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厕水开关与法理分析_第1页
冲厕水开关与法理分析_第2页
冲厕水开关与法理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冲厕水开关与法理分析魏小军【正文】     去过一些地方,自然也就去过那些地方的厕所。其中的冲水笼头是我经常关注的。   厕所内的冲厕水龙头的开关通常有三种,手动、穿着鞋的脚动和感应。大概是受制于当前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感应水龙头开关不怎么多见。我看到很多的是手动的,而正是这种手动开关引发了我的兴趣。      我所见到的厕所冲厕水开关的位置多半相近大概在离地六十厘米左右的位置。按我的猜想,设计者考虑了大多数人蹲着时抬手的方便。设计似乎是人性化的,

2、起初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后来的一些意外发现改变了我的看法。   第一次是在我以前上学的那所大学,很偶然地遇上卫生管理员在冲洗教学楼的厕所。他用穿着鞋的脚踏在那个手压式的冲水开关上,再用手操纵拖把进行作业。我当时心里一惊,因为我从来都是用手去按那个开关的,而想不到他会用脏兮兮的鞋底去踏那个地方。我提醒了他,但估计最多只在当时发挥了作用。第二次意外发生在我自己住的宿舍。宿舍楼的厕所是一层三个房间共用的,冲厕水开关仍然是手压式的。由于一层总共也只住了四、五个人,大家似乎都自然地遵守了规则。后来对面一个房间住进来一位临时客人,据说是某同学的朋友。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他使用完厕所后,

3、用穿着鞋的脚踏着冲厕水开关。让我深受刺激,但碍于国人好面子的特点,也没好作声。回到房间赶忙打印一张注意事项:请尊重卫生习惯,本厕所龙头是手动的,勿用穿着鞋的脚踏。复印两份,贴在厕所墙和门上。后来我新搬了宿舍,又意外发现此一幕。当然,我没有发现的大概远远要大于这个数字。而在外面的公共厕所,这种情形是经常遇见的,只是通常不会引起我如此强烈的感触。      我不得不去思考这些事件背后的知识。   按我的理解,这种离地约六十厘米的冲厕水开关带来的尴尬局面其实是一个道德困境。开关设计出来是让人手动的,但穿着鞋的脚踏上去也不会太难,也就是说穿着

4、鞋的脚踏的成本比手压的成本高不了多少。如果有人用在厕所走路的鞋底先接触过开关,别人在用赤裸的手去接触的话,后者所承受的负效用(主要是病菌传染)一般会远远超过他也用穿着鞋的脚去踏开关所增加的成本。所以,如果每个人都用手去操纵开关,则大家的成本都很低,但只要有一个人先用鞋底踏过开关,后来的人若再用手去操作都会产生了负效用,他们的最佳选择是接着用穿着鞋的脚踏开关。如此,当大家彼此缺乏信任时,所有人都用穿着鞋的脚踏开关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现实中仍然有数量巨大的人是一直用手操纵冲厕开关的。这些人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知道有人会用穿着鞋的脚去踏;

5、另一类是,受道德观念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仍然用手操作,但会采取一定的自我保护措施。前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受害者就是受骗者。后者则是道德观念改变了偏好,或者穿着鞋的脚动成本太大。对于我本人来说,主要是受制于观念约束,用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来逃避。我在学校里所看到的大多数人通常都是用手操作的,其原因在于学校里的人更少生活经验(获得的公共场所人如何使用冲厕水开关的信息相对少),比较容易受既定规则约束,很少去怀疑它们,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可以用穿着鞋的脚去踏手动式开关这样一种选择。而在公共厕所,我往往更容易看到用脚踏的,尤其那些长期在外面活动的人,其原因在于他们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当然,可以想

6、象,如果这种局面一直维持下去的话,用手操纵公共厕所的手动式冲厕水开关的人会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几乎所有的人都用穿着鞋的脚去操纵(当然,那些因为特殊原因致使用穿着鞋的脚去操纵成本很高的人除外。)      如果上述分析是正确的话,那么信息问题显然会决定公正程度。缺乏信息的那些人受到了损害。同时,那些受观念约束或其他约束按常规方式行动的人被迫加大投入,所以也受到损害。所以,这样一种装置成了不公正的制造源。   如何挽救公正呢?大概有两种方式:其一,加大监督,惩罚用穿着鞋的脚踏水开关的人。其二,告诉所有的人,让他们自由选择。其三,改变装置,

