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产品加工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项目名称:申报单位:xxx联系人:xxx电话:xxx传真:xxx编写时间:xxx主管部门:xxx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撰稿时间:201许9月2日第一章编制说明这里我们以花生的深加工为例,展开对农产品深加工的节能报告。第一节评估目的和意义(1)评估分析花生深加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等的要求。(2)对花生深加工项目工艺工序以及工艺设备在能源消耗方面是否先进可行,进行评估。(3)阐述建设花生深加工项目设计用能的情况,以科学、严谨的评估方法,客观、全面地分析花生深加工项目合理用能的先进点和薄弱环
2、节,判定花生深加工项目合理用能的政策符合性、科学性、可行性,提出合理用能的建议措施。(4)根据节能评估的结论和建议,为实现国家、地方有关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目标,加强花生深加工项目合理用能管理,从源头严把节能关。第二节评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八届人大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主席令第九十号,十届人大常委会三十次会议主席令第七十七号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十届人大常委会14次会议主席令第33号,十一届人大常委会12次会议主席令第23号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九届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主席令第7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八届人大常委会17次会议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城
3、乡规划法(七届人大常委会11次会议主席令第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八届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主席令第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九届人大常委会29次会议主席令第7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七届人大常委会11次会议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主席令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六届人大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主席令第9号,十一届人大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主席令第15号修订)第二章项目概况介绍1、花生生产发展近况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我国花生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到“十五”期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
4、和总产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是,2000年以来花生生产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徘徊不前的过程。在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506万hm的历史最高纪录后,20042007年受农业宏观政策因素的影响,花生种植面积基本呈连续下降趋势(实际种植面积可能高于统计数)。20002007年我国花生年均种植面积480万hm,占全球花生种植面积的近21%,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2位。年种植面积超过6.7万hm的省份有14个,合计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92%,其中黄淮、东南沿海、长江流域是相对集中的三大主产区尤其以河南、河南、河南、广东、安徽、四川、广西种植面积较大。20002007年的8年间,我国花生单产量总体小幅增长。20
5、002007年全国花生平均产量为3000kg/hm,其中2007年达到3225kg/hm的历史最高纪录。2003年花生单产量较低主要是由于当年淮河流域夏季洪灾引起的,其余年份基本正常。国内花生单产量较高的省份依次是河南、江苏、湖北、河南等省。由于国内市场花生价格稳中有升,尤其在2007年花生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花生单位面积收益普遍高于其他油料作物和多数粮食作物,成为主产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02007年是我国历史上花生总产量最高的时期,除2003年外,其余7年的总产量均在1430万t以上,年均总产量1435万t,其中2002年达到1482万t的历史最高纪录。虽然2004年以来花生种植面
6、积略有下降,但总产量基本稳定在1430万t以上的水平,其中2006和2007年呈恢复性增长,达到1460万t以上,仅次于2002年的水平。同期我国花生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5%,延续了自1993以来花生总产量一直稳居世界首位的局面,在全球花生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几年来,国内花生总产量排前10位的省份依次是河南、河南、河南、安徽、广东、江苏、湖北、辽宁、四川、广西。由于花生的价格不断攀升,2007年全国花生种植业初级产值约870亿元,在国内主要粮棉油作物中跃居第5位,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2、花生油消费情况2000-2008年我国的花生油消费量为2
7、10.0万231.5万t,实际消费量受生产量的影响处于平稳状态,其中以2006年消费量最大,为231.5万t。几年来,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从2000年的1352万t上升到2007年的2440万t,消费量增长基本来自进口油料。国内花生油产量没有明显增长,也基本没有花生油的进口,所以使花生油在国内植物油消费中的比例从2001年的15.7%下降到2008年的8.8%,凸现出花生油供给的严重不足。3、花生油进出口贸易情况海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花生仁进口2387吨,较2008年的9504吨大幅下降,降幅达75%2009年我国花生仁出口17.47万吨,较2008年的16.7万吨略有
