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2010年三、名词解释 (30分,每题6分)1.行程车速行程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2.延误延误是指由于交通摩阻与交通管制引起的行驶时间损失。3.出行指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点移动的全过程。4.基本通行能力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公路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横截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5.交通需求管理交通需求管理是一种政策性管理,它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交通源,通过对交通源的政策性管理,影响交通结构,削减交通需求总量,达到减少道路交通流量的目的,缓解交通紧张状态。四、
2、解答题(30分,每题10分)1. 简述OD调查的步骤答:(1)组织调查机构(2)调查准备(3)OD调查的抽样率及抽样方法(4)人员训练(5)制定计划(6)典型试验(7)实地调查2. 何为“四阶段”预测模型?四阶段中。各阶段内容是什么?答:交通需求预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及交通分配。出行生成:预测各交通区的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力。出行分布:将各小区的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转换成各个交通区之间的O-D分布矩阵方式划分:确定出行量中各种交通方式所占比例交通分配:把各出行方式O-D矩阵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产生道路交通量或公交线路乘客量。3. 何谓车头间距?何谓车头时距?车
3、头间距、车头时距与速度之间有何关系?答: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称为车头间距用hs表示。如果用时间表示车头之间的间隔,则称为车头时距,用ht表示。关系:hs=Vht/3.6。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Vf =82km/h,阻塞密度Kj =105辆/km,速度和密度用线性关系模型,求:(1)在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2)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多少?2在某一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km/h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km/h的速度行驶,其余40的车辆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一观测车以70km/h的稳定速度随车
4、流行驶5km,其中超越观测车减去被观测车超越的有17辆,在观测车以同样的速度逆车流行驶5km时,迎面相遇303辆车,试问: (1)车流的平均速度和流量是多少?得到的是什么平均速度?(2)有多少辆车以100km/h速度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 3测试车在长1500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驶6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路上的车流向西、向东行驶的流量和车速。测试车观测数据序号向西行驶向东行驶行驶时间t/s迎面驶来的车辆数X/辆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Y1/辆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Y2/辆行驶时间t/s迎面驶来的车辆数X/辆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Y1/辆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Y2/辆1215.38820210.510050222
5、0.28531220.281233198.17303192.870014193.46612207.477125199.66821196.784406211.78240224.39031答案:1.(1)由Q=KVf(1-K/Kj)可知, 当 K=Kj/2时,Qm=KjVf(1-0.5)/2=2153辆/h(2)此时对应的车速为V=Vf(1-K/Kj)=Vf/2=42km/h2.(1) ;得到的是空间平均车速(2) 3.平均实测行驶时间:t西206.4s,t东208.7s,平均对向来车数:X西=77.0辆,X东=83.7辆平均顺向相对交通量(即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Y西0.
6、8辆,Y东1.3辆 先计算西向情况: 再计算东向情况: 20082009年一、 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3分)1 出行期望线2 最短路径交通分配方法3 空间平均速度4 高峰小时系数5 间断流设施6 车头时距7 停车延误8 服务水平9 信号交叉口相位10 交通阻抗二、问答题1、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系统管理。(10分)交通需求管理:优先发展策略、限制发展策略、禁止发展策略、经济杠杆策略交通系统管理:节点交通管理、干线交通管理、区域交通管理2以双车道公路为例,论述道路通行能力分析的基本目的、方法和步骤。(10分)基本通行能力服务水平指标设计(可能)通行能力实际(预测道路、交通条件)规划设计、运行分析二
7、、 计算题(共25分)1、在某一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km/h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km/h的速度行驶,其余40的车辆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一观测车以70km/h的稳定速度随车流行驶5km,其中超越观测车减去被观测车超越的有17辆,在观测车以同样的速度逆车流行驶5km时,迎面相遇303辆车,试问:(10分)(1)车流的平均速度和流量是多少?(2)有多少辆车以100km/h速度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2、某二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如图所示,该交叉口南进口左直车道上左转车流占50;在南北向交通流中,左、右转向率分别为30和15;该交叉口东西向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20。(1)计算该交叉口南