7、最好在相同方便的情形下,设计成穿着鞋的脚踏式,或者穿着鞋的脚基本无法够得着的手动式。显然,第一种方式需要投入巨大成本。第二种方式的结局就是手动开关穿着鞋的脚动操作,肯定是高成本,同时还会在起初对受观念约束的人以及不便用穿着鞋的脚操作手动开关的人带来成本。而第三种方案则需要投入设备更换成本。三者相衡,只要水开关的使用时间足够长,前二种方案的长期成本显然会超过第三种方案的一次性成本,所以第三种方案在多数情形下是最优方案。而更为显然的是,在新安装的设备中,第三种方案是无可置疑的最佳选择。因为,设计一个比穿着鞋的脚踏手动开关成本更低的穿着鞋的脚踏开关绝对不会难多少,其带来的便利则是数量巨大的具体使用行

8、为。      把上面的分析再往前推一步,既然冲厕水开关是一种人方便自己的装置,那么法律制度也同样可以理解为人类的一种功利手段。这样,前述分析就可以类推到法律上。启示也是很多的。      首先,当一个制度在运行中出现问题时,我们就可以认为症结就在制度本身。就像这个厕所冲厕水开关一样,在一个小范围内使用是没问题的,但一旦用于大范围,或者当公共使用者缺乏信任时,问题马上就产生了。而那些最守规矩的人,往往是这个制度的最大受害者。所以,解决厕所冲厕水开关问题的最佳方案是换掉它,而不是指责别人。因为,要通过教化来使所有的人

9、取得共识,根本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往往是问题就在眼前,亟待解决。   其次,制度是不可能完美的,任何制度的完善都要靠一点一滴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使它适合社会需要。许多制度在一开始设计时,其想法都是美好的,但在运行中却问题非常严重。而我们绝对不能因为设计者的良好初衷,就维护它。而是出于现实考虑,果敢地抛弃它,进行改革。那些认为可以设计或想象出一套完美制度的人,往往是制度的理想主义者,这类人注定是要失败的。      如果拿到今天,来看当前的中国。许多制度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许多制度在现实中运行效果非常差。而一些人对此的辩解是制度本身没

10、有问题,是执行的问题。如果本文的分析还有一点道理的话,那么显然这种辩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诡辩。在很多时候无非是既得利益阶层的一种代言而已。而另外一些人,对于制度改革的态度是要等到一个理想的制度设计出来后,才去推动改革。这一想法无疑有些浪漫甚至幼稚。因为,人类的思维能力并不足以使我们可以先知先觉。人类每一点知识的取得其根源都在于过去(经验),我们对未来的预测也不过是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中寻找一点可能的规律,再往前推演一步。但我们并不可以过高估计这种推演,它在很多时候是根本靠不住的。尤其发生在涉及人类自身的社会科学领域。对于法律更是如此,霍姆斯很早以前的忠告“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不在于逻辑”既为

11、佐证。      由于实质性监督机制的缺失(这里所说的实质性监督包括法律责任的追究、强有力的道德压力等),我国当前的许多立法都处于可遵守、可不遵守的两可当中,部分法律从制定之日起就是基本上不可能被真正执行的。守法者往往是那些受观念约束的“老实人”,由于别人都不守法,所以“老实人”都吃亏了。这样,越来越多的“老实人”开始被迫转向不老实,“老实人”越来越少,其实就是遵守规矩的人越来越少,社会道德水平因此下降。所以,严重脱离实际的法律其后果并不仅限于法律本身,还诱发了社会道德水准的整体下降。如此看来,那些满口公平正义的人,不顾社会现实,制定出来的法律之危害其实并不亚于一部恶法。   而我再做一个大胆的推测这也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在当前的中国,严重脱离实际的法律和思想教育对今天信用差、道德水准低的状况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