8、回升,升幅为4.6%。2009年我国花生油进口2.22万吨,较2008年的5896吨大幅增加,增幅达277%2008年我国花生油出口9795吨,较2007年的1.07万吨略有下降,降幅为2%4、花生油生产近况近几年我国花生油年产量在210万235万t之间,年均产量为221.2万t,其中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纪录。近几年我国花生总产量中用于榨油的比例在52.3%56.0%之间,平均54.7%,略高于全球花生榨油比例。在我国,花生除榨油外,留种约占8%,出口贸易占7%,其余约30%为食用和食品加工。与2000年相比,2007年我国花生油产量增长了7.5%,略低于同期世界花生油产量的增长比例。我国既
9、是世界花生总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花生油产量最大的国家,近几年平均产量(221.2万t)占全球平均花生油产量(487.7万t)的45.3%第三章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第一节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第二节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第一节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第二节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第三节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第四节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第五节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第六节本章评估小结第五章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第一节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评估第二节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评估第三节能效水平分析评估第四节本章评估小结第六章项目风
10、险分析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该项目的主要市场风险因素主要来源于各国对进口花生的控制,设置越来越严的技术壁垒。如:欧盟要求进口的花生必须经过严格加工;花生仁、果粒要均匀,具有较好的色泽;要求进口花生不含黄曲霉毒素。根据欧盟委员会规定,人类直接食用或直接用做食品原料的花生,黄曲霉毒素B1限量为2ppb,黄曲霉毒素的总限量(B1+B2+G1+G2)小于4ppb。美国对进口花生实施强制性检验,不仅要检验颗粒大小、完整率、浊度、杂质含量等,而且要求必须符合食用安全的要求。日本进口花生对不完善粒限量一般要求控制在1%-2%,同时还要求检验斑点、酸价、游离脂肪酸、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等,对进口花生及花生制
11、品要求检验毒死蝉、速收、抑芽丹和除草剂恶噪禾草灵等四种农药残留,不允许进口花生中检出丁酰月井,对进口小花生仁实施强制检验。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首先,加强原材料采购的控制。要对所采购的原料进行严格的理化指标检验,杜绝农残超标的花生原料入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进口方要求或市场要求进行生产,对生产各环节进行严密控制,完全杜绝原料及产品污染。积极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体系。通过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销体制,与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和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均担的利益共同体,奠定花生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实现农产品增值,民、企增收。第七章存在问题及建议1 .花
12、生品种老化、混杂退化严重。依据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统计,2009年全省种植万亩以上的花生品种达29个,其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引进和筛选出的花生品种占31%90年代引进和选育品种占31%20002009年审(鉴)定品种占38%在种植10万亩以上的12个花生品种中,有6个品种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和90年代选育并应用的品种,这些品种种植年限长,混杂退化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花生产量的提高。采取措施,更新品种,是花生产业发展当务之急。2 .花生种子市场混乱,种子纯度低、质量差。花生种子市场混乱,种子纯度低、质量差,是限制花生产量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大小公司和大小门市均可随意收购、调种、经营,种子的纯度和质量难以保
13、证,农民种植劣质种子每亩减产50公斤以上,减少收益250元以上。3 .花生种植技术应用落后。良种配良法才能实现花生高产。但在花生产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仍然应用传统种植技术及方法措施。花生播种过早、播种深、密度失调、水肥管理不当等落后技术,极大地影响了花生产量和品质。如:在今年春天温度低的情况下,不论春播还是麦田套种花生,由于播期过早,导致春播花生苗期生长缓慢,麦田套种花生高脚苗现象普遍发生,病害多发且严重,使产量降低50公斤/亩以上。还有:花生播种量过大、行穴距不合理、每穴粒数多、管理粗放等均限制了花生产量的提高。第八章结论1 .更新品种是提高花生产量、改善品质的首要措施。农民种植近年以
14、来培育的花生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2 .采用花生高产种植技术是提高产量的必要措施。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必须建立在选用高产花生新品种的基础上,应包括从花生播种到收获实施的所有技术措施。在合理种植密度下,紧紧围绕保证单位面积株数、提高单株有效结果数和增加单果重量来实施各项技术措施。了解花生的特征特性,是落实好各项技术措施的关键:(1)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因此,需要为其创造一个上松下实的土体结构,有利于荚果在土壤中的生长发育。通过晚秋或冬前或早春深翻土壤(2530厘米)即可。(2)花生是一种喜温作物,连续5日5厘米低温达到15c才能发芽,18c以上才能正常生长,故春播花生适时晚播有利于培育壮苗,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麦田套种花生适时晚播,可减少与小麦共生期,预防高脚苗,提高产量。(3)适量播种(带皮花生:小果22.5公斤、大果25公斤)、种子分级、适乐时包衣或甲基托布津拌种、适当浅播等均是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