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必修二五六七章错题回顾_第1页
高中生物 必修二五六七章错题回顾_第2页
高中生物 必修二五六七章错题回顾_第3页
高中生物 必修二五六七章错题回顾_第4页
高中生物 必修二五六七章错题回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六七章错题回顾 1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其结果是()A所属基因变成其等位基因BDNA内部的碱基配对原则发生改变C此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D此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一个家庭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B.C.D.3对下列细胞图中有关染色体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可能是体细胞,也可能是生殖细胞B甲图所示的细胞如果是体细胞,该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C乙图所示的细胞如果是二倍体生物

2、的体细胞,则该生物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乙图中含有4个DNA分子、4个着丝点、4个中心粒4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和培育出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A培育品种的最简捷途径是B通过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C通过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5.经过正常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产生的后代,发生的变异主要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数目变异D.染色体结构变异6.科学家发现种植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后,附近许多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变异来源于()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重组D.染色体结构变异7.用X射线处理蚕

3、,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移动到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性都有班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班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基因重组8.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C.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D.把合成3胡萝卜素的有关基

4、因转进水稻,育成可防止人类维生素A缺乏症的转基因水稻9.下列关于生殖隔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殖隔离的形成有求偶方式、繁殖期的不同以及开花各子其子、花形上的不同等B.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种群间交配后产生的不育后代也是生殖隔离造成的D.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不能交配10.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调查发现一果蝇种群全部表现为灰身,其基因型为AA和Aa,比例为1:2。该种群个体随机交配一代,则F1种群()A.AA:Aa:aa3:2:1 B.A的基因频率为2/3C.发生了进化 D.会出现黑身果蝇,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11.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

5、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12(2013·烟台调研)假设某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B0.75,b0.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B、b的基因频率B0.25,b0.75,则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群体中基因型为Bb的频率变化规律是()A不断增加 B不断降低C先增加后降低 D基本不变13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

6、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 B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 D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1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不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的不断形成过程D有性生殖的出现推动了生物进化,增强了生物的变异1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

7、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6(13分)现有两株纯种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一株普通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株普通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1)方法的主要育种原理是_;方法的育种名称是_。(2)(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此时细胞中有_对同源染色体,_个染色体组。(3)(三)过程常用的方法为_,此过程一个细胞中最多可含有_个染色

8、体组,植株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_个染色体组。(4)(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如将方法中获得的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5)(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_;如果按(六)过程自交1次,则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17 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_,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_。(2)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

9、分别为_和_,发洪水后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了,这_(是/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若这一地区没有给这种植物传粉的昆虫,所有植物一般都是自花传粉。在3代自交后,群体中AA、Aa、aa的频率分别是_、_和 _。在这三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理由是_。(4)若这种植物靠当地的一种昆虫传粉,且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_,下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5)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_。原因是:_。(6)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

10、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18 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从而引起的变异叫缺失,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现有一红眼果蝇XAY与一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采用二种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方法一: 方法二: 判断1.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2.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3.突变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就是指基因突变( )4.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

11、和病毒的可遗传变异只有一种:基因突变( )5染色体组中一定没有等位基因,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6单倍体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一定是纯合体()7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单基因遗传病高()8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品种,这是利用了自由组合原理( )9突变性状是有利还是有害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条件( )10自然选择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间接影响基因型,再对基因频率有影响( )1-5 ADDD B 6-10CCBDB 11-15DCBDA16(1)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16(3)花药离体培养612(4)秋水仙素DDttDdttddtt121(5)1/31/217答案:(1)种群基因库(2)75%25%不是(3)72.5%5%22.5%没有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4)AAAaaaA(5)物种生殖隔离已经形成(6)种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