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要从基础研究抓起资料_第1页
自主创新要从基础研究抓起资料_第2页
自主创新要从基础研究抓起资料_第3页
自主创新要从基础研究抓起资料_第4页
自主创新要从基础研究抓起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主创新要从基础研究抓起        多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两个基础研究的主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都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政策调整的任务,仍是基础研究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一、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在观念上尚未到位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近50年的经验总结,确定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基点,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2006年1月26日)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战略基点的确定,为改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模仿和跟踪路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同时对中国基础研究的宏观管理和微观实施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模仿、跟踪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在科技发展链的中下游;而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发展道路,科技发展链的重点,要向上游推进。这种战略基点的转变,应在实践中得到实现。自主创新有三种类型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但它们有共同的科技发展链规律,即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企业产品创新。科学创新是发展链的源头,也是基础;技术创新是发展链的中游,并且是关键;企业产品创新是发展链的下游,它是科技发展面向经济建设成效的检验。自

3、主创新的三种类型都遵守共同的科技发展链规律。科技发展链以RD活动内在的本质特性为基础。RD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部分。在RD活动之后是RD成果转化与应用活动,再后则是工业生产活动。科技活动与经济活动发展链具有线性关系(如图1所示)。 线性关系是科技与经济系统的本质关系,非线性的网状关系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无论阶段周期的缩短,或是相互的互补作用,都不能改变线性的本质关系,也就是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是创造新的知识,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其成果表现为一般原则、理论和规律的形式;应用研究是针对某一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目标的应用而提出的原理、规律等;试验发展成果是为生产新的材料、产

4、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以及对已生产或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所进行的系统性工作。所以,RD成果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使是试验发展成果也是在试验室条件下获得的,从本质上讲,仍是作为新知识的载体,还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RD成果只有并入生产过程才是现实的生产力,要经过RD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活动:包括设计与试制、中间试验和工业适应性试验;转化的集中效果,就是形成新产品,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要从基础研究抓起,就是尊重基础研究的源头地位,遵守科技发展链的线性关系规律。对观念的检验应表现在体制和国家科技计划的调整,由模仿、跟踪模式到自主创新模式

5、的转变,只有实践检验才能证明观念转变的有效性。在知识经济时代,那些过去是列强的国家,现在已经一般不采用殖民主义的手段,而主要是垄断市场,其主要手段是依靠科技生产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原始创新,保护原始创新的知识产权,已经不限于研究者的个人利益,而上升为国家的利益。一个民族没有自主创新的源头,就没有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二、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在资源配置上尚未解决 科技资源配置结构要服从客观规律。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在资源配置上尚未解决。我国RD活动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现状,不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以最近十年的统计,远远低于国际科技先进国家。 我国基础研

6、究占RD经费的比例在500596之间,而国际上可比的比例是130280,可见差距之大。基础研究的资源配置必须调整,要加大我国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如表1、表2所示)。从我国RD人员(全人年)的三类比例,也反映出基础研究资源配置的结构失调。基础研究人员(全人年)在三类活动人员(全人年)的比例,在812960之间,比基础研究占RD经费的比例,要高出约三个百分点以上。这说明基础研究人员(全人年)人均经费强度,低于RD活动其他人员(全人年)人均经费强度,为应用研究的7634、试验发展的5243(如表3、表4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数据。更何况中国全国RD人员人均RD经费强度,远

7、低于国际一般标准。以部分国家的统计数据比较,按近期汇率测算,英国、美国、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丹麦和日本的RD人员人均RD经费强度,分别是中国的118倍、129倍、137倍、58倍、72倍、138倍、9倍和88倍(如表5、表6所示)。 可以按以下几个前提,测算基础研究经费增长的要求。前提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RDGDP提高到25以上;2010年RDGDP达到2,2005年为134,五年内RDGDP每年增加0132。前提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确定,五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75。 前提三:基

8、础研究占RD三类活动的比例要逐年提高,2010年达到12,2020年接近25。“十五”末期基础研究占RD三类活动的比例,2005年为54,“十一五”每年平均增加132(如表7所示)。按测算结果,2010年基础研究经费,以2005年的不变价格计算,为2005年的479倍,年均增长7572。基础研究经费的增长要求,是建立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基础上,具体化就是上述三个前提条件。基础研究增长经费投入的来源,应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导。 三、加强基础研究创新文化的建设 基础研究创新文化的建设,是为基础研究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家的首创精神;不畏艰险,创立新的学说;鼓励自由探索,求真求

