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1 . (2017 新课标全国卷I)英国国民总收人变化表年份约 1770约 17901793约 1830 -1835数额140175360(百万英镑)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 年为 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观察表格可知,受工业革命的影响,从约1770年开始英国国民总收入不断增加,而从
2、1755年至1797年工人实际工资不增反降,至1835年工人工资上涨不到一倍,这说明经济发展与工人实际收入增长不同步,社会贫富差距进一 步拉大,故A项错误,D项正确;表格中信息未体现B C两项,排除。答案:D2. (2017 天津文综)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 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A. 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 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 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
3、必要D. 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题干材料表明,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 的时刻表的出现改变了英国一些地区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改变 是一部分人不愿意看到的,这说明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故B项正确。A、C两项并不是题干材料强调的重点,D项表述不符合材料的主旨。答案: B3. (2016 新课标全国卷H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 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 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 ,利物浦由21上升到 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城市环境极其恶
4、化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 1816 年以后,英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特别是在 19 世纪三四十 年代的工业城市伯明翰、利物浦等,这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但也导 致了工业污染严重,城市环境恶化、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等情况的发生,故选A项。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新兴产业,B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排除;C项说法明显与史实不符,排除;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医疗技术水平是不断提高的,故D项排除。答案: A4. (2016 新课标全国卷川)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
5、以 5 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 4.9 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 6 英尺、 5.6 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 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 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 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 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解析:19世纪 60年代,美国南方和北方铁路轨距的不统一,实质反映的是美国尚未形 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故应选 A项。B、C D三项皆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 A5. (2016 浙江文综)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收入状况丁种数典型工种例举最髙9机械安装丁、枪炮制造丁、铸铜丁、机修 丁铁模工居中
6、16印刷一、铁匠、石匠、初纺匸、羊毛分类 匚染匠最低r 6 n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 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 “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A. B .C.D .解析:表格信息显示,传统职业依然存在,机械工种大量增加,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推动下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正确;大量机械工种出现并享有最高工资待遇,体现的是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正确;机械工种的出现是机器生产普遍推广的结果,正确。故A项符合题意。表格信息只展示了不同行业的不同待遇,无法体现劳动力是否自由流动和选择,不正确,B C、D三项排除。答案
7、:A(2016 江苏单科)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专业.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 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B. 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C. 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D. 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解析:示意图中的信息表明,18011901年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中,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缩小,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呈明显增长态势,这说明19世纪英国农业、 林业和渔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排除A项;第二产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发生在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因此B项表述有误;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恰恰体现了工业化阶段的特
8、征,排除C项。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6. (2017 北京文综)(节选)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材料:大约在17、18世纪,新的儿童观念逐渐形成。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儿童时代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观察、思维、感知方式。”18世纪末,童工约占西方工人总数的1/10,平均每天工作1314小时。1821年,法国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抗议。19世纪,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龄及工作时间,并规定儿童要接受教育。1884年,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在此前后,英法等国先后制定法律,保护儿童免受肉体及精神侵害;剥夺虐待儿童的家长的监护权。1904年,法国设立
9、儿童福利部。 1908年,英国设立儿童法庭。1924年,第一份儿童 权利宣言提出儿童应受特殊保护。 1946年,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 1989年国际儿童 公约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现已有196个国家签署该公约。阅读材料,概括 1819世纪儿童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概括20 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方近代以来各国对儿童的保护。第一小问可依据材料进行概括, 据“儿童时代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观察、思维、感知方式”可得出人们认识到儿童是与成人 不同的特殊群体;据“法国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抗议”可得出社会采取行动保护儿童;据 “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可得出国家通过立法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由“规定儿童 要接受教育”可得出注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第二小问应从启蒙运动的“天赋人权”观念入 手,从工业革命时期使用童工引起社会关注以及资产阶级政府为缓和矛盾、稳定秩序而采取 保护儿童的措施等方面概括。第三小问可结合材料中英法等国成立保护儿童权利的机构以及 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等得出 20 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答案: 1819世纪的成就:人们认识到儿童是与成人不同的特殊群体;社会采取行动保 护儿童;国家通过立法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注重儿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