8、进口设计通行能力;(2)分析该交叉口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15分)答案:五、计算题1、袁兴东解答(1)78.32公里.小时,2240辆/小时 (2)19辆(1) ;(2)得到的是空间平均车速(3) 2、项乔君解答(1)3217.5辆/小时 (2)信号控制相位设计不合理,南北向交通量/东西向交通量4:1,而绿灯时间分配比为2.16,严重失调;南北向左转交通量占30,应设置左转专用车道。2、陈子建解答:南进口有三条车道,分别为直左、直行和专用右转车道。(1)计算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用公式(5-23)取=2.3s,=1.0,=2.65,=120s。将已知参数代入公式(5-23)得直行车道通行能力
9、:(2)计算直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用公式(5-25)其中:=0.5(3)南进口属于设有专用右转车道而未设左转专用车道类型,其设计通行能力用公式(5-32)(4)南进口左转车的设计通行能力,用公式(5-33)(5)验算是否需要折减当时,应当折减。不影响对面直行车辆行驶的左转交通量等于4n,n为1h内周期个数,因为T = 120s,所以 有 进口设计左转交通量,需按公式(5-34)折减所以,南进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为。(6)存在的主要问题:折减前的设计通行能力和折减后的通行能力相差很大,考虑同时设计专用左转车道和专用右转车道,则:南进口通行能力用公式(5-27)专用左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折减后的设
10、计通行能力为由上述计算可知,同时设计专用左转车道和专用右转车道时,南进口通行能力有较大提高。存在问题1:红绿灯分配时间不合理存在问题2:转弯专用道设置不合理20072008年三、 名词解释(共15分,每题3分)根据是否答出带下划线的要点酌情给分11 交通方式分担率从区域来说,交通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每一种交通方式在总运量中所占的份额就是交通方式分担率12 最短路径交通分配方法OD之间有若干条路径,其中只有最短路径承载OD交通量的交通分配方法13 时间平均速度在某个时段内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14 交通需求管理是针对交通源的政策性管理,通过政策影响交通结构、
11、重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缓解交通状况15 绿波带宽度绿波控制中的一个时间宽度,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到达绿波控制的车流都可以顺利的通过绿波带的各个路口不会遇到红灯四、 问答题(共24分,每题6分)1 说说我国交通调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调查制度和体系;调查标准没有统一;缺乏资源共享;调查科技含量低2 叙述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的目标、功能、构成。3个目标:缓解交通拥堵、减少能耗和空气污染、改善交通安全 (2分)4个功能:路径诱导系统,驾驶员服务信息系统、道路标志信息系统、安全预警系统(2分)3个系统:信心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车载设备系统(2分)3 说说单向交通组织的优点和缺点
12、优点(3分):(1)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2)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3)提高了道路行车速度。缺点(3分):(1)增加了车辆绕道行驶的距离,给驾驶员增加了工作量;(2)给公共车辆乘客带来不便,增加步行距离;(3)容易导致迷路,特别是对不熟悉情况的外地驾驶员;(4)增加了为单向管制所需的道路公用设施。4 用于交通密度调查的出入量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写出计算公式并表明各符号的意义。答:E(t)=E(to) + QA(t)QB(t) =Q A(t) + E(to)QB(t)(2分) t时刻AB路段内的交通密度为K(t)= E(t)/LAB(1分)(以下3分)E(t):t时刻AB路段内存在的现有车辆数;
13、QA(t):从观测开始(t=t0)到t时刻内从A处驶入的累计车辆数;QB(t):从观测开始(t=t0)到t时刻内从B处驶出的累计车辆数;E(t0):从观测开始(t=t0)时,AB路段存在的初始车辆数;LAB:AB段长度(km)五、 计算题(共21分,每提7分)1 设车流的速度密度的关系为V=88-1.6K,若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且车流的密度大于最佳密度Km,求:(1)密度的最低值和速度的最高值;(2)密度的最高值和速度的最低值。解:由题意可知:当K=0时,V=Vf=88km/h当V=0时,K=Kj=55辆/km则:Vm=44Km/h, Km=27.5辆/km, Qm=VmK
14、m=1210辆/h。由Q=VK和V=88-1.6K,有Q=88K-1.6K2当Q=0.8Qm时,由88K-1.6K2=0.8Qm=968,解得:KA15.2,KB39.8。则有速度VA和VB与之对应,又由题意可知,所求密度大于Km,故为KB。综上,流量密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的加粗部分即为密度的可能取值范围。1)故当密度为KB=15.2辆/km,其速度为:VB=88-1.6KB=88-1.6×39.8=24.32km/h即:KB=39.8辆/km,VB=24.32km/h为所求密度最低值与速度最高值。2)显然,KKj55辆/km,V0 为所求密度最高值与速度最低值。2 某交通量观测站
15、测得的连续各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如表1,求5min、15min的高峰小时流率和高峰小时系数。某路段高峰小时以5min为时段交通量统计表统计时间8:00-8:058:05-8:108:10-8:158:15-8:208:20-8:258:25-8:305分钟交通量118114112111114120统计时间8:30-8:358:35-8:408:40-8:458:45-8:508:50-8:558:55-9:005分钟交通量115106104118110107解:该小时的流量为1181141121111141201151061041181101071349(辆/h)8:258:30为流量最高
