D商朝中期3、 根据人类制造工具的历程,考古学家一般将人类早期历史划分为 A铁器时代青铜时代石器时代 B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 C石器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 D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4、中华文明是多元文明,但是中华民族的融合,诞生的核心区域是 ( ) A黄河上游 B 黄河中游 C长江上游 D长江中下游5、相对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是A筑房定居的出现 B制作和使用磨制工具C原始农业的出现 D谷物种植和家畜饲养1、文明、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徒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商业

7、出现2、当我们要解读上古的历史,我们需要用到炎黄等的真实传说,对待这些传说,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 A荒诞传说,不足为信 B集体记忆,去伪存真 C真实写照,客观准确 D未有史料,极不可信3、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始于()。 A. 远古时代 B. 夏 C. 商 D. 近代4、“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起源地之一”。能为这句话提供最有力证据的是A周书载:“神农耕而作陶”B关于神农“教民农作”的传说”C在我国境内的湖南、江西、浙江等地都发现了我国先民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D诗经中有关我国先民种植谷物的记载5、据文献记载,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但史学界认为,使这些记载成为信史的关键还在于( )A夏朝距今

8、的年代已太远 B禅让制如何变为家天下C发现夏朝的遗址和遗物 D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其事6、小强在参观某遗址时,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了该遗址出土的文物建筑工具生活物品类似宫殿的遗迹石制或骨制的铲、镰、斧饲养猪狗鸡羊青铜器和礼器由此可以推断( ) A先人的生活距今有一万多年 B先人生活在原始平等社会中 C当时的社会分化已经较明显 D金属工具开始在农业中推行7、农业起源以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其主要的表现是A、人类采集食物的范围扩大 B、人类已成为食物的生产者C、人类开始适应了自然环境 D、自然已无法满足人类需要8、“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

9、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9、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王位世袭制A.代表了先进的阶级利益 B.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C.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 D.是华夏开始形成的标志10、下列关于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表速中错误的是:( )A、一次历史的倒退 B、“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C、中国从此进入文明社会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1、有专家查阅了多本欧美人所著的世界史,发现都无一例外的提到中国文明是“世界五大古文明”之一,中国文明开始时间是约公元前1500年

10、。他们判断“文明”出现的标准是( ) A最早的考古文物出土 B比较成熟文字的出现 C史书上的详细记载 D统一民族国家的出现12、中国古代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可谓绝无仅有。古书载“国之大事,在祀在戎”。13、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三角援戈 人面纹方鼎 乐府钟 编钟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乐器和农具 D兵器和乐器14、商朝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 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B.商朝青铜业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C.商朝青铜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D.商朝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15、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表述,

11、不确切的是 : A.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情况 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二、非选择题部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伏羲氏作结绳而网罟,以佃为渔 摘自白虎通·号材料二:考古发现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文化,约为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4900年的农耕橘络遗址,有房基、有灰坑、陶窑石器以农具为主,包括耕作、收割工具石斧、石铲、石镰,粮食加工工具石磨盘、磨棒。 樊树志国史概要问题:(1)材料一描述了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经理了哪三个阶段?材料一

12、属于什么性质的史料?你认为它的历史价值如何?(2)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生产状况的主要变化是什么?材料二属于什么性质的史料?你认为它的历史价值如何?(1)经历了建房、熟食、渔猎三个阶段。属于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口传史料。口传史料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记述,但也蕴含了一些有效信息。(2)由巢居到聚族定居;由渔猎到农耕。材料二是考古发现的遗址、遗物,属于实物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直接证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2、文献与考古中的商朝材料一: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材料二:己巳王卜,贞岁商受(丰收)年?王占曰:吉。东土受年?南土受年?吉。西土受年?吉。北土受年?吉。 甲骨卜辞粹 材料三: 商代青铜器兽面纹爵 兽面纹铙 兽面纹鬲(gé)问题:(1)依据材料一,殷商在统治思想上有何特点? (2)对于研究商代历史来说,材料一和材料二哪一则历史价值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