9、实;锲而不舍,奉献社会;科学对待非共识问题,通过实践检验;对创新研究要宽容失败,探索的失败也是一种成功;科学道德和信用,是科学家的生命线。科学前沿的原创性突破是自由探索的过程,研究目标是在过程中完成。要辩证地对待基础研究课题研究目标的验收,原创性研究在出发时设定的目标是方向性的,它与研究结果实现的目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是否取得原创性突破才是验收的标准。出发点与终点是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确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过程中统一。要尊重科学家自由探索的权力,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探索,探索是动态的、发展的、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过程。要准确理解国家目标。1995年5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

10、的决定,明确指出:“在当前一个时期,基础性研究要把国家目标放在重要位置,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作为中心任务,重点解决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创立新的技术和方法。”国家目标是方向性的、整体性的目标,它体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学科发展前沿趋势和优先领域的布局;体现国情和国家资源配置的优势。基础研究的国家目标不同于课题的研究目标,国家目标是在高层次引导基础研究课题的研究目标,它们是两种不同层次的目标,两者是探索与引导的对接。基础研究的功能是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创造新的知识,创立新的学科,成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革命的先导,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基础研究的功

11、能定位,不同于应用研究的功能定位。如果混淆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功能定位,则不利于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研究,不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原始创新研究的基础是人才,基础研究创新文化的核心是尊重人才,建设人才队伍,特别是精英科学家人才。精英科学家不同于战略科学家,精英科学家是在科学前沿第一线潜心于研究工作,并取得世界第一流研究成果的科学家。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而造就一批精英科学家就是战略基点的基点。基础研究人才战略的重点是造就精英科学家。四、国家两个基础研究主体计划的统筹协调、结构与管理调整我国的基础研究主体计划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计划”,分别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12、、国家科学技术部实施。两个实施主体性质不同,前者为国家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后者为政府部门。两个计划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前者是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平等竞争和公正合理;后者是专家咨询、政府决策、首席科学家执行管理和经费全额预算。 两个计划都由国家财政拨款支持,历年资助经费如表8所示。两个计划是基础研究的主体计划,以2004年为例,在全国基础研究投入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占2306,“973计划”占881,共占318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约为“973计划”的三倍,但“973计划”的项目经费强度,早期约为每项4000万5000万元,目前约为2000万3000万元,每个项目平均设有约7个课题

13、,经费强度远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平均每个课题资助2172万元。两个基础研究主体计划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有内在机制联系的、互补的基础研究计划。两个计划不应是互相独立平行的计划;也不是一个是自由探索计划,一个是国家目标计划。两个计划要形成中国基础研究联通的资助体系简称为“三级火箭一条龙”,分三个阶段级资助:第一阶段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资助基础研究的成长阶段,以学科发展为导向,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引导基础研究的自由探索,形成中国基础研究金字塔的底座。第二阶段级:“973计划”是基础研究资助的聚集阶段,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与科学发展前沿相结合,引

14、导自由探索,形成中国基础研究的坚固支柱。第三阶段级:两个计划联合资助,构建中国基础研究的精英平台,以科学家为资助对象,放飞中国的世界一流科学家。三个阶段级都要以国家目标引导自由探索创新,服务国家目标是基础研究的方向,自由探索创新是基础研究的灵魂,两者不是对立,而是要统一,也能够统一。即使是当前经济社会需求不明确的基础研究的自由探索研究,也要鼓励和支持科学家去实现创新。两个计划的统筹是把三个阶段级构筑成为整体,把从第一阶段级的研究成果,经过竞争入选第二阶段级的研究团队,择优重组项目与课题,在高起点发展第一阶段级的研究成果。第三阶段级的精英平台,要在第一、二阶段级的原始创新成果中,再资助优秀的科学

15、家,促成一批世界一流的基础研究成果,同时也成就一批世界级的精英科学家。两个基础研究主体计划要调整规模结构。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每个课题平均资助强度为2172万元,每个课题平均成员752人;“973计划”每个课题平均资助强度约为300万400万元,每个课题平均成员为1063人。同为基础研究计划,其课题结构、资金强度、实施规模,差异性过大。作为基础研究计划,并不是科学工程,实施规模过大,难以避免研究内容向RD中下游移动,与“863计划”重合;规模过大,提高了参与成员的覆盖面,相同专业研究人员大幅度集中,减弱了项目选择的竞争性,增强了资源封闭的倾向,不利于创新;资源配置要以创新作为衡量准则,创新点与覆盖面并不成正比,覆盖面大反而会造成科技资源不能得到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用,应以创新成效衡量资源配置的优化。两个基础研究计划实行不同的管理,最重要的区别是管理主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事业性中介服务机构,“973计划”为政府职能部门。我国政府的职能应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长远发展看,国家政府部门应退出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管理,主要履行制定国家科技计划的战略、规划、方针、政策、调控和监督等职责。只有重大的专项计划和科学工程,才由政府部门决策管理。“973计划”的管理转由中介机构实施,是较符合实际的改革方向。从目前管理的现状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