16、的5min,故对应的高峰小时流率为120×121440(辆/h),高峰小时系数PHF5=1349/1440=0.948:208:35为流量最高的15min,故对应的高峰小时流率为(114+120+115)×41396(辆/h),高峰小时系数PHF15=1349/1396=0.973 测试车在长1500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驶6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路上的车流向西、向东行驶的流量和车速。测试车观测数据序号向西行驶向东行驶行驶时间t/s迎面驶来的车辆数X/辆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Y1/辆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Y2/辆行驶时间t/s迎面驶来的车辆数X/辆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Y1/辆测试车
17、超越的车辆数Y2/辆1215.38820210.5100502220.28531220.281233198.17303192.870014193.46612207.477125199.66821196.784406211.78240224.39031解: 平均实测行驶时间:t西206.4s,t东208.7s,平均对向来车数:X西=77.0辆,X东=83.7辆平均顺向相对交通量(即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Y西0.8辆,Y东1.3辆 先计算西向情况: 再计算东向情况: 20042005年六、 名词解释(共15分,每题3分)16 停车周转率在某一段时间内停放车辆次数,是实际停车
18、累计次数与停车场容量之比17 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的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小时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车辆数18 空间占有率与时间占有率在某一个路段上,所有车辆的长度和与路段长度之比每一个车辆通过观测点的时间和与观测时间长度之比19 交通区的形心交通区的发声源或吸引源密度分布中心,是交通小区出行的代表端点,不是该小区的几何面积重心20 Wardrop均衡原理所有使用路径的旅行时间最短,并且相等,所有没有使用路径的旅行时间高于最短路径旅行时间。使得路网上所有路段的旅行时间最小的流量分布格局,称为第二均衡原理七、 问答题(共24分,每题6分)5 什
19、么是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法?四阶段预测方法有哪些不足之处?1 交通量发生和吸引2 交通量分布3 交通方式分担4 交通量分配各阶段模型不统一,没有明确的行为假设;没有考虑个体特性;预测精度与交通小区划分有关6 叙述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内容的主要构成,并就其中某个子系统简述其内容。1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2 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3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4 运营车辆调度系统5 先进的乡村运输系统6 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7 自动公路系统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是ITS的主要部分1 出行车信息系统2 车载路径诱导系统3 停车场停车诱导系统4 数字地图数据库7 什么是交通系统管理与交通需求管理?叙述两者的差别。
20、谈谈我国城市现阶段应采取的交通技术管理模式。交通系统管理是一种技术性管理,其管理对象是交通流,通过控制引起交通流的时间、空间重分布,从而提高系统的交通承载能力。交通需求管理是一种政策性管理,其管理对象是交通发生源,通过各项交通政策,抑制交通需求的产生,平滑交通需求,缓解交通压力。8 叙述浮动车调查法及其特性。一辆车,除了驾驶员以外,还需要3名调查员(1, 2, 3)1 计算读取工具车的行进速度2 观察工具车超过的车辆数和超越工具车的车辆数3 记录车辆保持稳定的速度行驶,往返56次特性:同时可以获得交通量、行驶时间和行驶速度八、 计算题(共21分,每提7分)1 设车流的速度密度的关系为V=88-
21、1.6K,若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且车流的密度大于最佳密度Km,求:(1)密度的最低值和速度的最高值;(2)密度的最高值和速度的最低值。解:由题意可知:当K=0时,V=Vf=88km/h当V=0时,K=Kj=55辆/km则:Vm=44Km/h, Km=27.5辆/km, Qm=VmKm=1210辆/h。由Q=VK和V=88-1.6K,有Q=88K-1.6K2当Q=0.8Qm时,由88K-1.6K2=0.8Qm=968,解得:KA15.2,KB39.8。则有速度VA和VB与之对应,又由题意可知,所求密度大于Km,故为KB。综上,流量密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的加粗部分即为密度的可能取值范围。1)故当密度为KB=15.2辆/km,其速度为:VB=8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标买卖代理合同协议
- 橱窗营销合同协议模板
- 樱桃大棚买卖合同协议
- 母婴销售人员合同协议
- 微电影制作合同协议
- 快递驾驶员合同协议
- 殴打赔偿协议书范本
- 正规跨国劳务合同协议
- 橡塑板购销合同协议
- 商场整体租赁合同协议
- 2025-2030中国干燥剂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考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环保安全知识课件
- 比例尺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氩弧焊基本知识课件
-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修订解读
- 中职语文教学大赛教学实施报告范文与解析
- 山东临沂市罗庄区兴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北京市朝阳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数学 含答案
- 食品工厂5S管理
- 大数据在展览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